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角度/平直度] 關于檢定平板時關鍵問題

 關閉 [復制鏈接]
51#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0 10:43:27 | 只看該作者
(續前頁)

樓上某位關于“平板檢定規程規定根據被檢表面的大小受檢點個數必須多少個”的說辭,應該是對不等號的數學含義又糊涂了吧?我們看一下http://www.bkd208.com/thread-123700-1-1.html的主題板塊,樓上某位在5樓、10樓的兩個帖子,應該是從5樓的不甚清楚至10樓的大徹大悟,其論述的完全是正確的。但不知為什么,到了本主題板塊的36樓,某位又重新回歸了莫名其妙的糊涂呢?“例如平板規格小于400×400的,受檢點數≥9,就是表達了受檢點越多越好的意思”,在這里,請問樓上某位:受檢點數n≥9能得出上述解讀嗎?不等式n≥9的數學含義應該是不等式的左邊不小于右邊吧?!所以,不管是從數學的角度,還是從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的實際情況來講,都不應該得出“受檢點越多越好” 的結論,莫非樓上某位將不等式符號與不規范的表示遠遠大于的符號>>     搞混淆了?提請樓上注意2點,1. 不等式符號的數學含義;2. 表示遠遠大于的符號>>是錯誤的,也是不存在的,使用文字描述的好。沒人講過“少于3個點無法畫出被測截面的誤差折線是規定9點的原因”這樣的話,“原因”之說是樓上某位的虛構。我倒是希望樓上來談一下被測截面少于3個點,也就是只有兩個點的實測數據情況下,某位是否能畫出被測截面的誤差折線?再次提醒樓上某位端正討論問題的態度,“小動作”或“小聰明”搞得太多,吃虧的是你自己,因為,論壇的大伙是有銳利的眼睛的。

  


    樓上某位帖子中,明顯裝睡狀態下又提出了可笑也是錯誤的問題,“那么請問XX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9個、12個或16個可以嗎?≥25又該如何解釋呢”?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首先將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的跨距數、測點數等情況簡略的介紹一下。由于是使用小角度測量儀器,以節距法進行的平直度測量,當采用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時,根據平板規格大小,各個被測截面的跨距數分別為246810………(偶數列);各個被測截面的受檢點數分別為357911……..(除1外的奇數列);整個受檢平面的受檢點數分別為32527292112…….(除1外的奇數列各自平方,紅字為上標)。從上面講到的情況可以看出:各個被測截面的跨距數為偶數列,與此相對應的各個被測截面的受檢點數為除1外的奇數列,整個受檢平面的受檢點數分別為除1外的奇數列各自平方。由上述內容可以看出,樓上某位提出的“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9個、12個或16個可以嗎?”的問題,首先是不符合JJG117-2005規程中表10的規定,因為表10中明確規定: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為不少于25點;其次,某位提出的受檢點個數12個或16個,均不為某奇數的平方,如果樓上的某位不是測量的基礎知識絲毫不知,那就應該是明顯的“攪混水”,某位在大庭廣眾之下,毫不回避的做如此“小動作”,起碼應該是非常不講究的!至于“≥25又該如何解釋呢”?應該就不用再論述了,對于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起碼不應少于25點,這是規程中表10明確規定的。樓上的某位非要將≥25解讀為“越多越好”,那只能是明擺著的曲解,相信大家伙會看清楚的。
52#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2 15:11:19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位所發帖子,在平板平面度布線布點檢測中,談到了“受檢點數≥9,就是表達了受檢點越多越好的意思”。請問說話從來就是信口開河的某位,你這里“越多越好”的說辭,有技術依據嗎?如果屬無依據的亂講一氣,是不是此說辭應該歸類至睜著眼睛說瞎話呢?!

      本人在談到布線布點時也談到了“受檢點越少越好”,提請大家注意,這個“越少越好”是有“測量結果能夠反應被測實際平面真實狀況且又準確”這樣一個前提的,特別是有相關的實驗數據、結論做技術依據的。有前提的“越少越好”與空穴來風、胡言亂語的“越多越好”確實是一對尖銳的矛盾。出現矛盾,那么解決矛盾需要有嚴格的科學態度和實驗數據做技術依據,而不是像樓上某位拍拍腦袋瓜就講出的“越多越好”,隨意性暫且不講,起碼是不靠譜吧!

      根據本人了解到的情況,上個世紀的80年代末,在修訂JJG117-78規程時,曾經做了大量的調研和實驗工作,先后去了JJG117-78規程的編寫單位昆明機床廠,與主要起草人戴XX進行了交流,國內在東北、河北、山東、江蘇等地的產品生產廠家進行調研,并舉辦了多次全國及部分地區的座談會,參加座談會的代表上百人。這些調研及座談工作都是有文字記錄存檔的;另外還針對規程存在的問題及反饋的意見,在當時比較困難的條件下,在有關企業人員的無私熱情配合下,做了大量的實驗工作,正是這些大量的調研、座談和實驗工作,使平板規程的修訂有了目標,也有了科學的技術依據,,這正確的科學態度及技術依據也正是與樓上某位靠想象行事,靠兩片嘴亂講一氣的主要區別所在。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計算機不夠普及,所以,許多實驗只有文字記錄報告,包括印刷時經審批的正式稿都是手寫版,沒有電子版的,盡管本人在技術檔案室查找到了這些資料,但還是很不方便上傳供大家參考。考慮到以圖片形式全部上傳,不合適也沒必要。就將部分圖片上傳吧,請大家諒解。

      當年在修訂JJG117-78規程時,所查到的主要實驗報告有下面幾個:
      1. 米字線布點的實驗報告;
      2. 平板檢測中,重復點重合性的實驗報告;
      3. 橋板結構、尺寸對測量結果影響的實驗報告;
      4. 環境溫度對平板工作面平面度影響的實驗報告;
      5. 環境濕度對平板工作面平面度影響的實驗報告;
      6. 平板局部平面度檢定的實驗報告:
       .............................................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正是第1個實驗報告確立了測量結果能夠反應被測實際平面真實狀況且又準確的前提下,測量點越少越好這樣一個概念;另外第6個實驗報告在修訂JJG117-78規程時做過,但考慮到到局部平面度與平面波動量僅是一個放大關系,而沒有嚴格的數學關系,所以根據JJG117-91規程審定會上審定小組的建議,在修訂JJG117-91規程時又再次歷經近一年的時間做過實驗。實驗過程中,對近百塊大、中、小型不同規格的平板的平面度進行了檢測,對它們不同位置的局部平面度(250×250mm面積內)與平面波動量也進行了數百次~上千次的檢測及大量的檢測數據整理、分析,正是這大量的實驗所得到的數據,使JJG117-2005規程將局部平面度的檢定項目在我們國家首次寫入法規技術文件,從而使規程走在了標準的前面。(這與某些人所講,先有標準,后有規程是大相徑庭的,包括最早的平板規程21-58,以及最早的平板標準GL31-62,誰早誰晚,誰先誰后,應該也是一目了然的)

      不再多講什么了,上面談到的這些,應該講不單純是為了給樓上某位的一個回復,其“擰種”的特質自己包括大家都有較深的感觸,所以,不抱希望某位能夠對自己信口開河、亂講一氣的不靠譜能有所認識或收斂,本人只是不愿意看到論壇中的量友們被其誤導到,因為,口碑較好的計量論壇的秩序和氛圍需要每一個人來給以維護。
53#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3 11:28:33 | 只看該作者
現將修訂平板規程時的有關技術資料及部分實驗報告以圖片的形式上傳,供大家參考:

                                  


                              
54#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3 11:34:47 | 只看該作者
     



              



        
55#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4 20:17:41 | 只看該作者
請樓上某位對下面500多平方米的組合平臺,采用三坐標來檢測一下:

            
56#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5 11:19: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5 11:26 編輯

有人短消息問:55樓的圖片在組合平臺的周圍,為什么清晰度很差,告知一下:不方便或不合適的原因,圖片做了稍許的裁剪。

       不希望樓上某位“擰種”也被“裁剪”(消聲覓跡),此“裁剪”與上句話的裁剪無關聯。
5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16 02:54:43 | 只看該作者
  按照某專家42樓和50樓的“閉嘴”和“沉默是金”“指令”,本人對此主題貼靜聽了該專家一周多時間的高見,終于該專家允許我發言了,不過這個允許令仍然不改“專家”脾氣,三句話離不開對他人的傲慢和蔑視,請看其原話:“不希望樓上某位‘擰種’也被‘裁剪’”,其口吻何等霸道和精彩,恐怕全國沒有第二個人可比!
  實事求是地講,一周多的帖子中始終保持著某老師固有觀點,也的確為我們提供了一些有價值的歷史資料,當然也忘不了諷刺挖苦他人的傲慢風度,甚至在49樓還忘不了連其它量友也捎帶加以挖苦。本人仍然對其帖子中的傲慢、歧視、諷刺、挖苦不加回復,僅對其中的技術問題發表個人意見。
  1.關于平直度檢測受檢點越多越好還是越少越好。
  很顯然“越少越好”是站不住腳的。只需要看一下某老師在http://www.bkd208.com/viewthread.php?tid=9423&highlight=帖子7樓所回憶的事實就知道了。該帖子回憶說:“JJG117-2005規程規定了平板工作面平面度分成了整體平面度和局部平面度,……,局部平面度是考慮到下面三個主要因素增加的:……③檢定方法“節距法”的不足(“節距法”只檢測了平板工作面的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請問某老師,如果越少越好,還需要說““節距法”只檢測了平板工作面的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嗎?還需要說因為節距法只能檢“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而不得不用“局部平面度”檢定加以補救嗎?
  再說,不等式n≥9的數學含義,難道不是表述受檢點必須為9個以上,至少9個,越多越好,而真的是像某老師所說的越小越好嗎?這是數學符號≥號,連高年級小學生都明白,某老師還不至于像諷刺別人腦袋進水那樣真的“腦袋進水”吧?
  老師認為節距法的跨距數只能為2、4、6、8、10………偶數,難道說為3、5、7、9、11……..奇數就不行嗎?難道說跨距數橫向為奇數,縱向為偶數也不行嗎?n≥9的數學含義可以是9,難道說n=12或16就違背了n≥9嗎?n=12可以用受檢點數3×4來實現。n=16可以用受檢點數4×4來實現。某平直度檢測老師在51樓也承認“對于630×400的平板受檢點個數,起碼不應少于25點,這是規程中表10明確規定的”,卻又反對將≥25解讀為“越多越好”,說是明擺著的曲解,請問老師受檢點個數為30、36、42、49……時,難道違背了“起碼不應少于25點”,難道違反了規程中表10明確規定的n≥25?在這里數字30、36、42、49等變成了小于25?誰在信口開河,誰在“無依據的亂講一氣”,“睜著眼睛說瞎話”呢?
  2.關于產品幾何技術規范(GPS)相關平直度檢測的幾個標準
  本人認為,國家標準是對實際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我們應該正確理解和執行。標準中的名詞術語“柰奎斯特定理”、“數字信息”、“正弦波”、“波峰波谷”、“混淆失真”、“提取表面”………,某認為平直度檢測“簡單”的平直度檢測專家認為與平直度測量沒多大關系,那就由他去吧,他可以置國家標準于不顧。
  3.關于上傳的歷史資料
  本人感謝老師提供的這些有價值的歷史資料,這些歷史資料反映了那個時代計量人一種精神,這種精神至今仍然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光大。但資料中絕對沒有“測量點越少越好這樣一個概念”而恰恰是有越多越好的概念。大型好超大型平板也絕對不是僅有整體的巖石平板,更多的是金屬平板,是由多個金屬表面以不同形式拼接的大型工作面。
58#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6 11:05:27 | 只看該作者
“擰種”的基本特質就是“煮熟的鴨子嘴”,就是不懂得“沉默是金”。現在竟然要被“允許”后寫貼,委屈至生不如死啊!相對某個時期瘋狂刪帖的霸道,搞得某些主題板塊樓層嚴重錯位,由不可一世到今非昔比,樓上某位自作自受、錯有應得,即使再假惺惺的講述什么地震情節,別人也不會去同情施善了。

       平直度檢測中,受檢點“越少越好”是有前提及實驗數據的,也是有下線的(規程中的表10),屏蔽前提及“下線”、割裂語言環境,實際上就是斷章取意的歪曲;受檢點“越多越好”僅是依據一個曲解的不等式符號(≥),以及不靠譜的 點≠面 拙劣想象來的,“越多越好”也不會至∞,不會“以點帶面”的。“節距法”測量是只檢測了平板工作面的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這個“真實狀況”是相對于無數個截面和無數個點來講的,所以“越多越好”也依然不是“真實狀況”,相對某位自己談到的“測量誤差會隨著測量次數增加”的說辭,應該是自己的手抽自己的臉的行為,某位就不要繼續這樣的“瘋狂舉動”了。另外,即使檢測局部平面度,依然是使用“節距法”也依然是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按某位的邏輯,還是“不真實”嗎,至于“平面波動量”檢測,那只是一種“變通”方法,盡管具有“放大”作用,畢竟局部平面度≠平面波動量。莫非,要做“全息掃描”,樓上某位已經斬釘截鐵的承認根本做不到的!綜上所述,實驗報告的大量實驗數據及結論盡管還不夠完善,但應該是科學的,是可以作為依據的東西,這與某位的憑空想象、胡言亂語是有著質的不同的。

     樓上某位“局部平面度”檢定加以補救”的說辭,是在做文字游戲,局部平面度的檢測是對“節距法”不足之處的“補充”,“補救”與“補充”差異大了,在這些措詞上,沒必要搞小動作的,極不大氣,還會讓量友們識破你“不講究”的態度與學風,為此丟臉面得不償失的。

       “不等式n≥9的數學含義”,我就不重復了,去查看自己在http://www.bkd208.com/thread-123700-1-1.html 5樓、10樓的說辭吧,總是“自虐”,舉動不雅不講,應該是“進水”或“被踢”了。

       樓上某位關于“跨距數只能為2、4、6、8、10………偶數,難道說為3、5、7、9、11……..奇數就不行嗎”的疑問,是在屏蔽了“以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前提后的裝糊涂,本人提供的部分實驗報告圖片已經講清楚了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是偶數段、奇數點的方式,某位先“屏蔽”、“篡改”,再裝傻質問,探討問題的態度極其惡劣!難聽話就不講了,相信大家會識別的。“跨距數橫向為奇數,縱向為偶數也不行嗎”,以及“說n=12或16就違背了n≥9嗎”的疑問,與樓上某位在某主題板塊4樓所言“對角線布點無法做到等跨距布點”,以及本主題板塊16樓所言“對角線布點方式不能實現等跨距測量”,應該還是自抽臉的“自虐”行為吧?!樓上某位關于“數字30、36、42、49等變成了小于25”的疑問,本人不去評論了,探討問題的態度不端,才會出現這樣拙劣的疑問,也只有“擰種”極端偏執才會如此的無德無藝,相信大家會看清楚的。

      關于上傳某部分資料的事情,本意是供大家參考和了解,樓上某位先是酸溜溜的肯定為“精神”及什么“繼承和發揚光大”,隨之開始歪曲實驗報告對受檢點“有越多越好的概念”,請看報告中的分析過程及實驗結論:“檢9點過少,49點無必要,檢定25點適宜”。以及“在保證檢定質量(反映被測面實際表面情況,檢定誤差最小),前提下確定合理的最少被測截面數和測點數”。質問樓上某位,你做過這些基礎性的實驗工作嗎?你能提供有價值的相關技術資料嗎?就憑著一張嘴胡言亂語在論壇混啊?依據實驗報告的內容,你如果不是睜著眼睛說瞎話,能得出實驗報告對受檢點“有越多越好的概念”嗎?

      不去多講了,論壇找來這樣一個無才無德的人做什么管理團隊成員,確實給口碑很好的論壇抹了黑、丟了臉。
59#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6 21:11:00 | 只看該作者
57樓的某位所言“大型超大型平板也絕對不是僅有整體的巖石平板,更多的是金屬平板,是由多個金屬表面以不同形式拼接的大型工作面”。本人看到或了解的500多平方米的花崗石組合平臺圖片已經發到網上,供大家欣賞,也供某位采用三坐標給以檢測。樓上某位道聽途說的“金屬表面以不同形式拼接的大型工作面”,能否也上傳圖片供大家欣賞,前提不要是網上找來的效果圖。

       過去的帖子也曾談到可移動的三坐標---激光跟蹤儀,樓上某位立即無所不知的講什么,某些企業有多臺甚至十幾臺這樣的激光跟蹤儀,樓上某位說瞎話眼都不眨。下面將自己拍攝的激光跟蹤儀圖片上傳供大家欣賞:

                        

                     
6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17 02:11:17 | 只看該作者
不等式符號(≥)本來就沒有什么使用的前提條件,只要要求n≥9,也就只有一個解釋,n最小為9,最大不限,只要人們做得到,n=∞也并不為過,這是初中生就明白的簡單道理,還需要費很大的力氣去再解釋嗎?某專家自己也清清楚楚地知道:“節距法”測量是只檢測了平板工作面的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這個“真實狀況”是相對于無數個截面和無數個點來講的,的,請問什么是“相對于無數個截面和無數個點來講”,難道說“無數個截面和無數個點”和無窮多個受檢點有本質區別?
  至于“局部平面度”的檢定是不是對節距法無法檢測無窮多個受檢點這個缺陷的“補救”措施,看看自己引用的資料自然也就明白了,我就沒有必要再作過多的解釋了。資料說的再清楚不過,至于丟不“丟臉”,我不想多說。我仍然堅持該資料的確反映了一代計量人的偉大精神,這種精神值得我們當代計量人繼續發揚光大。
  某老師應該看清楚平板檢定規程的6.3.4.1條“平板工作面測量點數見表10的規定”,表10的標題明明白白地寫道“平板工作面測量點數”,并無對角線布點的前提條件,這是對所有布點形式的受檢點數的規定。6.3.4.2條也明確告訴我們了“平板工作面測量點采用對角線分布”的布點情況,并且清清楚楚的說“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再次證明表10并不僅限定對角線布點才這樣規定受檢點數。請問我們的平直度檢測專家,當采用網格布點形式時,n=12或16不行嗎,12和16違背n≥9的規定嗎?是我屏蔽了“以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前提,還是某專家對其它布點方式視而不見?動不動就知道隨意罵人的某專家是否也在“自抽臉”、“極端偏執”、“無德無藝”呢?
  請某位平直度檢測專家認真分析一下“檢9點過少,49點無必要,檢定25點適宜”的含意。什么叫“過少”,什么叫“無必要”,什么叫“適宜”,“無必要”和“過多”的區別是什么?眾所周知,過少和過多都是不允許的,無必要則是可以達到目的,是允許的,只是浪費了不必要的精力而已,適宜則是準確性和經濟性的最佳平衡。前輩們的這個結論明明白白告訴我們理論上受檢點越多越好,最少不得少于9,但是受經濟性的影響,同時受檢點數多了,表示儀器使用次數增加,因為測量結果不是取平均值,不確定度評定不能使用貝塞爾公式,只能使用儀器的示值允差乘以根號測量次數,可信性將降低,為此不得不為了全面反映被測表面實際情況而提高測量儀器準確性,從而進一步提高測量成本,要踩穩準確性與測量成本這個鋼絲,這就是取n=25是“適宜”的根源。但這絕不是受檢點越少越好,少于9是絕對不行的;也絕對與受檢點越多越好不相違背,受檢點越多越好是站在全面反映被測表面實際情況的角度看問題的,“取n=25適宜”是為了達到準確性與經濟性的平衡,并不是全面反映被測表面實際情況的做法。我真的不知道是誰在“憑著一張嘴胡言亂語”和“睜著眼睛說瞎話”。
  至于激光自動跟蹤儀有十幾臺的企業,未經該企業允許恕我不能告訴第三者,也不能告訴某專家。但還是感謝樓上老師為大家提供了某個商家制造的激光自動跟蹤儀畫面。這種激光自動跟蹤儀優點是抗現場干擾能力強,測量穩定,缺點是太笨重,對于經常性移動和以女性精測人員為主的計量室而言就顯得力不從心。還有其它生產企業生產的比較小巧的激光自動跟蹤儀,為了回避“廣告”的嫌疑,請恕我不能說激光自動跟蹤儀的任何商家,如有必要可私下交流。
  至于提供“以不同形式拼接的大型工作面”同樣的保密理由,未經企業允許,恕我無能為力。其實,也沒有必要照相,只要是重大裝備制造業的企業,不難發現大型鏜床蹤影,類似于大型鏜床工作臺表面那樣的工作面,就是由若干塊金屬工作面拼合的一個整體工作面,表面大小動贏就是幾十米上百米。某位專家不必較勁,這也并非什么“瞎話”。這種組合平面出于使用功能的需要,塊與塊之間甚至有可能存在著橋板無法逾越的溝溝坎坎,所謂的對角線布點對于這種表面平面度檢測根本無法施展其優勢。對于這種表面平面度檢測,受檢點數和布點形式的選擇對檢測方案的設計是必須邁過的第一道坎,然后才可談及第二步受檢點數據的提取(俗稱采點)及是否需要統一測量基準,最后再進入第三步按規定的理想平面進行平面度誤差的評定。
61#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8 10:32: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18 10:42 編輯

樓上的帖子篇幅不小,真正的技術內容空空如也,如果再去掉“繞來繞去”、前后不搭的重復性文字,以及胡攪蠻纏、瞎話連篇等內容,帖子將會縮水至幾乎僅剩標點符號,但其言談話語中的標點符號應該也被人們拒絕相信!

        偏離規程去談n≥9,其正確的數學含義應該是不等式的左邊不小于右邊,結合規程的“四性”以及實驗報告中數據、分析、結論來談n≥9,應該就是n=9,包括其正向附近,所以樓上某位“......最大不限,......n=∞也并不為過”以及“越多越好”等說辭,應該就是胡攪蠻纏和睜著眼睛說瞎話,因為這樣的說辭,沒有實踐及實驗做技術依據,純粹是偏執的憑空想象以及信口開河!

      “節距法”測量是只檢測了平板工作面的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但“真實狀況”是相對于無數個截面和無數個點來講的,上述話語的正確語義就是折線≈曲線、有限個點≈無限個點,這就是規程、標準都承認的受檢面的“被測實際要素”(或稱非人話的“被測提取要素”),在科學、正確、經濟、可行與“根本做不到”的“偏執、極致真實”之間,人們及法規性的技術文件,當然只會選擇前者(四性)。也只有樓上某位這樣極端惡劣品行的所謂計量人士,才在實際工作中認同并使用“前者”,但在為證實自己的“兩面性”都是“一貫正確時”,又盡其所能詆毀“前者”,胡攪蠻纏、轉彎抹角的堅挺“后者”。告知某位一下,“后者”是你自己也承認“根本做不到”的!“偏執、極致真實”實則應該是最大的不真實!“一代計量人的偉大精神”的說辭,除去“酸溜溜”的感覺,就剩下虛偽兩字了,某位也懂得“發揚光大”?繼續你的“阿Q”精神吧!

       樓上還談到JJG117規程中的表10:“并無對角線布點的前提”,而是什么“對所有布點形式的受檢點數的規定”,告知某位一下,規程“唯一性”的推薦了“對角線方法”,難道會對其它布點形式的受檢點數去做規定?大家完全可以看清,什么叫“睜著眼睛說瞎話”?!規程中“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是有一個“在平面度測量結果不確定度滿足公式(1)的條件”做前提的,這是規程人性化的表現,也是對測量操作者提高水平要求的做法(自我掌控)。除此之外,規程中沒有任何涉及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的文字描述,所以,講規程中的表10,是“對所有布點形式的受檢點數的規定”,還是在“睜著眼睛說瞎話”,某位的瞎話,已經習慣成自然了,且以瞎話為榮吧?!

     在談論對角線布線布點時,樓上某位講出了“跨距數橫向為奇數”以及全部測量點數“n=12或16不行嗎”煞有其事的疑問,現在又改口是“網格布點形式”了,這胡攪蠻纏水平也夠拙劣了,不怕被大家恥笑?!這種瞬間改口的德行,不如改口縱向的好!

      “過少”、“無必要”以及“適宜”三詞的含義,“過少”不必去解釋;“無必要”就是指“過多”無必要的;“適宜”明顯就是布點數正確嗎。樓上某位,數學基礎一塌糊涂,語文水平差之千里,就這樣還是某企業的計量管理者,那該企業的計量工作水平應該夠差的,當然也可能僅是某位一個人差,從其連本企業修訂的規程,其都無法介入進去,企業其他計量人士還是有水平及判斷能力的。樓上某位既然知道“適宜則是準確性和經濟性的最佳平衡”,又從實驗報告的哪個部分,包括實驗數據、分析過程及實驗結論,能夠得出報告“明明白白告訴我們理論上受檢點越多越好”這樣的說辭,明顯是一個帖子,多次“睜著眼睛說瞎話”吧?!

       激光自動跟蹤儀的事是過去的事,樓上什么也不懂,還要講什么“不能告訴第三者”,某位太可笑了。這些新的計量器具,你就去網上查個皮毛吧,“感謝”的說辭,還是收起為好,別“自作多情”,我是供論壇中廣大量友參考欣賞的,與你沒多大牽扯,你沒機會和條件見實物的。否則,你所談的“激光自動跟蹤儀優點......,缺點是太笨重,對于經常性移動和以女性精測人員.....而言就顯得力不從心”的說辭,應該就是明顯的不懂裝懂、“沒見裝見”了。告知大家包括樓上某位,59樓上傳圖片中的,穿黃色衣服手持激光跟蹤儀測頭進行空間測量的那位,其手持約一公斤重的測頭操作,應該沒有給大家“力不從心”的感受吧?!這些,樓上某位確實一無所知,就是敢信口開河、亂講一氣罷了,當然對女性精測人員的關愛有加還是值得肯定的,希望能有譜的適可而止。回避“廣告”的嫌疑,以及“私下交流”的詭異,大家一笑了之好了,“故弄玄虛”可以被理解嗎,不就是個人格缺陷嗎!激光跟蹤儀制造商家依然不會給其推介或保密費用,某位也依然什么都沒見過,什么都不知道,唯一的信息來源,應該就是網上那普及性的一般介紹。

      “金屬表面以不同形式拼接的大型工作面”,樓上某位以“同樣的保密理由”,而不能上傳,大家理解一下這樣的尷尬好了,我再來上傳一張500余平方米的超大型花崗石組合平臺圖片,讓大家欣賞,給大家補償。對于圖片所做的裁剪及微小的涂鴉,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62#
吉利阿友 發表于 2013-10-18 12:57:43 | 只看該作者
說點個人看法。
數學公式在計量領域的應用,除了尊重專業實際情況外,還要基于一個效率與成本的問題。
比如說,三步就能保質保量完成的事情,就三步完成好了,沒有必要去整什么四步五步或是更多步驟。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xqbljc + 1 認同觀點

查看全部評分

6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19 02:32:00 | 只看該作者
  請問某老師,既然“n≥9,應該就是n=9”,何不就寫n=9?數學科學何不消滅≥這個符號?“n≥9,應該就是n=9”只有我們的這位專家才會這么解讀。
   “節距法”只檢測了平板工作面的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前半句是因,后半句是果,落腳點明明是“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一針見血指出了節距法的不足之處,然后引出局部平面度檢測的補救措施,這與折線曲線何干?即便是按某老師所說,就是為了說明“折線≈曲線、有限個點≈無限個點”,那“有限個點”是越多越約等于“無限個點”還是越少越約等于無限個點?5個點和50個點,那個更和無限個點接近?
  虧了我們的老師還是平板檢定規程的執筆人之一,居然說規程“唯一性”的推薦了“對角線方法”。在無法否定6.3.4.2條規定“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情況下辯稱“有一個‘在平面度測量結果不確定度滿足公式(1)的條件’做前提的,這是規程人性化的表現”,那么請問某老師,對角線布點就可以取消“平面度測量結果不確定度滿足公式(1)的條件’做前提”嗎?規程這句話的目的無非是說平板檢定首推對角線布點,并不反對其它布點形式罷了。既然如此,網格布點形式又有何不可,受檢點為3×4違背了≥9的規定了嗎?到底是誰在“胡攪蠻纏”呢?
  本人承認個人語文水平很差,但絕不會像某老師那樣把“無必要”和“過多”畫等號,把n≥9與n=9畫等號。老一輩計量工作者使用了“過少”、“無必要”、“適宜”三個詞,我相信他們懂得用“過少”這個詞,并不是不懂得用“過多”這個詞。如果真的是“無必要”就是“過多”,他們一定會直接使用“過少”、“過多”、“適宜”三個詞了,不等式n≥9也會直接寫成等式n=9了,我相信老一輩計量專家在這里不會和廣大計量工作者過不去。只有我們的這位老師的語文水平才會把“無必要”與“過多”畫等號,把n≥9與n=9畫等號。
  至于是否涉密的問題,我相信大家都懂,我沒有必要解釋。至于激光自動跟蹤儀的幾個生產廠家的不同產品,我有沒有“機會和條件見實物”,甚至是否使用過該儀器,本人也沒必要和某專家比高低,我只是講出實際情況供量友們參考。圖片中穿黃色衣服手持激光跟蹤儀測頭進行空間測量的那位,其手持約一公斤重的測頭操作,的確沒有給大家“力不從心”的感受,因為那僅僅是相當于“三坐標測量機的測頭”罷了。可是你知道是誰,是幾個人把那個安裝在地面上的儀器主體搬到現場的嗎?相信老師并沒有出過力去抬它吧?
  我對老師提供的資料發自肺腑的感謝,至于老師領不領情那是老師的自己的事,我只做我該做的事,說該說的話。還是那句話,恕我對老師帖子中的無聊用語不再回復。
64#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9 10:31:24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位斷章取意的做法既小兒科又非常拙劣,這就是其抱怨在論壇“不受待見”的直接原因。

       本來“結合規程的“四性”以及實驗報告中數據、分析、結論來談n≥9,應該就是n=9,包括其正向附近”的論述,應該是完整的一句話,到了其嘴里就成了“n≥9,應該就是n=9”,告知樓上某位一句,光天化日、大庭廣眾之下,做這樣的斷章取意,這就是討論問題的態度不端,應屬品行太差,人格缺失!“何不就寫n=9?數學科學何不消滅≥這個符號?”的質疑,應該是某位喪失理智、無事生非的瘋狂表現,所以應該“被消滅”的是論壇中被某個所謂的管理團隊成員身體力行倡導的惡劣氛圍。

      樓上某位在帖子中,虛張聲勢的眾多質疑,應該就是胡攪蠻纏,反問一句:“越多越好”是多至什么程度?有技術實驗做依據嗎?如果多至所謂的“掃描”,那不就是你不得不承認的“做不到嗎”?某位“越多越約等于”還是“還是越少越約等于”的疑問,這如同結巴似的“越”字排列,不就是在“擰種”,在鉆牛角尖嗎?!告知一下,“越少”和“越多”都不會等于“無限”,如此不考慮實際,不考慮實驗結論,不考慮經濟性及效率,去追求那個虛渺的所謂的“真實”,以及“那個更和無限個點接近”,不是胡攪蠻纏又能是什么?樓上某位就象現代版的“唐吉可德式的盲人瞎馬”,是無聊且極端的偏執,提請樓上某位重視他人好心好意的規勸或提醒,警惕精神衛生中心在向你招手這樣的現實!

      沒人去“否定6.3.4.2條規定”,那個章節主要談的是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的受檢點分布,包括對角線布線布點的示意圖,某位不會主次不分吧?章節的最后附帶了一句“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是考慮了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既然某位知道何謂“首推”,盡管可能不懂得“首先推薦”的根據及理由,也沒必要“繞來繞去”的胡攪蠻纏啊?!你確實太不講究了!當談論對角線布線布點方式時,樓上某位冒出了“n=12或16”,輕微的評價應該是“毛躁”吧,現在知道談“3×4”時,加上個前提“網格布點形式”,說明你不得不認可過去的半截話錯誤,知錯不認錯,但該錯就好,不能對“小人”做過高的要求嗎。“過少”、“無必要”、“適宜”三個詞的談論,不去再與某位深談了,畢竟其已經承認“語文水平很差”。至于把n≥9與n=9畫等號,應該就是n≥9=n=9吧,也由著某位好了,就算首創吧。

      樓上某位“不會和廣大計量工作者過不去”的說辭,應該是無話找話,沒人和廣大計量工作者過不去,僅是與你一個人“過不去”,目的是為了“廣大計量工作者”或稱論壇中的量友們不受某位的誤導,所以,這個“過不去”,必須要“有”。

      “涉密”的說辭,大家確實都懂,越解釋會越丟丑的,你就“閉嘴”吧。激光跟蹤儀不是激光自動跟蹤儀,這與三坐標測量機不是三坐標自動測量機一個意思,對“首創”的渴望把某位害慘了,再去網上查吧,你確實讓人看不起的!“力不從心”就是樓上某位理解的對儀器主體的“搬”與“抬”,不知道較為平坦的路可以推嗎?儀器的移動設置非常方便,價值幾百萬的精密儀器用人力去“搬”或“抬”,讓人提心吊膽不講,你明明是耀富方式不當吧?!買來豪車不坐,前寶馬、后奔馳,某位在兩車之間騎自行車,個人感覺以富為榮,他人看著笑話其傻,真不知道某位會愚蠢到如此程度。

      樓上某位對“提供的資料發自肺腑的感謝”,虛偽的東西還是免了吧,告知一下,本人提供的所有技術資料、圖片、歷史事實等都是為了論壇中的大伙,與你沒什么關系。如果你能提供點有價值的東西給大家,大家也會感謝你的,只是你沒這個能力及條件,以及漠視大家這個群體罷了,但你千不該萬不該來論壇誤導大伙吧?!你應該懂得自責!有所良心發現!
6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19 15:54:20 | 只看該作者
  我并沒有曲解老師的意思,無論你以什么理由說“n≥9,應該就是n=9”,其目的都是為了說明“n≥9,就是n=9”,落腳點就是為了把規程上說的n≥9中那個“≥”符號理解成就是“=”號,而推導出≥就是越少越好的含義,從而推導出你的結論:“≥9”就是“=9”,如果n=12就違背了n≥9的規定。“態度不端”,“品行太差”,“人格缺失”的人自有人在,沒有必要載樁他人。挖苦別人語文水平低的某老師堅持認為“≥9”就是“=9”,也只能由他去,任何語文水平低的人都知道12滿足“≥9”。
  老師既然問“越多越好”多至什么程度,我可以回答多到什么程度都不過分,關鍵是你的成本承受力和風險的大小。所以,GB/T19022說測量過程的設計應該與測量過程失控產生的風險相適應,這就是你提供的老一代計量工作者使用“無必要”、“適宜”,而不使用“過多”的科學道理。老師認為“無必要”就是“過多”,本身就是對老一代計量工作者的曲解。
  檢定規程規定“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老師無法否認,現在又曲解為僅僅是“是考慮了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還要載樁他人為“小人”,我只能無語。我可以告訴大家,根本原因還是考慮到了國家標準GB/T11337《平面度檢測》關于測量布點形式的規定。在JJG117-2005平板檢定規程發布時,《平面度檢測》國家標準的1989版早已發布實施16年,2004版也于2004年11月發布。即便2005年3月發布的平板規程在起草時可能還來不及充分研究考慮與2004版的GB/T11337如何協調問題,但至少規程起草班子對如何與16年前發布的GB/T11337協調已深思熟慮,對該國家標準提出的網格布點、對角線布點等平面度檢測中常用布點形式如何應用于平板檢定規程是經過了認真研究和討論了的,絕不會僅僅是為了向“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作出妥協。
  誰都知道平坦的路可以推,當然地處華北平原地帶的某老師可以不擔心搬運問題,那就請該老師來我們云貴川渝的企業用車推一推吧。另外重大裝備制造業精測人員經常遠離生產車間到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的設備安裝地點實地檢測服務,也扛著百公斤以上的東西出差嗎?我并不是說哪一種儀器就好或者就不好,它們各有各的優缺點。平原地帶或者固定安裝使用你提供的那個儀器是問題不大,因為可以為精測人員配置一個平板車,甚至是把你的“前寶馬、后奔馳”改裝用于儀器的不同使用地點轉移。
  我說的情況只是針對它的笨重,提醒一下對于地處山區和長途檢測服務,選擇這個品種應當慎重,謾罵他人“愚蠢”的某老師自己去考慮吧,對此本人不再多說。總之,哪一個帖子沒有挖苦諷刺和謾罵語言就不舒服的某老師不管你如何對他真心,他都是要謾罵的,這也是別人無可奈何的事,就由他吧。
66#
xqbljc 發表于 2013-10-19 21:39:38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位的語文水平確實夠差的,兩句“載樁他人”的話,讓人數分鐘的費勁思量,使用車輛拉運“木樁”,顯然與帖子的內容無關聯,反復思考后,猜測應該是“栽贓他人”吧,思考中間還考慮是成都方言呢。

       “n≥9,應該就是n=9”,這樣的解讀,也只有某位這樣品行不端的人才能想得出。我在上一個帖子中已經把要說的話都講清楚了,再重復就屬反復“彈琴”了,我相信論壇中的量友們,能夠識別某位掐頭去尾、斷章取意的卑劣行徑,并對樓上某位所謂的管理團隊成員身先力行的惡劣文風給以譴責。樓上某位對“越多越好”多至什么程度疑問的解釋是:“多到什么程度都不過分”,那么請問某位,你在29樓所講“節距法受橋板跨距不能無限趨小的限制”的說辭,又應該做如何解釋呢?別講“不無法做到”的“全息”,解釋之前,要設計好“繞”行的路線。上述出自同一個人的兩種大相徑庭的說辭,我們到底應該聽信前者還是聽信后者?對于“自虐”式的抽臉,大家也已經見怪不怪了,畢竟臉面對某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

        平板修訂過程中的某些思路、過程,包括與某些推薦性的標準的協調問題,以及什么莫須有的“妥協”等,某位也是“了如指掌”,真“神人”也,應該是“不知裝知吧!。怎么,是不是需要將貴企業打報告要求修訂某規程換人的情節,以及換人不考慮樓上某位的原因,以及換人報告撰寫人對某位的評價,也放到論壇來講一下?樓上某位的口碑確實夠差的。

       激光跟蹤儀用“車推一推”的說辭,讓人再次感受到某位的不懂裝懂,告知某位一下,該儀器移動設置非常方便,不需要你使用什么“平板車”來推拉,與這樣無知的人談問題實在煩人。至于某位所談身扛“百公斤以上的”儀器去“數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以外的”地方“實地檢測”,如此傻乎乎的負重遠行,也只有某位才干的出來,不是“載樁”遠行,也是進水或被踢了。告知一下,交通工具非常方便,儀器本身也是便攜的,你就不要在那里不懂裝懂、無事生非了!

       樓上某位的帖子空空如也,已經不敢正面談論技術問題了,本人包括大家不屑于搭理其就是了。
6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19 23:07:00 | 只看該作者
  老師仍然堅持“n≥9,應該就是n=9”,檢定規程明明規定n≥9,n≥9真的應該就是n=9嗎?何不直接寫成n=9,而寫成n≥9呢?難道規程起草人員就是要捉弄廣大計量人員嗎?n≥9的含義明明是最小為9,最大不限的含義,某專家一定要解讀為“應該就是n=9”,還挖苦別人語文水平低,似乎別人在載樁陷害他,那就自己繼續堅持好了。
  在29樓所講“節距法受橋板跨距不能無限趨小的限制”,這句話正是指出節距法的不足。為了反映被測表面實際情況的受檢點越多越好,就必須要求橋板跨距越小越好,可是橋板的兩個支點并不能重合,即實際情況并不允許橋板跨距無限趨小,因此節距法并不能全面反映被測表面的平面度,檢定規程規定用局部平面度檢測作為補救措施也就在所難免。這里面有什么矛盾嗎?
  是誰在64樓把6.3.4.2條規定“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的正文貶低為只是“最后附帶了一句”,只是“考慮了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那么請問老師“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如果違背科學需要考慮嗎?國家標準對平面度檢測的布點形式才是真正需要考慮的因素難道不是嗎?至于標準和法規的起草人事安排不在本主題帖討論范圍內,我也已經多次說過堅決支持國家有關人事安排是本人的一貫立場,如果某老師對一些標準和規范撰寫人的更換非常感興趣,對一些撰寫人的評價感興趣,想“也放到論壇來講一下”,那就請便吧。本人只對技術討論感興趣,請恕我拒絕參與這種無聊話題的回復。
  老師認為百公斤以上的東西是便攜的,那就由便。我們一兩個人是搬不動的,更不要說山上山下移動,我們的便攜能力限制在25公斤以下。是不是無事生非,是誰無事生非,凡是用過該儀器的人心中有數。在此我也順便再次重申65樓的觀點,我并不評價哪一種儀器就好或者就不好,它們各有各的優缺點,平原地帶或者固定安裝使用那個儀器是有優勢的,但是頻繁移動或遠距離攜帶執行檢測服務要選擇它需慎重考慮。
68#
xqbljc 發表于 2013-10-20 20:24: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20 20:27 編輯

樓上某位象撈到什么“稻草”似的,在那里掐頭去尾、斷章取意的反復“繞”“n≥9”的話題,實際上大家都看到了完整的論述,這不是哪個人可以顛倒黑白的。某些量友也在發來的短消息中,譴責了樓上某位的拙劣行徑,所以招致“民憤”,對樓上某位是遲早的事。至于樓上某位“載樁陷害”的事,就由著其拉著“木樁”“繞”吧,會有“木樁”砸其腳的那一天!

      “節距法受橋板跨距不能無限趨小的限制”與受檢點“越多越好”以及“多到什么程度都不過分”,樓上某位信口開河確實到了喪失理智的程度,受檢點“越多越好”以及“多到什么程度都不過分”的說辭,明顯就是橋板跨距長度趨0的狀況,而其過去所言“橋板跨距不能無限趨小的限制”,這前后不就是自相矛盾嗎?不就是自我“抽臉”的自虐行為嗎?!故弄玄虛的疑問“這里面有什么矛盾嗎”?應該是不排除其自虐的盲目性,其確實不懂的敘述論點,要前后一致,不可以前后不搭,或自相矛盾的,其已經對隨意性的胡說八道習以為常了。

      沒人貶低規程中的6.3.4.2章節,最后附帶了一句“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也是事實。規程的原文擺在那里,由不得某位無事生非,大家會看清楚的。對于“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如果違背科學需要考慮嗎”的疑問,是某位無中生有假設的偽命題,請問:方格法布點布線方式以及作圖法的數據處理過程及非對角線的評定方法等等,“違背科學”了嗎?你敢說上述是違背科學的嗎?如果這個無中生有的假設純屬某位的無事生非,那其就是在論壇中“攪混水”,就是在胡攪蠻纏。考慮或尊重“某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是規程人性化的表現,這并沒有丟失任何原則,樓上某位無話可說、惱羞成怒,所以就以無事生非為手段,竭力擺脫尷尬處境罷了。告知某位一句,不可能的!!!

      規程、規范編寫人安排確不在本主題帖討論范圍內,但是,樓上某位連本企業負責編寫的規范,都不能介入其中,反映的是其能力、水平及口碑的差距。2008年11月,樓上某位的企業負責編寫某規格內徑千分尺規范(JJF1215),在起草人變更報告中,去掉了廖X,增加了王X和XX兩位(與某位不是同一個企業),樓上某位做為企業的計量管理者,估計是分管計量技術的吧?沒有被更換進去,這就反映了其水平、能力及口碑的差距,對于變更報告的撰寫人對樓上某位的評價,考慮保全某位面子的原因,暫且不去談,所以,某位在論壇中拙劣的表現,是有其根源的。規程、規范編寫人的確立,并不是什么“國家有關人事安排”,就是單位推薦,計量技術技委會同意即可,樓上某位“混”到如此地步,也只有在本論壇中繼續“混”下去了。

      樓上某位對激光跟蹤儀,應該是見都未見過,更不要講使用了,怎么知道其重量為“百公斤以上”,拍著腦袋瓜的想象吧?!告知一下,不講其附件,沒那么重的,可拆卸及便攜,出檢攜帶還是比較方便的。當然,你如果去測珠峰,要有相應的運輸車輛及人員,我們國家測珠峰,就是使用了瑞士徠卡無償提供的測繪設備的。不多講了,樓上某位就是在攪混水,其攪混水的伎倆還是無知的。
6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20 22:38:07 | 只看該作者
  “n≥9”絕不是可以認為“n=9”,只能解讀為n最小取9,最大不限。受檢點“越多越好”以及“多到什么程度都不過分”正是我說的“橋板跨距長度趨于0”的狀況,既然你也知道橋板跨距長度不能趨于0,那就對了,這就是節距法的不足,因此要全面反映被測表面的狀況就不得不用局部平面度檢測來補救。難道這里面存在著矛盾嗎?“n≥9,應該就是n=9”才真正是“自相矛盾”的說法。
  只要某老師認可規程中的6.3.4.2條“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也是規范的正文,而不是什么為了“考慮了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才不得不“附帶”的一句話就足夠了,其他的無須多言。國家標準GB/T11337明明白白規定的布點方式不僅僅是對角線布點一種,因此規程的這句話并不是什么考慮“部分人的歷史習慣”,而是考慮如何與國家標準的協調一致。
  我多次說過,我只對技術討論感興趣,雖然我支持國家局關于標準和規范起草的人事安排,但在技術討論中我不感興趣。既然老師那么感興趣地提出了JJF1215起草小組的人事安排,我可以告訴老師,我并不是該規范安排的任何單位的員工,和任何起草人也均無人情關系,盡管其中安排的所有人我都認識。同時,盡管我到國內上百家國有大型企業、民營企業和軍工企業服過務,我也不是任何企業的計量“管理者”,更談不上什么方面的“負責人”,本人只是普普通通一個計量工作者而已。
  如果老師認為我沒有使用過激光自動跟蹤儀,甚至連見都沒有見過,我也沒有必要表白和炫耀,我只是說幾種激光自動跟蹤儀有的笨重而穩定,有的輕便而易受外界影響,各有優劣利弊,我只是提醒量友們選擇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慎重考慮。有的企業開始只考慮了示值穩定準確度高,沒有充分考慮移動頻繁甚至需省外安裝現場服務以及女同志多的特殊情況,以至于影響了該貴重儀器的使用效率,不得不再增添另一種更輕便的激光自動跟蹤儀,這也是事實。恕我就不直接提及使用企業、生產廠家和儀器型號了。當然對于老師這樣的研究院級別的單位,經費充足,運輸工具不成問題,而且也用不著專家級人物親自搬運,再加上地處平原地帶,選擇笨重一點穩定性占優的測量設備也并不是不妥。我的提醒僅限于女同志多、儀器移動頻繁,經濟效益不好而不能為計量室配備運輸工具,特別是再遇到企業地處山區廠區地形上坡下坎,計量工作者在選擇測量設備時必須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是誰在“攪混水”,并且“攪混水的伎倆還是無知的”,本人不得而知。
70#
xqbljc 發表于 2013-10-21 08:04:26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位似被打雞血了,昂奮的狀態明顯就是精神、人格等都基本分裂或缺失,其確實被招手了!

       對于“n≥9”的論述,樓上某位從63樓、65樓、67樓、69樓反復給以喋喋不休的胡攪蠻纏,從數學領域的所謂解讀“繞”到當前平直度的測量,語無倫次、斷章取意以及胡攪蠻纏,表現既充分又丑陋。為了講清楚真實情況,建議大伙去61樓看一下,本人對“n≥9”論述的原話就白紙黑字的放在那里,是非由大家去識別。自己也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定的方便,將對“n≥9”的論述原話粘貼如下,便于大家對樓上某位空虛無聊的精神狀態有一個合理到位的了解、認識和評價:

      偏離規程去談n≥9,其正確的數學含義應該是不等式的左邊不小于右邊,結合規程的“四性”以及實驗報告中數據、分析、結論來談n≥9,應該就是n=9,包括其正向附近,所以樓上某位“......最大不限,......n=∞也并不為過”以及“越多越好”等說辭,應該就是胡攪蠻纏和睜著眼睛說瞎話,因為這樣的說辭,沒有實踐及實驗做技術依據,純粹是偏執的憑空想象以及信口開河!

      樓上某位關于“一針見血指出了節距法的不足之處”的空洞論述,應該改為“血濺熒屏指出了節距法的不足之處”,這樣才更有“血性”。某位確實無聊之極。“節距法”確有不足,但它是科學、正確的,也是正在被作為“首推”(唯一)檢定方法寫入規程,用于檢測平直度的主導方法,而被某位吹得天花亂墜的所謂“跨距長度趨于0”的“全息掃描”,卻是被其自己以在實際測量中“做不到”而被其自己否定。綜合考慮前者的“不足”及后者的尷尬“做不到”,誰在胡攪蠻纏也就“水落石出”了。所以,從來“不靠譜”才是“擰種”的特質。至于節距法的不足,用局部平面度檢測來補充,也成了某位“攪混水”的理由,但是樓上某位恰恰不懂得局部平面度檢測也是只能使用“節距法”來進行的,所謂的平面波動量檢測是一種“變通”的方法,當“變通”的方法發現了實際的問題,最后的解決辦法還是唯一正確、可行的“節距法”,這些其確實不懂得!

       規程中的6.3.4.2條“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確是規范的正文,也確是“考慮了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這些某位既不懂也不了解,應該是正常的,但其胡言亂語“才不得不“附帶”的一句話”,只能說明其“無知透頂”;“其他的無須多言”,某位“霸道”的作風應該是不知道自己姓啥名誰了吧?告知一下,在有良知的人面前,你確實分文不值!與推薦性標準GB/T11337協調一致的說辭,樓上某位想象力太怪異了吧?規程的編寫從未考慮這個推薦性標準,計量檢定必須要執行的是規程這樣的法規性技術文件,而不是什么推薦性標準。至于“協調一致”是在雙方都正確,且理解一致的前提下,否則,規程是不會像某些錯誤的東西做讓步的,具體例子在實際工作中是有很多的。這些,樓上某位依然還是不懂裝懂!

      JJF1215規范編寫人員更換的事情,盡管與問題的討論無關,但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樓上某位能力、水平及口碑的差距,所以“不感興趣”無法抹去這段歷史,當樓上某位有興趣之時,再將更換報告原文,以及更換報告撰寫人對樓上某位的評價給以細談。樓上某位又自稱自己是“普普通通一個計量工作者”,不知道其“自稱”什么時候又發生了改變,大家會記得某位的自稱應該是“擰種”吧?!你的所作所為,使你的“改名換姓”變得根本不可能!

      激光跟蹤儀(非激光自動跟蹤儀)的爭論,正在變得毫無意義,其原因就是:樓上某位是不懂裝懂,所以,就由著某位去唱獨角戲好了。
7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22 01:29: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3-10-22 02:08 編輯

回復 70# xqbljc

  某老師越來越不像話了,居然連“打雞血”都罵得出口,這還是道貌岸然的計量界知名老專家嗎?本人對你的這種行為仍將保持不屑一顧,不予回復。  對“n≥9”論述的原話的確就白紙黑字的放在那里。對于n≥9,其正確的數學含義就是不等式的左邊不小于右邊,“結合規程的‘四性’以及實驗報告中數據、分析、結論來談”,n≥9也不應該理解成就是n=9。處在“空虛無聊的精神狀態”的人是誰,大家心中有數。如果真的就是n=9,而寫成n≥9,這個寫法本身就是個失敗,寫的人就處在“空虛無聊的精神狀態”,是誠心愚弄基層計量檢定人員的做法。
  一針見血指出了節距法的不足之處的不是我,只要看看你在54樓提供的歷史資料第三張圖就清清楚楚了,這都是老一代計量工作者早就告訴我們的道理。即便是你在7樓的回憶也清清楚楚地寫道,增加局部平面度的檢定是考慮到:③檢定方法“節距法”的不足(“節距法”只檢測了平板工作面的有限截面和有限個點,無法反映平板工作面的真實狀況)。老師不應該這么健忘。
  也許老師作為規程的起草者是“考慮了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但是作為檢定規程的編制絕不是以考慮什么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作為理由的。習慣做法可以“考慮”,但絕不是“理由”,正如你說的“規程是不會像某些錯誤的東西做讓步的”。理由只能是和其它相關國家標準的協調一致。對角線布點絕不是GB/T11337唯一的布點形式,因此檢定規程才需要在推薦對角線布點的基礎上把“允許采用其他測量點分布形式”寫入正文。寫入正文也絕不是你說的什么“附帶”的一句話那么無足輕重。本人的確是小人物,“分文不值”,只有某老師這樣的大專家才認為規范的編制應該把“部分人的歷史習慣做法”放到比國家標準的規定更重要的位置。
  關于JJF1215規范編寫人員更換的事情,本來就與此問題的討論無關,只有某老師才喋喋不休,興趣盎然,本人的確不感興趣。我再次重申,該規范起草的人員和相關單位情況本人均清清楚楚。但那些人員除了均為本人的朋友之外,本人與該規范的編制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關系,幾個起草單位除了與本人所在企業有業務往來之外,也沒有一個單位是本人所在單位。本人也的的確確是另外的某企業普普通通一個計量工作者,不敢也不想與我們的專家級老師站在同一個平臺上。所謂的“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樓上某位能力、水平及口碑的差距”,對其中某人從編制人員中撤出原因的誣蔑,純屬造謠滋事。在此,我誠心誠意和鄭重地勸導某專家級老師不要為此釀成什么糾紛。你可以對本人喋喋不休、沒完沒了地挖苦諷刺和謾罵,本人基于歷史上對你的崇拜以至于一直稱呼你為老師,可以不予計較,但其他人是不是愿意無緣無故地承受你的誣蔑和誹謗,我的確不敢打保票。
  不管是叫激光跟蹤儀還是叫激光自動跟蹤儀,我可以告訴老師所提到的幾種儀器本人均使用過,只要明白我說的道理就好,面對各種激光自動跟蹤儀的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事實,的確不懂裝懂地再爭論下去毫無意義。
72#
xqbljc 發表于 2013-10-22 07:51: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22 08:05 編輯

“打雞血”是歷史某一個時期的真實現象,這里加了引號,也是某人所講的“比喻”,所以與什么“罵人”不牽扯的。它只是樓上某位“昂奮精神狀態”對歷史某一個時期的真實現象的“真實還原”。

       JJF1215規范編寫人員更換的事情,某人從編制人員中撤出原因,在報告中寫的很清楚,那就是“由于工作調動”,這里沒有什么誣蔑和造謠滋事,也沒有樓上某位期待的什么“糾紛”,只不過是“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樓上某位能力、水平及口碑的差距”。

       71樓的帖子,除了斷章取意、胡攪蠻纏、睜著眼說瞎話外,再有就是沒完沒了的重復和“繞來繞去”。所以,不值得給以任何回復,由其無聊自樂去好了。
73#
xqbljc 發表于 2013-10-22 12:22: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22 12:24 編輯

對于使用小角度測量儀器,以“節距法”進行平直度測量的討論,由于樓上某位“攪混水”的胡攪蠻纏,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在問題討論的過程中,不少對平直度測量感興趣的量友們,發來短消息,希望能提供某些關于平直度測量的技術資料,反映了大家還是非常想了解“節距法”的測量原理及基礎知識。但非常抱歉的是:盡管自己手頭這方面的資料應該不少,但缺乏電子版的,所以只能提供了部分應該講屬相互借鑒、大同小異的通稿資料,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下面將自己學習過的一個應該比較好的刻印資料,以圖片的形式上傳,供大家參考,這份資料是自己見到過的,唯一對“節距法”的測量原理及兩端點連線計算公式闡述比較深(涉及定積分)、推導比較細的的資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74#
xqbljc 發表于 2013-10-22 14:38: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3-10-22 14:48 編輯

對上傳《形位公差測量》(上中下三冊)圖片的一個附帶說明:

       《形位公差測量》是濟南材料試驗機廠郝傳文同志及濟南第二機床廠吳報平同志參照有關資料,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經驗,共同編寫的資料。二位同志上個世紀的50年代末均在廠計量室工作,是受人尊重的計量老前輩。它們所在的計量室均是當年蘇聯援助,由蘇聯專家指導建立的。

        本人的疏忽,實在不應該,特此說明。
7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3-10-22 17:00: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3-10-22 17:12 編輯

回復 72# xqbljc

  既然某位專家認為“打雞血”并不是侮辱人格,自己所說的“打雞血”,保持其“昂奮精神狀態”,對歷史某一個時期的真實現象進行“真實還原”,就自己承受吧。好了,讓我們靜待某專家還能夠罵出什么樣的低俗語言!
  關于 JJF1215規范編寫人員更換的事情,我可以明確告訴某老師,盡管我并不是該企業更不是該計量集體的一員,我還是為計量戰線有這樣的集體感到驕傲。是他們為了消除和減少拼接式內徑千分尺的拼接誤差和自重繞度產生的巨大誤差,首創并自己動手敲敲打打制造了國內第一根雪茄形大尺寸一體式內徑千分尺,為了確保其示值誤差滿足測量要求與國內一家儀器制造廠還共同研制了國內首臺10米和20米激光測長機,為三峽工程立下了汗馬功勞,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了五一勞動獎章,我們計量行業內拿到五一勞動獎章的集體恐怕并不多。他們是優秀的集體,領導和員工都是可敬可佩的,該規范交給以這個集體為主的班子編寫和修訂是無可非議的。
  某專家收回了其68樓的初衷,把某人從編制人員中撤出原因歸位到“由于工作調動”,正是本人誠心誠意對某老師所希望的。不過,某老師卻仍然堅持把JJF1215規范編寫人員更換的事情與“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樓上某位能力、水平及口碑的差距”聯系在一起,我們大家確實都不明白其所說的“樓上某位”與從編制JJF1215規范人員中撤出的“某人”是怎么聯系起來的。對JJF1215規范編寫人員更換之事十分感興趣的某專家是不是也澄清一下呢?
  一般來說,理虧詞窮的人對別人有道理的話心服口不服,為了保持面子,從來就是要么謾罵別人“昂奮精神狀態”,要么以“不值得給以任何回復,由其無聊自樂去好了”為由進行結束,此等做法本人完全可以理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 10: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高清特级特黄毛片| 尤物视频www| 真精华布衣3d1234正版图2020/015| 成年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国产在线无码视频一区| 久久精品二三区| 香蕉污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师生制服| 国产成人无码一二三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欧美| 青苹果乐园在线高清|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国产mv在线天堂mv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专区| 手机在线看片国产| 欧美v在线观看|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www|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精品国产| 色与欲影视天天看综合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公与2个熄乱理在线播放|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欧美肥妇毛多水多bbxx水蜜桃 | 成人动漫3d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福利网站| 亚州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 青草青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免费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欧美| 91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一进一出动态图| 波多野结衣不卡|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精品| 久久99精品视免费看| 秋霞免费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第六页|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草莓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