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不確定度應用中的弊病(1):貶低合格儀器

[復制鏈接]
151#
njlyx 發表于 2018-12-23 11:15:0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2 21:52
拋開法制性來說,就“檢定”與“校準”活動對主要計量技術參量的實施操作過程而言,“檢定”就相當于“校 ...

我顧慮的是: "檢定"與"校準",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對"被測量"的認識應該會有些"差別"。……譬如"示值誤差","檢定"也許應該是盯著受檢測量時的實際表現,諸如所謂被檢儀器"分辨力"的影響之類大概不應該歸于會影響"合格性"判定的那個"測量不確定度"中?   "校準"則可能著眼以后應用中的可能表現,適宜"合理預測",將所謂被檢儀器"分辨力"的影響歸入所謂"測量不確定度"中。
152#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3 13:11:42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8-12-22 15:15
我顧慮的是: "檢定"與"校準",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對"被測量"的認識應該會有些"差別"。……譬如"示值 ...

被檢儀器的“有效分辨力”僅僅是影響“測量精密度”的因素之一,還有另一項重要因素,就是“示值重復性”。在不確定度的評定中,二者取其大。但“檢定”對被檢對象進行“合格性”判定的主要計量技術指標,除了“示值誤差”(或“修正值”)定量表征所復現的量值準確程度外,還有一項重要指標,就是“示值重復性”,定量表征的是所復現量值的離散程度(或稱“可靠程度”),通常不用“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來定量表征。

153#
njlyx 發表于 2018-12-23 13:21:1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3 13:11
被檢儀器的“有效分辨力”僅僅是影響“測量精密度”的因素之一,還有另一項重要因素,就是“示值重復性” ...

不太熟悉您此貼表述的內容……
154#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3 15:01:38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8-12-22 17:21
不太熟悉您此貼表述的內容……

諸如所謂被檢儀器“分辨力”的影響之類大概不應該歸于會影響“合格性”判定的那個“測量不確定度”中?

正是由于JJF1094U95的多種表述方式,我也沒看懂您說的那個“測量不確定度”到底是指“校準和測量能力CMC”,還是指“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U95”。如何是前者,那就根本不應該包含實際日常檢定的被檢對像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如果是后者,無論是檢定還是校準,我認為都要考慮。好像在評定“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時,被檢/校對象自身因素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不會因檢定還是校準而異吧。

155#
njlyx 發表于 2018-12-23 17:53:04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3 15:01
諸如所謂被檢儀器“分辨力”的影響之類大概不應該歸于會影響“合格性”判定的那個“測量不確定度”中?正 ...

對于那些"公認"存在時、空分布(散布)的"被測量"(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就屬于此類"被測量"),所謂的"結果的不確定度",可能應該要明確"時、空范圍"才有意義?……有限個受"測"時、空點的"被測量"的"可能散布范圍",與從受"測"時、空點延伸到以后應用時空范圍的"被測量"的"可能散布范圍"實際很可能是不一樣的,我"以為","檢定"適宜關心前者,"校準"通常會關心后者。
156#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3 21:21:35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8-12-22 21:53
對于那些"公認"存在時、空分布(散布)的"被測量"(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就屬于此類"被測量"),所謂的"結果 ...

所有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是用實際測量所獲得的數據,與可獲得的有用信息評估出來的。我個人認為“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與“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總體上不存在很大的差異。只不過“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中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分量,通常不引用溯源得到的不確定度,而是用計量標準的MPEV去套算(即:合格計量標準不確定度的極限值)。無形之中是放大了“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僅此而已。

恕本人水平有限,我實在是弄不明白您所說的“時分布”、“空分布”、“散布”、“時范圍”、“空范圍”等這些非常專業的純理論用語想表達什么意思。能否用“測量范圍中有限被測點”、“全量程范圍的連續區間”、“某特定時段”等這樣的通俗用語來表述,便于大家理解。

157#
njlyx 發表于 2018-12-23 22:10:34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3 21:21
所有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是用實際測量所獲得的數據,與可獲得的有用信息評估出來的。我個人認為“ ...

觀點各自亮出來就可,未必一定要誰說服誰。

我說的"時、空分(散)布"、"時、空范圍",與你建議的術語【“測量范圍中有限被測點”、“全量程范圍的連續區間”、“某特定時段” 】應該是有關聯,只是本人水平有限,在不針對具體對象時擬不出適當的替代表述,抱歉了。
158#
njlyx 發表于 2018-12-23 22:15:1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時"指"時間";  "空"指"空間/位置/測量點"
15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12-24 21:36:48 | 只看該作者
  151樓的顧慮不無道理,在“產業計量”中,“校準”的確是著眼以后產業應用中的可能表現,其功能和應用范圍將遠遠大于檢定,因此將來的產業計量會越來越重視“校準”,“檢定”將僅僅是針對本企業中極少數的國家法律強制要求的那點計量器具。
  但檢定和校準本質上都還是一個“測量過程”。測量不確定度就是使用測量過程的已知有用信息進行評估的,所以無論什么測量過程,“檢定”、“校準”、“檢驗”、“試驗”還是其它測量過程,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方法和目的完全相同,不同之處僅在于評估對象(輸出量)不同,評估對象的分量(輸入量)不同,輸出量與輸入量之間的函數關系不同。
  在沒有實施測量,還沒有產生測量結果時,就應該對測量過程進行不確定度評定,不確定度評定就是“測量過程可行性確認”最常用辦法,這個“測量過程可行性確認”也可以稱為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預評估”。因此一般情況下可以用這個“預評估”結果來代替測量結果的的測量不確定度,證明測量結果的可信性范圍是多大。如果一定要求對某測量過程“生產”的測量結果可信性進行估計(評估),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實際評估與“預評估”的差別,僅在于將實施測量所用測量設備(檢定/校準時為計量標準)MPEV用實際誤差替代。  被測對象的分辨力對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估會不會產生影響呢,那就要回答“被測對象的分辨力會不會成為測量模型的輸入量之一”這個問題,而和檢定還是校準無關,僅僅取決于與輸出量有函數關系的輸入量有沒有與被測對象有關的量。
  輸出量是示值誤差時,示值誤差=被檢對象顯示值-計量標準給出值,“被檢對象顯示值”是輸入量之一,被檢對象的分辨力對被檢對象顯示值一定會產生影響,因此被檢對象的分辨力一定會對被檢對象示值誤差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產生影響。如果輸出量是示值,計量標準給出值就是賦予被檢對象的值,測量模型中輸入量沒有與被檢對象讀數有關的量,也就不存在被檢對象的分辨力對“示值”檢定結果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16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12-24 22:40:45 | 只看該作者
  “觀點各自亮出來就可,未必一定要誰說服誰”,說的太好了,我舉雙手贊成,技術討論就應該本著這個原則在友好、和諧、平等的氛圍下進行,每個人各自亮出各人的觀點,誰也不能給誰戴帽子、打棍子,更不能惡意傷人,潑口大罵。
  155樓談到的“時、空范圍”、“有限個受測時、空點的被測量”的“可能散布范圍”,“從受測時、空點延伸到以后應用時空范圍的被測量的‘可能散布范圍’”等,雖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但絕大多數從事計量工作的人大體上的理解應該基本一致。我認為155樓說的意思就是“被測量值”。
  GBT27418-2017《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說的很清楚。簡單來說,“真值”的“真”字是多余的,我們講“被測量值”就是指特定的“被測量的真值”。而“特定的被測量值”的定義總是不能“足夠詳細”(特別是定義對被測量值所在時間和空間的描述不能足夠詳細),因此“被測量值”在時空中的存在也就不可能“唯一”。我認為,這就是155樓所說的被測量值受“時空”(時間和空間)定義的不“足夠詳細”而在現實時空中“散布”著,存在一個“散布范圍”,或許155樓稱“時空范圍”也未必不可。
  測量不確定度就是描述這個被測量“真值”所存在的“時、空”“散布范圍”的“半寬(度)”。測量不確定度的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定量表述對該被測量(真)值實施測量所獲得的“測量結果”可信性。注意:千萬不要把“不確定度”理解成“誤差”,誤差是定量描述準確性的參數,描述測得值偏離被測量真值的距離以及偏離方向(帶有正負號),不確定度僅僅是真值分散范圍的半寬,不表達與測得值相互間偏離的距離,寬度也就更不存在方向(正負號)。
161#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5 17:07: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12-24 21:11 編輯

160樓的“攪屎棍”吃飽了沒事干,又跳出來挑撥離間挑屎臭了。的確是嘴賤難耐不識像。我與njlyx量友之間的交流誰給誰戴帽子、打棍子啦?誰惡意傷人,潑口大罵啦?人家像你這位“擰種”一樣沒德性地東扯西繞、答非所問、強詞奪理、蠻不講理施展惡劣學風嗎?

在沒有實施測量,還沒有產生測量結果時,就應該對測量過程進行不確定度評定,不確定度評定就是“測量過程可行性確認”最常用辦法,這個“測量過程可行性確認”也可以稱為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預評估”。因此一般情況下可以用這個“預評估”結果來代替測量結果的的測量不確定度,證明測量結果的可信性范圍是多大。

大家看看這就是干了幾十年計量的臭水平。“預評估”的本就是“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或者叫“校準和測量能力CMC”。定量表征的是校準機構在常規條件下的最佳測量能力。哪里有什么這個“預評估”結果放之四海而皆準,可以代替“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謬論。眾所周知,在“校準和測量能力CMC”滿足量傳條件的情況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大小完全取決于被校對像自身的性能,不同性能的被校對像的“檢定/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各異的。看看JJF1059.12012是怎么說的吧:

再來看看CNAS標準是怎么說的吧:

再來看看GJB2749A2009是怎么說的吧:

以上種種證據都表明,159樓的計量界“混九規”就是信口開河、自拍腦袋、正經歪念、瞎編臆造的忽悠誤導。

如果輸出量是示值,計量標準給出值就是賦予被檢對象的值,測量模型中輸入量沒有與被檢對象讀數有關的量,也就不存在被檢對象的分辨力對“示值”檢定結果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眾所周知,標準物質的賦值、實物量具標稱值的首次標定(做標識),以及日常的監視與檢測,是對未知量的測量,其測量模型為“輸出量=輸入量”。除此之外,日常的檢定/校準都是對已知量的測量,其“示值”作為測量結果的測量模型并非如這位所說的“輸出量=輸入量”,而是“輸出量=輸入量+被校對像的示值誤差”(如:施加標稱值為1kg的標準砝碼,被校電子天平顯示1.0003kg),這等號右邊的第二項,不僅與輸入量有關,同時也與輸出量有關。其“被校對像的分辨力”,將作為對測量結果(示值)有影響的量,必須予以考慮。

162#
njlyx 發表于 2018-12-26 13:59:0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5 17:07
160樓的“攪屎棍”吃飽了沒事干,又跳出來挑撥離間挑屎臭了。的確是嘴賤難耐不識像。我與njlyx量友之間的交 ...

       對于  “輸出量=輸入量”的【測量模型】,本人有以下"疑慮":
1.  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似乎應該關心的如何由相關"影響量"求得"被測量"的關系?   【測量模型】的一般性表述宜為"被測量=f(影響量1,影響量2,…,影響量n)"。 "輸入"、"輸出"的表述容易與測量儀器(系統)的輸入、輸出誤會【在許多測量中,那"被測量"正是"測量儀器(系統)"的"輸入量","恰好"南轅北轍!】。

2.   不少"模板"在【測量模型】中只列出一個"輸入量",然后以所謂"影響量"的名義"評出"若干"分量"?…… 這好像有點"太隨意"了!---"靈敏系數"?"相關性"?一筆糊涂賬!往往也是一些反"共識""結果"的"溫床"。
16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12-26 14:48:18 | 只看該作者
  如果161樓不懂得什么叫“輸出量”,什么叫“輸入量”,就請不要在這里只會罵街,只會編造謊言蒙騙大家,在這里施展社會流氓的罵人惡習毫無作用。
  建議161樓有罵街的功夫不如去學習一下JJF1059.1的第3.25條術語和第3.24條術語,順便學習一下3.22和3.23的術語,聯系在一起好好思考,別一門心思只研究如何罵人。我不會像你那樣占用大量篇幅復制粘貼所答非所問的文字,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需要點明標準、規范的編號和條款號或頁碼,人人都能看到原文,比你復制粘貼更真實、全面。如果讀過3.22至3.25條定義就會明白“測量模型”并非161樓說的那么簡單。既然輸出量是關于輸入量的函數值,也并非161樓說的“輸出量=輸入量”那么簡單。
  “輸入量”的信息獲得可能是已經掌握的,也可能是完全不掌握的。如果已經掌握某個輸入量的信息,這個輸入量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使用B類評定方法足矣。如果某個輸入量的信息我們并不掌握,或掌握并不充分,這個輸入量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就不得不花錢、花時間、花精力進行重復性試驗,使用A類評定方法。
  人們很容易獲得或掌握測量標準的信息,因此測量標準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用B類評定方法足矣。被測對象是擬測對象,其信息在測量前無法全面掌握,由被測對象某個特性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無法使用B類評定方法,迫不得已才用A類評定方法。但,如果“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只包含有計量標準的特性,壓根不存在反映被測對象的某個特性量時,被測對象的特性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還會從天上無中生有掉下來嗎?此時,輸出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只與計量標準、測量原理好測量方法有關,而與被測對象無關。
16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12-26 15:49:48 | 只看該作者
  關于天平校準的例子,按161樓的觀點,似乎校準示值與校準示值誤差沒有差別,測量模型都是“輸出量=輸入量+被校對像的示值誤差”,都需要考慮被校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這是錯誤的,是對“示值”和“示值誤差”的概念混淆。我的看法如下:
  對天平的校準有兩種要求,其一是按級使用天平,判定天平是否符合某個級別的要求,因此需要校準天平的示值誤差,判定示值誤差是否在規定級別的最大允差絕對值內。此時,測量模型是:天平的示值誤差Δ=被校天平讀示值M-計量標準(砝碼)給出值M0。測量模型Δ=M-M0,輸出量是Δ,輸入量有兩個,分別是M和M0。計量標準(砝碼)給出值M0給輸出量測得值Δ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因為計量標準的特性信息完全可以從其檢定證書或檢定規程中查得,一個B類評定方法足矣。被校天平讀示值M給輸出量測得值Δ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因為被校天平特性信息不清楚,也就只能進行重復性試驗,使用A類評定方法獲得。
  其二是按修正值或偏差使用天平,因此需要校準天平示值的偏差或修正值。此時,測量模型是:天平的示值M=計量標準(砝碼)給出值M0。測量模型M=M0,輸出量是M,輸入量只有一個M0。計量標準(砝碼)給出值M0給輸出量測得值M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因為計量標準的特性信息完全可以從其檢定證書或檢定規程中查得,一個B類評定方法足矣。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沒有被校天平任何特性有關的量值,包括沒有顯示值M(M是輸出量,不是輸入量),評定輸出量M的測得值不確定度時,就不能再搞一個A類評定,無中生有地編造一個壓根不存在的不確定度分量。
  顯然前者的不確定度大于后者的不確定度。這說明,用比較測量法(相對測量法)測量被測物品質量,因為使用了修正值,相當于是直接與校準該天平的計量標準相比較,而絕對測量法是直接讀取天平上顯示的數據作為被測物品的質量,天平的示值誤差將直接對被測物品質量測量結果產生影響,因此其測量結果可信性低于比較測量法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也就大于比較測量法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但,絕對測量法直接讀取天平讀數,操作簡單,省心省時,相對測量法則讀數后需要加修正值修正,費心費時,用時間和費心換取測量結果更高的可信性,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16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12-26 15:52:03 | 只看該作者
本人也基本贊成162樓的觀點。
166#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6 23:11:41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8-12-25 17:59
對于  “輸出量=輸入量”的【測量模型】,本人有以下"疑慮":
1.  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似乎應 ...

基本贊同您的說法。這實際上是受JJF1059.13.23條“測量函數”術語定義(JJF10015.32條)的影響。許多所謂的“測量模型”,實際上是“測量函數”,而不是“測量模型”。真正“測量模型”的定義是JJF1059.1的第3.22條(JJF10015.31條),其第3.24條“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定義的注2就明確表示:示值、修正值和影響量可以是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

167#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6 23:38:53 | 只看該作者

人們很容易獲得或掌握測量標準的信息,因此測量標準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用B類評定方法足矣。被測對象是擬測對象,其信息在測量前無法全面掌握,由被測對象某個特性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無法使用B類評定方法,迫不得已才用A類評定方法。但,如果“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只包含有計量標準的特性,壓根不存在反映被測對象的某個特性量時,被測對象的特性給輸出量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還會從天上無中生有掉下來嗎?此時,輸出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只與計量標準、測量原理好測量方法有關,而與被測對象無關。

不學無術的“混九規”除了瞎掰還是瞎掰。“測量模型”與“測量函數”都拎不清,還在這里大糞澆屎。看看JJF1059.1對測量不確定度的來源分析是怎么要求的吧:

什么是叫“影響量”,看看JJF1001是怎么定義的吧:

其二是按修正值或偏差使用天平,因此需要校準天平示值的偏差或修正值。此時,測量模型是:天平的示值M=計量標準(砝碼)給出值M0。測量模型MM0,輸出量是M,輸入量只有一個M0。計量標準(砝碼)給出值M0給輸出量測得值M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因為計量標準的特性信息完全可以從其檢定證書或檢定規程中查得,一個B類評定方法足矣。測量模型中的輸入量沒有被校天平任何特性有關的量值,包括沒有顯示值MM是輸出量,不是輸入量),評定輸出量M的測得值不確定度時,就不能再搞一個A類評定,無中生有地編造一個壓根不存在的不確定度分量。

標準砝碼的標稱值M01kg,被校天平的示值M1.0003kg,這是現實存在的不爭的事實。這位“混九規”對怎么用他所謂的“測量模型”來自圓其說,卻避而不談。


16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12-27 20:33:4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罵人磚家真的想拎清楚“測量模型”和“測量函數”,就自己去JJF1059.1中好好學習學習3.22和3.23兩個術語定義吧,在這里罵街對于你自己沒有任何益處。
  你只會復制粘貼,你懂得你復制粘貼的內容在說什么嗎?你懂得什么叫測量不確定度“分量”和測量不確定度“來源”嗎?“分量”和“來源”可以劃等號嗎?大家都知道你是概念混淆大王,你是不是也要把測量不確定度“分量”和測量不確定度“來源”沆瀣一氣劃等號呢?我只提醒你有一個輸入量就有一個測量不確定度分量,不能多也不能少,但每一個輸入量都會受其“人機料法環”諸要素的影響,包括定義的不完整,復現定義的不理想。
  你復制粘貼了JJF1001的4.8條,請你認真讀一讀JJF1001的4.8條注1,你能從這個注1中悟出什么是“輸入量”,什么是“影響量”嗎?不要只會罵街,只會復制粘貼給別人看,自己哪怕是把罵人的時間拿出百分之一研究自己復制粘貼的內容,也不至于滿口骯臟到如此程度,知識貧乏到如此程度。
169#
路云 發表于 2018-12-28 14:41:54 | 只看該作者

168樓的“混九規”通篇除了嚼舌就是攪屎,你從哪句話看出我將“分量”與“來源”劃等號啦?你懂什么叫“分量”什么叫“來源”,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啊。

我只提醒你有一個輸入量就有一個測量不確定度分量,不能多也不能少,但每一個輸入量都會受其“人機料法環”諸要素的影響,包括定義的不完整,復現定義的不理想。

這就是你這臭水平的所謂“懂”啊。誰教你的一個輸入量就有一個測量不確定度分量啊?一個分量怎么又會受到“人機料法環”諸要素的影響啊?這“諸要素”到底是“一個分量”還是“諸個分量”啊?大糞澆屎吧。

你復制粘貼了JJF10014.8條,請你認真讀一讀JJF10014.8條注1,你能從這個注1中悟出什么是“輸入量”,什么是“影響量”嗎?不要只會罵街,只會復制粘貼給別人看,自己哪怕是把罵人的時間拿出百分之一研究自己復制粘貼的內容,也不至于滿口骯臟到如此程度,知識貧乏到如此程度。

我沒悟出你“混九規”悟出了嗎?你花了幾分之幾的時間悟出了啥驚人之理,說出來給大家聽啊!說不出來還放那么多屁干什么?你除了用你這張喜招好挨罵的賤嘴耍貧,百分之百的精力都花在到處忽悠誤導新人,還有啥能耐?從你這張臭嘴里出來的,被量友搜集整理的“規氏文明用語”還會少嗎?你有什么資格在這里穿著“文明居士”的道袍,來為婊子立牌坊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3 05: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视频在线精品| 国产色丁香久久综合| 国产乱人视频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aa| 久久伊人色综合| 国产精品老熟女露脸视频| 隔壁女邻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YW| 日本高清免费观看| 69av在线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日韩在线观看第一页| 99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一国产一区秋霞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一级二级三级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最新在线| 国产女人和拘做受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99国产精品日本|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视频直播|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添老师|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华液| jux662正在播放三浦惠理子| 国产av夜夜欢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日韩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av| 毛片毛片免费看| 一本丁香综合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婷婷综合在线精品|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久久亚洲日韩看片无码|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国产另类在线观看| 99热这里只/这里有精品|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天堂√在线中文最新版| 男和女一起怼怼怼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