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227# 星空漫步
從您上傳的資料看,盡管只是部分,但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費老師將此部分內容放在誤差理論,所用的術語都是誤差理論的術語。他是先假設了系統誤差為零,所以他描述的“算術平均值的極限誤差”實際上就是“殘差的波動范圍”了。殘差實際上就是隨機誤差,眾所周知,每次測量結果的誤差等于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殘差)的代數和,既然假設了系統誤差為零,所以殘差就成了每次測量結果的實際誤差了。 從整個數據處理的過程看,求平均值、求單次測量的標準偏差、求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偏差、求算術平均值的極限誤差這幾部分,與不確定度論可謂是異曲同工,對比如下: 誤差理論 不確定度理論 單次測量的標準偏差 單次測量結果的標準不確定度 算術平均值的標準偏差 平均值的標準不確定度 算術平均值的極限誤差 平均值的擴展不確定度(即算術平均值極限誤差區間的半寬度)
費老師在求極限誤差時,根據ν=9-1=8,α=0.05查t分布表,得ta=2.31。這在不確定度理論中的描述就是自由度ν=9-1=8,置信概率p=1-α=95%,包含因子kp=2.31。不過在不確定度理論中對這部分(隨機誤差)的描述通常都是按正態分布來估計kp,只有在多個不確定度分量合成,得到合成標準不確定度時,才會根據置信概率p和有效自由度νeff查t分布表得到k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