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olarup 于 2017-1-14 12:21 編輯
我覺得兩個系統誤差如您所說并不等價,前者是測量系統的誤差,后者是測量系統誤差。測量系統誤差是系統誤差。測量系統確實包含隨機的誤差,但是系統誤差不包含。1001-2011后我覺得概念改變是其元概念的改變而得出的。
關于不確定度和誤差理論,我覺得大家對其相關性在做努力研究是有意義的,最主要的是可以等量代換,化簡計算難度,辨明使用條件。
兩個概念的等價性很難保證,但是部分等價還是可以做到。說的再那個一點,史老師用誤差理論代替不確定度我不知道是否可能,但是總是有可以代替的地方。其實工作實踐中這種(部分代替)做法已經很常見了不是么?歐姆定律的存在,不是為了替換掉maxwell,但是在很多條件下可以等價。
恒定不變和按照可預測的方式變化我工作中是可以感覺到的,但是因為疊加著隨機誤差,能感覺到,但是具體的值確實無法觀測到,再多的重復實驗也不行。再高的等級也存在。我覺得這個找到不是觀測到,而是確實是計算到的。至于重復測量,不過是用于計算的其中一個分量。但是計算到的是否就是恒值?計算出的是測量系統的誤差還是系統誤差?或者僅僅是其中一部分?我覺得難說,可能是最后一種,但是已經在逼近結果了。您在174樓說系統誤差可以修正掉,可以找到,我覺得和學到的不符。我所學到的是可以修正,但是修正也是不完全的,不能完全修正掉。
考慮一下廠家干的那些事情吧。其實有些時候,我們給出的MPEV其中的M就很明確,Max是最大的,如果是為了判斷是否合格,只要小于即可。但是我[1,2]是一個誤差限,[0,3]也是一個誤差限,即使計算出得出的是[1,2],說成[0,3]的也不是沒有(那個[0,3]可能完全沒依據,只不過它比較大)。有什么關系呢?反正是計量人員煩惱的事情,他們是根據[0,3]去考慮下一級的檢定誤差限去了,出不了錯。但是我們能說系統誤差可能在(0,1)或者(2,3)范圍內么?還是那兩個字,難說。不過照舊拿來計算。臺域也好,時域也好,如果一個值能把R和r都包含進去,他們才不自尋煩惱。大家都在干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
其實MPEV和U都在干這種事情,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具體是多少,但是反正是有一個能用的結果,就可以了。
誤差和不確定度都是估計,都是評估。可能有的評估的準確,有的不準確,相比較而言,具體來源多虧各位老師的講解,不過使用時,好多時候我們也是看哪個能滿足需要,寧大勿小,或者寧小勿大,只要滿足等級需要,可能就不較真了。
為什么要修正?有些時候就是為了這個。而且別把新舊當修正不修正,說實話,唉,現在好多設備還不如老設備來的準……我寧愿信上海第六電表廠或者哈工廠的東西,也愿意信鎮江計量實驗的電阻類東西,但是好多新買的南京的甚至進口的一些東西,殼子是挺新,我還要削尖了腦袋去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