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7-12-16 16:31 編輯
干了幾十年計量,還好意思說“居然不知測量過程設計其實就是產品圖紙工藝設計的一種”。你把這種產品工藝圖紙曬出來給大家看看,上面除了對產品的測量要求外,還有沒有對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啊?計量人的臉已經被你這位不學無術不懂裝懂的“學術流氓”丟得差不多了。“測量過程”應形成文件懂不懂?這個文件是工藝圖紙嗎?是檢驗規范嗎?是試驗規范嗎?是校準規范嗎?是測量操作細則嗎?89樓說GB/T19022如何如何重要,需要全員參與。可79樓又說測量過程的設計、評審不關計量人員的事兒,計量人員不要把自己看得過高。你怎么把“計量確認員”看得那么高啊?可以一言九鼎超越法律為所欲為啊? 顧客要求的識別和確定是測量管理體系主過程的第一項工作,這要通過合同評審工作來實現。第二項工作就是將合同評審確定了的顧客要求轉化為本企業的計量要求,并落實在產品圖紙工藝、技術標準、檢驗規范、作業指導書上,這就是工程技術人員和技術領導應該做的事。然后是產品實現中的測量過程實施。再下來的支持性工作才是計量確認,計量檢定,計量管理等一系列活動。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合格判據)是從測量過程的要求中導出的,測量過程的要求是從確定了的顧客要求中導出的。
產品圖紙工藝、技術標準、檢驗規范、作業指導書出來了,測量過程就可以實施啦?這些東西涉及到測量設備的選型了嗎?由這些資料信息導出的對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在哪里體現?有沒有形成文件(“××測量過程的控制”文件)?自己對GB/T19022都是一知半解,連順序都拎不清,盡在這里瞎扯蛋。計量確認本就是測量過程實施前的最后一項工作,你懂啥呀?看看GB/T19022是怎么對規定的吧:
3.png (27.75 KB, 下載次數: 469)
下載附件
2017-12-17 11:58 上傳
GB/T19022前言部分所說的就是測量管理體系不使用術語“檢定”,而使用“校準”。因為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由測量過程的預期使用要求導出,不是根據法規的要求導出,即使你使用了“檢定”,這種“檢定”也只能視為“校準”。
GB/T19022啥時候說了“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由測量過程的預期使用要求導出,不是根據法規的要求導出”啊?看看標準原文是怎么說的吧:
4.png (42.86 KB, 下載次數: 507)
下載附件
2017-12-17 12:20 上傳
再看看與此規定相關的第7.2.2條是怎么說的吧:
1.png (53.87 KB, 下載次數: 513)
下載附件
2017-12-17 12:22 上傳
看清楚了沒有?測量過程的設計過程有沒有依據法律法規的要求確定計量要求啊?你是不是又要說,此處的測量過程的設計僅針對強檢器具啊?再來看看測量設備的計量要求,是不是僅由測量過程的預期使用要求導出:
2.png (61.68 KB, 下載次數: 553)
下載附件
2017-12-17 12:30 上傳
面對這些鐵的證據,你還有什么好狡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