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1/3的基礎上提出“豈不是說‘≤1/2’更靠譜”,正應了其人所說“簡直是荒唐透頂”。眾所周知計量學所遵循的是三分之一原則,同樣連小學生都知道1/2>1/3,難道說比值1/2比1/3更靠譜嗎?那就看此人有沒有本事將1/3原則篡改為1/2原則了。
檢定規程明明規定1/4或1/5,某人整出個1/3出來,1/3不大于1/4嗎?你1/3比1/4靠譜,為什么1/2不可以比1/3靠譜呀?同樣的邏輯你用就成了真理,別人用就成了謬誤是不是?你有本事將chuxp量友曬出的兩個檢定規程對計量標準的要求改成1/3呀。小學生都知道1/2>1/3,也就這位“學術流氓”明知1/3>1/4,還要說1/3原則在要求1/4的場合下“仍然非常靠譜”。 眾所周知,檢定規程規定壓力表檢定時1/3原則的比值必須是1/4,換算為控制限全寬為1/8,這是因為檢定過程的風險比一般產品檢驗的風險大,壓力表涉及安全防護,其風險又比一般計量器具風險大,因此在1/3原則的常用比值1/3~1/10選擇中向1/10傾斜,選擇了1/8。這是1/3原則在壓力表檢定過程中的實際應用,有的人卻故意混淆是非搞出一個什么“壓力表檢定就必須是‘≤1/4’原則”來,企圖達到“‘三分之一’原則在這些場合下,本身就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否定計量學中最為常用的“三分之一原則”普遍適用性,確實可笑、可悲。 所以說此人不懂裝懂一點都沒有錯,現在又東扯西繞扯起安全防護、風險比一般計量器具大。沒什么嚼頭了吧,壓力表都是強檢的嗎?其他器具就不涉及醫療衛生、貿易結算、安全防護、環境監測了嗎?風險就不大了嗎?那數字壓力計涉不涉及安全防護呀?看看JJG875-2005《數字壓力計檢定規程》對所使用的計量標準是如何要求的吧:
a.png (152.32 KB, 下載次數: 255)
下載附件
2018-3-5 22:46 上傳
b.png (36.81 KB, 下載次數: 297)
下載附件
2018-3-5 22:47 上傳
是不是這1/2就不靠譜啦?檢定規程規定的技術要求不是“必須的”是什么?連檢定規程的強制性都不懂還“可笑、可悲”,你自臭不覺吧。 “由標準器、輔助設備及環境條件等”給檢定方案引入的擴展不確定度,一個“等”字包含了“人機料法環”諸要素,這就是測量方法的擴展不確定度。
這又是一處典型的不懂裝懂的忽悠誤導之作,將五大要素合成的不確定度說成是其中之一的“法”的不確定度。眾所周知,測量過程(即規程所說的“檢定方案”)的不確定度由人、機、法、環四大要素構成,唯獨不應包括“料(被測對象)”,如果評定過程無法將“料”的影響分離出來單獨評定,則應將“料”的影響降至最低。否則就應當稱其為“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占大頭的往往不是計量標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而是被測對象“料”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