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4-6-22 09:23 編輯
回復 91# 規矩灣錦苑
GUM的一句話,竟把規矩灣迷糊得喪失基本的分析判別能力。
當初,GUM為否定誤差理論,于是回避準確性的提法,想出個“可信性”來。其實,“可信性”只是不確定度論剛提出時的一種暫時說法,后來在VIM3中就不再提了。在我國的計量規范JJF1001-2011中根本就沒有“可信性”的字樣,連“置信概率”都改為“包含概率”了。 體積重量的比喻,與本樓的討論,風牛馬不相及。體積與重量,量值種類不同,表達的物性對象不同,量綱不同,當然不能相互代替。而誤差與不確定度都是表達準確性,量綱相同,只是算法不同(隨機因素算法也一樣)。推行不確定度論20年了,任何場所,或者給出不確定度,或者給出誤差范圍(最大允許誤差、極限誤差、準確度、準確度等級),都是二取一,沒有一處是給出兩個指標的。可見,誤差范圍(美國NIST的新名詞是“不準確度”)與不確定度,只能二取一,而不可能給出兩個并列的指標。 不確定度論與誤差理論的對立,是客觀存在。這就要分辨是非,比較優劣;進而選一個廢一個。我的研究結果,就是:不確定度論根本錯、全盤錯;所起作用是擺設、誤事、隱患。誤差理論也要發展,但與不確定度論無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