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5-10-25 11:13 編輯
對多個關聯(lián)的“量”(如用同一把卡尺測量矩形的長、寬,用以獲得矩形的面積)進行測量】,其中“未定系統(tǒng)誤差”分量的“合成”便必須用“絕對和”。 這個說法是可以的,因為用同一把卡尺測量矩形的長、寬,這就存在相關,即如果將長測大了的話,很有可能也將寬測大了,尤其是長寬接近時。此時“未定系統(tǒng)誤差”分量的“合成”便可用“絕對值和”。 但是,如果用兩把不同的卡尺分別測量矩形的長、寬,由于兩把卡尺的示值誤差的大小和符號都是不確定的,此時如果一把尺子如果將長測大了,另一把尺子不一定也將寬測大了,也有可能測小了,即此時兩者不相關?!拔炊ㄏ到y(tǒng)誤差”分量的“合成”還能用“絕對值和”嗎?為打消有些人的疑慮,再說的過分些,用一把中國和一把美國的卡尺分別測量矩形的長、寬,此時相關嗎?“未定系統(tǒng)誤差”分量的“合成”還能用“絕對值和”嗎?如果有人還千方百計地說相關,那可能就無不相關的了,都去忙于求相關系數吧!估計已癡迷于相關了。njlyx先生是不會的。 .... 否則,便會導致【用任意一把檢驗合格的卡尺測量某個長度,只要測量次數足夠多,其測得值的平均值就會足夠接近該被測長度的真值,即“測量不確定度”接會足夠小——只要測量次數成百上千,游標卡尺也能測出“亞微米‘測量不確定度’的測量結果”的荒謬論調?!?/font> 上面這段話有些莫名其妙,測量次數足夠多,其平均值就會足夠接近該被測長度的真值?測量次數足夠多會使得隨機效應的影響削弱到趨于零,這是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做結果的理論依據,也是進行多次測量的回報!由于所用儀器系統(tǒng)誤差的存在,其平均值仍然會偏離真值,仍然存在未定系統(tǒng)誤差帶來的不確定度。這就是無論測量多少次,就是累死,也不可能用低等級的儀器測量出高準確度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