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據] 不確定度概念新解釋(視頻)

[復制鏈接]
26#
劉彥剛 發表于 2015-8-27 22:49:44 | 只看該作者
yeses 發表于 2015-8-27 13:23
我剛看了你發的關于不確定度概念的帖子,我的“測量結果誤差所存在的概率區間的半寬”跟你的“包含被測量 ...

你說的對!我現在已經認識到我給出的這個定義也是片面的。所以我寫了《正確認識測量不確定度》一文,如愿意耐看見http://www.bkd208.com/forum.php?mo ... &extra=page%3D1。也就是說VIM和GUM給出的定義都沒錯,沒有必要我們再給出新定義。錯的是國內業內人士的認識,現在我認識到測量不確定度具有兩重屬性:其一是測量結果之測得值分散性的屬性;其二是與真值的關系的屬性。前者是國內業內人士現有的認識故這里無需解釋;后者是指:當以最佳估計值作為被測量的測量結果給出時,被測量的真值是多少,一般情況下是不知道。但它會以一定的包含概率存于測量結果附近的區間。
27#
木子李好 發表于 2015-8-27 23:44:5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看完該貼,理論長進了
28#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5-8-28 08:15: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15-8-28 08:42 編輯
劉彥剛 發表于 2015-8-27 22:49
你說的對!我現在已經認識到我給出的這個定義也是片面的。所以我寫了《正確認識測量不確定度》一文,如愿 ...


1、不確定度概念解釋只是新理論邏輯推理出的一個副產品,不幸的是,我的這個副產品和你先前的“片面”認識不謀而合,所以還是建議你不要輕易懷疑自己的智商。
2、你所說的二層意思:“其一是測量結果之測得值分散性的屬性;其二是與真值的關系的屬性”。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就是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但是,我推理的結論是“分散性”是根本不存在的,見2樓的誤差圖解。
3、不確定度概念定義中“分散性”表述是對誤差概念的誤解。相信廣大實踐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都能理解到:唯一的測量結果、唯一的真值、唯一的誤差都不存在“分散”一說。“分散”說自然讓廣大測量專業人士不能理解,把人們的思維引入了歧途,把廣大測量專業人士給耍弄了。
4、不確定度是以標準差概念來體現的,理解不確定度概念首先就得理解標準差概念。但傳統總是把標準差理解成隨機變化范圍,這其實是個錯誤!視頻中已經有詳細講解。2樓圖解也可見一斑。
5、不確定度反映與真值的偏離度,這需要從整個溯源鏈的不確定度傳遞過程來理解,視頻中的系統誤差的標準差證明已經講解。
6、不確定度實踐長達20年,關于合成方法等幾乎很少聽到異議,唯獨在概念解釋上普遍不理解不一致。一個概念定義在長達20年讓廣大專業人士不能簡單明了地理解其含義,這是科學界罕見的怪事,是概念定義者的智商問題還是廣大專業人士的智商問題,我寧愿相信是前者。
29#
njlyx 發表于 2015-8-28 10:24:32 | 只看該作者
yeses 發表于 2015-8-28 08:15
1、不確定度概念解釋只是新理論邏輯推理出的一個副產品,不幸的是,我的這個副產品和你先前的“片面”認 ...

“不確定度”推行之所以落得現狀,無疑是因為其【“概念定義”的“不確定”】! 不過,致使“概念定義”“不確定”的主要原因或許不是概念定義者的智商問題?可能是推行者過于貪婪、邀約過眾的必然結果??  所謂眾口難調,普適各行的“概念定義”難免因為包容而有所含糊。要緊的是各專業畫好自己的圈圈,在圈內把“定義”搞明白。可惜對此認真的專家不多,贊賞葉先生的專注!
30#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5-8-28 17:38: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15-8-28 17:57 編輯

謝謝。估計跟國內的有些規程審定會一樣,爭論得一塌糊涂,最后只能模糊妥協。
因為那些專家們對不確定度概念的認識實際也都不一致,跟我們這里的討論實際是一樣的,而問題的根源實際就在于不確定度理論根本沒有理論根基:構建于誤差分類理論之上,人們的思維就會在精密度、正確度概念中糾結;脫離誤差真值概念獨立搞一套又離不開標準差這個概念;說它跟系統誤差無關跟真值無關那又沒有了評定價值;說它跟系統誤差有關跟真值有關又對抗了系統誤差不能和隨機誤差合成的邏輯。。。。但是,大家又一致認為不確定度評定中的諸多做法又是合理的、應該的。
本視頻也就是為了尋求理論上的突破,以推翻傳統誤差分類等概念作為思維方向(難免被人污以搞亂概念的罪名),就當拋磚引玉了。從誤差理論的源頭開始重新進行邏輯梳理比無謂的不確定度概念爭論肯定更有效,不然再爭論20年可能也不會有結果。
31#
劉彥剛 發表于 2015-8-28 23:16:21 | 只看該作者
yeses 發表于 2015-8-28 08:15
1、不確定度概念解釋只是新理論邏輯推理出的一個副產品,不幸的是,我的這個副產品和你先前的“片面”認 ...

1、不確定度概念解釋只是新理論邏輯推理出的一個副產品,不幸的是,我的這個副產品和你先前的“片面”認識不謀而合,所以還是建議你不要輕易懷疑自己的智商。
2、你所說的二層意思:“其一是測量結果之測得值分散性的屬性;其二是與真值的關系的屬性”。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就是隨機誤差和系統誤差。但是,我推理的結論是“分散性”是根本不存在的,見2樓的誤差圖解。
3、不確定度概念定義中“分散性”表述是對誤差概念的誤解。相信廣大實踐領域的專業工作者都能理解到:唯一的測量結果、唯一的真值、唯一的誤差都不存在“分散”一說。“分散”說自然讓廣大測量專業人士不能理解,把人們的思維引入了歧途,把廣大測量專業人士給耍弄了。
4、不確定度是以標準差概念來體現的,理解不確定度概念首先就得理解標準差概念。但傳統總是把標準差理解成隨機變化范圍,這其實是個錯誤!視頻中已經有詳細講解。2樓圖解也可見一斑。
5、不確定度反映與真值的偏離度,這需要從整個溯源鏈的不確定度傳遞過程來理解,視頻中的系統誤差的標準差證明已經講解。
6、不確定度實踐長達20年,關于合成方法等幾乎很少聽到異議,唯獨在概念解釋上普遍不理解不一致。一個概念定義在長達20年讓廣大專業人士不能簡單明了地理解其含義,這是科學界罕見的怪事,是概念定義者的智商問題還是廣大專業人士的智商問題,我寧愿相信是前者。


我不想去說你理解的對錯,但我得出:“其一是測量結果之測得值分散性的屬性;其二是與真值的關系的屬性。”,是從應用實踐中到推過來的。

“關于合成方法等幾乎很少聽到異議”,不過有蒙特卡洛法了。
32#
ssln 發表于 2015-8-29 07:37: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07:45 編輯

我不想去說你理解的對錯,但我得出:“其一是測量結果之測得值分散性的屬性;其二是與真值的關系的屬性。”,是從應用實踐中到推過來的。

這話說得不客觀

分散性是不確定度定義中的,包含真值(準確說是真量值)是VIM包含區間定義中的,不應該是先生從實踐中推過來的
33#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5-8-29 07:58:57 | 只看該作者
劉彥剛 發表于 2015-8-28 23:16
1、不確定度概念解釋只是新理論邏輯推理出的一個副產品,不幸的是,我的這個副產品和你先前的“片面”認 ...

蒙特卡洛法不是對合成方法的否定,方法還有很多。
34#
 樓主| yeses 發表于 2015-8-29 14:12: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yeses 于 2015-8-29 14:43 編輯

不確定度概念定義分析
幾乎所有的科學概念定義,對于相應的專業人士來說,都是通俗易懂的。唯有測量領域的不確定度概念,20年都爭執不休。
VIM給出的不確定度概念定義的原文是:non-negative parameter characterizing the dispersion of the quantity values being attributed to a measurand,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used. 我國JJF1059,JJF1001給出的定義是:根據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賦予被測量值分散性的非負參數。二者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
單從文字上說,識字的人都能理解意思:分散特性的參數。誰的分散特性?量值的分散特性。什么量值的分散特性?被測量值的分散特性。那么,什么是被測量(measurand)?什么是量值?讓我們看一下相關規范的表述。
被測量(measurand)---擬測量的量[JJF1001,4.7,JJF1059, 3.1], quantity intended to be measured[VIM3,2.3]
量值(quantity values)---用數和參照對象一起表示的量的大小[JJF1001,3.20],number and reference together expressing magnitude of a quantity[VIM3,1.19]。
    再看一下量的真值和測量結果的定義:
    量的真值true quantity value簡稱真值( true value)---與量的定義一致的量值[JJF1001,3.21],quantity value consistent with the definition of a quantity[VIM3,2.11]。
測量結果measurement result---與其他有用的相關信息一起賦予被測量的一組量值[JJF1001,5.1],set of quantity values being attributed to a measurand together with any other available relevant information[VIM3,2.9]。
可見,這里的量值(quantity values)絕對不是指量的真值true quantity value,而是指測量結果measurement result。
還值得注意的是,不確定度和測量結果的定義中,quantity values都采用的是復數形式!是指多個而不是一個!
所以,不確定度概念用真正的中國話表達實際就是:根據所用信息給出的多個測量結果的分散性參數。
再看我們測繪學科的精密度(precision)概念:在一定測量條件下,對某一量的多次測量中,各測量值間的離散程度[GB14911-2008,4.20]。
很明顯,這個所謂的不確定度在定義的字面意思居然與精密度相似!是一個與真值無關的東西!那這種意義的不確定度有什么實際意義?
還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是,任何測量,不論是否有多余觀測,我們最終都是提交一個唯一的測量結果,并不存在定義中的多個測量結果的情況,一個唯一的數值它如何分散?這自然更讓人莫名其妙,這才是最讓人迷惑的地方。
于是,也出現了一些自以為是的解釋:不確定度還是對當前測量條件下的其他可能出現的測量結果的存在區間的評判,就是說,如果重新按當前測量條件測量,獲得多個測量結果,它們就發散了,發散度就是當前的這個不確定度。
且不說其他可能的測量結果跟當前測量結果差別多大有沒有討論意義、用戶對其他可能測量結果是否會關心,單就這種預判論的正確性而言,它實際是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甚至是違背基本常識的。因為連家庭婦女都知道,電子秤上的數字通常是不變的,同樣的測量條件下只能是同樣的測量結果。只要強調相同測量條件---同一儀器同一環境同一分辨位。。。什么測量條件都絕對相同的情況下,測量結果其實是不變的,根本就不可能離散!更不會出現離散度等于(或接近)當前的不確定度的情況。
那么,是否改變測量條件就可以了呢?更不是!因為無法給出測量條件的改變限度,更換儀器?改變分辨位?改變量程?改變環境?更換測量方法?。。。那樣的測量結果又跟當前測量結果毫不沾邊了,差別甚至可能十萬八千里,分散度又完全離譜了,分散度也難以和當前的不確定度評價值相等。究竟要怎么改變測量條件才能讓還沒有發生測量結果的離散度跟當前的不確定度一樣,恐怕只有專家自己知道了。反正我是不敢跟學生講這種“理論”的,我怕學生對我提出要做實驗的要求。
總之,不確定度概念的字面實際是不能自圓其說的,不確定度概念的真實含義根本不是定義字面表達的意思。理解不確定度的真實內涵決不能僅僅看不確定度概念的字面!
那么,怎么才能正確理解不確定度概念?我們的唯一出路就是分析不確定度的評定原理,比較其和傳統的精密度評定過程的差別,同時要正確理解樣本統計結果的含義,從整個量值溯源鏈的不確定度傳遞過程來理解不確定度概念的真實內涵。
35#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4:59: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5:06 編輯

還值得注意的是,不確定度和測量結果的定義中,quantity values都采用的是復數形式!是指多個而不是一個!。

如果先生讀過GUM,就應該明白,GUM文件說得很清楚,不確定度包含區間內是無窮多個測量結果的集合,這個不需要值得注意才能發現吧,只要讀過就會看到,如果連GUM完整文件都沒讀過,就要對不確定度進行革命性變革也著實匪夷所思

所以,不確定度概念用真正的中國話表達實際就是:根據所用信息給出的多個測量結果的分散性參數

這話邏輯根本不通,測量結果不是唯一的,以最佳估計給出測量結果,不確定度表征這個測量結果的分散性,表征測量結果有無窮多個,就在包含區間內

先生說的多個測量結果的分散性是什么?是多個測量結果的哪一個測量結果的分散性?
36#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5:10: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5:11 編輯

很明顯,這個所謂的不確定度在定義的字面意思居然與精密度相似!是一個與真值無關的東西!那這種意義的不確定度有什么實際意義?

還是那句話,先生要讀過GUM就知道不確定度與真值是什么關系,持先生這種觀點的您不是第一人,所以您的這種觀點算不得創新,更談不上變革
37#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5:16:17 | 只看該作者
還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是,任何測量,不論是否有多余觀測,我們最終都是提交一個唯一的測量結果,并不存在定義中的多個測量結果的情況,一個唯一的數值它如何分散?這自然更讓人莫名其妙,這才是最讓人迷惑的地方。

您提交一個唯一測量結果就是”唯一“的嗎,無論您測量多少次、無論您什么時候測量、無論誰來測量都是”它“嗎?如果不是,您用什么來表征除了您給出的”唯一“的測量結果外還存在別的測量結果?
38#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5:22:0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5:38 編輯

且不說其他可能的測量結果跟當前測量結果差別多大有沒有討論意義、用戶對其他可能測量結果是否會關心,單就這種預判論的正確性而言,它實際是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甚至是違背基本常識的。

您如何確定“它實際是沒有任何實踐經驗的”,中科院武漢數學所目前有在研制生產原子鐘,銣鐘做得相當不錯,您同他們交流一下就知道不確定度評定是不是有”任何實踐經驗“,是不是“甚至違背基本常識”
39#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5:25:40 | 只看該作者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4:59
還值得注意的是,不確定度和測量結果的定義中,quantity values都采用的是復數形式!是指多個而不是一個! ...

人家只是分析定義的字面,又不代表人家對不確定度的認識。
40#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5:30: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5:31 編輯

因為連家庭婦女都知道,電子秤上的數字通常是不變的,同樣的測量條件下只能是同樣的測量結果。只要強調相同測量條件---同一儀器同一環境同一分辨位。。。什么測量條件都絕對相同的情況下,測量結果其實是不變的,根本就不可能離散!更不會出現離散度等于(或接近)當前的不確定度的情況。

家庭婦女也知道“山還是那座山,梁還是那個梁”,有點見識的家庭婦女也知道山、粱其實都在變

莫非貴大學的測量儀器的測量結果真的不會變?不可思議
41#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5:53:09 | 只看該作者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5:30
因為連家庭婦女都知道,電子秤上的數字通常是不變的,同樣的測量條件下只能是同樣的測量結果。只要強調相同 ...

人家強調了絕對相同測量條件(雖然實際做不到),你說的都是不同測量條件。

人家說不確定度的字面不合理,你非說人家就是那意思。
42#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6:11: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6:24 編輯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5:53
人家強調了絕對相同測量條件(雖然實際做不到),你說的都是不同測量條件。

人家說不確定度的字面不合理 ...


人家強調了絕對相同測量條件(雖然實際做不到),你說的都是不同測量條件。

什么叫絕對相同測量條件?做不到您扯個啥呢?不確定度方法什么地方講過要絕對相同測量條件?

重復性測量條件是有定義的,莫非您也沒聽說過?
43#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6:15: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6:24 編輯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5:53
人家強調了絕對相同測量條件(雖然實際做不到),你說的都是不同測量條件。

人家說不確定度的字面不合理 ...


人家說不確定度的字面不合理,你非說人家就是那意思。

您又不是那個“人家”,您怎么就確定您對“人家”的理解比別人更準確?

我說的“人家”就是什么意思呢?您想說什么直接說出來就好了,干嗎要讓別人猜呢
44#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6:19:47 | 只看該作者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5:25
人家只是分析定義的字面,又不代表人家對不確定度的認識。


人家只是分析定義的字面,又不代表人家對不確定度的認識。

您的這個觀點“人家”同意嗎?好象“人家”就是在談“對不確定度的認識”和要變革的
45#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6:31: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過路人 于 2015-8-29 16:36 編輯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6:19
人家只是分析定義的字面,又不代表人家對不確定度的認識。

您的這個觀點“人家”同意嗎?好象“人家”就 ...


你那都是些誠心找皮扯的話。人家結尾寫得明明白白的。
46#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6:52:0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6:54 編輯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6:31
你那都是些誠心找皮扯的話。人家結尾寫得明明白白的。


您這才叫正經“誠心找皮扯的話”,您要說出道理來,不說出道理來可不就是“誠心找皮扯嗎?

就是不認可”人家“結尾的”明明白白“才跟貼的,您要認為是皮扯就皮扯吧,反正我也沒有找您去皮扯
47#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6:58: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7:01 編輯

總之,不確定度概念的字面實際是不能自圓其說的,不確定度概念的真實含義根本不是定義字面表達的意思。理解不確定度的真實內涵決不能僅僅看不確定度概念的字面!
那么,怎么才能正確理解不確定度概念?我們的唯一出路就是分析不確定度的評定原理,比較其和傳統的精密度評定過程的差別,同時要正確理解樣本統計結果的含義,從整個量值溯源鏈的不確定度傳遞過程來理解不確定度概念的真實內涵。


這從邏輯和方法論上都是不通的,既然"不能自圓其說",還有什么正確"真實內涵可談"?為什么要去圓一個"不能自圓其說"的東西?

若果真是這樣,還是史先生的方法更可取,想法直接干掉就是了,還去費力圓什么
48#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7:04:17 | 只看該作者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6:58
總之,不確定度概念的字面實際是不能自圓其說的,不確定度概念的真實含義根本不是定義字面表達的意思。理解 ...

你簡直簡直太有才了。甘拜下風。
49#
ssln 發表于 2015-8-29 17:15: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ln 于 2015-8-29 17:17 編輯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7:04
你簡直簡直太有才了。甘拜下風。


我對您的有才還是無才不做任何判斷

我認為您在本主題的跟帖方式有些不夠恰當

我認為任何與學術無關的話沒有意義
50#
過路人 發表于 2015-8-29 17:19:15 | 只看該作者
yeses 發表于 2015-8-29 14:12
不確定度概念定義分析
幾乎所有的科學概念定義,對于相應的專業人士來說,都是通俗易懂的。唯有測量領域的 ...

不改變測量條件,重復測量結果的離散度就小小于當前的不確定度值,改變測量條件又可能大大于。從來沒有想過的問題,值得思考。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5 13: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放荡的欲乱合集| 里番acg里番本子全彩| 激情网站在线观看| 小sao货求辱骂| 又粗又大又黄又硬又爽毛片| 丹麦**一级毛片www| 青青草国产免费| 日本人护士免费xxxx视频| 国产孕妇孕交大片孕| 久久综合精品不卡一区二区| 成人福利小视频|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又黄又硬又湿又黄的|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号色| 荡货把腿给我打开视频| 扶着大肚子从后面进| 午夜看一级特黄a大片黑|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日韩精品|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 欧美老妇bbbwwbbww| 国产肉体XXXX裸体784大胆|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综合| 4虎永免费最新永久免费地址| 欧美人交性视频在线香蕉| 国产浮力影院在线地址|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电影| 国产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九一在线完整视频免费观看| 香蕉久久国产精品免| 成年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全日本爽视频在线| 99热精品久久| 欧美三级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内射999视频一区|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肥| 精品69久久久久久99|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乱了嗯祖宗啊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