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求問一個計量標準最大允許誤差的問題

 關閉 [復制鏈接]
26#
chuxp 發表于 2018-4-10 15:32: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chuxp 于 2018-4-10 15:42 編輯

呵呵,又在這里忽悠量友了!

        JJF1094根本就沒有什么“1/3原則”,如果有,請貼出證據。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在這里居然能夠反反復復出現,大家不得不面對一個不存在的東西來進行辯論,實在是件奇怪的事情。

        JJF1094本身是特性評定的規范,根本就不是針對計量標準要求的規范,實際上也未涉及有關內容。只是規定:如果1/3成立,則在符合性評定時,可不考慮不確定度影響。僅此而已,哪里有對計量標準器的規定?

        對計量標準的準確度要求,國家早已明確規定了。看看國家的法律法規怎么規定的?如何才有資格檢定?計量標準的準確度是如何要求的?有沒有所謂的1/3?

《計量法》規定:
? ?? ? 第十條 計量檢定必須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進行。
? 《JJF_1104-2003_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編寫規則》
         第6.7條規定:
        檢定系統表中從上到下的傳遞過程中,計量標準的準確度隨之降低。兩個相鄰等別之間的不確定度之比,建議在2到10之間。
27#
chuxp 發表于 2018-4-10 15:37:46 | 只看該作者
目前,國家已經具有各個參量的計量檢定系統表百余個,大家可以查看一下,某人的所謂“1/3原則”不攻自破。
28#
路云 發表于 2018-4-10 15:47:32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規范“給出測量儀器計量特性評定的通用方法”,規范指出“對測量儀器特性的評定,一般采用型式評價、檢定及校準三種形式”,當對各種測量設備“特性進行符合性評定”,“評定依據沒有給出具體規定時,可依本規范進行制訂”,因此,檢定、校準和型式評價中當沒有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等時,“可依本規范進行制訂”。

看看原文是怎么說的吧:

規范明明說的是必須依據相應的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等技術文件,當這些技術文件(評定依據)沒有給出具體規定時,訂可依據本規范進行制訂。可從這位“學術流氓”嘴里出來,就曲解成了“當沒有檢定規程、校準規范等時,‘可依據本規范進行制訂’”。

規范指出“測量儀器示值誤差符合性評定的基本要求”是“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與被評定測量儀器的最大允許誤差的絕對值MPEV 之比,應小于或等于1:3,即U95≤(1/3MPEV……(14)”。這個公式(14)就是1/3原則在型式評價、檢定及校準領域中的具體應用。這個三分之一原則不允許違背,如果有所違背就將給被校儀器的符合性判定帶來麻煩,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處置,甚至特殊處置也無能為力,當特殊處置也無法進行符合性判定時,仍然必須回到滿足三分之一原則上來,使用的測量方法必須滿足公式(14)的要求。

看看原文又是怎么說的吧:

將紅線標示的內容故意選擇性眼瞎的進行刪除,將規范的原意篡改得面目全非。明明是一個“可不考慮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的影響的要求”,卻被此人夸大成了“必須滿足的原則”

大家看見了沒有,此人一貫采取這種斷章取義、裁剪拼接的下三爛伎倆,以達偷換概念、忽悠誤導之目的,從來就不敢以原件截圖方式舉證。故被大家一致舉薦為“學術流氓”也就不難理解了,現在看來,再封一頂“學術無賴”的頭銜,也不為過。

29#
ssdl 發表于 2018-4-10 17:57:42 | 只看該作者
先更正一下,JJF是技術規范,具有指導性,不具有強制要求。
其次,檢定系統表是溯源鏈上下級之間不確定度傳遞,是測量裝置或測量儀器之間的關系,要求能級不要倒掛,十大計量根據自身特色制定出來的。
而5.3.1.4是討論測量儀器測量得到一個結果的可靠程度。對這個結果進行了不確定度評定,然后對結果不確定度與被測儀器允許誤差進行了比較。這是研究測量結果符合性情況的。至于結果討論中為什么有1/3這個不確定度與允許誤差的比較系數,個人認為是因為3倍關系符合的話,可信度達到99%(2倍是95%,呵呵,我表達有點不嚴謹),是不是同概率有關系?
兩者聯系起來說的話,其實解決一個測量結果可靠性有多少的問題,用于測量結果風險評價。
30#
路云 發表于 2018-4-11 18:29:0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4-10 22:30 編輯
ssdl 發表于 2018-4-9 21:57
先更正一下,JJF是技術規范,具有指導性,不具有強制要求。
其次,檢定系統表是溯源鏈上下級之間不確定度傳 ...

5.3.1.4是討論測量儀器測量得到一個結果的可靠程度。對這個結果進行了不確定度評定,然后對結果不確定度與被測儀器允許誤差進行了比較。這是研究測量結果符合性情況的。

JJF1094-2002《測量儀器特性評定》第5.3.1.4條所說的“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我認為不是您理解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而是“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或者說是“測量標準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反映的不是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而是測量標準復現量值的可靠程度。如果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那么“評定”這兩個字就不應該加上去。從理論上講,“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是與被測對象的計量性能無關的,其中測量標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占主要分量。而且“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與被測對象自身計量性能強相關的,通常情況下都達不到≤被測對象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的1/3的要求。遇到重復性很差的被測對象,其“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完全有可能大于被測對象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

由于實際評定“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時,很難將被測對象自身性能引入不確定度分量絕對分離出來單獨評定,所以通常將被測對象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降至最低(即選擇按量傳關系可獲得的“最佳儀器”作為被測對象,進行“測量過程不確定度”的評定),得到“校準和測量能力CMC”。我認為將“校準和測量能力CMC”作為“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是比較合理的。當然也有直接引用上級機構所出具的證書中給出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還有更偷懶的辦法,就是直接用測量標準的最大允差絕對值去套算出“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而這個套算出來的U95,實際上是合格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的極限值,可以說是不確定度的合格判據,全國都一樣。

31#
ssdl 發表于 2018-4-12 13:41:18 | 只看該作者
樓上解釋的很全面。里面有點我想解釋的是“不確定度”是評定出來的,在這里的U95用于同最大請允許誤差比較,這個比較過程及獲得的結果是為解決對于這個測量結果和不確定度的“不確定度的評價”,
反映的不是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而是測量標準復現量值的可靠程度。
這個可靠程度是通過比較完成的。就其本身來說,“不確定度”我們都針對測量結果來說的,而且都是評定出來的。對這個U95的實踐,簡單說分兩步:1.測量得到一個結果(包括對這個測量結果評定出不確定度U95);2.通過這個結果和他的不確定度判別這臺儀器(相關量)合格不合格。這個第二步判定就是靠這個比較來實現的。對于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評定,合理的做法是要將被測對象對此次測量結果的影響考慮進去的。達不達得到1/3,通常情況是怎樣,這個問題我也沒做過統計,不敢回答。但可以肯定的是作為量傳角度(這是另一個討論的內容),我工作涉及到的對象是電離輻射與化學,量傳上下級之間是沒有這樣的約束的。但作為對測量結果的判定是需要用這個的。
32#
路云 發表于 2018-4-12 16:41:4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4-11 20:52 編輯
ssdl 發表于 2018-4-11 17:41
樓上解釋的很全面。里面有點我想解釋的是“不確定度”是評定出來的,在這里的U95用于同最大請允許誤差比較 ...

看來你我在U95的理解上是有分歧的。規范所說的U95,我之所以認為它是“計量標準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而不是“被測對象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因為它表征的是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的可靠程度。此處的功能相當于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它與被測對象的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之比就相當于量傳比。當比值≤1/3時,表明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用于校準該被校對象是可靠的(而無論“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大還是小)。當比值大于1/3時,表明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的可靠度降低,因此對測量結果進行合格判定時,必須考慮這個U95的影響(即第5.3.1.6條,從a、b、c三款的示例也可以看出,這個U95并不會因為不同的測量結果而異,表明它就是“評定示值誤差過程的不確定度”分量)。“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僅僅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的分量之一,它與被測對象自身性能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合成,才得到“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因此,后者必定不小于前者。

同一計量標準校準不同的被校對象,得到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不同的,但U95是不變的。試想,用同一臺計量標準,同時對兩臺同型號同規格的被校對象AB進行校準,A的計量性能很穩定,B的計量性能很差,所得到的兩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可能相差甚遠,B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可能比它的MPEV還要大,你能據此說A的測量結果是可靠的,B的測量結果是不可靠的嗎?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實際兩者的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是一致的,判定本級測量結果是否可靠,是看本級“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U95”(即“校準和測量能力CMC”)。而“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評判下一級測量結果是否可靠的判據。用剛才的例子來說,用AB對同一未知量進行測量,用A進行測量的結果,就比用B進行測量的結果可靠得多。

33#
ssdl 發表于 2018-4-12 17:22:07 | 只看該作者
所得到的兩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可能相差甚遠,B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可能比它的MPEV還要大,你能據此說A的測量結果是可靠的,B的測量結果是不可靠的嗎?完全不是這么回事。實際兩者的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是一致的,

確實不是這么回事。同時實際兩者的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也是不一致的。這個誤區就在于標準器的CMC和“本次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兩個概念,在這里不是一樣作用。一個表征的是標準器的測量能力,一個僅是服務于數據結果的判斷。
當比值≤1/3時,表明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用于校準該被校對象是可靠的(而無論“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大還是小)。當比值大于1/3時,表明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的可靠度降低
這句話本身也是對的,但要理解這同標準器本身無關,只體現在復現的量值結果上。我們只對測量的結果進行判定是才用,這個結果并不用于反過來對標準器最佳測量能力的證明。也就是你顧慮的被測物本身計量性能影響到對標準器能力的認定。我們常說的不能能級倒掛,其實就是不能拿不確定度大的或允許誤差范圍寬的來傳遞給上一級標準。這里的測量結果用到被測對象的最大允許誤差是為了考查這臺被測儀器能不能繼續使用,解決我們進行合格與否判定時的風險有多大的問題。
34#
ssdl 發表于 2018-4-12 17:37:06 | 只看該作者
當比值≤1/3時,表明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用于校準該被校對象是可靠的(而無論“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大還是小)。當比值大于1/3時,表明計量標準所復現的量值的可靠度降低

后半句比較合理,前半句不是表明計量標準的可靠。計量標準在使用首先已經確定是可靠的了,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就是要比被測對象小。如你說的由于標準器本身的不確定度“可能”是在這次測量中發揮的權重比較大,所以使用的標準器與被測對象的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相比,要盡量大,這樣測量結果的可靠性高。所以在測量前已經要確定你準備使用的標準器了,而你選用的標準器本身的CMC,并不因為你選擇用在哪里而改變。改變的是被測對象和測量條件,所以測量的結果不能說明標準器好還是差,僅用于判斷被測對象合格與否。
35#
ssdl 發表于 2018-4-12 17:39:51 | 只看該作者
如你說的由于標準器本身的不確定度“可能”是在這次測量中發揮的權重比較大,所以使用的標準器與被測對象的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相比,要盡量大,這樣測量結果的可靠性高。

如你說的由于標準器本身的不確定度“可能”是在這次測量中發揮的權重比較大,所以使用的標準器與被測對象的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相比,要盡量,這樣測量結果的可靠性高。
改兩個字,呵呵
36#
路云 發表于 2018-4-12 23:31:5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8-4-12 03:38 編輯
ssdl 發表于 2018-4-11 21:39
正如你說的由于標準器本身的不確定度“可能”是在這次測量中發揮的權重比較大,所以使用的標準器與被測對 ...

所以使用的標準器與被測對象的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相比,要盡量小,這樣測量結果的可靠性高。

計量標準在使用首先已經確定是可靠的了,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就是要比被測對象小。

你所說的都是定性的概念,盡可能小,小到多少才可靠,才不需要考慮測量標準的不確定度的影響?JJF1094第5.3.1.6條所說的情況同樣是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或允許誤差比被測對象小,只不過是沒有達到“比值≤1/3”的要求而已(見5.3.1.6條第一段最后一句話)。說明計量標準的可靠性不太夠,但如果考慮計量標準復現量值的不確定度的影響,可以對測量結果的符合性作出評定的情況下,是可以用于對測量儀器的特性進行評定的(5.3.1.6a、b款)。第5.3.1.6條已經說得很清楚了,該條款是指依據檢定規程以外的技術規范對測量儀器示值誤差進行評定,……,當其比值達不到“≤1/3”時,應考慮測量誤差評定的測量不確定度的影響(見5.3.1.6條第一段第一段最后兩句話)。該條款下的a、b、c三個子條款的示例,都是“比值>1/3”的情況。如果你上面的那兩句話滿足“比值≤1/3”,那就是第5.3.1.4條的情況了;如果是依據檢定規程進行測量儀器示值誤差的評定,那就是第5.3.1.5條的情況了。具體情況要具體分析,切不可盲目教條的機械照搬。所以說,計量界沒有“三分之一原則”這一說法,更沒有“必須滿足”的強制性規定。

37#
zonghuazhang 發表于 2018-4-13 10:48:54 | 只看該作者
學術問題歸學術方式討論,請勿人身攻擊!我是新人,所說若有不當請包涵。
38#
禁錮之靈 發表于 2018-4-13 14:54:12 | 只看該作者
我也發現,1094提到1/3原則,只是針對做符合性評價時,是否考慮U的影響,并不能說“U必須≤1/3MPE”
39#
路云 發表于 2018-4-13 16:24:52 | 只看該作者
ssdl 發表于 2018-4-11 21:22
確實不是這么回事。同時實際兩者的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也是不一致的。這個誤區就在于標準器的CMC和“本次測 ...

確實不是這么回事。同時實際兩者的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也是不一致的。這個誤區就在于標準器的CMC和“本次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兩個概念,在這里不是一樣作用。一個表征的是標準器的測量能力,一個僅是服務于數據結果的判斷。

我不知道您是根據什么來斷定AB兩者的測量結果的可靠程度不一致。兩者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是本次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盡管兩者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相差甚遠,但這是由于被校對象自身計量性能的差異所致,計量標準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U95并沒有變。就如同醫院給體檢人出具的診斷書一樣,甲健康乙有病的信息是否可靠,是依據醫院的診療水平(即人、機、法、環四方面的因素)決定的,與體檢者(料)是否健康無關。體檢者的健康狀況,只作為評判他是否有能力,或符合他所從事的那份工作要求的依據。

這句話本身也是對的,但要理解這同標準器本身無關,只體現在復現的量值結果上。我們只對測量的結果進行判定是才用,這個結果并不用于反過來對標準器最佳測量能力的證明。也就是你顧慮的被測物本身計量性能影響到對標準器能力的認定。

JJF1094所說的對測量結果進行符合性判定,用的是“實際得到的被測對象的示值誤差”,而不是用“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只是規定了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考慮后者的影響,而不是你所說的反過來對標準器能力的認定

40#
路云 發表于 2018-4-13 16:37:58 | 只看該作者
禁錮之靈 發表于 2018-4-12 18:54
我也發現,1094提到1/3原則,只是針對做符合性評價時,是否考慮U的影響,并不能說“U必須≤1/3MPE” ...

JJF1094從來沒有提到什么“三分之一原則”,只不過這個比值是業界比較認同的潛規則而已。規范也只是說當比值≤1/3時,可以不考慮“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或校準和測量能力CMC)”的影響,當不滿足這一要求時,就必須考慮U95的影響。

41#
ssdl 發表于 2018-4-13 19:05:08 | 只看該作者
JJF1094所說的對測量結果進行符合性判定,用的是“實際得到的被測對象的示值誤差”,而不是用“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只是規定了在什么情況下需要考慮后者的影響,而不是你所說的反過來對標準器能力的認定。

其實關鍵還是在你我的分歧上,這個U95不是標準器的,沒有說依據這個技術規范來確定標準器怎樣。還有你誤解我說的這句話
這個結果并不用于反過來對標準器最佳測量能力的證明。
可以再體會一下這個意思,是“并不用于”。
你能整理一下你的觀點嗎?我們可以有針對性地討論一下。我想在這里表達以下幾點:
1.在解釋JJF1094中,我借用標準器與被測對象(或被測儀器)來說明,首先確立在正確選擇測量儀器,及標準器的不確定度優于被測儀器;
2.JJF1094中這個判斷用的U95(你可以結合上下文再理解一下,這是我們重要分歧點,與結論關系密切),是標準器測量后,對測量結果評定的不確定度,最大允許誤差則是被測儀器的;
3.測量的結果,在計量學里離開不確定度的是沒法評判其結果的有效性,并且“測量結果”本身就含不確定度;
4.JJF1094用于對測量結果的認識,而這個測量結果對于被測儀器有意義,不用于對標準器可靠性的判別;
5.在量傳過程中,沒有1/3 “原則”來束縛所有的量上下級之間傳遞。
4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4-13 19:14:09 | 只看該作者
  U/MPEV≤1/3是JJF1094的核心要求,JJF1094通篇都在貫穿這個原則要求,因此在講述這個原則要求時必然也會提到萬一不滿足三分之一原則怎么辦,JJF1094的5.3.1.6條迫不得已給出了應對措施,并給出了示例,但即便是5.3.1.6條,其開頭仍然強調了1/3原則,其結尾也還是再次回歸到1/3原則。這說明1/3原則在儀器合格評定中是至關重要的必須遵守的一個基本原則,所以檢定規程也好,校準規范也好,檢驗或試驗規范也好,其規定的測量方法無一不遵守1/3原則,所不同的僅僅是在不大于1/3的原則下選擇多大的比值,可以是1/3,也可以是1/4,甚至是1/10,但設計的測量方案如果比值>1/3,從JJF1094的5.3.1.6條中的例子中已經看到了其處置措施的復雜性和局限性,因此是一定要被廢止,不能獲批頒發的。
43#
xqbljc 發表于 2018-4-13 20:54: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8-4-13 21:01 編輯

        一個短短的帖子中,竟然出現了10個莫須有1/3“原則”的字樣,占著茅廁拉不完的屎明顯就是“帕金森”癥發作的癥結所在,莫非是病入膏肓?呵呵,遵從醫囑、加大藥量吧。
44#
ssdl 發表于 2018-4-13 23:09:13 | 只看該作者
U/MPEV≤1/3是JJF1094的核心要求,JJF1094通篇都在貫穿這個原則要求,
里面提到了1/3這個事情,而且提到了1/4、1/10,我們換種思路思考一下,為會什么不用1/2、3/5甚至U95=最大允許誤差,這種大于1/3的原則來評定呢?

補充內容 (2018-4-14 01:24):
再想想,如果制定U95小于等于最大允許誤差的制度,不是適用范圍更廣,避免更多的處置措施,減少復雜性和局限性,何苦廢止呢?
45#
ssdl 發表于 2018-4-14 01:13:08 | 只看該作者
計量標準器的最大允許誤差,和檢定規程中“計量性能要求”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這兩者之間應滿足什么關系?也就是說到底前者應該比后者大還是比后者小?
1033里只有籠統的一句:“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或準確度等級或最大允許誤差應滿足開展檢定或校準工作的需要。”
另外穩定性考核中,使用示值或標稱值時,不加修正值的情況下,穩定性應小于計量標準的最大允許誤差,這里的最大允許誤差指的是計量標準器的最大允許誤差還是檢定規程里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

首先申明測量的先決條件。在量值傳遞或溯源過得中,我們知道基準的不確定度或最大允許誤差最小,從上往下傳遞,是不確定度小的傳遞到不確定度大的級別上。即所謂的能級不能倒掛傳遞。
這題目要確定這個檢定規程是針對這個標準器的還是針對這個標準器的測量對象的?
1.規程針對標準器。標準器的最大允許誤差小于等于規程中的計量性能要求;
2.規程針對被測對象。計量性能要求同標準器無關;
3.不想深入理解的話,簡單說“前者應該比后者小”。
4.JJF1033中與你說的相關的穩定性考核,既不是標準器的也不是規程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而是指計量標準的最大允許誤差。2016版,建議仔細閱讀后面C.2.2
從你提的問題上來看,建議先理解什么是計量標準、計量標準器、被測對象、檢定規程。。。
工作中:1.計量檢定規程是執行檢定的依據;
2.國家計量檢定系統表是制定計量檢定規程和計量校準規范的重要依據,是實施量值傳遞和溯源、選用測量標準、測量方法的重要依據。
46#
路云 發表于 2018-4-14 09:23:31 | 只看該作者
ssdl 發表于 2018-4-12 23:05
其實關鍵還是在你我的分歧上,這個U95不是標準器的,沒有說依據這個技術規范來確定標準器怎樣。還有你誤解 ...

仔細閱讀了一下JJF10945.3.1.4條至第5.3.1.6條的全部內容,發現規范的表述確實不太規范,極易引起理解上的歧義。第5.3.1.4條條文中出現的表述就是“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但在后面的條文(包括示例)中,有表述成“示值誤差的擴展不確定度U95”的,還有表述成“示值誤差評定的擴展不確定度U95”的,讓人很難理解規范起草人所說的這幾個不確定度是不是同一個東西,到底是“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還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

1、“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我個人認為就是“測量過程的不確定度”,或者說是“校準和測量能力CMC”,也可以簡單的視為“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我不是從事電磁學計量的,故對電磁學計量不甚了解。我們來看看第5.3.1.4條的示例吧:

從示例看,這個U95似乎就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但我查閱了一下JJG315-1983《直流數字電壓表試行檢定規程》,感覺示值誤差的檢定都是以單次測量結果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因此這種方法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因為單次測量無法反映被校數字電壓表的重復性,也就是說“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未包含被校對象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但如果示例中的測量結果(示值誤差+0.0007V)是取多次測量結果的平均值,那么這個“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U95=0.25mV中就包含被校對象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并且該實際示值誤差除以臨界值(合格判據±0.00085V)的邊緣。那么可以據此推斷,實際的誤差是以95%的概率落在+0.00045V~+0.00095V之間(即+0.0007V±0.25mV),完全有可能超出最大允差±0.00085V。示例判其為合格,實際上也是有誤判的風險(相當于5.3.1.6c款“待定區”的情況)。我們再來看看檢定規程又是怎么說的吧:

JJF1094與之相比,無非是將1/5放寬至1/3,將U95替代了n。但不管分子是U95還是MPEV,都是指計量標準的,其比值說的都是量傳比,而不是被校對象的U95(或實際誤差絕對值)與被校對象的MPEV之比。以上是舊版檢定規程的規定,我們再來看看新版校準規范JJF 1587-2016《數字多用表校準規范》對量傳比又是怎么規定的吧:

我在32樓就說了,此處的U95功能相當于計量標準的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它與被測對象的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之比就相當于量傳比。

我們再來看看JJF10945.3.1.5條的示例:

此處最后的U95rel顯然是指所使用的計量標準(0.3級標準測力儀)的不確定度。誤差與不確定度完全是兩碼事兒,誤差小并不代表不確定度也小。“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也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完全與被校對象的計量性能強相關。試想,如果該示例的被校試驗機的示值重復性很差,其“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還會是0.3%嗎?顯然沒有道理。

實際的應用當中,如果是使用計量標準的標稱值(即做不修正測量),考慮的是計量標準的MPEV與被校對象的MPEV之比應達到什么要求;如果使用的是計量標準的實際值(即做修正測量),則考慮的是修正值的不確定度U與被校對象的MPEV之比應達到什么要求。而實際的校準過程中,每一臺被校對象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都會因被校對象的計量性能差異而異,也沒有哪一部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規定了對每一臺被校對象進行合格判定時,都要看各自的“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否≤1/3MPEV來采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47#
路云 發表于 2018-4-14 12:16:50 | 只看該作者
ssdl 發表于 2018-4-13 03:09
里面提到了1/3這個事情,而且提到了1/4、1/10,我們換種思路思考一下,為會什么不用1/2、3/5甚至U95=最大允 ...

JJF1094里并沒有任何條款提到了1/4,更沒有提到1/10。相反,第5.3.1.6條整條條款都是特地針對大于1/3MPEV的情形所作的規定,其中的a、b款都是允許用于對測量儀器的特性評定的,只有c款對測量結果無法作出符合性判定時(即“待定區”),才需要采取措施,使之滿足第5.3.1.4條的要求后,按5.3.1.4條操作。

4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4-14 14:27:08 | 只看該作者
  JJF1094里提到的是≤1/3,還用提到1/4、1/6、1/8、1/10、……,數不清n分之一嗎?孩子們都懂得的簡單問題,有的人自己木頭腦袋瓜也就算了,還要罵罵咧咧,實在是令人可笑。有的人反反復復大篇幅地復制粘貼和重復其自己的觀點有什么作用嗎?
  ssdl量友已經夠苦口婆心地講解了,還是請某人想一想為什么“相反,第5.3.1.6條整條條款都是特地針對大于1/3MPEV的情形所作的規定”吧,不就是因為違背了≤1/3的“原則”,才不得不提及的“滅火”應急措施嗎?如果遵守了1/3原則,能發生“火災”,用得著如此費事滅火嗎?何況第5.3.1.6條的最后落腳點又再次強烈警告,火災過大,應急滅火措施解決不了問題,還必須想方設法使設計的測量方案回到遵守1/3原則上來,用1/3原則防止火災的發生才是根本大計。
  5.3.1共有7個子條款,有的人只看見了一條,其它6條一律看不見,即便只看到了5.3.1.6條,也只看到中間,開頭結尾一律看不見。用文明一點的成語來形容叫不叫“盲人摸象”呢?用他自己的罵人語言來說,叫不叫“選擇性眼瞎”呢?
49#
285166790 發表于 2018-4-14 16:10:08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8-4-14 14:27
  JJF1094里提到的是≤1/3,還用提到1/4、1/6、1/8、1/10、……,數不清n分之一嗎?孩子們都懂得的簡單問 ...

JJF1094里提到的是1/3說的是校準結果的U,而不是計量標準的指標。麻煩您就不要誤導群眾了。
50#
ssdl 發表于 2018-4-14 17:25: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ssdl 于 2018-4-14 17:32 編輯

我建議你分析JJF1094的情況時,必須與其它的技術規范獨立出來看,因為如果靠其它技術規范是否引用1/3來證明這個規范會沒完沒了(還有,你到底覺得量傳是有1/3原則還是沒有呢?),還有很多技術規范沒有引用到這個規范。(不知道JJG315、JJF1587引用文獻中是否有JJF1094)。有一點我覺得我們可否達成一致認識,就5.3.1.4中,在提出公式時,公式上面這句話“評定示值誤差的不確定度U95”給出了公式中U95的定義,所以在這個規范里,沒有另外“注明”,都應該是這個定義。
從示例看,這個U95似乎就是“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但我查閱了一下JJG315-1983《直流數字電壓表試行檢定規程》,感覺示值誤差的檢定都是以單次測量結果作為最終測量結果。因此這種方法得到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因為單次測量無法反映被校數字電壓表的重復性,也就是說“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中未包含被校對象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這里“單次測量結果”是根據不確定度評定時采用的方法有關系的。與在評定不確定度時,在分析重復性引入的分量時,你依據你的工作情況,所用的測量次數所決定的。評定時想幾次就幾次,只要合理就行。另外我們也知道,單次測量的標準偏差也是來源于多次測量,要建立在理解這句話的基礎上。也就是說我可以用單次測量結果的標準偏差作為重復性引入不確定度評定中,最終可以成為一次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但這個不確定度肯定比較大對吧,大多少我也講不出來。可以通過建標工作,寫過建標報告,就會對這個“單次”有深入了解。
我們在對待計量學術語時,定義之間是不要隨意互相替代,每個定義有它自己的意義。還有要分清哪個規范是源。比如說這個規程引用了JJF1094的文獻,這個規程里涉及1/3這個事情時,可以證明依據JJF1094給出此規定,但不能依據這個規程證明JJF1094為了這個規程給出此規定。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2 06:3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野花视频在线官网免费1 | 四虎最新永久免费视频|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 精品视频香蕉尹人在线| 一级做a爱片久久毛片| 免费国产人做人视频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麻豆| 漂亮女教师被浣肠| 巨胸喷奶水视频www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大片大片在线播放 | 欧美一级va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91免费视频网|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囗交|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址| 国产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 小雪坐莲许老二的胯上| 欧美熟妇另类久久久久久多毛| 黑人巨大两根69gv| 一个色中文字幕| 亚洲区小说区图片区qvod| 国产午夜福利片在线观看| 天天综合天天做天天综合| 最刺激黄a大片免费观看下截| 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制服| 你懂的国产精品| 一级毛片美国一级j毛片不卡| 亚洲日韩在线中文字幕综合| 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毛片国语 |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小受被多男摁住—灌浓精|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播放网站|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av|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欧美激情另类自拍|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东京道一本热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