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6-16 21:56 編輯
大家看看169樓這位“學術流氓”參與技術討論的學風有多惡劣。問他“數顯卡尺和數顯卡尺顯示裝置的分辨力分別是多少毫米?”大家可以去數一數這已經是第幾次問了。這位“學術流氓”不是東扯西繞就是答非所問,估計這一輩子他都不會回答這個問題。 JJF1001第7.14條“分辨力”定義中就說到了“示值產生可察覺到變化……”,這不是用肉眼察覺還能用什么察覺呀?“混九規”先生,說給大家聽聽。線紋尺這種沒有移動指針(或移動指示刻線)的實物量具,哪部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里規定了其“分辨力是分度值的1/2”呀?又有哪部檢定規程說了指針式百分表的“分度值”=“分辨力”呀?你以為就你聰明是不是?又想在這里忽悠誰呀?分度值為0.01mm的指針式百分表,既然其“引起示值產生可察覺變化的被測量的最小變化”都只有0.005mm,你那是什么非人凡胎造就出來的肉眼,能夠辨別出0.001mm呀?儀器都沒有察覺出來,你倒有超凡的奇葩眼里,請問你還是不是人啊?你的眼力比儀器的分辨力都高,還要用儀器去測干什么? 在檢定數字式儀器時,按顯示裝置分辨力的1/10為單位量逐漸增加時,我們總是可以找到一個量值,增加到5/10顯示裝置分辨力時儀器會跳一個字,同樣減少到5/10顯示裝置分辨力時也會跳一個字,末位數在其他情況時保持原變化了的數字不變。這說明儀器的分辨力是顯示裝置的分辨力一半。
172樓量友一棍就擊中了此“學術流氓”的七寸。對于示值穩定的數字式儀器而言,假設該示值點的“化整前示值誤差”為0,那么被測量的變化從-5/10(分度值)~+4/10(分度值)時,其示值都將保持不變,只有被測量從-5/10(分度值)增加到+5/10(分度值)時,示值才會增加跳變一個增量(一個字),即引起示值產生可察覺到的變化,其“分辨力”=5/10-(-5/10)=1個字(物理分辨力)。當被測量從+5/10(分度值)增加到+10/10(分度值)(即“分度值”的1/2)時,不知道這位“學術無賴”有什么超凡的魔力能使儀器的示值跳變一個字,讓其肉眼能夠識別出來。 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對于示值不穩定的數顯儀器,即使被測量無變化,其末位數字的跳變范圍都超過了一個字(分度值),難道“分辨力”還是“分度值”的1/2嗎? 164樓引用的文件內容,估計是還沒有術語“顯示裝置的分辨力”時的解讀。因此其(2)關于模擬式儀器的說法幾乎沒有錯誤,完全正確。但其(1)的說法就把數字式儀器的分辨力與儀器顯示裝置的分辨力劃等號了,只能認為是時代的烙印。自從JJF1001將顯示裝置的分辨力與數字式儀器的分辨力區分開以后,這種解讀應該改變了。
明明我41樓和43樓貼出的截圖證據,都表明(2)的說法值得商榷,(1)的說法對于“物理分辨力”來說是完全正確的。可這位腦殘想得就是跟別人不一樣,而且也不舉證,真可謂不可救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