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求教CMC!

[復制鏈接]
51#
路云 發表于 2016-10-7 06:20: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6 10:47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2 04:13
  是的,CNAS-TRL-003:2015的第4.1.3條和第5.2條不能證明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必須是“準 ...

是的,CNAS-TRL-003:2015的第4.1.3條和第5.2條不能證明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必須是“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卻可以證明最差準確度等級也可以作為“最佳儀器”,“最佳儀器”只能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任何一位有正常思維的從事計量專業的人都會讀標準的這句話,都清楚標準說的選擇“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作為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不能證明準確度最高的儀器是“最佳儀器”,反而可以證明最差儀器可以作為“最佳儀器”,簡直就是謬論,一派胡言。你的這個準確度最差的被校對像評出來的不確定度難道還會成為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你評一個出來讓大家看看。如果沒本事評,就不要再在這里胡編亂造的誤導大家了。“示值重復性”、“分辨力”這兩項指標與“準確度等級”你憑什么說沒有必然關系呀?這就是有必然關系。你找一個沒有必然關系的例子來給我看看,有沒有分辨力高準確度等級反而低的例子。

前面說對客戶有的儀器可以作為“最佳儀器”,現在又說對客戶稱量白菜有效的天平是無效的,這個“對客戶有效”是由客戶決定的還是由你規矩灣一人拍腦袋決定的呀?儀器不能降級使用嗎?啥叫“對客戶有效”你給解釋一下。校準實驗室的校準項目就是天平,還分什么稱白菜用天平還是精密分析用天平嗎?是不是檢定規程/校準規范也要說明被檢/校對象的適用范圍呀?你見到CNAS官網上公示的各家校準機構的CMC都說明了是用于×××的CMC了嗎?不懂CMC,對CNAS一知半解,就不要在這里瞎臆想擴展了行不行啊?盡說一些不著邊際的外行話。

我已經說過了,這個“即使”不是你理解的“即使……”那個意思,而是“即:使其具有……,或者……。”的意思。你的腦袋真的是進水了,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證明其計量性能穩定,本就應該更能作為“最佳儀器”的選擇條件,你倒反而認為不能作為“最佳儀器”的選擇條件,從邏輯上就講不通,也沒有任何道理。不能作為“最佳儀器”的選擇條件,標準條款還將這些內容寫進里干什么?準確度高、重復性好、分辨力高、經過長期校準證明其計量性能穩定的被校對像,與準確度低、重復性差、分辨力低、未經長期校準的被校對像相比,應該選哪個作為“最佳儀器”這種常識性的問題,還要別人來教你嗎?不清楚就向周邊的同事問一問,或向CNAS官方打電話咨詢一下不可以嗎?這個面子都不肯拉下來嗎?

5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7 23:09:33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7 06:20
是的,CNAS-TRL-003:2015的第4.1.3條和第5.2條不能證明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必須是“準確度等 ...

  準確度等級的劃分主要依據示值允差而不是依據分辨力。相同分辨力的儀器因示值允差的不同有不同的準確度等級,應該是比比皆是,路兄應該見過,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CNAS-TRL-003:2015的第4.1.3條和第5.2條的原話不能證明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必須是“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只能證明“最佳儀器”的唯一選擇條件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這是在標準上白紙黑字寫著的事實,并非“謬論”和“一派胡言”。根據這個事實,就可以證明“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不要求“準確度等級最高”,哪怕是最差準確度等級的被校儀器,只要“對客戶有效”也可以選為“最佳儀器”。
  選擇“最佳儀器”,的確是依據擬開展的校準項目要求確定的,校準賣白菜的衡器與校準精密化學成分分析的天平是兩個不同性質的校準項目,“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要求是根本不同的,兩者無法相提并論,因此選擇的最佳儀器理所當然不能相同。你選擇賣白菜的被校案秤作為校準精密化學成分分析天平校準項目的“最佳儀器”,已經嚴重偏離了討論的條件,這種極端狀況在建標考核或校準實驗室認可中,任何考評員和審核員都不會辦這種蠢事。
  關于對“即使”一詞的解讀,我不能說你的解讀就一定錯,也不能說我的解讀就一定對,我也絕不會說路兄面子肯不肯拉下來的話。技術討論應該就技術講技術,有關個人尊嚴、面子等方面的不禮貌詞語要盡可能避開。我只能告訴路兄我舉出了有關標準作旁證證明了我說的正確,但到現在并未見到路兄證明自己的解讀正確的標準旁證。
53#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8 15:03: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285166790 于 2016-10-8 15:08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16-9-30 16:04
準確度與不確定度是沒有必然的聯系,但重復性和分辨力則是與不確定度直接相關。而被校器具的“示值重復性 ...


        您說的對,CMC的大小對于我們能開展的工作范圍有直接的影響,能找到好的'最佳儀器"當然還要盡量找,我所說的重點是在工作中可能會存在的、比較少見的一些特殊情況:即由于實際工作中能接觸的儀器有限,所能找到的“最佳儀器”不一定就是準確度最高的儀器。還有的被測對象是實物量具,那么重復性的影響就可以忽略不計了,這時候準確度的高低也沒有影響了。
       我們在工作中也要實事求是,能找到什么樣的儀器,能得出什么樣的CMC,能開展什么范圍的工作,都要如實上報。
54#
路云 發表于 2016-10-8 16:20: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7 20:59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7 03:09
  準確度等級的劃分主要依據示值允差而不是依據分辨力。相同分辨力的儀器因示值允差的不同有不同的準確 ...

我問你有沒有分辨力高,準確度等級反而低的例子,你跟我說分辨力相同,準確度等級不同的例子有意思嗎?這跟選擇“最佳儀器”沒有任何沖突。你去問問別人吧,分辨力相同,準確度等級不同的兩臺儀器,應該選哪一臺作為“最佳儀器”,看有多少人會像你這么想。除了“分辨力”以外,還有“重復性”呢?“穩定性”呢?你怎么不說啦?不會又跟我說重復性要求相同,準確度等級不同的例子比比皆是吧。

CNAS-TRL-003:2015的第4.1.3條和第5.2條的原話不能證明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必須是“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只能證明“最佳儀器”的唯一選擇條件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這是在標準上白紙黑字寫著的事實,并非“謬論”和“一派胡言”。

我沒有說過“必須”兩個字,我只是說“最佳”的含義應當包括準確度等級、短期穩定性、重復性、分辨力、長期穩定性等,不要在這里跟我添油加醋。自己爬上47樓去好好看看那些粉色字標示的標準條款吧,哪一句話能夠證明“最佳儀器”的唯一選擇條件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呀?說這種沒有任何根據的話,也不打打草稿,還振振有詞地說“這是在標準上白紙黑字寫著的事實,并非‘謬論’和‘一派胡言’”。大白天說夢話已經露骨到如此地步,你都好意思說呀,別人都替你覺得害臊,你卻還在洋洋得意的嘚瑟,那我就不好說什么了。

我僅僅舉個例子,說一臺不合格的普通機械天平或架盤天平,仍然滿足稱量白菜的要求,這不叫“對客戶有效的儀器”叫什么?你又給我改成了“稱量白菜的案秤”,不知道你又想繞到什么地方去。計量確認的事情是由客戶自己決定的,與你校準機構有何關系?你只需按照天平校準項目評出CMC就是了,我不知道你想這么多沒用的東西干什么。CNAS-TRL-003中那么多的評定實例,哪一例說了所選的“最佳儀器”是用來干什么的?如何選擇“最佳儀器”?CNAS-TRL-003里說得清清楚楚:“選擇一臺可獲得的,按照量傳關系可校準的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儀器。”其中的“按照量傳關系可校準的”就是“對客戶有效的”意思,我不知道你把這句話理解成什么意思。0.3級扭矩扳子檢定裝置按照量傳關系可校準的扭矩扳子從1級至10級共有七個準確度級別的被校對像,那你說說哪一級別不是對客戶有效的?“最佳儀器”應該怎么選才能評出“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CMC”?

關于對“即使”一詞的解讀,我不能說你的解讀就一定錯,也不能說我的解讀就一定對,我也絕不會說路兄面子肯不肯拉下來的話。技術討論應該就技術講技術,有關個人尊嚴、面子等方面的不禮貌詞語要盡可能避開。我只能告訴路兄我舉出了有關標準作旁證證明了我說的正確,但到現在并未見到路兄證明自己的解讀正確的標準旁證。

還要一再堅持錯誤的觀點。到處搬弄語法知識的你,怎么又不搬弄了呀?按照你的理解,“即使”這句話僅僅是說了一半吧,“即使怎么樣”,后半句的“……”應該是什么?按照你的解釋,“……”的內容就是“也不應該作為‘最佳儀器’的選擇條件”。那么CNAS-CL07:2011《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第7.2b)款的“注”意思,按你的理解就應該是:“現有的最佳儀器”可理解為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即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也不應該成為“最佳儀器”的選擇條件你覺得這樣解釋從道理上講得通嗎?

你沒有涉足過CNAS,也沒有評定過CMC,我是親身接受過CNAS的認可審核,也親身經歷過CNAS的官方培訓,也問過培訓的老師,也親自評定過CMC。所以為你提供咨詢電話讓你親自咨詢,你又像縮頭烏龜似的不吭聲。讓你評兩例CMC出來讓大家看看,你又東扯西繞的避而不答。你的這種技術討論的行為,恕我直言乃存有惡意之嫌。這不僅是我一人有此感,在很多主題帖中都能見到不少資深量友對你此舉的反感。所謂的“招罵”并非空穴來風,自然有其原因。那些與你對“罵”的量友之間,或他們與其他量友之間的正常交流,也沒看見像與你討論問題那樣的火藥味。奉勸規兄反省一下,從自身的方面找找原因吧,不要老將自己當成墨索里尼,為我獨對,錯的也是對的,別人都是錯的,對的也是錯的。你所舉出的有關標準(CNAS-CL01)哪一句話證明了你說的是正確的?我所列舉的標準(CNAS-TRL-003),你是不是真的眼瞎了看不見呀?

55#
路云 發表于 2016-10-8 16:51: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7 20:52 編輯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0-7 19:03
您說的對,CMC的大小對于我們能開展的工作范圍有直接的影響,能找到好的'最佳儀器"當然還要盡量 ...

贊同你的說法。關鍵是我們希望通過討論,加深對CNAS標準條款的理解。條款有一句關鍵詞,就是“可獲得的”。有可能評定CMC時暫時無法獲得,但只要被校對像自身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不至對CMC產生顯著影響,都可以作為CMCCNAS申請認可,日后如果遇到更好的被校對像(如我在31樓第一段最后一句所說的情況),仍然可以向CNAS申請變更。實物量具有可能不以“重復性”稱之,如:標準硬度塊不同測量部位所復現量值的“均勻度”、量塊稱為“變動量”等,這些有可能都跟準確度有關。

5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8 21:58:26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8 16:20
我問你有沒有分辨力高,準確度等級反而低的例子,你跟我說分辨力相同,準確度等級不同的例子有意思嗎?這 ...

  只要沒有說過“必須”兩個字,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選擇就與準確度等級無關,我們也就取得了一致意見。不確定度評定不是周期性的工作,可以肯定地說,最佳儀器的選擇也與被校儀器的穩定性無關。
  CNAS-TRL-003里說得清清楚楚:“選擇一臺可獲得的,按照量傳關系可校準的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儀器。”其中的“按照量傳關系可校準的”就是“對客戶有效的”意思,你的這句話有理。但“按照量傳關系可校準的”被校儀器,同樣不是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含義。壓力表0.1級、0.4級、1.6級還是2.5級最高?其中哪一級是“對客戶有效的”?都可能是,也都可能不是,還是要看校準機構想滿足哪一部分客戶的校準需要,就該選擇對那部分客戶有效的被校壓力表作為“最佳儀器”,也許是1.6級,也許是0.4級或其它什么準確度等級。
  路兄說,選擇“最佳儀器”時的條件有被校儀器的準確度等級、分辨力、穩定性、重復性四個特性,其實只有“重復性”是“對客戶有效的”。其中“穩定性”是和周期性的工作有關的參數,不確定度評定不是周期性工作,并不需要。無論等級多高,分辨力多小,重復性太差是沒有辦法用于測量工作的,也是影響CMC來自被校對像的不確定度分量中最為重要的條件,重復性符合“對客戶有效的”的這個條件,其它三項都不是“對客戶有效的”必要條件。
  CNAS-CL07:2011的原文就是“‘現有的最佳儀器’可理解為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即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換句話說就是“即使其(被校儀器)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現有的最佳儀器”仍“理解為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這一點我用CNAS-CL01的5.4.6.3條注2“在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通常不考慮被檢測和/或校準物品預計的長期性能”做過旁證。CNAS-CL01的不考慮被校物品“預計的長期性”也就排除了CNAS-CL07所說的選為最佳儀器的被校儀器要排除“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作為必要條件。
  有沒有涉足過或評定過CMC,不是技術討論的話題,我們互相也并未謀過面,“是”和“非”的回答沒人相信,答與不答都與“像縮頭烏龜似的不吭聲”扯不上。我只強調最佳儀器的選擇應該按標準的原話,條件是“對客戶有效”,不是“準確度等級最高”,也不是“穩定性”多么好,分辨力多么小,或“經過長期的校準”。它在短期內的重復性好才是“對客戶有效”的關鍵,重復性不好連測得值都沒辦法確定,還怎么評定不確定度,怎么評估CMC?
57#
史錦順 發表于 2016-10-9 07:36: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6-10-9 07:55 編輯

-
       規矩灣錦苑與路云二位先生爭論很長時間了,認真而又激烈。
       僅提供兩份材料,供二位參考。
       這兩個材料,在對“即使”(even if)一詞的解讀上,似乎對規矩灣有利些,但總的來說,我反對他的意見。我認為,把規范的原文當作判斷是非的標準,是盲從者的思路;真正的研究者,最高的根據是事實,是客觀規律。在我看來,所謂“最佳儀器”“用戶有效”(譯法有問題),是錯誤的概念,“用被檢儀器評定計量標準的性能”是錯誤的作法。我的意見,已經詳細表述在《論校準測量能力》一文中,就不再重復了。
----------------------------------------------------------------------------------------------------------
材料1
CNAS-CL07:2011《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
7  對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要求
7.1 校準和測量能力(CMC)是校準實驗室在常規條件下能夠提供給客戶的校準和測量的能力。其應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的最小的測量不確定度。應特別注意 當被測量的值是一個范圍時,CMC通常可以用下列方法之一表示: a) CMC用整個測量范圍內都有效的單一值表示; b) CMC用范圍表示。此時,實驗室應有適當的插值算法以給出區間內的值的測量不確定度。 c) CMC用被測量值或參數的函數表示; d) CMC用矩陣表示。此時,不確定度的值取決于被測量的值以及與其相關的其他參數; e) CMC用圖形表示。此時,每個數軸應有足夠的分辨率,使得到的CMC至少有2 位有效數字; CMC不允許用開區間表示(例如“ U <X”)。
-
7.2 當CMC用7.1 b)的方式表示時,實驗室應能夠證明其提供給客戶的測量不確定度被該CMC覆蓋。在一個CMC的覆蓋范圍內,對某些特殊類型的校準也應該是有效的,因此,實驗室應注意評估CMC時的“現有的最佳儀器”的性能。
a) 重復性和復現性對不確定度合理的影響量,應當包含在 CMC 中。但是,因“現有的最佳儀器”自身的物理特性存在的缺陷而產生的不確定度分量,應該對CMC不產生顯著影響;
b) 對某些校準,可能沒有“現有的最佳儀器”,或者來源自“現有的最佳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對CMC有顯著影響。如果來源于“現有的最佳儀器”的不確定度分量可以識別并區分出來的話,在計算CMC時可以不包括這些不確定度分量,但是,此時認可范圍中應當注明這些不包括在CMC中的不確定度分量。

注:“現有的最佳儀器”可理解為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即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
-
材料2                                                                 
ILAC-P14:11/2010 《ILAC Policy for Uncertainty in Calibration》

5 ILAC Policy on Scopes of Accreditation of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5.1  The scope of accreditation of an accredited calibration laboratory shall include the  calibration and measurement capability (CMC) expressed in terms of:                                                                                       
a)  measurand or  reference material;  
b)  calibration/measurement method/procedure and/or type of  instrument/material to be calibrated/measured;  
c)  measurement range and additional parameters where applicable, e.g.,  frequency of applied voltage;  
d)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5.2
There shall be no ambiguity on the expression of the CMC on the scopes of accreditation and, consequently,   on the smallest uncertainty of measurement that can be expected to be achieved by a laboratory during a calibration
or a measurement.  Particular care should be taken when the measurand covers a range of values. This is  generally achieved through employing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methods for  expression of the uncertainty:  
a)  A single value, which is valid throughout the measurement range.
b)  A range. In this case a calibration laboratory should have proper assumption for the interpolation to find the
c)   uncertainty at intermediate values.  
c)  An explicit function of the measurand or a parameter.  
d)  A matrix where the values of the uncertainty depend on the values of the measurand and additional parameterse) A graphical form, providing there is sufficient resolution on each axis to obtain at least two significant figures for the uncertainty.   Open intervals (e.g., “U < x”) are not allowed in the specification of uncertainties.   
5.4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shall provide evidence that they can provide calibrations to  customers in compliance with 5.1 b) so that measurement uncertainties equal those covered by the CMC. In the formulation of CMC, laboratories shall take notice of the performance of the “best existing device” which is available for a specific category of
calibrations.  A reasonable amount of contribution to uncertainty from repeatability shall be included and contributions due to reproducibility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CMC uncertainty component, when available. There should, on the other hand, be no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CMC uncertainty component attributable to physical effects that can be ascribed to imperfections of even the best existing device under
calibration or measurement.   It is recognized that for some calibrations a “best existing device” does not exist and/or contributions to the uncertainty attributed to the device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uncertainty. If such contributions to uncertainty from the device can be separated from other contributions, then the contributions from the  device may be excluded from the CMC statement. For such a case, however, the scope of accreditation shall clearly identify that the contributions to the uncertainty from the device are not included.   

NOTE:  The term “best existing device” is understood as a device to be calibrated that is commercially or otherwise available for customers, even if it has a special  performance (stability) or has a long history of calibration.
----------------------------------------------------------------------------------
commercially available 市場上可買到的,商購,市售
rwise available 其他未經可用
-
58#
ziboren 發表于 2016-10-9 10:40:53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8 16:51
贊同你的說法。關鍵是我們希望通過討論,加深對CNAS標準條款的理解。條款有一句關鍵詞,就是“可獲得的” ...


我非常同意路老師的觀點!關于“校準和測量能力(CMC) 》”這個問題,曾經討論過,與路老師觀點一致。見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 ... p;extra=&page=1
5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0 00:03:08 | 只看該作者
史錦順 發表于 2016-10-9 07:36
-
       規矩灣錦苑與路云二位先生爭論很長時間了,認真而又激烈。
       僅提供兩份材料,供二位參考。

  感謝史老師提供了英文,其中使用了詞組“ even if  ”,正是我所說的“即使,縱然; 雖然; 即若; 哪怕”的含義,而不是“即”加“使”或“就是使……”的含義。
60#
ziboren 發表于 2016-10-10 09:28:25 | 只看該作者
史錦順 發表于 2016-10-9 07:36
-
       規矩灣錦苑與路云二位先生爭論很長時間了,認真而又激烈。
       僅提供兩份材料,供二位參考。

NOTE:  The term “best existing device” is understood as a device to be calibrated that is commercially or otherwise available for customers, even if it has a special  performance (stability) or has a long history of calibration.
      該句話的意思是說,即使某儀器具有 “a special  performance (stability) or has a long history of calibration”,如果不是“commercially or otherwise available for customers”,則該儀器也不算是“best existing device”。但此句仍然意指,“best existing device”是在客戶 “commercially or otherwise available for customers”的儀器中具有 a special  performance (stability)或a long history of calibration的特性。比方,0.01級的電能表雖然比0.1級的電能表計量性能好,但如果客戶從未提供過或商購不到0.01級的電能表,客戶送校的電能表中最好的是0.1級的,則“best existing device”就是0.1級的電能表,而不是其他低級別的0.2級、0.5級、1級等電能表。
6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0 15:42:21 | 只看該作者
  當把 even if 的英文意思確定為中文“即使”后,大家都知道中文“即使”表達的往往是強調性語句,詞語搭配是:即使……,也……。
  下半句 even if it has a special  performance (stability) or has a long history of calibration 是全句的從句,很明顯可譯為:即使測量設備(it)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
  上半句 The term “best existing device” is understood as a device to be calibrated that is commercially or otherwise available for customers 是主句,很容易譯為:術語“最佳儀器”是商業上或可供客戶使用的被校儀器。注意這句話中沒有“不”(not)字,謂語 is 不能翻譯成“也不算是”,如果加“也”字就應該譯為“也是”。
  主句從句合在一起就應該譯為:即使測量設備(it)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術語“最佳儀器”也只能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
  這個“最佳儀器”的注給了我們什么補充說明?弦外之音就是說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也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經過長期的校準,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才是選為“最佳儀器”的(唯一)條件。
62#
mizoutianshi 發表于 2016-10-10 16:19:36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8 16:51
贊同你的說法。關鍵是我們希望通過討論,加深對CNAS標準條款的理解。條款有一句關鍵詞,就是“可獲得的” ...

看了討論,理解加深好多,多謝~
63#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1 01:16: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10 05:18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9 19:42
  當把 even if 的英文意思確定為中文“即使”后,大家都知道中文“即使”表達的往往是強調性語句,詞語 ...

史先生貼出了兩份資料,你就像撿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興奮不已。對于你的觀點,史先生已明確表示反對。作為一名科學工作者,本應本著科學的態度去辯證的分析和判斷英文“even if”在此處究竟表示何意,用什么中文詞語表達更符合計量的常理,使之不至于導致理解上的歧義和誤解。一味地從洋媚外,機械教條地抱著一個意思不放。尤其是你在49樓所說的第一句話:CNAS-TRL-003:2015的第4.1.3條和第5.2條不能證明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必須是‘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卻可以證明最差準確度等級也可以作為‘最佳儀器’”。這是最最典型的胡說八道的謬論。難道“even if”只能翻譯成“即使”、“縱然”、“雖然”、“即若”這幾個意思嗎?有沒有更好的中文表達詞匯呢?當中譯本所表達的意思有悖于計量的常理,或者是不符合中國人的思維表達習慣,或者是容易引起歧義時,我們都應該考慮一下,是不是我們的理解出了偏差。我個人認為,此處中文用“即使”一詞就是一個非常不恰當的,容易引起理解歧義的詞。朗讀時,將“即”與“使”兩個字連在一起讀,與“即”與“使”之間稍加停頓,其意思完全不一樣。

這個“最佳儀器”的注給了我們什么補充說明?弦外之音就是說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也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經過長期的校準,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才是選為“最佳儀器”的(唯一)條件。

“不要管”,那后半句話不就是廢話了嗎,說與不說又有什么區別呢?既然都不需要管,那還要寫進標準里干什么?我個人理解,英文原意應該是:即便是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也不例外。CMC最核心的東西就是要求得常規條件下所能獲得的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要達到此目的,就必須將被校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控制到最低。要想控制到最低,就應該從可校準的被校對象中選擇計量性能最佳的被校對象來進行校準,這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被校對象的準確度等級、示值重復性、分辨力、穩定性等,對不確定度有影響的幾方面參量進行考慮,并不是僅僅考慮對客戶有效。在20樓和54樓,我都說到了扭矩扳子檢定裝置可以校準七個準確度級別的扭矩扳子,都是對客戶有效的扭矩扳子,我問你究竟如何選擇“最佳儀器”才能保證評出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即CMC)”,你仍然使出繞圈避而不答的老招術,讓你評兩例CMC出來看看你也不評,讓你親自向CNAS官方求證你也不去問,讓你向經歷過CNAS認可的同行咨詢你也不屑一顧。你用這種牛逼態度來討論技術問題,已經能從不少主題帖中感覺到不少資深量友對此行經的厭惡與反感,“招罵”也就不難理解了。

6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2 00:39:44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1 01:16
史先生貼出了兩份資料,你就像撿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樣興奮不已。對于你的觀點,史先生已明確表示反對。作 ...

  不是我撿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也沒有什么值得興奮的,但史老師辛辛苦苦提供的英文版的確值得思考,我們只是平心靜氣地討論標準的這個注的含義,各自發表各自的道理。
  英文詞組“even if”的中文含義的的確確是“即使,縱然; 雖然; 即若; 哪怕”,而不是“就是使……”的含義。結合科學常識實事求是地翻譯原文和“崇洋媚外”是兩個概念,翻譯既要尊重科學也要遵守原文,反而是是不崇洋媚外為由按非科學和非原文本意的翻譯才是不可取的。
  “即”與“使”兩個字連在一起讀,與“即”與“使”之間稍加停頓,其意思完全不一樣,你說的非常對,但史老師提供的英文版“注”的含義是明確的,“even if”是完整的一個詞組,不允許“即”與“使”之間稍加停頓,中文“使”在英文中是個動詞,很明顯詞組“even if”沒有動詞的詞性,后半句的動詞(謂語)是兩個has。
  路兄說,英文原意應該是:即便是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也不例外。全句沒有出現“不”字,也沒有出現“例外”的詞,因此沒有“不例外”。“即便是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的確是從句(后半句)的真實含義,主句(前半句)是“術語‘最佳儀器’是商業上或可供客戶使用的被校儀器”,句中也沒有“不”字。因此合在一起就是:即便是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術語“最佳儀器”也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
65#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2 22:14:13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1 04:39
  不是我撿到了一根救命稻草,我也沒有什么值得興奮的,但史老師辛辛苦苦提供的英文版的確值得思考,我 ...

我說“英文原意應該是:即便是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也不例外。”你就說“全句沒有出現‘不’字,也沒有出現‘例外’的詞,因此沒有‘不例外’”。

再來看看你自己是怎么說的:

這個“最佳儀器”的注給了我們什么補充說明?弦外之音就是說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也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經過長期的校準,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才是選為“最佳儀器”的(唯一)條件。

你怎么就可以用“不要管”呢?你又是從英文或中文句子的哪個角落里“搜”出來的“不要管”呢?如此雙重標準真可謂:

一張嘴巴兩片皮,

橫說豎說都有理,

別人說“不”都是錯

自己說“不”就可以。

你太有“才”了!

6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3 00:54:05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2 22:14
我說“英文原意應該是:即便是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也不例外。”你就說“全句 ...

  看來路兄沒有看明白我在64樓的解讀。如果路兄認為我使用“不要管”解讀標準原文有與你所說的“不例外”有相似之處,我可以收回這種解讀,保持原文的原貌,那就是64樓的結尾:
  即便是具有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術語“最佳儀器”也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
  從不加任何多于詞匯,原汁原味的翻譯中,我們能體會得出不確定度評定中,選為“最佳儀器”的被校儀器穩定性等特殊性能,及其是否經歷了長期的校準,有什么關系或影響嗎?
67#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5 00:50: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14 04:56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2 04:54
  看來路兄沒有看明白我在64樓的解讀。如果路兄認為我使用“不要管”解讀標準原文有與你所說的“不例外 ...

什么叫沒看明白呀?你那是八股文還是什么的?有那么難懂嗎?為什么總把自己當墨索里尼呢?

什么叫沒有關系呀?評定日常“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當然是與被校對象的性能無關咯,即便是重復性再差,不確定度該是多少就是多少。這就是CNAS-CL01:20115.4.6條所說的不確定度,并沒有針對“最佳儀器”。而我們現在所討論的是其中的特殊的不確定度,即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CMC),要求將被校對象自身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將至最低。既然是“特殊”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這就必然與被校對象的重復性、穩定性、分辨力等計量性能有關,否則怎么能稱其為“現有最佳儀器”呢。隨便選一臺普通儀器校準,只要客戶確認有效,所評出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最小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啦?就能稱之為“CMC”啦?就能代表校準機構的校準能力啦?毫無道理。

究竟被校對象的性能有沒有關,“最佳儀器”該如何選,我們可以從CNAS-TRL-003:2015《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評定與實例》第3條定義的“注1”中找到依據:

注1:CMC是實驗室采用常規的測量程序和測量條件可達到的最高的校準水平(該校準水平應能夠復現),但并不意味著實驗室在所有日常校準中能達到這一水平。獲得CNAS認可的實驗室在認可范圍內的所有活動中,特別是出具校準證書時,不應報告或宣稱比獲認可的CMC更小的測量不確定度。

我們也可以從CNAS-TRL-003:2015《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評定與實例》第5.2條“被檢儀器的選擇”中找到答案:

實驗室評估CMC時應選擇一臺可獲得的、按量傳關系可校準的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儀器。理論上,被校儀器對CMC的影響應不顯著,尤其是應避免其性能缺陷對CMC產生影響,如性能不穩定、分辨力過低、重復性差等影響因素。必要時,可選取多臺被校儀器對評定的CMC進行驗證,確保CMC的真實可靠。但實際上,實驗室很難找到所謂理想的被校儀器,通常選擇被校儀器應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穩定性好的被校儀器。短期穩定性差的儀器,其測量重復性也必然差,這將導致評定CMCA類分量偏大。穩定性通常與環境條件的波動以及儀器的固有特性有關。

重復性好的被校儀器。被校儀器的重復性直接影響評定CMCA類分量的大小。通常重復性除與被校儀器的固有特性有關外,還與環境條件或工作條件的變化,以及人員操作有關。

分辨力高的被校儀器。一般情況下,被校儀器的分辨力通常應與測量標準的分辨力相當或低一個數量級。但被校儀器的分辨力過低,可能導致重復性引入的測量不確定度分量偏大。

以上標準都清晰地表明,穩定性、重復性、分辨力等都是選擇“最佳儀器”的條件,并不是像你所說的那樣,這也“不用管”,那也“不用管”。所以說你不懂CMC,也沒有涉足過CMC的評定,就不要在此瞎解讀了,以免誤導廣大量友,尤其是初涉計量的量友。

翻譯英文,不根據上下文,也不結合CMC定義中最為核心關鍵的描述:“其應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的最小的測量不確定度”,一味地強調原汁原味(你的解釋也未必能代表英文作者的原意),忽略中文的思維與表達習慣,其結果往往是詞不達意,容易造成歧義,甚至是錯誤的。中英文之間的思維習慣與表達邏輯的差異,多數情況下都是采取譯意,而非直譯,沒有誰要求你原汁原味。但譯意不能改變原意,也不能與CMC的定義相矛盾與沖突。我個人認為,后半句完全可以譯意為“即便……也不例外。”或“即使……也一樣。”或者說“即使……也應對客戶有效。”這都是可以的。那么,怎么去理解“對客戶有效”,并不是指由客戶確認其是否對使用有效,這種所謂的“有效”代表不了校準機構的校準能力,而是上文第二部分粉色字體標準條文的第一句話中的“可獲得的、按量傳關系可校準的”,除此之外,均可視為對客戶無效。那么,根據以上分析,英文后半句譯意為“就是使其具有特殊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與以上標準條文的描述沒有任何矛盾與沖突,也符合實際的評定操作過程,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6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5 01:30: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0-15 01:36 編輯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5 00:50
什么叫沒看明白呀?你那是八股文還是什么的?有那么難懂嗎?為什么總把自己當墨索里尼呢?什么叫沒有關系 ...


  CNAS-TRL-003:2015《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評定與實例》第3條定義的注1:CMC是實驗室采用常規的測量程序和測量條件可達到的最高的校準水平(該校準水平應能夠復現),但并不意味著實驗室在所有日常校準中能達到這一水平。獲得CNAS認可的實驗室在認可范圍內的所有活動中,特別是出具校準證書時,不應報告或宣稱比獲認可的CMC更小的測量不確定度。以及你提供的“實驗室評估CMC時應選擇一臺可獲得的、按量傳關系可校準的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儀器”,包括你講到的“穩定性好”、“重復性好”、“分辨力高”等證據,哪一條說了“準確度等級最高”?哪怕是說“示值允差最小”也行。示值允差是儀器準確度等級高低最重要的判定指標,講了一大堆其它條件,連“示值允差最小”都回避不說,路兄拿出的這些“證據”來旁證最佳儀器必須選擇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如何令人信服?
  原汁原味的話不去強調,強調“其應是在常規條件下的校準中可獲得的最小的測量不確定度”難道就能夠“達”到證明準確度等級最高的“意”了嗎?路兄如果不發生詞不達意,證明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才能選擇為“最佳儀器”,即使拿不出來“準確度等級最高”的直接證據,拿出示值允差或校準結果值偏差絕對值最小之類的規定作旁證也算是“達意”的證據。
  路兄認為,英文后半句譯意為“就是使其具有特殊性能(比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的校準”,只要你能拿出  even if  的中文含義可以翻譯成“就是使”,而不能翻譯成“即使,縱然;雖然;;即若;哪怕”的證據,哪怕任意一本字典,任意一本教材或任意一本中英文翻譯方面的資料這樣說,或任意一個知名英文翻譯和教師這樣說,我都可以承認你的觀點是正確的,并立刻改正我的觀點。
69#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5 23:10: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15 03:16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4 05:30
  CNAS-TRL-003:2015《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評定與實例》第3條定義的注1:CMC是實驗室采用常規的測量 ...

跟你討論技術問題一點意義都沒有,總是要求別人拿證據,你自己有拿了多少證據呢?我已經不止一次的說,讓你問一問經歷過CNAS認可的同行,你問了嗎?讓你向CNAS官方咨詢求證,你咨詢了嗎?讓你評兩例CMC出來讓大家看看,你評了嗎?我回答的每一個問題,基本上都列出了標準條款的依據。CNAS-CL07:2011《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第7.2條的“注”的后半句“即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我將其理解為“就是使其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將長期校準。”這是我個人通過親身經歷整改CMC評定過程理解的譯意,也說明了我的理由:1、親身經接受過CNAS的整個評審過程;2、接受過CNAS的官方培訓;3、咨詢過CNAS官方培訓的老師;4、自己親自評定過CMC,并通過CNAS認可;5、結合CNAS-CL07:2011《測量不確定度的要求》第7條“CMC的要求”,以及CNAS-TRL-003:2015《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評定與實例》第3條“CMC定義”、第4.1.3條“被測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和第5.2條“被校儀器的選擇”等標準條款的研讀和分析。相比之下,你又做了多少工作啊?既不做研究分析,也不親自去評兩例CMC,更不去向權威機構咨詢,卻在一個勁的抱著英文原文,機械教條的直譯,僅憑個人的臆想,得到的就是下面這些亂七八糟的結論:

CNAS-TRL-003:2015的第4.1.3條和第5.2條不能證明不確定度評定使用的“最佳儀器”必須是“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卻可以證明最差準確度等級也可以作為“最佳儀器”

這個“最佳儀器”的注給了我們什么補充說明?弦外之音就是說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具有什么特殊的性能(比如穩定性),也不要管被校儀器是否經過長期的校準,對客戶有效的被校儀器才是選為“最佳儀器”的(唯一)條件。

你給我找出依據,哪個標準條款有你上面所說的意思呀?

什么叫“對客戶有效的儀器”,我在67樓已引用了標準條款說明了,即“可獲得的,按量傳關系可校準的儀器”。“現有最佳儀器”自然就是指可獲得的、按量傳關系可校準的最佳儀器。何謂“最佳”?自然就是指“計量性能最佳”。計量性能包括哪些技術指標?不需要我一一列舉了吧。盡管標準沒有說到“準確度等級”,但“重復性”、“穩定性”、“分辨力”等技術指標都是與“準確度等級”密切相關的。前面我已經說了,0.3級扭矩扳子校準裝置可以校準七個準確度等級的扭矩扳子,究竟是從哪個準確度等級中去挑選“最佳儀器”呢?我的觀點非常明確,根據CNAS-TRL-003:2015《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評定與實例》第5.2條“實驗室評估CMC時應選擇一臺可獲得的、按量傳關系可校準的最佳儀器作為被校儀器。”之規定,從準確度等級最高的(1級)扭矩扳子中去挑選計量性能最佳的扭矩扳子來進行CMC評定,以獲得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即“CMC”(準確度等級與重復性、分辨力的對應關系參見下表)。從表中數據可以看出,“重復性”和“分辨力”這些計量特性,是隨著“準確度等級”的降低而降低的,這是由先天設計、工藝、生產、加工制造決定的,而不是由校準決定的。即便是校準出的誤差再小,也改變不了器具原有的準確度等級。

這個例子你究竟是怎么選擇“最佳儀器”的?怎樣才能使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最小?可以把你的想法、理由、依據說出來給大家聽聽嘛。按照你的說法,選10級的扭矩扳子也可以作為“最佳儀器”評定CMC,那你就評一個例子給大家看看吧。如果不想就技術問題做深入的探討,就別在這里揪住這些表面的東西東扯西繞、扣字眼,沒有意思,一點實質性的內容都沒有。

7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6 00:17:32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5 23:10
跟你討論技術問題一點意義都沒有,總是要求別人拿證據,你自己有拿了多少證據呢?我已經不止一次的說,讓 ...

  CNAS-CL07:2011第7.2條的“注”的后半句“即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你將其理解為“就是使其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將長期校準。”我絲毫不懷疑這是你通過親身經歷整改CMC評定過程理解的譯意,我只是說這種理解是錯誤的。我的證據已經說過多遍。
  第一,英文詞組  even if  沒有“就是使”的中文含義,在任何一個英漢字典中都可以查到翻譯成“即使,縱然;雖然;;即若;哪怕”的含義證據而查不到“就是使”的中文含義。翻譯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忠于原文,翻譯成“就是使”是在違背英文愿意的錯誤翻譯。
  第二,CNAS-CL01的5.4.6.3條注2已經非常明確地說“在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通常不考慮被檢測和/或校準物品預計的長期性能”,否定了不確定度評定中使用的被校儀器(最佳儀器)“就是使其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將長期校準”。
  你說“對客戶有效的儀器”,是“可獲得的,按量傳關系可校準的儀器”,這句話沒有錯,但,說應該“使用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錯了。被校儀器只要重復性好,準確度等級的高低無關緊要,哪怕準確度等級很低的被校儀器重復性好仍然可以作為“最佳儀器”用于不確定度評定。如果某個10級的扭矩板子重復性極佳,選擇這個10級扭矩板子作為“最佳儀器”用于不確定度評定,比選擇一個重復性不如它的1級扭矩板子好得多。你認為這是摳字眼,但我認為這幾個字眼是原則,別的字眼可以不摳,關鍵的字眼必須吃透,否則意思就理解騙了。
71#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6 01:48: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15 05:53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5 04:17
  CNAS-CL07:2011第7.2條的“注”的后半句“即使其具有特殊的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你將其 ...

第一,英文詞組  even if  沒有“就是使”的中文含義,在任何一個英漢字典中都可以查到翻譯成“即使,縱然;雖然;;即若;哪怕”的含義證據而查不到“就是使”的中文含義。翻譯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忠于原文,翻譯成“就是使”是在違背英文愿意的錯誤翻譯。

我已經說了,這是我個人的理解,是意譯,而不是直譯。也可以將其意譯為“即便是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也同樣應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檢儀器。”而絕不是像你所說的“即使其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長期校準,也不能作為最佳儀器。”的意思。“even if ……”是讓步從句,但不可能將主句的意思顛倒和否定。所以說,你的這種解釋是完全錯誤的。

第二,CNAS-CL01的5.4.6.3條注2已經非常明確地說“在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通常不考慮被檢測和/或校準物品預計的長期性能”,否定了不確定度評定中使用的被校儀器(最佳儀器)“就是使其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將長期校準”。

我早就在44樓就已經說過了,CMC不是一般普通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而是特殊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CNAS-CL01的第5.4.6.3條說的是前者,即評定“日常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不需要“最佳儀器”,也與被校對象的性能無關,該是多少就是多少。而后者則是評定“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需要對“最佳儀器”校準才能獲得,后者只是前者的一個特例。已經說了你這是“驢頭套馬嘴”,你現在又繞回來說,啥意思嘛?要說否定,那你解釋一下67樓粉色字體部分的標準條款所作的規定是什么意思?

如果某個10級的扭矩板子重復性極佳,選擇這個10級扭矩板子作為“最佳儀器”用于不確定度評定,比選擇一個重復性不如它的1級扭矩板子好得多。你認為這是摳字眼,但我認為這幾個字眼是原則,別的字眼可以不摳,關鍵的字眼必須吃透,否則意思就理解騙了。

你這不是抬杠嗎?誰讓你到1級扭矩扳子里去挑選重復性差的扭矩扳子啦?1級里面沒有重復性好的扭矩扳子嗎?從10級里面去挑重復性最好的與1級里面重復性最差的去比,虧你想得出來。有你這么挑選“最佳儀器”的嗎?你怎么不從1級里挑重復性最好的與10級里重復性最差的去比呀?我已經說了,計量器具的性能優劣是設計制造出來的,不是你測出來的,一分價錢一分貨。你總是會別出心裁地想出一些奇葩的事。10級扭矩扳子僅“分辨力”這一項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就遠大于1級扳子的10倍,“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若小于“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則取“分辨力”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參與計算,這“二者取大”的原則你究竟懂還是不懂啊?重復性再小,“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也不可能小,一定是與準確度等級相對應。你連這起碼的常識性原理都弄不清楚,還討論什么技術問題呀?還能討論得下去嗎?看來你們家從準確度最差的器具中挑一臺重復性最好的器具,評定出“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可能會比國家基準還要好。那你們購買測量標準時,也從準確度最差的測量設備中去選擇誤差最小,重復性最好的作為“測量標準”去申請建標好了。真是奇葩一朵呀!

7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6 21:42:25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6 01:48
第一,英文詞組  even if  沒有“就是使”的中文含義,在任何一個英漢字典中都可以查到翻譯成“即使,縱然 ...

  你的意譯為“即便是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也同樣應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檢儀器”,主語是什么,難道不是“最佳儀器”嗎?把主語加入你的意譯,那就是:“即便是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最佳儀器也同樣應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檢儀器”。你再體會一下這句話能不能理解為:最佳儀器是準確度等級最高的被校儀器。
  重復性好和準確度等級最高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有一定的聯系但不存在必然的對應關系,1級扭矩板子中和10級扭矩板子中都可能存在著重復性好的扭矩板子。選擇為最佳儀器的是重復性好,而不是準確度等級最高,這不是抬杠,而是一個必須搞清楚的原則。
73#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8 20:19:44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6 01:42
  你的意譯為“即便是具有特殊性能(如穩定性)或經過長期校準,也同樣應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檢儀器”,主語 ...

不知道你總在這里糾結這個“準確度等級”有什么意思。“最佳儀器”難道只有重復性這一個條件嗎?分辨力不需要考慮嗎?穩定性不需要考慮嗎?這三項指標的技術要求都是與“準確度等級”密切相關的,不是不存在必然的對應關系,而是無一例外的存在必然的對應關系。翻開所有的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被檢/校器具的這三項指標的技術要求,都與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差)有著一一的對應關系。如果僅以重復性作為選擇“最佳儀器”的唯一條件,那標準條款不干脆寫“選擇重復性好的被校對象最為最佳儀器”得了,或者直接就說“重復性好的儀器”得了,還要說什么“最佳”呀,你一個“重復性”可以包打天下,看來你購買測量設備都無需提出準確度要求了,只需從最差準確度等級中去挑選重復性好、誤差小(誤差等于零也是常有的事)的就行了。

1級扭矩板子中和10級扭矩板子中都可能存在著重復性好的扭矩板子。選擇為最佳儀器的是重復性好,而不是準確度等級最高,這不是抬杠,而是一個必須搞清楚的原則。

你這不是抬杠是什么?搞什么清楚啊?原什么則啊?兩種準確度的扭矩扳子中都有重復性好的扭矩扳子,你不就直接告訴大家,應該選1級的還是應該選10級的不就行啦,最好說說不選1級而選10級的理由和依據,讓大家來評判,豈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嗎,用得著這么費勁的繞來繞去嗎。要更有說服力,就評一兩例CMC出來讓大家看看,我都已經記不清這是第幾次對你說這個話了,你現在直面回答我,為什么不評?總在這里糾結這些表面上的東西繞來繞去耍嘴皮,不去繼續就技術問題深究,我認為就不是本著討論技術問題而回帖,而是存心惡搞,招罵也就在所難免了。

7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9 00:28:27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8 20:19
不知道你總在這里糾結這個“準確度等級”有什么意思。“最佳儀器”難道只有重復性這一個條件嗎?分辨力不 ...


  不是我總糾結這個“準確度等級”,“準確度等級”最高才能作為“最佳儀器”是你說的,我只是說最佳儀器的條件里沒有準確度等級高低的要求,只有“對客戶有效的被檢儀器”一個條件。
  扭矩板子選擇1級還是10級,只有路兄在抬杠,堅持必須準確度等級最高,必須是1級,,我從來不抬杠,我的意見是1級、10級還是其他任何什么級都行,關鍵是“對客戶有效的被檢儀器”。不確定度評定和CMC的例子到處都有,本論壇就有很多,要回答什么樣的被校儀器可以選為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時的最佳儀器,沒有必要占很大篇幅評定不確定度,根據標準的要求簡簡單單一兩句話就可以回答了,我認為評定不確定度反而是所答非所問。
  是不是惡搞自有公論,如果個別人不想討論技術問題,就是想以罵街的形式代替技術討論,自己不講道德品質非要罵人反而說別人招罵,我也拿他沒辦法,也只有讓他去罵。
75#
路云 發表于 2016-10-19 22:34: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6-10-19 02:41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0-18 04:28
  不是我總糾結這個“準確度等級”,“準確度等級”最高才能作為“最佳儀器”是你說的,我只是說最佳儀 ...

我從來沒有說過“準確度等級”是唯一的必選項,我的意思是說對客戶有效的儀器中存在多個準確度等級的情況下,應當按可量傳的被校儀器中,從準確度高的被校儀器中去選擇重復性好、分辨力高、長期穩定性佳的被校儀器作為“最佳儀器”,以獲得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CMC)。這種方式也是大家所公認合理的。盡管標準沒有提及準確度等級,但重復性、分辨力、長期穩定性等計量性能的好壞,都與準確度等級密不可分,在選擇最佳儀器時,準確度等級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如果被校對象不分準確度等級,如:光學傾斜儀、金屬洛氏硬度計等,那就無需考慮準確度等級,只考慮重復性、分辨力、穩定性等計量技術指標足矣。而不是像你所說的“根本不考慮”。

你完全不懂CMC,居然說出110級都行。那究竟哪一個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最小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啊?哪一個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能代表你的校準能力呀?自己不懂,還反倒打一耙說我抬杠。自己沒本事評CMC,就說不確定度評定和CMC的例子到處都有。你找一例用最差準確度等級儀器作為“最佳儀器”的例子給我看看,我現在就想看看你是怎么將10級扭矩扳子作為“最佳儀器”評出來的CMC。評不出就說評不出,不要說什么占用很大篇幅、評定不確定度是答非所問之類的話了。評一件10級扭矩扳子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會占用很大篇幅嗎?你是不是想寫一本書呀?你東扯西繞怎么不嫌篇幅大呀?誰讓要你評定不確定度啦?我讓你評定的是CMC,這與本主題無關嗎?回答這個問題是答非所問嗎?自己不懂裝懂,把評定CMC與評定不確定度混為一談。

“不能證明準確度最高的被校儀器可作為‘最佳儀器’,卻能證明準確度最差的被校儀器可作為‘最佳儀器’”

這就是你簡簡單單一兩句話能夠說清楚的答案嗎?讓你評兩例出來看看你不評,讓你找兩例現成的例子出來看看你也不找,讓你向經歷過CNAS認可的同行咨詢你也不干,為你提供咨詢電話讓你向CNAS官方尋求解釋你也不屑一顧,你確實把牛逼演繹到了極致。技術問題如果不想繼續深入討論,就別在這里東扯西繞了,你也該考慮考慮是否占用篇幅過大了。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3 19: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在线观看h片|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 一级一级女人真片|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色片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页视频| 91成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性生交活XXXXXDDDD|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sss欧美华人整片在线观看| 欧美77777|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 国产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 久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色综合久久久久无码专区| 成年免费a级毛片免费看无码| 北岛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www.91色.com| 欧美精品99久久久久久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九一制片厂免费传媒果冻|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语自制| 国产一级特黄生活片|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波多野结衣免费视频观看| 国产福利小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 | 一个人看的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在线影院| 日本强伦姧人妻一区二区| 啄木乌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hd国产刺激对白| 欧美俄罗斯乱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