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就是讓你去猜啊,猜不出來莫非就不評不確定度了,可是別人根本不用猜就評出來了。這可是您引經據典說這種場景需要考慮長期穩定性的 這樣討論問題就沒有意義了,討論還是要尊重基本的前提條件,您說的這情況當然可能會存在,或許您拿到電壓表用了一個月摔壞了也未可知,您認為會偏移出1%也行啊,你說出來會偏移多少,評出來就是了,不能光說不練 那好,就拿您的第一種情況來說吧。如果該儀器是剛校準完,我就用它做不修正測量,您能說無法確定偏移量會在什么地方嗎?我“猜”該儀器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在一個校準周期內,正常使用是不會有多大變化,就是溯源證書提供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用它進行B類評定,有什么問題嗎? 實際的“誤差”與“不確定度”之間,誤差變化,不代表不確定度也同步變化,本來兩者之間就不存在正相關的線性關系。 對啊,不確定度就是這樣定義的,您不明白嗎?不確定度曾經的定義好象就有:可能的誤差度量 不是我不明白,可能是您誤解了我的意思。我從來沒有否認這種做法。再次聲明,我的觀點是:當溯源證書給出了儀器不確定度的情況下,就直接引用,作為本級測量過程中由儀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與是否修正沒有關系。當溯源證書未給出儀器不確定度的情況下,可以向上級索要,也可以自行評估。自行評估就包括向上級機構索要原始檢測數據自行評估,和用最大允差套算的方法。 您曬出的定義注釋1僅僅是一句簡單的表述,并沒有具體的分析。我覺得GB∕T 27418-2017《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和表示》在這個問題上就給出了詳盡的分析,您不妨參閱一下。
a.png (171.83 KB, 下載次數: 298)
下載附件
2022-12-28 13:11 上傳
b.png (641.57 KB, 下載次數: 240)
下載附件
2022-12-28 13:16 上傳
不難看出,盡管當下絕大多數人將修正值b與不確定度U相加(U+b),取代擴展不確定度U。但該標準在未修正的測量結果的表達方式中,將修正值b與不確定度U分別列出。可見概念清晰,不容混淆。表面上修正值b作為不確定度的一部分處理了,但實質上b并不是表征離散程度的不確定度,仍然是表征偏移程度的偏移量。 還有一些相關表述,一并貼出,供參考。
c.png (746.31 KB, 下載次數: 297)
下載附件
2022-12-28 15:25 上傳
d.png (488.96 KB, 下載次數: 235)
下載附件
2022-12-28 15:25 上傳
關于您晚上發帖被攔截審核一事,我的確不了解,只有向論壇管理員咨詢了。也許論壇針對不同的用戶組別,設置了不同權限,具體有些什么條件,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