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誤差范圍(U99)的計算—— 測量計量理論與實務探討(2)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5 10:11:2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
                               誤差范圍(U99)的計算
                                           —— 測量計量理論與實務探討(2)
-
                                                                                                                 史錦順
-
(一)誤差范圍計算的任務與場合
       測量計量的基本理論是誤差分析與誤差合成。誤差分析是求出各種誤差元;誤差合成是把各種誤差元變成誤差范圍。誤差范圍表征測量儀器的性能、測量結果的水平。計量是檢查、公證儀器的誤差范圍。誤差范圍的大小,決定計量標準的等級及其量值傳遞關系。
       誤差范圍貫通于研制、計量、測量三大場合。誤差范圍又稱極限誤差、最大允許誤差、準確度、準確度等級。
-
       誤差分析與誤差合成,主要應用于研制場合與間接測量場合。
       計量檢驗與公證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靠標準、憑實測。建立計量標準時,可能要做些分析工作,日常業務,執行規程,照章辦理,通常沒必要分析。
       直接測量,主要是根據任務要求,選用測量儀器。測量者在得到測得值的同時,是知道該直接測量的誤差范圍的,就是所用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指標值。
       間接測量,要根據所求量對各個直接測量量的函數關系,分析函數的誤差元,并合成誤差范圍。
-
(二)隨機誤差的層次
       隨機誤差理論是完整而完美的。它有如下三個層次:誤差單元、理論中介、誤差范圍。
       A基礎層次  誤差單元  隨機誤差元         
               ξi = Xi- Z                                                                          (1)
       B過渡層次  理論中介  標準誤差σ
                σ =√[(1/N)∑ξi]                                                                 (2)
       C整體構成層次  誤差范圍
                R = 3σ =3√[(1/N)∑ξi^2]
                  =√[(1/N)∑(3ξi)^2]                                                           (3)
       實際處理
       1、 式(2)可用貝塞爾公式求出
                σ =√{[1/(N-1)]∑[X-X(平)]^2}                                              (4)
       2、 式(3)可表達為
                R(隨)=3σ(ξ)= σ(3ξ)                                                             (5)
       就是說:隨機誤差的單元是ξ,而隨機誤差范圍是σ(3ξ)。
-
(三)系統誤差的層次
       系統誤差在重復性測量中是恒值。可正可負。測量儀器中的系統誤差,已定的也好,未定的也好,凡未修正的,都算。通常,只規定系統誤差的最大可能值,而且,在測量儀器的保證使用期內(或允許一年校準一次,即指標保證期為一年),該系統誤差的絕對值,不大于給定的指標值。
-
       A基礎層次  誤差單元   系統誤差單元
                 βi= Xi- Z=β                                                                         (6)
       B過渡層次  不存在
       系統誤差是恒值,在量值坐標上是一個點,在時間坐標上是常值。不存在類似于隨機誤差的那些通常所說的“分布”。
       C整體構成層次  誤差范圍   系統誤差范圍
                  R(系) =√[1/N]∑(βi)^2]  
                   = |β|                                                                                 (7)
       就是說:系統誤差的單元是β,而系統誤差范圍是|β|。
       單個系統誤差對誤差范圍的貢獻是該系統誤差的絕對值。
-
(四)間接測量的誤差合成
       間接測量由若干直接測量構成。各直接測量的誤差,都是間接測量的誤差因素。還加一些綜合性因素。
       間接測量,要進行若干項分項誤差的合成。
       設函數誤差由以下8項誤差構成: 大系統誤差項β(1大)、β(2大); 中小系統誤差項β(3小)、β(4小)、β(5小)、β(6小); 隨機誤差項ξ(7隨)、ξ(8隨)。
-
       注:
       分項系統誤差的傳遞系數是函數對該自變量的偏微商。
       分項隨機誤差的傳遞系數是函數對該自變量的偏微商的3倍(包含概率99%)。
       本文中分項誤差項的值,指單項誤差與傳遞系數的乘積。
-
       函數誤差元
             Δf =(?f/?x)Δx + (?f/?y)Δy……                                               (8)
             Δf =β(1大)+β(2大)
                 +β(3小)+β(4小)+β(5小)+β(6小)
                 +3ξ(7隨)+3ξ(8隨)
       求“函數誤差元的平方”的統計平均
            [(1/N)∑Δf^2]
                 = (1/N)∑[β(1大)+β(2大)
                  +β(3小)+β(4小)+β(5小)+β(6小)
                  +3ξ(7隨)+3ξ(8隨)]^2
             R^2=(1/N)∑{(1大)^2+2J(大)β(1大)β(2大) +β(2大)^2
                  +β(3小)^2+β(4小)^2+β(5小)^2+β(6小)^2
                  +[3ξ(7隨)]^2+[3ξ(8隨)]^2+其他交叉項}                            (9)
       大系統誤差項的交叉系數J(大)等于+1或-1;因誤差范圍是誤差元的最大可能值,故取+1。由此,大誤差間取絕對和。其他交叉項的交叉因子,凡有隨機誤差項的,交叉因子為零。沒有隨機誤差的,是系統誤差之間的交叉系數,可以是+1,也可以是-1;由于交叉項的數量大,可認為正負項近似抵消,因而其他交叉項之和可略。
-
        合成誤差范圍公式
              R =√{[R(1大) +R(2大)]^2
                 +R(3小) ^2+ R(4小) ^2 +R(5小) ^2+ R(6小) ^2
                 + [3σ(7隨)]^2+[3σ(8隨)]^2}                                             (10)
       兩項或三項大系統誤差間取“絕對和”;此“絕對和”、所有其他系統誤差、隨機誤差范圍之間,取方和根。
       由于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以系統誤差為主,且因誤差范圍是誤差元絕對值的一定概率(99%)意義上的最大可能值,因此某項直接測量的測量儀器誤差范圍指標值,視為間接測量的該項系統誤差。
       當分項誤差僅有一項大誤差,或有4項以上大誤差時,考慮交叉項的可能抵消作用,公式(10)變成純“方和根”。
-
(五)兩條處理路線
       本文的處理方式是由誤差元直接構成誤差范圍,著眼點是誤差范圍。這是很方便的。因為直接測量靠測量儀器,而測量儀器有誤差范圍指標。直接計算誤差范圍的合成,乃是一條捷徑。隨機誤差,由誤差元直接構成誤差范圍(3σ);對于系統誤差,測量儀器是有誤差范圍指標的,又是以系統誤差為主。把系統誤差元合成到函數誤差范圍,可一步到位,簡單、明了。
-
       不確定度論的GUM方法,以理論中介的方差為著眼點。這對隨機誤差可以;但對系統誤差,卻十分困難,就必須過五關。這五關是:(1)知道誤差量的分布規律、(2)化系統誤差為隨機誤差、(3)假設不相關、(4)范圍與方差間的往返折算、(5)計算自由度。這五關的存在,必將使不確定度論折戟沉沙。
-
       這里,認識的關鍵是兩條:1 誤差元間可相加,是微分原理,不是只有方差值才可相互合成。2不是只有方差才能取方根。任何量都可以取方根。本文就是以取方根為消除正負號的一般方法(初等數學規定,方根為正值),在取多項和(來自微分原理)的方根中,得出“絕對和法”“方和根法”以及他們組合的“混合法”。
-
(六)題外的建議
       本人基于對不確定度論的全盤考究(已發網文三百余篇),對不確定度論與不確定度評定持根本否定的態度。認為不確定度論基本觀點、基本邏輯、基本方法都錯了,總架構無法改進,沒有前途。
-
       目前,一個客觀事實是,推行不確定度論二十多年了,許多實際工作者不能不處理具體事務,不確定度的一套,無法避開。我認為,在不改變名稱的情況下,可以有具體的局部的改進。
       關于誤差合成一事,就是現在講的不確定度評定,我建議按本文方式評定U99(就是誤差范圍)。合理、保險、簡單。五大難關一掃光,難道有誰不愿意嗎?
-
       我奉勸那些推行不確定度論的檢察官、督導員,制定規范規程的人,編教材的人,寫書的人,要講科學,要實事求是。要做客觀上于國于民于事業有利的事。昏昏然地崇洋,麻木地隨波逐流,甚至為一己之私而堅持錯誤宣揚錯誤,那就必然受到道義的懲罰。拍拍良心吧!
-



補充內容 (2015-11-17 19:02):
怎么不能回帖了?

補充內容 (2015-11-24 06:49):
(9)式第一項應為 ∑{β(1大)^2……
推薦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23 21:17:50 | 只看該作者
幾個規范中的內容,是否可以證明“測量誤差”或“修正值”可以作為測量結果來表示呢?

{XY[$BHEPTY51RBY{2$J)FM.png (64.16 KB, 下載次數: 918)

{XY[$BHEPTY51RBY{2$J)FM.png

D`SVQHCNBUO3~W]P1B@31U6.png (61.83 KB, 下載次數: 996)

D`SVQHCNBUO3~W]P1B@31U6.png

EE5}S(WLSA90%U_V`L{(CYM.png (160.2 KB, 下載次數: 889)

EE5}S(WLSA90%U_V`L{(CYM.png
推薦
何必 發表于 2015-11-22 12:36: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何必 于 2015-11-22 12:39 編輯

          現實中用戶是不單獨關注被校儀器示值是多少的,關注的是被校儀器示值所對應的實際值是多少!或者進一步說關注的是被校儀器示值超不超差!

          可能有人會說校準是不做合格與否的判斷的,但是校準CNAS是允許做符合性聲明的。一份不做符合性聲明的校準證書對用戶來說是很苦惱的一件事,因為用戶不知道校準完后儀器能不能用,他自己還得去做計量確認,對用戶來說是很不方便的。用戶在沒有選擇的情況下只能聽計量機構“忽悠”,一旦用戶有選擇,肯定選擇服務好的機構,這一點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尤其明顯!當然這與本貼主題無關但卻是很現實的問題。

補充內容 (2015-11-22 13:42):
關注的是被校儀器示值所對應的實際值是多少!改成“關注的是被校儀器示值與對應參考值之間的關系”
推薦
都成 發表于 2015-11-18 08:40:39 | 只看該作者
csln 發表于 2015-11-18 08:20
謝先生美意,出差趕時間

各自的意思表述很清楚了,您的理解無誤,過去從來沒有認為這是一問題,引出這個 ...

不著急,我22日~29日出差講課、評審,這幾天在忙著準備。
2#
qcdc 發表于 2015-11-15 21:05: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qcdc 于 2015-11-15 21:12 編輯

您評定的U99(就是誤差范圍),這個99%的包含概率似乎來得并不科學。有概率那就必然對應于一個分布,請問是什么分布?對應的包含因子又是多少?
您說:“分項隨機誤差的傳遞系數是函數對該自變量的偏微商的3倍(包含概率99%)”。這里用3倍必然是指正態分布,因為其它分布都會小于3,那3倍對應的包含概率是99.73%,而不是99%,要是取包含概率99%,那就是2.58倍!差不少呢?
隨機誤差并不是光指重復測n個數,數據存在差異,按白塞爾公式計算個標準偏差這一種。還有:儀器傳動機構的空程誤差,數字式儀器分辨力產生的誤差,數據修約產生的誤差,儀器度盤偏心引起的角度測量誤差等等都屬于隨機誤差,這些隨機誤差都可認為在一定范圍內服從某一概率分布,如服從均勻分布,這些內容在誤差理論的教材中早有說明,不會有異議吧。
對于系統誤差,已知的系統誤差,想修正就修正掉算了,沒什么好研究討論的,修正后還存在修正值的誤差(不確定度)。不想修正沒關系,就只能當不知道,但總還是會知道如所用儀器的允差,也就是其誤差不會超出的范圍,其值可大可小,可正可負,具體在哪里真不知道,都有可能,于是乎,它具有統計特性,對同類儀器實際誤差進行統計后,發現其存在分布規律,例如服從正態分布或三角分布或均勻分布等等,也就是它有隨機誤差的特性,因此,誤差理論教材中說:將未定的系統誤差按隨機誤差處理,它們之間的合成也是采用方和根的方法,而不是絕對值相加!這是符合統計學的必然結果。
個別誤差理論教材中提到:將未定的系統誤差按絕對值相加進行合成,這是在誤差項數較少時,出于保守和方便!當誤差項數較多時,是絕對不允許的。這不是什么系統誤差之間的交叉系數是+1,無論是誤差理論,還是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只有如何處理相關系數的問題,絕對沒有什么“系統誤差之間的交叉系數是+1”的理論,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測量不確定度只是將誤差理論中的“按標準偏差合成方法”,換用了一個“不確定度”的概念,將評定與表示方法進行了統一和細化而已。您的“誤差范圍”方法,大致就是誤差理論中的另一種誤差合成方法:“按極限誤差合成方法”,但是,按絕對值相加是錯誤的,應該是方和根,考慮相關系數,而不是什么交叉項系數。
如您所說:“不確定度論基本觀點、基本邏輯、基本方法都錯了”,GUM存在這么嚴重的問題,它能存活到現在嗎?1059和1059.1的起草人們、高校講授誤差理論的教授們、國家計量院的院士研究員們、國防系統的計量專家們、各大區及省級計量院的研究院和高級工程師們都干嘛去了???請問干嘛去了?
3#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16 08:02: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85166790 于 2015-11-16 08:12 編輯

”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定義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不確定度"對應于測量結果,“誤差范圍“對應于真值。“誤差合成”的方法、步驟誤差理論中已經很完善,也沒有新的改動。”不確定度“和“誤差范圍”不能互相替代,二者各有各的定義,各有各的用途。各司其職,何來有沖突一說。


計量理論也不光是計量人員的理論。它貫穿于儀器的研發、制造、使用中。儀器的出廠指標不能用一輩子,所以才需要計量部門來定期重新賦值,計量的職責就是評定儀器當前的性能,和出廠指標沒有必然的關系。檢定證書結論過于死板,只適合于強制性檢定計量器具。只有校準證書,才能使儀器根據指標靈活運用。
4#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1:08: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11-16 11:17 編輯

-
                                               同qcdc先生辯論
-
                                                                                                            史錦順
-
       【qcdc質疑】
        您評定的U99(就是誤差范圍),這個99%的包含概率似乎來得并不科學。有概率那就必然對應于一個分布,請問是什么分布?對應的包含因子又是多少?
       您說:“分項隨機誤差的傳遞系數是函數對該自變量的偏微商的3倍(包含概率99%)”。這里用3倍必然是指正態分布,因為其它分布都會小于3,那3倍對應的包含概率是99.73%,而不是99%,要是取包含概率99%,那就是2.58倍!差不少呢?
       【史辯】
       對各種隨機誤差,用3σ,說明包含概率是99%(意思是不低于99%),是可以的。純正態分布3σ的包含概率是99.73%,實踐的處理,不能理想化。要考慮有時測量僅有10次,可能有t分布的成分,把包含概率說低些,說成99%,是必要的。至于其他分布,都可能有,但取3σ,對那些分布的包含概率都是100%。說3σ、99%,囊括了各種分布。
       凡隨機誤差都取3σ,是一種可行的方便而又合理的辦法。不確定度論出世前的誤差處理都是這樣。誤差量的特點是絕對性和上限性,取大點是可以的。
       細辨各種隨機誤差的分布,編造系統誤差的分布,是不確定度論的產物,實踐中根本就行不通。那些評定樣板,假設了許多種分布,也不過是假設而已。最典型的編造是系統誤差居然也有什么分布。而其條件竟是用各種不同廠家、不同原理的多套測量儀器測量同一量,這是空想,實踐中沒有這回事。實際的情況就是一個量用一套儀器進行多次測量。有時用第二套儀器旁證一下也可能,但極少。至于多套(十套以上)儀器測量同一量,實際上沒有,也不可能有。
       細辨那些分布,甚至編造系統誤差的分布,都是不確定度論的敗筆。
-
       【qcdc質疑】
       對于系統誤差,已知的系統誤差,想修正就修正掉算了,沒什么好研究討論的,修正后還存在修正值的誤差(不確定度)。不想修正沒關系,就只能當不知道,但總還是會知道如所用儀器的允差,也就是其誤差不會超出的范圍,其值可大可小,可正可負,具體在哪里真不知道,都有可能,于是乎,它具有統計特性,對同類儀器實際誤差進行統計后,發現其存在分布規律,例如服從正態分布或三角分布或均勻分布等等,也就是它有隨機誤差的特性,因此,誤差理論教材中說:將未定的系統誤差按隨機誤差處理,它們之間的合成也是采用方和根的方法,而不是絕對值相加!這是符合統計學的必然結果。
        【史辯】
       在您的議論中,充滿對系統誤差的忽視與歧視。這是不確定度論影響的結果。誠然,隨機誤差有完美的理論,但測量的根本問題是準確度,而準確度的核心,準確度的主要成分是系統誤差。
       隨機誤差不能不考究,但第一,隨機誤差可以通過多次測量而使其變小,第二,隨機誤差在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中,在測量結果的表達中,通常都占較小的比例。
       對系統誤差的修正,機會很少。不確定度論把“系統誤差已修正”當成建立合成方法的前提,是錯誤的。
直接測量的誤差范圍,就是所用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間接測量,要合成誤差范圍,面對的就是合成各直接測量的測量儀器的誤差范圍。儀器的誤差范圍是以系統誤差為主的。有多少人修正?馬鳳鳴說,“在時頻領域,從實用上無人去修正。”(《時間頻率計量》p159。)話說得有些過,但絕大部分不修正,是事實。我自己一輩子搞測量計量,就沒修正過一次。單值量具,如量塊、砝碼等是可以修正的。但在測量計量界,修正所占比例很小,不超過1%。那99%的不修正的誤差范圍,不能忽視!
-
       測量儀器的系統誤差,在同種類儀器中,對不同的單臺,可能有分布。如果選儀器方案,比較方案的優劣,這種分布可能有用。但間接測量中,一個量僅用一臺儀器測量,系統誤差有多大就是多大,在多次重復測量中它是個恒值。儀器指標僅僅給出它不超過某值,沒有抵消的機會,也就不能按隨機誤差的統計方法。系統誤差都按“方和根法”處理是錯誤的。因為兩個大誤差間的交叉系數是1,沒有抵消的機會。兩項大誤差間必須取“絕對和”。.
-
       【qcdc質疑】
       無論是誤差理論,還是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只有如何處理相關系數的問題,絕對沒有什么“系統誤差之間的交叉系數是+1”的理論,過去沒有,現在沒有,將來也不會有!
       ……考慮相關系數,而不是什么交叉項系數
       【史辯】
       研究就會出成果。“交叉系數”的概念是近些日子才提出的。原來理論中當然沒有。
       過去講“相關系數”,誤會了。間接測量,求函數的誤差,微分原理給出各分項誤差元之和,根據誤差的絕對性,要取方根去掉正負號。在取“方根”時出現交叉項的問題。其實,這不是 “相關”還是“不相關”的問題,而是交叉項取值大小的問題。隨機誤差與隨機誤差,隨機誤差與系統誤差之間,交差系數的統計之和極小,近于零;諸多大小差不多的系統誤差間的交叉系數有正有負,求和時,有抵消作用,可略。而兩項(或三項)大誤差間交叉系數該取+1,必須取絕對和。
       理論是人創造的。正確就會長存,錯誤必將淘汰。你反對“交叉系數”,態度堅決,似乎并非來自理性的思考。望君仔細想一想,拿出理由來。無端指責,無效。
-
       【qcdc質疑】
       如您所說:“不確定度論基本觀點、基本邏輯、基本方法都錯了”,GUM存在這么嚴重的問題,它能存活到現在嗎?1059和1059.1的起草人們、高校講授誤差理論的教授們、國家計量院的院士研究員們、國防系統的計量專家們、各大區及省級計量院的研究院和高級工程師們都干嘛去了???請問干嘛去了
       【史辯】
       有問題就不能“存活”嗎?佛教誕生兩千五百多年了,中國歷史上,興佛滅佛反復多次,但佛教在中國至今依然“存活”。佛教存活兩千五百年,也不能說明佛教就是真理。GUM“存活”不過22年,不能由此而說明它正確。原來,正確與錯誤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反映客觀的規律”。不確定度論靠假設(如假設不相關)、靠空想(例如用一套儀器測量,系統誤差明明是恒值,卻說有分布),等等,說明它是偽科學。說不確定度論是偽科學,我已寫三百篇網絡文章,揭露它的種種弊病。那些宣傳不確定度論的專家們,不過是昏昏然地崇洋,麻木地隨波逐流,有誰敢于出面來同史錦順辯論一番呢?沒人!因為他們不過是人云亦云。
       你很勇敢,敢于出面同老史辯論一番。不過,你該認真想一想,要駁倒史錦順,就要腳踏實地、逐個地駁倒史錦順對不確定度論的那些指摘。
       你該估量一下自己,那些權威都沒說話(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一些人裝聾作啞),你行嗎?奉勸先生多想想、多看看。泛泛地背幾句書,是解決不了學術問題的。你連“權威、專家也會犯錯誤”的認識都沒有,想法基本處于“中學生聽老師話”的水平,卻對新觀點一律砍殺,不該嗎。
-

5#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1:56:24 | 只看該作者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16 08:02
”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定義不同,不能混為一談,"不確定度"對應于測量結果,“誤差范圍“對應于真值。“ ...

-
         擴展不確定度U99是以99%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誤差范圍也是以99%的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二者是等同的。連這點都不清楚,僅僅是背書的水平。
         說“不確定度對應測量結果,誤差范圍對應真值”,這是背書背出的昏話。
         誤差理論的測量結果是測得值加減誤差范圍,這個區間中包含真值;不確定度理論的測量結果是測得值加減U99(一般是U95),這個區間中包含真值。因此U99與誤差范圍是等效的。.
-
         一種型號的儀器的出廠指標,就是要跟隨儀器的整個使用壽命期。不符合指標了,又修理不好,就該報廢。計量只是檢查、公證儀器的指標。測量儀器不可能靠計量重新定指標。單值量具可以賦值;測量儀器的有可調處可調準,但通常測量儀器有數萬個測量點,不可能逐一校準。生產廠家在制造儀器時要建立測得值函數,計量者不可能全面保證測得值函數。VIM3說,測量儀器由計量賦值,除極少數單值量具可行外,對通用的、大量的測量儀器,這是不可能的,計量沒有那個本事。該由廠家負責的事,不能推給計量部門。計量部門干不了這事。能干什么干什么,計量者不能吹牛。事包攬多了,又干不了,自己打自己嘴巴。
-


6#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16 15:09: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85166790 于 2015-11-16 15:15 編輯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1:56
-
         擴展不確定度U99是以99%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誤差范圍也是以99%的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二者是 ...


廠家給自己生產的儀器賦值的方法,和計量部門是一樣的,理論分析加實驗驗證,能調整的調一下。廠家對于大批量的儀器只能抽檢有限的項目,其實還沒計量部門檢測的項目全。廠家給出的技術指標只是對大批量儀器性能的一個總體估計,具體每臺儀器的具體指標還要通過計量校準才能知曉。計量儀器的形式認證是由計量部門完成的。從某些方面來說,對一臺計量儀器進行的評定,計量部門比廠家專業的多。
7#
csln 發表于 2015-11-16 15:30:3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6 15:33 編輯

包含概率越高就是測量結果越可靠嗎?

未必

不確定度講究合理,合理比更高的包含概率重要得多

比如測量一個人身高,測量結果1.75m,包含概率95%的不確定度是0.01m

有人說我的測結果1.75m,包含概率100%不確定度是0.10m,包含概率是夠高,但除了是廢話一句沒有任何意義
8#
csln 發表于 2015-11-16 16:47: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6 16:52 編輯

擴展不確定度U95是以95%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嗎?

舉例說明:

1只標稱MPEV  1%的直流數字電壓表,用5520A校準,測量5520A輸出1V直流電壓,測量結果為1.006V,測量不確定度U95=0.003V

這個不確定度包含區間包含真值嗎?

不是以95%概率包含真值,是100%不包含真值
9#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7:54: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11-16 18:05 編輯
csln 發表于 2015-11-16 16:47
擴展不確定度U95是以95%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嗎?


-
          請都成先生辨別一下,這個U95評得對嗎?
          如此評定的不確定度,還有用嗎?

-
10#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7:55: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11-16 18:16 編輯
csln 發表于 2015-11-16 16:47
擴展不確定度U95是以95%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嗎?

-
             在測得值加減U95的區間內,必須以95%的概率包含真值。否則就是U95評得不對。
             csln先生反對我批評不確定度理論;而他自己的評定,正是向不確定度理論刺了一刀。
11#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8:30:40 | 只看該作者
-
       可能csln的不確定度U95是計量中的(合格性判別式中的U95),而不是測量儀器的。但不管怎么說,U95為0.003V是不符合VIM3對不確定度的定義的。這恰恰是不確定度理論形成的亂局。
12#
csln 發表于 2015-11-16 18:46: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6 19:01 編輯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7:55
-
             在測得值加減U95的區間內,必須以95%的概率包含真值。否則就是U95評得不對。
            ...


這里想說的是:不顧前提條件認為不確定度包含區間一定包含真值(當然是一定包含概率下)是對不確定度的片面理解,是根本沒有理解不確定度的物理意義

先生不仿去看看VIM、GUM不確定度定義,什么地方說了包含區間一定以95%的概率(當然也可以是其他概率)包含真值

這不是我評的不確定度,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數都數不清,再給先生展示幾個“無用的”、“錯誤”的不確定度

http://www.bkd208.com/thread-172570-1-1.html

樓主標記的測量點均100%不包含真值
13#
csln 發表于 2015-11-16 19:04: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6 19:11 編輯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7:55
-
             在測得值加減U95的區間內,必須以95%的概率包含真值。否則就是U95評得不對。
            ...


澄清一下,我并不反對先生批判不確定度,只是就事論事,陳述事實
14#
csln 發表于 2015-11-16 19:37: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6 19:42 編輯

在測得值加減U95的區間內,必須以95%的概率包含真值。否則就是U95評得不對。

這句話改成:在對未知特定量的測量中,在測得值加減U95的區間內,必須以95%的概率包含真值。否測測量結果就沒有意義 就對了
15#
都成 發表于 2015-11-17 10:23:2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都成 于 2015-11-17 10:38 編輯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6 17:54
-
          請都成先生辨別一下,這個U95評得對嗎?
          如此評定的不確定度,還有用嗎?


剛好路過,史老這么看重我,那我就說兩句。

8#舉的例子應該說很失敗,不知史老有沒有看出來。

首先,他連校準中誰是“測量結果”都沒搞清楚,測量不確定度是誰的不確定度也沒搞清楚,不是嗎?活是用5520A校準電壓表,5520A輸出1V直流電壓,用被校電壓表測量,讀數為1.006V,也就1.006V是被校表指示值,5520A輸出的1V是標準值,是測量結果,測量不確定度U95=0.003V是這個1V的不確定度,其中主要來源于5520A,可能還有重復性、分辨力等,他絕對不是1.006V的不確定度。如果是用這個表去測量一個未知電壓,是可以根據1%的MPEV等評估出1.006V的不確定度,但是,這里是校準這只表,能一回事嗎?

張冠李戴,這個不確定度當然不可能以95%概率包含真值,就是100%也包含不了。

合理的測量結果與合理的不確定度構成的區間是一定以P%(大小可以規定不同:95%、99%甚至100%,約定用多少就用多少,不必啰嗦計較,因為上升到概率,必然是知道了分布,知道了分布后若給出U95,就可以推算出U99,都是等同的)的概率包含真值的,否則測量就失去了意義。

史老主張的“誤差范圍”與擴展不確定度是等同的,只是其主張的未定系統誤差交叉系數為1,按絕對值相加合成似乎有些不妥,誤差理論是采用方和根合成,需要時考慮相關性。
16#
njlyx 發表于 2015-11-17 11:02:09 | 只看該作者
都成 發表于 2015-11-17 10:23
剛好路過,史老這么看重我,那我就說兩句。

8#舉的例子應該說很失敗,不知史老有沒有看出來。

如果將被校電壓表的“測量誤差”作為此“校準”的“被測量”,那么,“測得值”0.006V【=1.006V-1.000V】與“測量不確定度U95=0.003V”是一個配對的“測量結果”——“校準者”認為:被校電壓表的“測量誤差”有95%可能落在0.003V~0.009V的范圍內。.....被校電壓表性能正常(未超出MPEV=1%的指標要求)?

贊同:此“測量不確定度U95=0.003V”主要來源于5520A,可能還有重復性、分辨力等。


補充內容 (2015-11-17 13:22):
有關“U95=0.003V”的“構成”,可能應見史先生22#的分析。
17#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17 11:14:35 | 只看該作者
8樓這個例子雖然內容搞反了測量對象,不過也反映出測量誤差和不確定度是兩個不相關的指標,這個例子中,測量誤差是0.006V,而不確定度是多少則是要根據評定的結果,跟測量誤差的大小沒有必然的關系,也不會跟測量誤差的相關性有必然的關系。所以,“測量誤差”、“誤差范圍”、“不確定度”,是不同的指標,不能混淆。
18#
csln 發表于 2015-11-17 11:18: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sln 于 2015-11-17 11:44 編輯

現在充分理解了史先生對不確定度的指摘
19#
csln 發表于 2015-11-17 11:29:32 | 只看該作者
VIM:誤差=測得的量值-參考量值
GUM:誤差=測量結果-真值

史先生若有興致可否普及一下誤差理論中什么是測量結果
20#
csln 發表于 2015-11-17 11:35:40 | 只看該作者
資料:
5520A輸出1V標準直流電壓絕對不確定度1年指標是27微伏
21#
csln 發表于 2015-11-17 11:51:00 | 只看該作者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17 11:14
8樓這個例子雖然內容搞反了測量對象,不過也反映出測量誤差和不確定度是兩個不相關的指標,這個例子中,測 ...

建議您去品鑒一下12#鏈接的報告,誰是測量結果標注得很清楚,看看是不是也搞反了測量對象
22#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5-11-17 11:57: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5-11-17 12:01 編輯
csln 發表于 2015-11-17 11:51
建議您去品鑒一下12#鏈接的報告,誰是測量結果標注得很清楚,看看是不是也搞反了測量對象 ...


-
         謝謝csln先生的理解和支持。
         我寫東西慢。起早就悶頭查資料、寫回帖。11點半,一看已有都成等好幾位的回帖。謝謝都成先生。還是把我已寫好的帖子發出吧,以供參考。
-
-
       你的12#帖的基本觀點錯了。錯了不要緊,改正就好。認識到“在測得值加減U95的區間內,必須以95%的概率包含真值。否則測量結果就沒有意義”,那就對了,至于你加的“在對未知特定量的測量中”,就特定句子是可以的,但就整體來說,似乎不確定度的這個含義僅限于“對未知特定量的測量”,是不當的。例如標準源的輸出值,所給出的不確定度指標,就是指:在輸出值加減U95的區間內,以95%的概率包含真值。如果輸出的真值可以不包含在區間中,所給出的不確定度指標就沒有意義。
-
       你提到的校準電壓表用的 FLUKE 5520A 輸出的直流電壓的規格是:  
                          
                 絕對不確定度公式    絕對不確定度=±(ppm輸出+μV)
                 量程   0-3.3V
                 量程內 指標    ±(11+2)
                 1V點的絕對不確定度  U = 11μV + 2μV = 13μV = 0.013mV
-
       用5520A 檢定電壓表,檢定的誤差由所用標準決定,就是0.013mV.
       檢定中,判定合格性條件應該是
                |Δ| ≤ MPEV – R(標)                                                                       (1)
       對本例條件,R(標)=0.013mV,而被檢電壓表的MPEV=10mV. 標準與被檢件誤差范圍之比約為 q=1/80,可見檢定條件十分優越。
-
       現行國家計量規范《JJF1094-2002 測量儀器特性評定》規定的合格性判別條件為
                |Δ| ≤ MPEV – U95                                                                          (2)
       按不確定度的評定方法,如你所給出的U95=3mV, 這樣q值約為1/3.3,按中國目前的1/3要求還可以;如果按國際通例要求1/4,則檢定裝置就不符合要求了。那么好的標準,竟然不符合要求,為什么?原來,U95中加進了被檢儀器的如重復性、分辨力等特性,這是不合理的。因此JJF1094的判別式(1)是錯誤的。根據(1)式對檢定能力的判斷是錯誤的。
       網上看到,許多檢定員為不能達到U95/MPEV≤1/3而困擾。其實這是在檢定中不當的應用不確定度U95而產生的。其實,用U95,做法是錯誤的。正確的判別式是(1),而不是(2)。
-
       現在的校準,與檢定是不同的。如果由校準而提供修正值,則確定修正值的誤差,包括標準的誤差,還要加進被校儀器的重復性與分辨力等隨機誤差。先生所給出的不確定度3mV,大概就是這個值。
-
        那么,有關的不確定度包含不包含真值呢?必然包含真值,此時,第一個真值是標準5520A輸出電壓的真值。FLUKE 給出的區間是1000.000mV±0.013mV,該區間內包含FLUKE輸出電壓的真值。
-
        校準時為給出被檢儀器修正值要準確測知被檢儀器系統誤差的值。這時出現第二個不確定度(先生所說的3mV,標準的誤差加上被校儀器的隨機誤差),這個不確定度,本質是確定系統誤差值時的誤差范圍。因此,含義為:系統誤差的測得值加減U95的區間內,包含有系統誤差的真值。
-
        不確定度意義理解上的困難是不確定度定義含混、多變等因素引起的。起初的否定真值可知,后來又不能不說包含真值的區間,扔掉的不得不撿回來。還有那個所謂的“可信性”以及“分散性”“不確定性”等,都是蒙人的,使許多人糊涂。如本網的規矩灣先生至今還把自己囚禁在“可信性”的牢籠中。
-



補充內容 (2015-11-17 16:35):
文中q=1/80應為q=1/800
2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5-11-17 13:36: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5-11-17 13:49 編輯

  恕我直言,我認為史老師的標題就是混淆測量不確定度和誤差范圍的典型,史老師說:“擴展不確定度U99是以99%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誤差范圍也是以99%的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二者是等同的。”這就更是將“測量不確定度”與“誤差范圍”畫了等號。“僅僅是背書”而脫離實際當然不對,但背離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隨意對不確定度加以解釋更不能說是正確的。
  不確定度和誤差范圍對應的都是測量結果,分別用于評價測量結果的可信性和準確性。但誤差范圍有“允許的誤差范圍”和“實測的誤差范圍”兩種,前者屬于“計量要求”,是“規定”;后者屬于“計量特性”,是實際情況。計量特性的誤差范圍滿足計量要求的誤差范圍,被測參數或被檢儀器合格,否則不合格。
  “不確定度”是評判所使用的誤差范圍(通過測量獲得的計量特性)值不值得采信的參數而不是誤差范圍。我贊成“誤差理論的測量結果是測得值加減誤差范圍,這個區間中包含真值”的觀點,也贊成不確定度U是包含真值的區間半寬,但不確定度理論的“測量結果”不是測得值加減U,測量結果只能是測得值加減實際的測量誤差范圍Δ。測得值±Δ這個區間一定包含真值,但測得值±U這個區間中可能但不一定就包含真值。U僅僅是估計出來的包含真值的區間半寬,參考值±U一定包含真值,包含真值的區間位置必須由參考值(真值最佳估計值)確定,而不是由測得值確定。
  測得值為中心,誤差范圍半寬Δ為半徑的區間,和真值最佳估計值為中心,不確定度U為半徑的區間,并非同一個區間,因此不確定度U與誤差范圍Δ并非等效。無論從定義、來源、性質、作用等哪個方面來說,U和Δ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概念容不得揉沙子,更容不得混淆。
24#
285166790 發表于 2015-11-17 15:01:03 | 只看該作者
csln 發表于 2015-11-17 11:51
建議您去品鑒一下12#鏈接的報告,誰是測量結果標注得很清楚,看看是不是也搞反了測量對象 ...

那個報告表述是正確的,它的測量報告的結果是誤差,然后緊跟著是測量誤差的不確定度,表述合理。你舉得這個例子呢,測量結果是顯示值,但是應當是標準器的示值,不是被檢表的(被檢表的值叫檢定點),標準器的值才是最佳估計值,才是我們的測量結果的中心點,在加上不確定度的半寬,形成完整的測量結果。
25#
鐵路供電 發表于 2015-11-17 15:35:45 | 只看該作者
認真學習中。。。。。。。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12:2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最新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大胸校花被老头粗暴在线观看| 卡一卡2卡3卡精品网站| 中文精品北条麻妃中文| 97碰公开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99ri在线精品视频| 体育生开房互操|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A级毛片无码A∨男男| 两对夫妇交换野营| 91香蕉视频成人| 日韩在线免费看网站| 国产人澡人澡澡澡人碰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1024手机在线播放视频| 晓青老师的丝袜| 国产女合集六超多超嫩部| 久久久噜久噜久久gif动图| 色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无人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又大又粗又爽a级毛片免费看| 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特级毛片a级毛片免费播放 | 欧美日韩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538一区二区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 菠萝蜜视频入口| 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美女|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69| av无码a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手机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 黄网视频在线观看| 无翼乌全彩之可知子| 全球全球gogo专业摄影| 99热在线获取最新地址| 狼人久蕉在线播放| 好吊操这里只有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