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討論] 儀器的不確定度(續)

 關閉 [復制鏈接]
51#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07:11:23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2-7-12 19:44
他認為校準一臺儀器的示值誤差(修正值,校準值)得到的不確定度屬于儀器特有的性質,與 分辨力,重復性, ...

不知道誰蠢。就同一個測量過程,得到兩個測量結果,一個是修正前的,一個是修正后的。測量方法、測量環境、測量標準、測量人員、被測對象全部都一樣。為了討論的方便與簡化,將兩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相同的分量略去,只對存在爭議的分量進行討論。哪里有錯?你有關你就關呀,將其他分量扯進來,除了增加討論分析的麻煩,最終的結果有什么區別?
請問你最聰明的人:
一根標稱值為50mm的量棒
由千分尺測量得到50.003mm,U=0.005mm
再由測長儀測量得到50.002mm, U=0.002mm
請問你這個 大聰明,
這根量棒在使用標稱值的時候,是 采用 U=0.005mm,還是U=0.002mm  ?
52#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07:17:06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2 19:12
自己堅持的觀點根深蒂固,不愿意改變,還特別排他。真的讓人上火。

這個問題,我看他在如何狡辯:看他狡辯也蠻有意思的。
一根標稱值為50mm的量棒
由千分尺測量得到50.003mm,U=0.005mm
再由測長儀測量得到50.002mm, U=0.002mm
這根量棒在使用標稱值的時候,是 采用 U=0.005mm,還是U=0.002mm  ?
53#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09:32:06 | 只看該作者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07:17
這個問題,我看他在如何狡辯:看他狡辯也蠻有意思的。
一根標稱值為50mm的量棒
由千分尺測量得到50.003m ...

這樣的問題,我在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 ... p;page=11#pid779198  里的261#問過了,他在267#給出了答復。就是勸不動。
54#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09:44: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7-13 09:46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07:11
不知道誰蠢。就同一個測量過程,得到兩個測量結果,一個是修正前的,一個是修正后的。測量方法、測量環境 ...

你溯源到千分尺,就用千分尺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0.005 mm。你溯源到測長儀,就用測長儀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0.002 mm。你溯源到A機構,就用A機構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你溯源到B機構,就用B機構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聽明白了沒有蠢貨?否則,套算出一個全世界都一樣的不確定度,測量結果還有什么計量溯源性可言?

55#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09:58:14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2-7-12 20:12
1、這里“通過對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校準得到”,說的是所使用的儀器的測量不確定度,是通過上一級準確度 ...

1、“儀器A的測量不確定度”站在校準機構的角度看,就是被校儀器A“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站在下一級用戶的角度看,它就是“所使用的測量儀器A的不確定度”。
也就是在您來看,這個被校儀器A“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既是被校儀器A標稱值/顯示值的不確定度度,也是被校儀器A經上一級校準機構校準后給出的對應于其標稱值/顯示值的實際值的不確定度,是么?
2、“理論是這樣,但是否用“變化”一詞表述那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就如同“示值重復性”一樣,有的叫“示值變動性”,有的叫“示值波動性”,還有叫“示值短期穩定性”的。但無論叫什么,都是指“離散程度”,而不是指“偏移程度”。”
我理解著,您說的還是“重復性”的意思吧。我接觸的長度專業的誤差變化范圍是不同測量點間的誤差變化,即不同測量點間的誤差值的最大變化。您說的變化范圍是指的同一個測量點的多次測量,每次測得的誤差值間的最大變化,是這樣么?
56#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09:59: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22-7-13 10:04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09:44
你溯源到千分尺,就用千分尺給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0.005 mm。你溯源到測長儀,就用測長儀給出的“ ...


答非所問,我是問你現在我用標稱值的時候,我應該怎么選擇?
同一根量棒 溯源到同一個校準機構。同時出具了兩份 校準證書 。
一根標稱值為50mm的量棒
A校準證書由千分尺測量得到50.003mm,U=0.005mm
B校準證書測長儀測量得到50.002mm, U=0.002mm


這根量棒在使用標稱值的時候,是 采用 U=0.005mm,還是U=0.002mm  ?

你再回答一遍
57#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0:13: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22-7-13 10:25 編輯


沒有問題,那我也就用您前面的例子舉例吧。為了簡化,假設除量棒因溯源引入的不確定度不同外,其他分量都相同(假設其他分量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為0.003 mm),那么用該量棒對某被測量進行測量所得測量結果y,及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U的評定結果如下:


注:以上計算過程都是基于證書已經給出了量棒不確定度信息這一前提。


這就是他 答非所問的答案。

你問的問題少了關鍵一環,就是 當按照標稱值使用的時候,我應該用 哪個不確定度 計算?

為什么同樣長度的標準(標稱值50mm量棒)測量時候,用的校準證書不一樣,計算不確定度也會不一樣?

看來 這 校準證書有魔法,會使 計算的不確定度可大可小,真牛啊。

不管校準證書給出的標稱值50mm量棒校準值是多少,也不需要看這校準值,
只要我引用這校準證書(U=0.005mm)計算不確定度,測量得到的不確定度就自然大了。
只要我引用那份校準證書(U=0.002mm)計算不確定度,測量得到的不確定度就自然小了。

你看,神奇不?不確定度要大要小,全看 校準證書。

哪怕標稱值50mm的量棒,實際校準值為5mm, U=0.002mm

我在用這量棒測量其他量時,只要標稱值是50mm,我依然會用U=0.002mm

就算我最后得到狗屎一樣的數據,我的不確定度依然非常小,非常NICE 。
你看我的校準水平高不高,不確定度這么小,牛皮。結果準不準我不管,我只要不確定度夠小,
雖然別人的測量結果比我準確,但是不確定度比我大,就是我牛。







58#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10:21:31 | 只看該作者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0:13
沒有問題,那我也就用您前面的例子舉例吧。為了簡化,假設除量棒因溯源引入的不確定度不同外,其他分量都 ...

關鍵環節沒有少,那個帖子266#我問了這樣的問題:“檢定/校準下一級被測儀器或物品時,您在不使用標準器實際值而使用標稱值的情況下,您怎么使用其不確定度進行評定。假如這標準器就是有三份溯源證書,都是有效期內的,三份溯源證書在其同一校準點上的不確定度不一樣(使用不同準確度的上一級儀器校準),相差較大時,您如何利用溯源結果的不確定度進行評定?可以舉個具體的例子。”
59#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0:24:3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22-7-13 10:43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10:21
關鍵環節沒有少,那個帖子266#我問了這樣的問題:“檢定/校準下一級被測儀器或物品時,您在不使用標準器 ...


按照他的理論:

現在有 兩根標稱值同為50mm的量棒

A機構將 1號量棒 送檢得到校準證書 : 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為50.005mm , U=0.005mm

B機構將 2號量棒 送檢得到校準證書 : 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為50.050mm , U=0.002mm

現在A,B機構參加 實驗室比對, 對 同一C儀器長度測量,假設A,B機構同一測量方法,同一測量環境,標準器 為 各自標稱值50mm的量棒。

先 假設A,B兩個機構測量結果的其他綜合因素帶來的不確定度分量同一為0.005mm,同時采用標稱值作為標準值。

則: A機構用1號量棒測量C儀器得到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  50.009mm U=0.007mm
        B機構用2號量棒測量C儀器得到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  50.054mm U=0.005mm

按照 路云的觀點 :

雖然B機構測量結果狗屎一樣,但是不確定度小啊,A機構測量結果準確,但是不確定度大啊。

所以, B機構測量能力強,客戶因選擇B機構!!!
而, A機構雖然測量結果準確,但是測量能力差,不應該選擇。


你看我說的對不對?!!!他的理論運用現實!!!

60#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13:16:06 | 只看該作者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0:24
按照他的理論:

現在有 兩根標稱值同為50mm的量棒

所以說大家都認為他說的不對,但他就是不承認。大家判斷哪家機構測量能力高低時,就看機構公布的測量不確定度。難道是只看他離散區間大小,而不看他測得準不準。不可能的事啊。
61#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3:31:48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09:58
1、“儀器A的測量不確定度”站在校準機構的角度看,就是被校儀器A“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站在下一級用 ...

也就是在您來看,這個被校儀器A“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既是被校儀器A標稱值/顯示值的不確定度度,也是被校儀器A經上一級校準機構校準后給出的對應于其標稱值/顯示值的實際值的不確定度,是么?

我的觀點基本是這個意思。我想強調的是,證書給出的“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不僅是標稱值/顯示值的不確定度,也是校準值、示值誤差、修正值的不確定度。

我理解著,您說的還是“重復性”的意思吧。我接觸的長度專業的誤差變化范圍是不同測量點間的誤差變化,即不同測量點間的誤差值的最大變化。您說的變化范圍是指的同一個測量點的多次測量,每次測得的誤差值間的最大變化,是這樣么?

我的這一觀點與您的觀點沒有矛盾呀。長度專業很多是以全量程范圍作為考核對象,而力學專業很多是以校準點作為考核對象,所以在全量程范圍內,不同的校準點會分別給出各校準點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

62#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3:57:09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13:16
所以說大家都認為他說的不對,但他就是不承認。大家判斷哪家機構測量能力高低時,就看機構公布的測量不確 ...

本來不確定度的目的是服務測量結果的。
他到好,直接把測量結果拋掉了,只留下不確定度。
真是一大神人也!!!!
63#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4:08:0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7-13 14:11 編輯

沒有誰說過不要準確度。準確度是準確度,可靠度是可靠度,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你要求準確,就去關注誤差,看不修正的測量結果的誤差多大你能接受(這是“檢定”的理念)。你要求可靠,就去關注不確定度,看校準機構的“校準和測量能力CMC”多大能滿足你的要求(這是“校準”的理念)。前者是保證測量結果的準確,后者是保證測量結果的可靠,只有準確+可靠,測量結果才能謂之可信

要想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度,最大限度的消除系統誤差的影響,那就采取修正測量的方法,予以最大限度的補償。

要想提高測量結果的可靠度,最大限度的降低隨機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那就增加自由度(取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以及改善人、機、法、換這四大可由實驗室控制的測量條件,降低這四大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即:降低“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使實驗室的“校準和測量能力CMC”得以提升)。

但修正只能改變測量結果的準確度,改變不了測量結果的可靠度。測量儀器自身實際的不確定度大小,是不可能通過修正的手段來降低的。經修正后的測量結果相比,準確度都一樣,就只剩誰可靠誰不可靠了。

64#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4:23: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22-7-13 14:25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4:08
沒有誰說過不要準確度。準確度是準確度,可靠度是可靠度,不要將兩者混為一談。你要求準確,就去關注誤差, ...


來,按照你的理論,我舉得例子你看看合不合你胃口

現在有 兩根標稱值同為50mm的量棒

A機構將 1號量棒 送檢得到校準證書 : 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為50.005mm , U=0.005mm

B機構將 2號量棒 送檢得到校準證書 : 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為50.050mm , U=0.002mm

現在A,B機構參加 實驗室比對, 對 同一C儀器長度測量,假設A,B機構同一測量方法,同一測量環境,標準器 為 各自標稱值50mm的量棒。

先 假設A,B兩個機構測量結果的其他綜合因素帶來的不確定度分量同一為0.005mm,同時采用標稱值作為標準值。

則: A機構用1號量棒測量C儀器得到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  50.009mm U=0.007mm
        B機構用2號量棒測量C儀器得到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  50.054mm U=0.005mm



雖然B機構測量結果狗屎一樣,但是測量不確定度小啊,A機構測量結果準確,但是不確定度大啊。

所以, B機構測量能力強,客戶因選擇B機構!!!
而, A機構雖然測量結果準確,但是測量不確定度大,代表測量能力差,不應該選擇。


怎么樣?這個例子還比較合你胃口吧?!!!完全是按照你的理論觀點來的。。。
65#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5:30:33 | 只看該作者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4:23
來,按照你的理論,我舉得例子你看看合不合你胃口

現在有 兩根標稱值同為50mm的量棒

你這個蠢貨連如此簡單的東西都拎不清。實驗室間比對是能力驗證,豈有不修正測量之理。如果是同一被校對象C,分別送AB兩家機構檢定(做不修正測量)還說得過去。

AB兩家機構對同一被測對象C的測量結果,除了誤差(準確度)相差懸殊,“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可靠度)基本上是在同一量級水平(A機構0.007 mmB機構0.005 mm),說明AB兩家機構的能力差異不是太大。從能力來說,選擇哪家機構都可以(前提是滿足送檢器具的檢定/校準要求)。

再來談談“誤差”。對同一被測量進行測量的結果相差如此懸殊(A機構50.009 mmB機構50.054 mm),說明其中至少有一個測量結果是不準的。如果要追溯,那就要向上追溯到AB各自的上級計量技術機構的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因超出本主題,不想繼續展開。

前面說過,AB兩家的能力相當,選擇哪一家都可以。如果要想得到準確度一致的“測量結果”,那就是“校準”,要求兩家機構都給出修正后的“測量結果”。此時,就不存在準不準的問題了。

66#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5:47:3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37358527 于 2022-7-13 15:48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5:30
你這個蠢貨連如此簡單的東西都拎不清。實驗室間比對是能力驗證,豈有不修正測量之理。如果是同一被校對象 ...


你這個蠢貨連如此簡單的東西都拎不清。實驗室間比對是能力驗證,豈有不修正測量之理。如果是同一被校對象C,分別送A、B兩家機構檢定(做不修正測量)還說得過去。
臉都不要了,是哪個狗東西說 修正與不修正 不影響儀器不確定度計算的?!!!!
又是哪個不要臉的說 不確定度越小,代表能力越強?!!!難道能力越強的機構,測量結果還不如能力差的?!!!
實驗室間比對不修正的多了去了。
哪個 實驗室比對 游標卡尺 是用到 量塊修正值的?你說出來聽聽?!!!!

再來談談“誤差”。對同一被測量進行測量的結果相差如此懸殊(A機構50.009 mm,B機構50.054 mm),說明其中至少有一個測量結果是不準的。如果要追溯,那就要向上追溯到A、B各自的上級計量技術機構的測量結果的一致性。因超出本主題,不想繼續展開。
誰告訴你測量結果有問題?!!!!
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50.050mm有什么問題?!!!!
到你狗嘴里變成 機構 測量不準了?!!

前面說過,A、B兩家的能力相當,選擇哪一家都可以。如果要想得到準確度一致的“測量結果”,那就是“校準”,要求兩家機構都給出修正后的“測量結果”。此時,就不存在準不準的問題了。

為什么要修正?反正儀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大,我為什么要修正?你又憑什么說 我不確定度一樣大的測量結果 是不準的?!!!
這不是你的觀點嗎?!!!又開始打自己的老臉了?

67#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6:27: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7-13 16:30 編輯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5:47
你這個蠢貨連如此簡單的東西都拎不清。實驗室間比對是能力驗證,豈有不修正測量之理。如果是同一被校對象 ...

臉都不要了,是哪個狗東西說 修正與不修正 不影響儀器不確定度計算的?!!!!

你這個狗東西從我哪句話看出我修正與不修正影響不確定度計算啦?

又是哪個不要臉的說 不確定度越小,代表能力越強?!!!難道能力越強的機構,測量結果還不如能力差的?!!!

能力強的機構的測量結果,哪里不如能力差的?到底是“準確度等級”代表能力,還是“校準和測量能力CMC”代表能力呀蠢豬?

實驗室間比對不修正的多了去了。

哪個實驗室比對游標卡尺是用到量塊修正值的?你說出來聽聽?!!!!

那你就測一個誤差超大的測量結果去參與比對試試看唄。

誰告訴你測量結果有問題?!!!!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50.050mm有什么問題?!!!!到你狗嘴里變成 機構 測量不準了?!!

沒問題怎么對同一被測量A測得50.009mmB測得50.054mm呀?A機構1號量棒的校準值50.005mm,與B機構2號量棒的校準值50.050mm,是由兩家校準機構,分別用不同的測量標準,在重復性不同的測量條件下,分別對不同的被校對象的校準結果,兩者之間無可比性。

但對C的測量,是AB兩家機構分別用不同的測量器具,在相同的重復性測量條件下,對同一被測對象的同一被測量進行的測量所獲得的測量結果,所得測量結果之間不一致。這沒有問題嗎蠢豬?

為什么要修正?反正儀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大,我為什么要修正?你又憑什么說 我不確定度一樣大的測量結果 是不準的?!!!這不是你的觀點嗎?!!!又開始打自己的老臉了?

蠢豬就是蠢豬,將“準確度”(偏移量)“可靠度”(離散量)概念混為一談。“偏移量”與“離散量”的定義與概念完全不搭界。誤差小,不代表不確定度也一定小。誤差大,也不代表不確定度就一定大。兩者之間不存在線性正相關的關系。你這頭豬肯定是拎不清的。




68#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6:51:39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6:27
臉都不要了,是哪個狗東西說 修正與不修正 不影響儀器不確定度計算的?!!!!你這個狗東西從我哪句話看 ...

你這個狗東西從我哪句話看出我修正與不修正影響不確定度計算啦?
如果修正與不修正 是影響 不確定度計算的,那你之前說的都是廢話嗎?!!!!
能力強的機構的測量結果,哪里不如能力差的?到底是“準確度等級”代表能力,還是“校準和測量能力CMC”代表能力呀蠢豬?
蠢貨,我舉的例子,你眼瞎看不到嗎?!!!!!
沒問題怎么對同一被測量A測得50.009mm,B測得50.054mm呀?A機構1號量棒的校準值50.005mm,與B機構2號量棒的校準值50.050mm,是由兩家校準機構,分別用不同的測量標準,在重復性不同的測量條件下,分別對不同的被校對象的校準結果,兩者之間無可比性。
但對C的測量,是由A、B兩家機構分別用不同的測量器具,在相同的重復性測量條件下,對同一被測對象的同一被測量進行的測量所獲得的測量結果,所得測量結果之間不一致。這沒有問題嗎蠢豬

你眼瞎嗎?我說的是 兩根標稱值50mm的量棒!!!!!!!!!!!!!
你要是眼瞎看不清,就閉嘴。

蠢豬就是蠢豬,將“準確度”(偏移量)與“可靠度”(離散量)概念混為一談。“偏移量”與“離散量”的定義與概念完全不搭界。誤差小,不代表不確定度也一定小。誤差大,也不代表不確定度就一定大。兩者之間不存在線性正相關的關系。你這頭豬肯定是拎不清的。

蠢貨,誰跟你討論 這些, 我就問你 為什么要修正?反正儀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大,我為什么要修正?你又憑什么說 我不確定度一樣大的測量結果 是不準的?!!!這不是你的觀點嗎?!!!又開始打自己的老臉了?
這段話可以從你的 儀器修正與不修正,都用U計算的?!!!!
你是不是只根據U大小來決定 各個校準機構的校準能力的?!!!!
69#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17:45:10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3:31
也就是在您來看,這個被校儀器A“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既是被校儀器A標稱值/顯示值的不確定度度,也是 ...

您說的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大小無關,與誤差波動范圍的大小有關。這個“誤差波動范圍”具體什么意思,可否舉例說下。我看看是是對某個校準點的來說的不。
70#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7:50:36 | 只看該作者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3 16:51
你這個狗東西從我哪句話看出我修正與不修正影響不確定度計算啦?
如果修正與不修正 是影響 不確定度計算 ...

如果修正與不修正 是影響 不確定度計算的,那你之前說的都是廢話嗎?!!!!

在證書已經給出儀器不確定度的情況下,無論是否修正測量,都直接引用,用U/k計算。我一直都是這么表述的吧蠢貨。修不修正,對不確定度計算有影響嗎?

我舉的例子,你眼瞎看不到嗎?!!!!!

你舉什么狗屁例子呀,準確度與可靠度都扯不清,狗屎一泡。

你眼瞎嗎?我說的是 兩根標稱值50mm的量棒!!!!!!!!!!!!!

兩根標稱值50mm的量棒,偏差分別是多少?自己曬出來的東西自己不知道嗎蠢豬?

蠢貨,誰跟你討論 這些, 我就問你 為什么要修正?反正儀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大,我為什么要修正?你又憑什么說 我不確定度一樣大的測量結果 是不準的?!!!這不是你的觀點嗎?!!!又開始打自己的老臉了?

為什么要修正,是為了提高測量結果的準確度,不是為了提高測量結果的可靠度,聽懂了沒有蠢豬?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一樣大,只代表測量結果的可靠度一樣,但準確度未必一樣。你兩個測量結果不一致(但不確定度大小一致),就證明你至少有一個測量結果是不準的。你這個豬連這么簡單的道理都拎不清,還沒完沒了的嚼什么蛆呀?

71#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8:11:15 | 只看該作者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17:45
您說的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大小無關,與誤差波動范圍的大小有關。這個“誤差波動范圍”具體什么意思,可否舉 ...

我在47樓倒數第三段,不是已經用了1/2R“|δ|”(MPEV)解釋了“誤差波動范圍”與“誤差范圍”的區別了嗎。

72#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21:35:23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8:11
我在47樓倒數第三段,不是已經用了“1/2R”與“|δ|”(MPEV)解釋了“誤差波動范圍”與“誤差范圍”的區別 ...

“我覺得不修正測量時,復現的實際值是在(“標稱值y+示值誤差E”±U)范圍內。δ是對E(一組誤差的平均值)的落點要求,而不是對這組誤差離散程度R的要求。比方說,某儀器的標稱示值y為100,最大允差δ=±1,實際誤差E(誤差的平均值)=+0.5,誤差的波動范圍R=1.6(從-0.4~+1.2)。那么用該儀器進行測量時,由于示值不穩定引入的不確定度區間半寬度(注:這里不是指“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示值不穩定在修正測量與不修正測量中都存在,并且波動區間寬度一致)就應該是1/2R(0.8)(因不同器具而異),而不是|δ|(1)(不因器具而異)。”
1、根據您后來的更正,就是認為復現的實際值是在(“標稱值y±U)范圍內。您自己再琢磨琢磨,對么?
2、“由于示值不穩定引入的不確定度區間半寬度(注:這里不是指“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示值不穩定在修正測量與不修正測量中都存在,并且波動區間寬度一致)就應該是1/2R”
說白了,還是僅考慮了示值不穩定這一影響量,儀器示值誤差就不用考慮了么?
73#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4 06:45: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2-7-14 12:08 編輯
長度室 發表于 2022-7-13 21:35
“我覺得不修正測量時,復現的實際值是在(“標稱值y+示值誤差E”±U)范圍內。δ是對E(一組誤差的平均值) ...

1、根據您后來的更正,就是認為復現的實際值是在(“標稱值y±U)范圍內。您自己再琢磨琢磨,對么?

不對,這不是“復現的實際值”所在的范圍,而是“未修正的實際測得值”所在的范圍。

2、說白了,還是僅考慮了示值不穩定這一影響量,儀器示值誤差就不用考慮了么?

不是不考慮“示值誤差”,而是考慮示值誤差的不穩定所帶來的影響。而“示值誤差的不穩定”與“示值的不穩定”是同一個量,大小完全一致同步。你“示值”有多大變化,“示值誤差”就有多大變化,與修不修正沒有關系。要修正都修正,要不修正都不修正。修不修正都改變不了不穩定程度(區間)的大小。修正僅僅是將每一次“示值”(或“示值誤差”)在坐標軸上平移了“修正值”個單位。


74#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4 07:09:53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2-7-13 17:50
如果修正與不修正 是影響 不確定度計算的,那你之前說的都是廢話嗎?!!!!在證書已經給出儀器不確定度 ...

少廢話
你解釋清楚我舉得例子了嗎?!!!!

現在有 兩根標稱值同為50mm的量棒

A機構將 1號量棒 送檢得到校準證書 : 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為50.005mm , U=0.005mm

B機構將 2號量棒 送檢得到校準證書 : 標稱值50mm的量棒,校準值為50.050mm , U=0.002mm

現在A,B機構參加 實驗室比對, 對 同一C儀器長度測量,假設A,B機構同一測量方法,同一測量環境,標準器 為 各自標稱值50mm的量棒。

先 假設A,B兩個機構測量結果的其他綜合因素帶來的不確定度分量同一為0.005mm,同時采用標稱值作為標準值。

則: A機構用1號量棒測量C儀器得到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  50.009mm U=0.007mm
        B機構用2號量棒測量C儀器得到測量結果及不確定度  50.054mm U=0.005mm



雖然B機構測量結果狗屎一樣,但是測量不確定度小啊,A機構測量結果準確,但是不確定度大啊。

所以, B機構測量能力強,客戶因選擇B機構!!!
而, A機構雖然測量結果準確,但是測量不確定度大,代表測量能力差,不應該選擇。

怎么樣?這個例子還比較合你胃口吧?!!!完全是按照你的理論觀點來的。。。
75#
 樓主| 路云 發表于 2022-7-14 07:16:47 | 只看該作者
237358527 發表于 2022-7-14 07:09
少廢話
你解釋清楚我舉得例子了嗎?!!!!

我都懶得跟你這頭豬癆談了。77樓和80樓我都已經解釋得清清楚楚了。哪句話沒有解釋清楚,你可以指出,可以舉證反駁。不知道你重三倒四地放這種屁有何意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0 14:4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无码成人av在线播放不卡|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色婷婷中文字幕| 性感美女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精品| 免费一级黄色大片| 2022年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大全高清10| 国产一卡2卡3卡四卡精品一信息|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正在播放暮町ゆう子在线观看|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国产高清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日韩爽爽视频爽爽| 午夜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hd|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可以看污的网站| 69pao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体验120秒视频| 色偷偷人人澡久久天天| 成人黄色小说网站| 亚洲欧美7777| 蜜芽忘忧草二区老狼果冻传媒 |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天堂在线www|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粉色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一本大道一卡2卡三卡4卡麻豆| 欧美姓爱第一页| 另类国产ts人妖合集| 2021最新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无翼乌日本漫画|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 | 91蝌蚪在线视频| 日本边添边摸边做边爱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