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測量不確定度的評估程序
11.1 目的:
為了增加對測量結果的信任度及提高服務質量,使測量結果更接近真值,因而對儀器計量實行了不確定度評定.
11.2 范圍:
所有內部計量的儀器.
11.3職責:
11.3.1實驗室負責組織評估工作的展開.
11.3.1經理負責審批評估報告.
11.4不確定度評定程序
11.4.1分析不確定度來源(比如:人員/儀器/樣品/方法/環境等)
11.4.2標準不確定度的評定
A A類評定
用對一系列觀測值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得到的實驗標準偏差就是A
類標準不確定度值.
一般情況下,對同一被測量X,獨立重復觀測n次,用算朮平均值X=
作為測量結果時,測量結果的A類評定的標準不確定度為:
式中,
其中,n-1為自由度
B B類評定
用非統計的方法進行評定,用估計的標準偏差表征.一般情況下,可利
用以下相應公式計出標準不確定度.
?已知置信區間的半寬a和包含因子k,則xi的標準不確定度為U(xi)=a/k.
?已知擴展不確定度Up和置信水準p的正態分布,標準不確定度為:u(x)=Up/Kp
?已知xi的擴展不確定度U(xi)和包含因子K,則xi的標準不確定度為:u(xi)=U(xi)/K.
?已知擴展不確定度Up和置信水準p與有效自由度Veff的t分布,標準不確定度為:u(x)=Up/tp(Veff
獲得B類標準不確定度的信息來源一般有:
(1)以前的觀測數據
(2)對有關技術資料和測量儀器特性的了解和經驗;
(3)生產部門提供的技術說明文件;
(4)校準證書/檢定證書或其它文件提供的數據/準確度的級別,包括目前暫在使用的極限誤差等;
(5)手冊或某些資料給出的參考數據及其不確定度;
(6)規定實驗方法的國家標準或類似技術文件中給出的重復性限r或復現性限R.
11.4.3計算A類或B類標準不確定度后,則要對其合成不確定度,合成不確定度的計算為:
?當輸入量xi是彼此獨立或不相關時,合成不確定度為:uc(y)=
?當被測量Y為相互獨立的輸入量xi的線性函數時,合成不確定度為:
11.4.4計算擴展不確定度.
分析此測量是何種分布,然后取其相應的包含因子k,則擴展不確定度為U=Kuc.
11.4.5評定測量結果與其不確定度,如果標準程序及其它影響量引入的不確定度不大于被校儀器允許誤差極限,則判該儀器為合格,否則反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