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23 02:42 編輯
除了分辨力和重復性就沒有別的因素啦,靈敏度、漂移、甚至被校對象的安裝狀態等都有可能是不確定度的來源,你只知道舉量塊、套塞規這些根本沒有分辨力的例子,計量器具的種類成千上萬,你不知道的東西多著呢。 誰讓你挑誤差最小的被校對象啦?從準確度等級高的里面選最佳儀器就是要你挑誤差最小的嗎?讓你挑分辨力高的不依據準確度等級依據什么?不要老揪住“示值誤差”不放,我沒要你選“示值誤差小”的,我說的是從“準確度等級高”的里面選?!皽蚀_度等級”不僅僅是指“示值誤差”一層含義,還包含“重復性”、“分辨力”等技術要求,只不過“示值誤差”是其主參量而已。后兩項參量都與“準確度等級”密切相關,如果你認為“重復性”與“分辨力”這兩項技術要求與“準確度等級”無關,請拿出證據來,不要在這里偷換概念。前面我已經問過你了,“按量傳關系可校準”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指準確度?難道是你說的“重復性”嗎?重復性與量傳關系有關嗎? 分辨力確定后,剩下的只能是重復性,因此,一般而言示值誤差校準能力的不確定度評估均應做一組重復性實驗,進行不確定度的A類評定。 我已經說了多少次了讓你評兩例出來給大家看看你就是不評,87樓的兩組數據已經給出,1級扭矩扳子和10級扭矩扳子的分度值已經給出,重復測量的數據也已給出,不要你去評CMC,只要你分別評估一下它們各自的“重復性”和“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看看最終結果誰的不確定度小,不會很復雜吧?用不了幾行字就可以說清楚,我看你是不是好意思說“不會評”。我的話已說到如此地步了,如果你仍然不正面回答,仍然拒絕我的多次邀請,那你就不要參與與我的討論了,我也不希望看到這種偷換概念,東扯西繞,答非所問的老套招術回復。 廢品經歷長期使用、存放,甚至經歷了風吹日曬雨打的自然時效,往往穩定性和重復性比新制的同種好。而“最佳儀器”和“核查標準”需要的正是穩定性和重復性最佳,到廢品堆里找重復性好的儀器來作為“最佳儀器”,找穩定性好的“核查標準”,這是科學的、常見的事,這是物盡其用且非??茖W的作法,怎么能夠說成是把“已經聞不到臭味的屎挑開來讓大家聞”才“有成就感”呢? 這不是屎不臭挑開來臭是什么?有這么教人家搞計量的嗎?你說說清楚,什么計量器具經歷了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雨打的自然時效,其穩定性和重復性比新制的同種好?你到垃圾填埋場去撿兩塊量塊、套塞規或是其它什么計量器具回來測給我看看。這哪里像是搞計量出身的人說出來的話呀,居然沒羞沒臊。 對于量塊、套塞規這類沒有分辨力的幾何尺寸實物量具,通常都是因機械磨損而報廢。不用說重復性比新購置的準確度高的同類器具好沒有可能,就連同等級的新器具也比不上(廢品不同部位的磨損情況,怎么可能比新制的從未用過的器具好呢?)。你們家的機械或電子天平、電子儀器儀表等“核查標準”是不是都是從垃圾填埋場撿來的呀?如果沒有,是不是將現有的儀器儀表拋到外面去風吹日曬雨打半年以上,才能供選“最佳儀器”或“核查標準”啊?你的這種奇葩想法確實能導致物“盡”其用,且非?!翱翆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