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4-5-21 09:45 編輯
回復 177# 規矩灣錦苑
“有了不確定度隨機誤差和未定系統誤差就可以下課了”的說法是有點過,起碼這兩個概念還是要的,它們的性質特點還是要了解的。但是如何將它們進行處理合成來最終表示測量結果的質量則由不確定度理論所取代,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我請您做的題您還有印象吧,兩本教材的例題我也上傳了,我不是要考考您,只是讓您通過該題了解過去誤差理論中是用什么描述測量結果的質量,我從您回答的信息來看,您一直不承認過去這個參數,就是隨機誤差和未定系統誤差合成的結果,這種合成在誤差理論中方法不盡統一,加之“誤差”的概念混亂,定義是測量結果減真值,但用的意思大多表示一個“誤差范圍”,這才有了史老費盡心思將其分成:“誤差元”和“誤差范圍”,我是這么猜的,也許不是史老的本意。美國人也很聰明,“誤差”還是“誤差”的概念,給出一個新的概念“不確定度”來表示所謂的“誤差范圍”,這樣交流起來就很清楚了,誤差就是誤差,不確定度是那個意思。后來不確定度的發展大家都知道了。
您不用反證已經非常清楚,不確定度理論是誤差理論的發展,什么是發展?發展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甚至采用了前人的大部分成果,提出了一點或一些新的概念、方法等使這個理論更加完善。隨機誤差和未定系統誤差是早已被人們所接受并非常熟悉,但需要采用新的方法對它們進行處理和表達,這不是多此一舉,不是添亂,也不是沒事找事,這是進步!您的這種態度讓我感到非常意外。
當然理論本身的完善,對理論的學習、理解和恰當的應用需要一個過程,這需要管理層、技術高層及基層等多方共同的努力。這才是積極的態度。 我覺得搞不清不確定度與誤差理論的關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