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樓的3原文是:標準說“實驗室評定的CMC 在數值上不應小于其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這才是至關重要的一句話,這說明CMC最大只能等于其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其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是其CMC的極限。 簡直是胡說八道,不可理喻。標準說A在數值上不應小于B,怎么就說明A最大只能等于B呢?明明是說反了,還要在這里頑固地堅持。我不知道有幾位量友能看懂你這句話。 標準說“實驗室評定的CMC在數值上不應小于其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說明CMC最大只能等于其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其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是其CMC的極限。用A代表“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B代表“本實驗室評定的CMC ”,也就是你說的“A≥B”?!氨緦嶒炇以u定的CMC”是希望上級機構在其檢定證書中給,而沒給的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而自己評定的,這個道理應不難理解吧? 簡直是對牛彈琴,我什么時候說了“A代表標準器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B代表本實驗室評定的CMC”啦?說反了吧!沒看清楚就請你爬山316樓看看清楚不等號兩邊的關鍵詞,再對照我在325樓所說的A和B,究竟A是指哪個,B又是指哪個。我怎么越來越感覺你有點“阿爾茲海默”癥呢,小學生都看得明白的表述,到了你這兒就會將經給念歪了。莫非是有意而為之? “本實驗室評定的CMC”是希望上級機構在其檢定證書中給。虧你想得出,CMC還有上級機構在證書里給的嗎?你根本就不懂。你自己的校準能力,你自己找一臺最佳儀器進行校準操作,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CMC)居然要上級機構來給。你這個創造性思維真可謂“聰明絕頂,空前絕后”啊。哪家機構的CMC是他的上級機構給算出來的?沒搞明白就少說兩句,不要再在這里丟人現眼了。
“計量標準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是什么?是上級機構出具的證書中給出的不確定度,是你送檢的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它不是CMC,CMC是你用該標準對最佳儀器進行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由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與最佳儀器自身性能引入的不確定度合成得到。這個合成得到的CMC當然是不小于“計量標準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即A≥B)咯。如果上級機構未在證書中給出不確定度B,你用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C仍然是“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而不是你所認為的CMC),并且這個套算出來的“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C”一定會比“計量標準向上級機構溯源時給出的不確定度B”大,且沒有向上的溯源性??梢哉J為,這個套算出來的“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C”,是用不確定度這一指標來評判計量標準是否合格的判據(即:是一個技術要求)。如果要評定CMC,你仍然要用這個套算出來的“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C”與最佳儀器自身性能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合成得到。并不是你套算出來一個“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C”就是CMC了。評定CMC有這么簡單嗎?那還要找“最佳儀器”干什么?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全世界都一樣,還有什么好評得呀,CNAS統一算一個放在網上公示得了。 用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C”與上級機構在證書中給出的“不確定度B”完全不是一碼事,不是“等同”或“替代”的關系,更不是CMC,它們僅僅是用來評定CMC時由計量標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盡管兩者都是“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但前者(套算出來的不確定度C)不具有向上的溯源性,而后者(上級機構證書中給出的不確定度B)具備向上的溯源性。CNAS要你評定的是這個B,而不是要你套算出這個C。如果真要這么簡單,CNAS何不直接規定“當證書中未給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信息時,直接用該測量儀器的最大允差除以根號3再乘以2得到”不就完了嘛,何必還要去向上級機構索要呢? 從與你這么長時間的討論,我感覺到你根本就沒有評定過CMC,對CNAS眾多的準則、規則、指南、說明、要求、技術報告等標準根本就不熟悉與了解,也沒有系統地研習過,估計也沒有涉足過CNAS。所以讓你評兩份不確定度出來給大家看,你死都不評。若不想討論,就不要再插嘴了。老是施展重三倒四、迂回、揉面、和稀泥、答非所問、扯東繞西、斷章取義、偷換概念、無味的引伸與擴展、拒不提供證據等手法,牽著對手的思路往溝里帶,要么就圍繞著四百米的跑道轉圈??戳瞬簧倌阍谄渌黝}的討論,論壇里有這種感覺的不止我一人吧,你難道沒有一點自知自明嗎?奉勸規君,不要總想著成為最后的封貼者,或許他人已生不適之厭感,實覺論之無味,于是不屑一顧,避而遠之,有如釋負重之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