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量值傳遞體系
計量基準、標準的作用及法律地位 計量基準一般分為國家計量基準(主基準)、副計量基準和工作計量基準。 國家計量基準,簡稱國家基準,是在特定計量領域內復現和保存計量單位并具有最高計量學特性,經國家鑒定、批準作為一全國量值最高依據的計量器具。
副計量基準,簡稱副基準,是通過與國家基準比對或校準來確定其量值,并經國家鑒定、批準的計量器具。 工作計量基準,簡稱工作基準,是通過與國家基準或副基準比對或校準,用以檢定計量標準的計量器具。
在一個國家內,量值溯源的終點(即量值傳遞的起點)是國家基準,它必須具有最高的計量學特性,它體現了一個國家計量科學技術的水平。 副基準在全國作為復現計量單位量值的地位僅次于國家基準。它用以代替國家基準的日常使用及驗證國家基準的變化。一旦國家基準損壞,副基準可用來代替國家基準。然而,并非所有的國家基準下均設副基準,這要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工作基準在全國作為復現計量單位量值的地位在國家基準和副基準之下,設立工作基準主要是為了不使國家基準由于使用頻繁而喪失其應有的計量學特性或遭受損壞。
計量標準是按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規定的準確度等級,用于檢定較低等級計量標準或工作計量器具的計量器具。《計量法》第五條規定:“國務院計量行政部門負責建立各種計量基準器具,作為統一全國量值的最高依據。”這就確立了國家計量基準的法律地位。計量法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分別確立了社會公用計量標準、部門計量標準及企、事業單位計量標準的法律地位。
中國的量值傳遞體系
量值傳遞的作用 保障計量單位制的統一和實現量值的準確可靠是計量工作的核心。量值不僅要在國內統一,而且還要達到國際上的統一。“量值傳遞”及其逆過程“量值溯源”是實現量值統一的主要途徑與手段。它為工農業生產、國防建設、科學實驗、貿易結算、環境保護以及人民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提供了計量保證。 量值傳遞是通過對計量器具的檢定或校準,將國家基準所復現的計量單位量值通過各級計量標準傳遞到工作計量器具,以保證對被測量值的準確和一致。即保證全國在不同地區,不同場合下測量同一量值的計量器具都能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工作。
量值傳遞的方式
量值傳遞的方式 傳遞中主要環節 傳遞領域
用實物標準逐級傳遞 基準、標準 普遍適用
計量保證方案(MAP) 基準、傳遞標準、核查標準 適用于某些領域
發放標準物質 標準物質 理化分析、電離輻射等
發播標準信號 標準信號 時間頻率、無線電等
計量保證方案(MAP)是一種新型的量值傳遞方式,是一個閉環式的傳遞過程,其主要特點是通過“傳遞標準”完成對參加者實驗室的測量系統(包括標準、方法、人員、環境、設備等)進行全面考核,并直接溯源到國家基準。通過“核查標準”,使量過程始終處于連續的統計控制之中,以保證測量不確定度的有效性。
中國進行MAP方案的研究已多年,近幾年,在中溫、活度、微波功率、衰減、量塊、維氏硬度、電阻、直流電壓、磁性材料測量等方面進行試點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計量保證方案的實施,必將進一步完善國家的量值傳遞工作。
中國的量值溯源體系
The Metrological Tracebility System in China 國家計量基準
National Primary Standards 副計量基準
Secondary Standards 工作計量基準
Working Standards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國家專業計量站)
Public Standards (State Motrological centres in special Fields)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國家專業計量分站)
Public Standards (state Metological Subcentres in Special Fields)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省級)
Public Standards (province level)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市級)
Public Standards (city level) 社會公用計量標準(縣級)
Public Standards (county level) 部門最高計量標準
Highest Standards of Dopartments 部門計量標準
Standards of Depantments 企業、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準
Highest Standar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企業、事業單位計量標準
Standard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工作計量器具(企業、事業、市場等)
注:1.本溯源體系的建立是基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2.國家計量基準、副計量基準、工作計量基準保存在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測試技術研究院、國家標準物質研究中心及其它技術機構。
Notes:1.Establishment of the metrological tracebility system based on the Law on Metr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National primary standards,secondary standards and working standards Conserved in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trology ,National Institu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NationaI Research Centre for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 and other technical services.
量值傳遞在技術上需要嚴密的科學性和堅實的理論依據,并要有較完整的國家計量基準體系、計量標準體系;與此相對應的是在組織上需要一套相應的計量行政機構、計量技術機構及其它有關機構,還要有一大批熟悉計量業務工作的專門人材,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量值傳遞體系。
計量檢定系統表 計量法》及有關法規、計量檢定系統表、計量檢定規程、計量技術規范等為量值傳遞工作提供了法制保證和技術文件依據。計量檢定系統表是國家對計量基準到各等級計量標準直至工作計量器具的主從檢定關系所作的技術規定。它由國家計量行政部門組織制定、修訂、批準頒布。基本上一項國家計量基準對應一個計量檢定系統表。
檢定系統表 引言 主要說明該體定系統表的適用范圍
計量基準器具 主要說明計量基準器具的用途,級成基準的全套主要計量器具名稱,測量范圍及其不確定度
計量標準器具 主要說明各等級計量標準器具的名稱,測量范圍,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
工作計量器具 主要說明各種工作計量器具的名稱,測量范圍,以及有關規定所要求的誤差(如:示值誤差、引用誤差、最大允許誤差等)
檢定系統框圖 分三大部分,即計量基準器具、計量標準器具,其間是檢定方法,用點劃線分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