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國一級計量師案例分析試題提綱
1.企業最高標準管理(要求說出違反哪些法律法規的規定)
(1)未建標即使用計量標準;
(2)標準器未經檢定;
(3)人員未取得檢定員證;
(4)測量環境問題
(5)未依據檢定規程
(6)證書簽字問題
(7)未授權即開展強制檢定
……(還有些問題記不清了,主要是上述問題吧)
2.法定計量單位及中文表示(找出錯誤并更正)
3.采用格拉布斯法則判斷是否存在異常值,有則剔除,并求此組數據的測量重復性,以及解釋重復性測量條件。
4.采用測量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間接求斜邊長度的方法,已知兩直角邊的測量不確定度均為U=10mm,k=2,求斜邊的測量不確定度?
采用同一臺儀器設備測量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確定另外斜邊。
已知:兩個直角邊測量結果為a=3000mm,b=4000mm。測量時不考慮測量重復性產生的不確定度,只考慮測量儀器本身的不確定度U=10mm,k=2。
求:直角三角形斜邊的長度及擴展不確定度?
5.指出檢定原始記錄、檢定證書格式與內容中的錯誤。
(案例中也存在計量單位錯誤的問題。)
6.指出案例中實驗室所存在的問題:
①檢定與核驗同一人簽名;
②文件集中維護責任人為已退休人員,未更換;
③只一名檢定員,原兩名檢定員中,另一人退休;
④09年到10年兩年間標準器證書的有效期不連續;
⑤主標準器更換后直接使用;
⑥要求預熱半小時的儀器,未預熱足夠時間即開始使用;
⑦用⑥中儀器檢定,結果為示值超差時,其室主任對結果表示懷疑。
案例中大概有上述問題(憑記憶),要求:
(1)找出問題;
(2)如懷疑示值超差,應如何采取進一步的措施?
2012年全國一級計量師案例分析試題
第一題:1.某公司2012年研制了一款新型計量器具,經查詢該計量器具列入(型式目錄)之中,為了驗證該型計量器具是否滿足型式大綱等國家技術規范要求,2012年5月該公司委托省級計量檢定機構對該款計量器具的全部計量性能預備試驗,試驗結果表明,其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設計指標和型式大綱的要求。2、為檢驗市場對該產品的接受程度,2012年6月,該公司銷售部門與公司簽訂了一份銷售合同,一個月內銷售了500臺。3、2012年7月該公司向省級計量行政部門提出了型式批準申請,并向其委托的技術機構提供了3臺樣機和以下材料:(1)生產許可證申請表;(2)用戶使用情況證明;。。。。
該公司違反了那些計量法律法規?所提供的資料哪些是必須的?還缺少那些材料?
第二題:計量單位
表1.氣相色譜儀(xxx檢測器)期間核查用部分計量器具
序號 名稱 測量范圍 型號規格 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
1 秒表 (0~1)hr M-806 ±0.1S
2 微量注射器 (0~10)μL 10μL ±0.2μL
3 空盒氣壓表 (600~800)mmHg DYM-3 ±0.1HPa
4 流量計 (0~25)L/h SF 0.5級
5 鉑電阻溫度計 0.1~300℃ Pt100 A級
表2.氣相色譜儀(xxx檢測器)部分計量技術指標要求
序號 核查項目 技術指標要求
1 程序升溫重復性 ≤2%
2 基線噪聲 ≤0.1mV
3 基線漂移 ≤0.2mV
4 靈敏度 ≥800V?L/kg
5 定量重復性 ≤3%
1. 指出表1、2中計量單位使用不規范之處并更正;
2. 列出計量單位“V?L/kg”對應的兩種中文符號的表示形式和該單位的中文名稱;
3. 由表2中氣相色譜儀的靈敏度的計量單位推算基本國際單位中的量綱表示形式。
(已知1N=1kg?m/s2,1W=1J/s,1V=1W/A,1J=1N?m,1L=10-3m3)
第三題:小王用量程5kg天平和200mm的尺子,測量正方體物體密度(假定正方體理想,密度均勻),測得正方體質量為3.284kg,各邊邊長均為124.0mm,小王根據測量數據算得過程見(1)~(2),以后,實驗室主任用更高準確度的天平和卡尺進行測量,如果以主任的測量值為標準值,小王測質量的相對誤差為0.61%,長度誤差為0.4mm。小王以主任的測量數據為標準值算正方體物體密度、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過程見(3)~(5)。
(1) 正方體物體的體積測量結果為
V=(124.0mm)3=(0.124m)3=0.001906624m3=1.907×10-3m3
(2) 正方體物體的密度測量結果為
ρ= = =1.72×103kg/m3
(3) 長度測量的相對誤差為
rl= ×100%=0.2%
(4) 密度測量結果的相對誤差為
r=rm+ rl=0.61%+0.2%=0.8%
(5) 密度測量結果為
ρ=1.72×103kg/m3,uerel=r=0.8%
1、 指出小王每一步是否正確,如有錯誤,說明理由;
2、 根據小王對質量和邊長的測量數據,計算該正方體物體的密度,并以主任的測量結果為標準值,計算其密度測量結果的相對誤差。
解答:1.第(1)步:正確;
第(2)步:錯誤,結果應修約成1.722(單位不變,略)
第(3)步:錯誤,是0.4除以(124.0-0.4),等于0.3%
第(4)步:錯誤,先計算密度的約定真值ρ0=m0/V0=[3.284÷(1+0.0061)]/
(0.1236*0.1236*0.1236)=1.729×10E-3kg/m3,小王所得密度值為ρ=m/V=1.722×10E-3kg/m3,我們可以算出密度測量結果的相對誤差r=100%*(ρ-ρ0)/ρ0=-0.4%
第(5)步:由于第(2)、(4)步是錯的,所以這步也是錯的。根據上述修改成ρ=1.722×10E-3kg/m3,相對誤差=r=-0.4%。
2.密度如上述第(2)步所述;結果的相對誤差如上述的第(4)步所述。
第四題:某檢定員用同一套計量標準裝置測量10個相同準確度等級的20kg被測件,測量時,對每個被測件重復測量3次,數據如下(單位:kg)
被測件編號
測量序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0.02 20.02 20.03 20.01 20.02 20.01 20.02 20.01 20.01 20.02
2 20.02 20.04 20.01 20.02 20.04 20.00 20.01 20.04 20.03 20.00
3 20.00 20.01 20.00 20.03 20.01 20.02 20.04 20.02 20.02 20.01
已知B類不確定度為0.006kg
1、 由于10個被測件屬于同類被測對象,常規測量中可以認為每個被測件的平均值有相同的A類標準不確定度,計算該A類標準不確定度及自由度并列出計算公式及計算過程;
2、 計算5號被測件測量結果的合成標準不確定度和包含因子為k=2的擴展不確定度;
3、 用兩種方式表示5號被測件的測量結果。
第五題:某省計量院和A、B、C、D、E五個實驗室自行組織比對,以省計量院為主導實驗室,主導實驗室和參比實驗室對傳遞標準的測量結果和測量結果的標準不確定度如下:
實驗室 主導實驗室 A B C D E
測量結果(mm) 532.0 534.0 535.0 530.1 531.7 531.5
標準不確定度(mm) 0.5 1.0 1.0 1.2 0.6 0.8
1、 提出至少兩種傳遞標準的比對路線方案,以路線示意圖表示;
2、 以主導實驗室的測量結果為參考值,評估A、B實驗室的比對結果;
3、 計算A、B、C、D、E五個參比實驗室測量結果的加權平均值及以該值作為參考值時的標準不確定度。
第六題:為綜合分析題,計量授權的計量檢定機構為迎接計量標準復查,自己進行模擬評審。發現很多問題。。。。。。。。。問,說出哪些是正確的或不正確的,依據什么計量法律規范,說明原因。
發現的問題有:
《計量檢定員證》上沒有該裝置的檢定項目但卻擔任核驗工作,同時對于核驗只是簽名,沒有起到真正的核驗作用。計量標準期間核驗代替了檢定。
第一次計量標準考核時沒有設備A和B,但卻都用于了檢定工作。其中A設備是因為原裝置壞了而替換的,B設備考核時根本沒考到,只是覺得它比較穩定而直接使用了。。。。
2013年一級案例分析題題綱
第1題:考核評審,考評員現場提問,讓檢定員回答了大概10個還是14個問題,每個問題回答的都有錯誤,比如計量技術法規包括哪些,題目不是很難,但是量太大;
第2題:新建計量標準考核,該標準可以檢定A、B、C三種儀表,其中B、C給出了最大允差,A給出了測量不確定度,考核發現有重復性和穩定性等考核方法的錯誤,讓大家指正,最后還有個測量一致性的問題,是給出第一次測量結果和一個月后第二次測量結果,看測量一致性是否符合要求;
第3題:好像是檢定化學方面的儀器,給出了兩個檢定項目的測量列,分別有一處劃改的情況,第一個劃改明顯是粗大誤差,可以直接剔除,第二個劃改要求用迪克遜準則來剔除,出來迪克遜準則,那題其他小問都很簡單,比如求實驗標準偏差等;
第4題:比對題,純文字的,第一問比對實施方案包括哪些內容,第二問下面的比對實施過程中有哪些問題;
第5題:酸度計的問題,有計量單位和不確定度計算,比較簡單,只是評定重復性時所有的測量結果一樣,所以為0,用分辨力代替,與標準器不確定度合成;
第6題:用電壓表和標準電阻測電流,測量模型是I=V/R,有單位名稱和量綱的問題,然后就是求不確定度,給出了電壓測量列、電壓表最大允差和標準電阻擴展不確定度和自由度,三個分量:重復性、電壓表、標準電阻,重復性用貝塞爾(自由度9),電壓表用均勻分布(自由度8),標準電阻查t分布表得到k(自由度已經給出了),都換算成相對不確定度,然后合成,用韋-薩公式得自由度,查表得k值,求擴展。
1.重復性、電壓表、標準電阻,重復性用貝塞爾(自由度9),電壓表用均勻分布(自由度8),合成后,求V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2.標準電阻查t分布表得到k(自由度已經給出了),求R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
3.根據乘積形式的不確定度傳播定律合成,求I的相對標準不確定度,轉化為絕對的I標準不確定度
4. 用韋-薩公式得自由度,查表得k值,求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