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您的回復與交流。以下兩處紅框標示處估計是您的筆誤,是不是應該為“Urel=1.0%”。
a (1).png (96.47 KB, 下載次數: 689)
下載附件
2017-8-14 13:27 上傳
關于您的詳細推導過程,我個人提幾點看法,僅供參考。 1、第2和第3項的測量結果都是誤差,所有我認為都應該將表示誤差方向的“+”帶上,以區別于“誤差的絕對值”概念; 2、第1.2條的Urel實際是將1.1條的“擴展不確定度U”轉換成了“相對擴展不確定度Urel”。這個結果究竟是保留1位有效數字(1%)還是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0%),值得商榷。盡管有效數字的首位為“1”,但轉換之前的U就只有1位有效數字(0.05%),不可能經轉換后還會多出一位有效數字。您96樓截圖中李慎安老師的示例是否也存在這個問題?再說,修約間隔為0.01%是指絕對量,并非指相對量。如果按Urel=1.0%去對y1進行修約,是不是應該表達成y1=5.050%?如果仍維持5.05%,那么它與Urel=1%又有什么區別呢?第2.2條也有同樣的問題。 3、除非另加文字對y進行說明,否則無法識別y究竟是“校準值”還是“絕對誤差”還是“相對誤差”。而對于U和Urel來說,可能也需要加文字說明,否則不知道是相對量的不確定度還是絕對量的不確定度。 4、對于第3條所說的兩種情況,實際上就是第3.2條這一種情況。通常在這種情況下,不會再使用“擴展不確定度U”這種形式來表達了(實際上第3.1條的U就是第3.2條的Urel)。 以上理解不知是否正確,如有錯誤,敬請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