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頁) 樓上某位關于“平板檢定規程規定根據被檢表面的大小受檢點個數必須≥多少個”的說辭,應該是對不等號≥的數學含義又糊涂了吧?我們看一下http://www.bkd208.com/thread-123700-1-1.html的主題板塊,樓上某位在5樓、10樓的兩個帖子,應該是從5樓的不甚清楚至10樓的大徹大悟,其論述的完全是正確的。但不知為什么,到了本主題板塊的36樓,某位又重新回歸了莫名其妙的糊涂呢?“例如平板規格小于400×400的,受檢點數≥9,就是表達了受檢點越多越好的意思”,在這里,請問樓上某位:受檢點數n≥9能得出上述解讀嗎?不等式n≥9的數學含義應該是不等式的左邊不小于右邊吧?!所以,不管是從數學的角度,還是從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的實際情況來講,都不應該得出“受檢點越多越好” 的結論,莫非樓上某位將不等式符號≥與不規范的表示遠遠大于的符號>> 搞混淆了?提請樓上注意2點,1. 不等式符號≥的數學含義;2. 表示遠遠大于的符號>>是錯誤的,也是不存在的,使用文字描述的好。沒人講過“少于3個點無法畫出被測截面的誤差折線是規定9點的原因”這樣的話,“原因”之說是樓上某位的虛構。我倒是希望樓上來談一下被測截面少于3個點,也就是只有兩個點的實測數據情況下,某位是否能畫出被測截面的誤差折線?再次提醒樓上某位端正討論問題的態度,“小動作”或“小聰明”搞得太多,吃虧的是你自己,因為,論壇的大伙是有銳利的眼睛的。
樓上某位帖子中,明顯裝睡狀態下又提出了可笑也是錯誤的問題,“那么請問XX,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9個、12個或16個可以嗎?≥25又該如何解釋呢”?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將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的跨距數、測點數等情況簡略的介紹一下。由于是使用小角度測量儀器,以節距法進行的平直度測量,當采用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時,根據平板規格大小,各個被測截面的跨距數分別為2、4、6、8、10………(偶數列);各個被測截面的受檢點數分別為3、5、7、9、11……..(除1外的奇數列);整個受檢平面的受檢點數分別為32、52、72、92、112…….(除1外的奇數列各自平方,紅字為上標)。從上面講到的情況可以看出:各個被測截面的跨距數為偶數列,與此相對應的各個被測截面的受檢點數為除1外的奇數列,整個受檢平面的受檢點數分別為除1外的奇數列各自平方。由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樓上某位提出的“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9個、12個或16個可以嗎?”的問題,首先是不符合JJG117-2005規程中表10的規定,因為表10中明確規定: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為不少于25點;其次,某位提出的受檢點個數12個或16個,均不為某奇數的平方,如果樓上的某位不是測量的基礎知識絲毫不知,那就應該是明顯的“攪混水”,某位在大庭廣眾之下,毫不回避的做如此“小動作”,起碼應該是非常不講究的!至于“≥25又該如何解釋呢”?應該就不用再論述了,對于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起碼不應少于25點,這是規程中表10明確規定的。樓上的某位非要將≥25解讀為“越多越好”,那只能是明擺著的曲解,相信大家伙會看清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