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幾何量儀器] 平直度檢查儀的疑惑

[復制鏈接]
51#
xqbljc 發表于 2014-3-3 18:46:21 | 只看該作者
要證實樓上某位所言國家存在“專業標準或規范”是不是瞎話,應該講,做法很簡單,那就是由其給大家提供一個“專業標準或規范”的范本即可,,但一貫不靠譜的某位卻要大家去“上網查閱”,網上的東西許多是不靠譜的,某位的說辭實在太不講究了!但相對于其“具有專門名稱的自稱”來講,其是名副其實的!!!如果國家確實存在“專業標準或規范”,但涉及面完整且合理的本論壇不顧“客觀事實”,而不去設“專業標準或規范”版塊,應該是不合適的,只怕這里是存心不良的某位在“黑”口碑很好的本論壇吧?!

     “水平儀的分度值計量單位是角度單位mm/m”的說辭,本人已經不再屑于搭理。mm/m就是一個換算因子(1/1000),實際上某位在其它帖子里已經談到“水平儀水泡兩相鄰刻線之間的弧長除以水泡曲率半徑,這弧長/半徑不就是弧度(rad)嗎?!揣著明白裝糊涂,由其自“扯”自“繞”好了。大家不必在意而去搭理其。

        平直度檢測,在后期的數據處理評定過程中采用作圖數據處理方式,坐標系中橫坐標序號是0、1、2...i...n-1、n,但0~1、1~2...(i-1)~i...(n-1)~n,這受檢位置是不是表示了等跨距L?這跨距L是不是有單位mm?如果能夠承認上述基本事實,那么坐標系中橫坐標也是有單位的說法是不是正確無誤?否則,某位所言,X軸的橫坐標是毫米級的,還能不能算作人話?不多講什么,“標準和書籍”中的圖形舉例如下:
        GB11336圖31粘貼如下:
        
       請大家看一下,這圖形中的0、1、2...i...n-1、n是不是坐標系中橫坐標序號?這圖形中的0~1、1~2...(i-1)~i...(n-1)~n,是不是表示了坐標系中橫坐標間具有單位的跨距L(mm)?
       本論壇某主題版塊180樓的折線圖粘貼如下:
      

      上面的坐標圖是不是標出了0~1位置為具有單位的跨距L(mm)?同理,后面的1~2...(i-1)~i...(n-1)~n位置,是不是也應該為具有單位的跨距L(mm)?本人相信大家,究竟是誰“無知”且“擰種”,大家認知的好!

       平直度檢測,在后期的數據處理評定過程中采用作圖數據處理方式,畫出的折線圖,究竟是“真實的”還是“曲解的”,本人已經不屑于與某位去爭論,畢竟“具有專門名稱的自稱”的某位不是“曲解的”,而是“名副其實”的,大家都能夠看清楚了,不被其誤導到,這就好!
5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4 15:34:55 | 只看該作者
  要證明國家不存在“專業標準或規范”是瞎話,應該講做法的確很簡單。網上的確有許多不靠譜的東西,但是有標準和規范編號的拷貝,那卻是真實的東西。不用到處搜,也不用講其它更多的專業,僅本論壇“下載區”的“行業標準”就有50多個行業的專業標準,標準數量就不用說了吧。
  樓上一再講述水平儀的分度值計量單位mm/m不是角度單位,只不過“就是一個換算因子(1/1000)”,因此水平儀分度值沒有計量單位的可笑理論,可在樓上又終于承認了我在其它帖子里談到的“水平儀水泡兩相鄰刻線之間的弧長除以水泡曲率半徑,就是弧度(rad)”,弧度就是角度計量單位的道理,“揣著明白裝糊涂”,自“扯”自“繞”者就在大家面前站著。
  作為一個從事平直度檢測幾十年的老專家,不明白坐標系中橫坐標“值”是受檢點序號0、1、2...i...n,序號是純數字而沒有計量單位,卻把兩個序號之間的坐標“區間”0~1、1~2...(i-1)~i...(n-1)~n當成橋板跨距L,真讓人啼笑皆非。請問從0到1到底有多少mm?只要豎向坐標分度值不變,橫坐標從0到1的實際寬度你畫10mm,我畫7mm,別人畫5mm或者3mm甚至可以相差數十倍,會影響作圖法的結果嗎?就樓上的圖形來說,在橫坐標方向無論怎么拉伸或壓縮,都絕對不影響直線度誤差計算結果,原因就在于它的坐標值僅僅是序號而沒有計量單位,拉伸壓縮并不改變序號的排序順序。究竟是誰“無知”且“擰種”,大家其實早已認知。
  平直度檢測布點采樣后用作圖法評定直線度誤差,畫出的折線圖,本身就是“真實的”。之所以被認為是“曲解的”,是因為豎向坐標值代表的是受檢點相對高度有計量單位,橫向坐標值卻不代表橋板跨距而是代表受檢點順序的序號,沒有計量單位,因此無論兩條平行直線與橫向坐標軸有多大的傾斜角,只需要在平行于豎向坐標軸的方向求其距離,絕不能按數學的幾何作圖方法在兩條平行直線垂直方向求其距離。愿不愿意以正常的態度參加討論是每個人的自由,有人一定認為橫向坐標值是橋板跨距,認為作圖法的圖是“曲解的”,而不是“名副其實”的,別人也沒有辦法。
53#
xqbljc 發表于 2014-3-5 11:52:24 | 只看該作者
看了上面的帖子,大家終于知道某位是如何憑著那張可橫可豎的嘴混跡論壇多年了。

      樓上某位那張奇葩的嘴起初“橫”言“本論壇設不設“專業標準或規范”版塊”(見50樓),瞬間“豎”講“本論壇“下載區”的“行業標準”就有50多個行業的專業標準”(見52樓),大家評議一下,這還是正常人的嘴嗎?這不就是做為“臥底”,明著在“黑”本論壇嗎?!可橫可豎的嘴故意將“專業標準或規范”錯誤說辭,硬混淆成什么莫須有的“行業的專業標準”,大家可以去本論壇下載區看一下,那里清晰的寫著“行業標準【部標】”,有“專業標準或規范”或“行業的專業標準”這樣的字樣嗎?某位“攪混水”的伎倆又一次讓大家見笑了!

     樓上某位又在公眾面前編瞎話,請問:有人說過“水平儀分度值沒有計量單位”這樣的“可笑理論”嗎?如此的胡攪蠻纏,是誰“扯”誰“繞”?誰人品低下?大家會看的一清二楚的,奉勸樓上某位一句,多少顧及一下自己的顏面!

     大家都知道:平面直角坐標系是由兩條具有公共原點且相互垂直的數軸構成,而數軸的三要素之一就是選取適當的長度為單位長度,加之跨距本身就有單位,。既然如此,又怎么能說橫坐標沒有單位呢?樓上某位那張可“橫”可“豎”,能“扯”善“繞”的嘴,想必大家都已經領教了,現在又進一步“進化”為能“拉伸”可“壓縮”的嘴了,再繼續蛻變下去,嘴也就不是嘴了吧?!

     平直度檢測,在后期的數據處理評定過程中采用作圖數據處理,所畫出的“折線圖”,究竟是“曲解的”還是“真實的”,大家可以去51樓看一下,就清楚了。如果這個“折線圖”是某位所胡言亂語“真實的”,那被測截面的直線度應該不需要測量了,那“真實的”“折線圖”已經清楚的表明直線度是一個高高凸起,眼看手摸都可以感受到的。正是由于“折線圖”是“曲解的”,所以點到線或線到線間的距離,才只能讀取縱坐標距離(非數學中的垂直距離),這個“縱坐標距離”也就是某位所“繞”的“平行于豎向坐標軸的方向求其距離”,大家都理解一下,樓上某位確實不會好好講句人話的。

     至于樓上某位“究竟是誰且“無知”“擰種””的質疑,明顯就是在裝糊涂,“無知”的是誰,大家都清楚。“擰種”則是樓上某位“具有專門名稱的自稱”,他人豈可與之“共享”!還是名副其實的獨家享用的好!!!
54#
深圳漁民 發表于 2014-3-5 13:20:09 | 只看該作者
嚴格地說mm/m不是角度單位是量綱為一的量,至少在我看到的國家相關計量單位的書籍中沒有看到能支持mm/m是角度單位的說法。用過準直儀的都應該知道,準直儀分別有兩種計量單位,一種是mm/m,一種是角秒,1mm/m=1.03“。準直儀中以mm/m為單位的多一些,水平儀都是以mm/m為單位,高精度的光電自準直儀又幾乎都是以角秒為單位的。
55#
深圳漁民 發表于 2014-3-6 14:47:47 | 只看該作者
對不起,糾一下錯,0.005mm/m=1.03"。
5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6 15:23:4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54# 深圳漁民

  說得對,不過嚴格來說應該mm/m是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不是推薦使用的角度單位,法定推薦使用的單位是弧度(微弧度)和角度秒。
  mm/m確實是由兩個法定計量單位mm和m導出的,根據“國務院令”的規定法定單位的組合單位仍然屬于法定計量單位。mm/m是水平儀等一些小角度測量儀的分度值常用計量單位之一。小角度測量儀測量的量值是角度值,其分度值不能沒有計量單位,其計量單位的確只能是角度單位,角度單位mm/m與弧度、角度秒的換算關系是:
  0.005mm/m=0.000005rad=5μrad≈1.03″≈1″
  因此,基層小角度測量人員常簡記這個小角度換算關系為“五零五”,即小數點后五個零一個5就等于1(角度)秒。
5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6 19:00:2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4-3-6 19:03 編輯

有人改不了挖苦人的習氣,本人不愿意與其糾纏于持久戰,對挖苦之詞拒絕評論。
  “本論壇“下載區”的“行業標準”中是不是專業標準本人不想多說,事實終歸是事實。
  水平儀分度值的mm/m是不是計量單位,是什么計量單位,從前年至今討論了一年多了吧,有沒有人說過“水平儀分度值沒有計量單位”這樣的“可笑理論”,本人也不想回答,論壇中的帖子白紙黑字誰也沒有辦法抹掉,但本人歡迎說此“可笑理論”的人改變觀點接受水平儀分度值有計量單位的觀點。不過我更關心說水平儀分度值的計量單位是一個換算因子的人說一下水平儀分度值的計量單位是什么。
  有人玩“曲解”含義的文字游戲,明明前面說橫豎坐標的比例失調造成了圖形“曲解”,在我點出橫坐標并無計量單位而僅僅是受檢點順序號以后,隨即改口是因為豎直坐標的放大為圖形“曲解”了,本人并不想點破,只是希望說別人不講”人話“的人多講點人話,少發明一點諷刺挖苦和謾罵的詞語。
  眾所周知,無論橫坐標的放大比例有多大都沒有關系,豎直坐標(縱坐標)的坐標值才是放大了的各受檢點相互之間高度差值,因此必須在平行于縱坐標的方向量取平直度誤差。但是,量取哪兩個受檢點相互之間的高度差作為被測表面的平直度誤差則是要看規定的平直度誤差用什么評定基準來評定。確定評定基準后,平行于評定基準的兩條直線從上下兩個方向分別向“折線”平移,接觸到折線的一個受檢點即終止平移,在縱坐標方向量取的這兩條直線距離即為平直度誤差值。
58#
xqbljc 發表于 2014-3-8 16:45:36 | 只看該作者
大家看一下,樓上某位“mm/m是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的說辭,還能算作“人話”嗎?

      按照GB3101-93強制性標準的規定:任何量綱一的量的一貫SI單位都是一,符號是1。在表示量值時它們一般并不明確寫出。那么,做為換算因子的mm/m與單位符號是1,又有什么關系呢?莫非mm/m=1(符號)?

      mm/m到底是什么?我在過去許多帖子里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那就是只能按照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的3.26定義來理解,該定義粘貼如下:

      

      大家都知道,JJF1001-2011規范共收錄詞條215個,其中“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屬新增加的詞條(原詞條185個),再根據JJF1001“選詞原則”和“定名原則”:單一性,指名詞是單一的、專用的,理論上一個概念只能有一個專門的固定名詞,即“一詞一義”。所以,mm/m(1/1000)單一性的就是換算因子;而某位胡言亂語的“即可做計量單位,又可作換算因子”的說辭,是沒有技術依據的。

      大家再來看,樓上某位在過去的帖子中,胡言亂語的講什么mm/m是詞頭m與角度單位m/m寫在一起的“十進倍數或分數單位”,即mm/m(紅色為詞頭)。首先m/m不是什么角度單位,它只在弧度(rad)定義過程中出現過,再無任何用途。就算是單位一也罷,但GB3101-93強制性標準規定“單位一不能用符號1與詞頭結合以構成其十進倍數或分數單位”,所以,mm/m是什么角度單位的說辭,依然不值得一駁。

      過去,自己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mm/m是什么角度單位的說辭給以了駁斥,
      ①.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的3.26“換算因子”定義方面;
      ②. GB3101-93強制性標準對詞頭正確使用規則的規定方面;
      ③. 從SI輔助單位:平面角的SI單位及非SI單位,但國家允許使用的法定計量單位方面;
      ④. 從SI輔助單位弧度(rad)定義方面;
      ⑤. 從所謂的線值(mm/m)方面;
      ...........................................

      本人不想再去重復上述的內容。如果有必要,今后還可以從目前自己所了解到的某些計量權威、老專家等對mm/m的論述等方面,繼續談出自己的意見及觀點。

      對于平直度檢測,在后期的數據處理評定過程中采用作圖數據處理,所畫出的“折線圖”,究竟是“曲解的”還是“真實的”爭論,鑒于大家應該已經清楚了,本人不愿意再去重復。但樓上某位所講的什么“比例失調造成了圖形“曲解””,以及什么“放大比例有多大都沒有關系”等說辭,本人在帖子中從未涉及上述術語描述,某位依舊是在“編瞎話”,當某位已經“墮落”至“編瞎話”發帖的地步,還有必要去屑于搭理嗎?!

      樓上某位還算是有那么一點進步,即學話“mrad”、“μrad”來做為小角度單位,包括學話“折線圖”等等,也依然算作進步嗎。只是提醒一句:不要改邪歸“歪”就好!
5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8 19:48:07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樓上說來說去不就是堅持否認mm/m是計量單位嗎?再看看某位專家53樓的反問:有人說過“水平儀分度值沒有計量單位”這樣的“可笑理論”嗎?真不知道其人到底認為水平儀的分度值有沒有計量單位,如果有,計量單位是什么量值的計量單位!
  原來某專家就是這樣理解GB3101“任何量綱一的量的一貫SI單位都是一,符號是1”這個定義的,某專家一定是把“一貫”兩個字看漏了。按其理解一貫SI單位m和A是計量單位,mm和kA就不是計量單位了,豈不知m是計量單位,mm、km還是計量單位,兩個計量單位的導出單位m/m也是計量單位,加上詞頭m的mm/m仍然是計量單位的道理。某專家只知道兩個“同類量”的比值是“單位間的換算因子”,卻不知道兩個“同種量”相除可以導出“量綱為一的量”的計量單位。一個計量單位mm/m并不是換算因子,但如果mm與m是兩個同類量并相互換算,兩個單位的“比值”1000或0.001純數字就是換算因子。某專家級人物忽視定義中的“比值”兩個字,把一個計量單位mm/m當成“換算因子”,還提出所謂“莫非mm/m=1(符號)”的反問,同時又對別人倒打一耙“胡言亂語”,豈不好笑?
  既然某專家否認講過“比例失調造成了圖形“曲解””的意思,對本人提出的橫向坐標值是受檢點順序號,是純數字,“放大比例有多大都沒有關系”,并沒有表示過不同意見,這樣的“編瞎話”也就值了,這個技術問題我就不多說了。
60#
xqbljc 發表于 2014-3-8 23:04:55 | 只看該作者
大家去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的3.26換算因子定義看一下,那里有“比值”兩個字嗎?樓上某位又爆笑料了!

      樓上某位所胡言“計量單位是什么量值的計量單位”的說辭,還能是人話嗎?莫非“量值”也要再加上計量單位?怕是將“量值”與“數值”搞混了吧?!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對“量值”的定義如下:
                  
         定義中看出:5.34m應該就是“量值”,如果按某位所言“計量單位是什么量值的計量單位”說辭,莫非寫成﹛5.34m﹜ ·  [m],才是“量值”?告知一下:根據參照對象的類型,量值可表示為一個數和一個測量單位的乘積。而不是一個量值和一個測量單位的乘積。提醒樓上某位,說話要靠譜!

      既然某位感覺自己“編瞎話”也就值了,那就今后全“編瞎話”得了,大家反著聽也不會被其誤導到。只怕那樣,某位偶爾講句實話,會臉紅的!
6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9 00:12:37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專家看不到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中的3.26換算因子定義中的“比值”兩個字,難道連“比”這一個字也看不到嗎?不會連“換算因子”和“比”的詞性也不知道了吧?在這里的“比”其實就是“比值”的略稱。
62#
xqbljc 發表于 2014-3-9 10:16:44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位那張可“橫”可“豎”的嘴又要胡攪蠻纏了,59樓剛剛“橫”言“忽視定義中的“比值”兩個字”,瞬間在61樓“豎”語“連“比”這一個字也看不到嗎”,某位的“扯”或“繞”也太不靠譜了。大家就想知道,在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3.26換算因子定義中,到底是“比”這一個字,還是“比值”兩個字?????

       “詞性”的問題,大家確實不夠清楚,因為大家既不會“扯”或“繞”,也特別厭惡“扯”或“繞”,就由著某位一個人去“橫”去“豎”吧,大家觀笑不語。

        樓上某位關于““比”其實就是“比值”的略稱”說辭,又要爆出更大的笑料了。“略稱”之說,莫非“比”=“比值”?“一個字”=“兩個字”?大家都清楚:“比”有前項和后項,莫非“比值”也有前項和后項?“比”有性質,莫非“比值”也有性質?.........?大家不屑于陪著某位“扯”或“繞”,大家就想搞清楚,樓上某位這可“橫”可“豎”、能“扯”善“繞”,到底有沒有個技術、學識、道德等諸多方面的一個底線???畢竟,僅一個“擰種”的自稱已經無法注釋某位的人格缺陷了!
63#
xqbljc 發表于 2014-3-9 12:32:5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4-3-9 12:39 編輯

續前貼:

       實際上,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3.26換算因子定義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12字);而在JJF1001征求意見稿2.26換算因子定義確是“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的比值”(13字),這些,浮躁的樓上某位是不會去注意,也不會去研究的。在歷經60天的掛網與向全國法定計量行政、技術機構、技術專委會相結合公開征求意見后,并經JJF1001修訂小組權威專家以及《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組織相關院士反復審查、斟酌、修改后,最后確定的換算因子定義為12字。定義定稿的過程本著“既要積極采用國際公布的計量術語,也要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畢竟,按照中國人文字語言的使用習慣,“比”與“比值”,在其包含的數學概念、技術內容等諸多方面有著很大的不同。這些,絕不是樓上某位信口開河、胡攪蠻纏的所謂“略稱”能夠“扯”或“繞”過去的。某位可以不負責任的“扯”或“繞”,但JJF1001修訂小組的權威專家以及“國家科技名詞委”的相關院士們是在嚴肅認真的做立法制規的重要工作。這與某位玩世不恭的“扯”或“繞”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所以,態度決定了一切!這些,樓上某位依然是絲毫不懂得,沒辦法,做人的差距釋然。畢竟,大家無法看清或了解到,樓上某位信口開河的“扯”或“繞”,其底線是否有限制?到底在哪里???

      最后,還有一點需要講一下:大家從規范JJF1001的序號即可以看出,其是計量專業的基礎性法規技術文件,畢竟,那么多國家的權威專家、相關院士歷時近三年(2009年3曰~2011年11月)寫出的東西,其權威性、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國家局在編寫規程、規范的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編寫的規程、規范在計量術語的使用及內容上必須與JJF1001保持一致,否則,將不予批準、頒發。之所以出現了某些規程、規范在計量術語的使用上出現了不規范的情況,包括線值(mm/m)的文字描述,應該講,在審定的掌控等諸多方面還是出現了把關不嚴或疏忽的問題,這些需要在今后給以改進或改善。

      本人相信,來本論壇的大家都是從事計量專業工作的量友,大家可以從上面的論述中,認識到JJF1001是計量專業的基礎性法規技術文件,認識到其權威性和重要性,同時,大家也可以看清某位所謂的“團隊管理成員”,是如何做為“臥底”,玩世不恭的“扯”或“繞”來“黑”JJF1001以及口碑較好的本論壇的。考慮到國家局今后還要立項承擔國內各專業的名詞術語定義的國家強制性標準,我們今天必須在從事的計量工作中貫徹落實好JJF1001。畢竟,玩世不恭的“扯”或“繞”僅是個別人的胡攪蠻纏行為,其阻撓不了JJF1001貫徹落實的法規行為的!
6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9 23:22:01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專家說得非常好,即知“JJF1001是計量專業的基礎性法規技術文件,認識到其權威性和重要性”,作為一個業內知名專家就應該正確解讀規范所給定義,而不能僅憑各人感覺,僅憑字面,在那里“玩世不恭的扯或繞”,在那里“胡攪蠻纏”。
  眾所周知,“比”只是一個字,如果作為一個詞使用,可以表示“相比”,此時的詞性是動詞。也可以表示相比的結果“比值”,此時的詞性是名詞。請問某位專家,“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比”在這里是名詞還是動詞?
  如果“比”在這句話中是動詞,意思就是把計量單位mm與計量單位m相比,表現形式是mm:m或mm/m,這是描述一個動作,而沒有任何數字產生。另外,動詞前面能用“之”嗎?術語“單位間的換算因子”的詞性還是名詞嗎?還能夠作為“術語”嗎?
  如果“比”在這句話中是名詞,就是計量單位mm與計量單位m相比的結果(“比值”),換算因子就是0.001純數字。名詞前面用“之”是符合語法關系的,表示其前面的詞(或詞組)是后面的詞的定語,術語“單位間的換算因子”是名詞,理所當然定義它的詞也必為名詞。
65#
xqbljc 發表于 2014-3-11 14:39: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4-3-11 14:55 編輯

樓上某位為了把換算因子mm/m(1/1000)硬說成什么角度計量單位,又在什么“詞性”、“動、名詞”之間大“繞”特“繞”起來。

      某位明明清楚換算因子定義中的“比”是兩個同類量的“計量單位mm與計量單位m之比”(mm/m),也清楚其“比值”(1/1000),其能否認由JJF1001定義中舉例套過來的mm/m=1/1000嗎?依其mm/m是什么角度計量單位的說辭,莫非數字1/1000也是角度計量單位?以“匿名”去網上參與“速成班”的所謂請教,應該不會忘記被某網友奚落笑斥的感覺吧?!大“繞”特“繞”“比”是什么“動詞”或“名詞”,就由其自問自答到底應該是什么好了!再者,文學當中的什么“詞”放在專業或數學領域來套比,合適且有必要嗎?換算因子定義中的“之”就是個例子,其詞義很多,比如講代詞、助詞、動詞等等,但是在換算因子定義中,其為結構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可以不譯。某位的“動詞前面能用“之”嗎”的疑問,顯得更可笑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請問:這“行”字莫非不是動詞?莫非不存在一詞多義?“之”字不能放在“行”前面來用?探討計量技術問題,某位卻要到語文基礎知識領域去無聊的“扯”或“繞”,即使這樣,依然無法否認JJF1001給換算因子mm/m(1/1000)的定義,所以,某位還是直接否認JJF1001的好,只有徹底否認了JJF1001,才能證明某位的“一貫正確”,大家要相信:樓上某位口無遮攔的信口開河會有這個傻膽的。

      換算因子是JJF1001新增加的術語,其定義不可避免的使用到沒有定義過的概念(也稱為“原語”),大家應該注意到,JJF1001換算因子定義(12字)與其征求意見稿中定義(13字),它們的英文譯語是完全一樣的,所以,這里就需要按照中文的習慣,根據國內對術語的使用習慣,對標準英文語序進行調整,力爭在語言上易理解、易讀懂,進而在實施上不發生分歧、提高有效性。這就是“在確保翻譯準確、與國際標準內容一致的前提下,在語言的表述上盡可能符合中國語言表達習慣”。大家還應該注意到JJF1001以及待出版的國家標準《國際計量學詞匯-......》中,其術語規則 Terminology rules:“本標準中給出的定義和術語以及其型式盡可能符合ISO 704、ISO 1087-1和ISO 10241中給出的術語規則”。本人再次提醒大家注意到上述規則中“盡可能符合”的技術含義,這也就是告知樓上某位,在什么“詞性”等之間大“繞”特“繞”是錯誤的,也是不利于對術語定義的正確理解的(先不談其別有用心)。

     JJF1001給換算因子定義舉例套用中:mm/m=1/1000 , 這就是“在ISO 80000和IEC 80000系列標準中給出符號:= 表示“通過定義等同于””,這“ 等同于”就是對樓上某位妄圖將mm/m與1/1000割裂開來的最好批駁,所以,mm/m(1/1000 )就是 JJF1001定義中的換算因子。當然,我們也希望樓上某位那怕通過如何不講究也無底線的“扯”或“繞”,來對mm/m≠1/1000 給出“三新”理論證明, 大家都在“期待著”,某位可以有奇葩的“首創”了!

     樓上某位對“術語“單位間的換算因子”“還能夠作為“術語”嗎”的質疑,本人和大家都不屑于搭理,其可以“自問自答”,也可以去質疑JJF1001編寫組,大家繼續靜觀笑料!
66#
心空 發表于 2014-3-11 15:37:35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檢定水平儀的傳統操作方法比較繁瑣,熟練度要求較高
67#
xqbljc 發表于 2014-3-11 17:00:26 | 只看該作者
56樓的帖子,竟然好意思發到論壇上來,水平太差了。

      樓上某位關于“角度單位mm/m與弧度、角度秒的換算關系”的說辭,由于mm/m(1/1000)就是個換算因子,其怎么能夠與角度單位弧度(rad)及角度秒有什么換算關系呢???在SI單位制中,平面角的單位只有具有專門名稱的輔助單位弧度(rad),在制外角度單位中,只有國家推薦使用的60進制的度、分、秒(°、′、″),其它特殊場合或用途使用的角度單位(密位等)我們先不談,也就是講,我們國家包括國際上使用的法定計量角度單位只有rad和角度秒兩個,那么這憑空出現的第三個所謂角度單位mm/m應該就是天方夜譚了!

      我們先來看一下樓上某位所謂的換算關系式的前部分:
       0.005mm/m=0.000005rad=5μrad
      式子中:0.005mm/m(0.005/1000)并沒有注明單位;而0.000005rad、5μrad則分別注明單位是rad、μrad,如此的偷梁換柱或添枝加葉明顯就是錯誤或起碼不講究吧?!此部分正確的寫法應該是:
      0.005mm/m(rad)=0.005/1000rad=0.005mrad=5μrad
      也就是講:單位1是否用專門名稱rad取決于具體情況,但如果在式子中寫的話,應該都寫,或者一般都并不明確寫出。

      我們再來看某位所謂的全部的換算關系式:
      0.005mm/m=0.000005rad=5μrad≈1.03″≈1″
      上式中,在由弧度(rad)換算至角度秒時,沒有給出嚴格的換算過程,也就是沒有乘以弧度與角度秒的換算系數ρ=206265,大家都清楚ρ=206265是載入教科書或專業文件、書籍中的角度換算中重要的系數,是我們從事角度計量工作的人必須要了解、知道的知識。其由來見下式:
      ∴360°=2π(rad)
     ∵ ρ=(360×60×60″)/2π≈206265″
     故:在弧度(rad)換算至角度秒時:
      α=0.005mm/m(rad)=0.005/1000rad=0.005/1000×206265″≈1.03″
     當換算的近似程度不需要很高時,可以將換算系數近似為ρ=200000
     則:在弧度(rad)換算至角度秒時:
       α=0.005mm/m(rad)=0.005/1000rad=0.005/1000×200000″=1″

     總上所述:換算因子mm/m(1/1000)與弧度(rad)及角度秒不存在什么換算關系。而角度單位弧度(rad)及角度秒的換算過程,必須牢記換算系數ρ=206265。并在換算時,體現出單位改變為新的單位時的過程。至于樓上某位所言的什么““五零五”,即小數點后五個零一個5就等于1(角度)秒”的說辭,應該屬“土”的掉渣的東西,其無法登上教學、專業理論、教科書及專業書籍的大雅之堂,不屑于搭理就是了。
68#
xqbljc 發表于 2014-3-11 23:22:09 | 只看該作者
糾錯:
    將∴360°=2π(rad)
       ∵ ρ=(360×60×60″)/2π≈206265″

    改為∵360°=2π(rad)
         ∴ ρ=(360×60×60″)/2π≈206265″
6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12 00:02:20 | 只看該作者
  不管誰的水平差還是高,哪怕是新從事計量工作的菜鳥,都有平等的權利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沒有必要去評價別人的水平高低,水平高的人應該真心實意地幫助他人,而不能以嘲笑和攻擊的態度對待他人。
  如果某計量界專家一定要堅持水平儀的分度值mm/m僅僅是個換算因子1/1000,不是角度計量單位,因此不能與角度單位弧度(rad)及角度秒有什么換算關系,那就堅持好了,并沒有人讓他一定改變觀點。
  0.005mm/m=0.000005rad=5μrad≈1.03″≈1″換算式子中,有人就是對計量單位mm/m視而不見,非要說“沒有注明單位”。而在樓上自己推導公式中偏偏又說“α=0.005mm/m(rad)=0.005/1000rad”,不僅使用了角度代號α,還用括號rad說明mm/m是角度單位弧度(注:實際上某專家也說錯了,應該是毫弧度,1m/m=1rad,1mm/m=1mrad),一會說是換算因子,一會說是角度單位,真不明白其人在說mm/m到底是角度單位弧度呢還是純數字“換算因子”!
  我們且不要說其給出的換算過程0.005rad=0.005/1000rad如何荒謬,只說其最終結果α=0.005mm/m≈1.03″和α=0.005mm/m=1″,如果一定要一個畫等號另一個畫近似等于,哪一個更應該畫近似等于呢?如果嚴格來說都是近似等于罷了。
  那么既然都是近似等于,在平直度檢測這個工程測量活動中,0.005mm/m=1″誤差不到3%,當平直度誤差10微米時,由尾數圓整帶來的測量誤差不足0.3微米,有人會去計較嗎?所以基層工作人員為了便于記憶,把弧度與角度秒的換算關系簡記為“五零五”,即小數點后五個零一個5就等于1(角度)秒,這并沒有什么可值得嘲笑和諷刺的,相反這個被個別大雅之堂上的“洋”專家嘲笑為屬“土”的掉渣的東西,在小角度測量領域比其所稱的“大雅之堂”換算系數206265簡明得多,好用得多。基層的“老土們”需要的是解決實際問題,并不需要這種大雅之堂上的洋專家“搭理”。
70#
xqbljc 發表于 2014-3-12 18:01:59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位過去發帖,主要是以“扯”或“繞”為伎倆給以胡攪蠻纏,在論壇的名聲極差;現時發帖,則主要以編瞎話、攪混水為主,可以稱其“與時俱進”了。

      質問樓上某位,有人說過“水平儀的分度值mm/m僅僅是個換算因子1/1000”這樣的話嗎?水平儀的分度值是數值(包括換算因子mm/m)乘以單位(rad),某位將其歪曲為“分度值mm/m”這樣的非人話,不怕被大家識破其大庭廣眾場合編瞎話而給以其譴責嗎?!顏面也不再顧忌了?!換算因子單獨是指數字1/1000嗎?JJF1001中講的非常清楚,mm/m(1/1000)是換算因子,所以,你把mm/m與1/1000割裂開來,明顯就是攪混水的,人品的確不是一般性的差!

      某位引用我在67樓公式推導的不完整式子為“α=0.005mm/m(rad)=0.005/1000rad”,式子中0.005mm/m是儀器分度值的數值部分(包括換算因子mm/m),rad是儀器分度值的角度單位,裝癡賣傻的某位解讀為什么“用括號rad說明mm/m是角度單位弧度”,某位如此的低級編瞎話,不怕丟人現眼嗎?rad加括號是為了與前面的換算因子(mm/m)字母上有所區分,某位如此的攪混水實在可惡。本人一直認為,做為一個人說錯話、做錯事是很正常的,畢竟人非圣人孰能無過,但卑鄙的編瞎話、攪混水犯錯,是不能夠被原諒的,某位何必去做這損人不利己的事呢?應該是人格缺陷所致吧!對于mrad的事情我就不去多說了,我推導的完整式子大家都可以看到:0.005mm/m(rad)=0.005/1000rad=0.005mrad=5μrad,某位剛剛學話(詞頭+角度單位rad),就消停些,不要買弄了,免得丟人現眼。

      樓上某位列出的式子“0.005rad=0.005/1000rad”,更是不要臉的編瞎話了,其敢告知大家本人是在那個帖子中寫過這個莫須有的式子嗎?談看法、觀點,包括爭論技術問題都是正常的,但編瞎話是卑鄙的,是會惹起眾怒的,其人品的低下,將會讓人看不起,被人戳后脊梁骨的,那時“擰X”將會衍變為“邪X”的!樓上某位好自為之吧!至于“α=0.005mm/m≈1.03″和α=0.005mm/m=1″”這樣編瞎話的式子,我已經不屑于多說了,某位說實話臉紅,只能靠編瞎話混跡論壇了。

      樓上某位關于弧度與角度秒換算過程中的所謂“五零五”說辭,本人也不想多說什么了,說其“簡明、好用”還有什么“解決實際問題”,但畢竟這些“下里巴人”的“老土”方言登不上教學、專業理論、教科書及專業書籍的大雅之堂,畢竟換算系數ρ=206265是專業院校教科書、角度專業技術文件、計量書籍中重要的概念。希望“擰種”使勁努力,爭取早日改變“五零五”說辭的低下身份,大家預先祝賀你了!
71#
xqbljc 發表于 2014-3-13 16:31:27 | 只看該作者
將70樓的帖子中第一句話:可以稱其“與時俱進”了。改為:可以稱其“與時俱進”或“編瞎話”無底線了。
7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13 23:27:3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4-3-13 23:37 編輯

水平儀的分度值計量單位到底是什么?某專家既然把mm/m說成是換算因子并歸罪于JJF1001,聲稱“不能把計量單位mm/m和換算因子1/1000割裂開來”,說“水平儀的分度值是數值(包括換算因子mm/m)乘以單位(rad)”,那么人們不禁要問水平儀標注的分度值單位mm/m到底是計量單位,還是僅僅是換算因子1/1000,還是mm/m·rad,還是1/1000rad?某專家的話可能太高深了,越來越令人琢磨不透。某專家在謾罵他人“丟人現眼”、“人格缺陷”、“人品低下”的時候,其實只要拿一個水平儀看看就明白自己在罵誰了。
  眾所周知弧度由兩個相同的SI基本單位m相除而導出,并被賦予了專門名字,即1m/m=1rad。因此小角度測量儀的分度值單位若是mm/m時,即表示單位是mrad,0.005mm/m=0.005mrad=0.000005rad≈1″。當然某專家瞧不起下里巴人的1″約等于“五零五”的近似計算方法,一定要用換算系數ρ=206265去計算也沒人反對。
  眾所周知詞頭m是10^(-3)的意思,某專家謾罵為“不要臉的編瞎話”的“0.005rad=0.005/1000rad”其實并無人說過,這句話其實正是出自其本人的意思。其錯誤正是把0.005mm/m中的詞頭m丟掉了。某專家把兩個計量單位毫米mm和米m相除導出的單位mm/m看成了弧度rad,豈不知m/m才是rad,mm/m應該是mrad。如果一定要換算0.005rad等于多少mrad,那就應該是0.005rad=5mrad。
  量值大小的表述是數字乘以計量單位,一個小角度的量值0.005mm/m就是數字0.005和計量單位mm/m相乘。之所以出現“0.005rad=0.005/1000rad”這種笑話,歸根到底正是出自某專家關于“水平儀的分度值是數值(包括換算因子mm/m)乘以單位(rad)”的理論,把計量單位mm/m當成了換算因子1/1000純數字。按某專家的上述理論,水平儀分度值0.005mm/m變成了0.005mm/m·rad=0.005/1000rad,然后把這種用錯誤理論演算出的錯誤結果載樁于他人,再對他人施以惡意謾罵。
73#
xqbljc 發表于 2014-3-14 11:53:50 | 只看該作者
僅僅“扯”和“繞”已經讓大家非常反感,當前又以“編瞎話”來攪混水,樓上某位墮落無底線的。

       有人將爭論的問題“歸罪于JJF1001”嗎?又有人講過“不能把計量單位mm/m和換算因子1/1000割裂開來”這樣的話嗎?某位不敢指出并告知大家本人是在那個帖子中有上述話語,其內心是空虛的!只能使出先殺豬還是先殺羊這樣忽悠論壇的編瞎話,其人品確實太差了!!!

      樓上某位所言“詞頭m是10^(-3)的意思”,不管此話是否通順、合理,終歸是不敢再以m=10^(-3)這樣詞頭單獨使用的錯誤方式誤導大家了。

      樓上某位終于不得不承認不要臉編出的瞎話“0.005rad=0.005/1000rad”,“其實并無人說過”,但又狡辯,此話正是出自別人的意思,某位太不講究,也太無聊了,爭論問題,難道要靠揣摩、靠猜想、靠主觀想象來無事生非的嗎?這些不靠譜的揣摩、猜想以及主觀想象是可以編瞎話的理由嗎?做人要懂“三老四嚴”,否則,還能算人嗎?!

      樓上某位無意間經常說漏嘴,其明明清楚換算因子mm/m(1/1000)是“兩個計量單位毫米mm和米m相除”,這樣的文字描述應該講已經基本類同JJF1001中3.26的定義了,但瞬間又非要往什么計量單位、弧度rad以及什么mrad上“扯”或“繞”,其完全忘記了:論壇的廣大量友都有明亮的眼睛,也都有很高的識別能力,誰是誰非,大家一目了然,論壇這潭水,某位不可能攪渾的!

      “量值大小的表述是數字乘以計量單位”,樓上某位終于不敢再使用“計量單位是什么量值的計量單位”這樣的非人話來誤導大家了,這就好!畢竟信口開河的胡言亂語是害人害己的。至于什么“錯誤結果載樁于他人”的說辭,本人也就不屑于搭理了,畢竟“載樁”≠栽贓,但也有可能是大舌頭的四川“下里巴人”方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嗎,這些還是好理解的。
7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3-14 23:23:09 | 只看該作者
  再重復一次,“不要臉編出的瞎話‘0.005rad=0.005/1000rad’”其實并無人說過,此話出自誰我在72樓已做了分析,不再多說。
  如果某專家一開始就承認mm/m是“兩個計量單位毫米mm和米m相除”,而不是兩者相除的結果,也許就不會發生此討論。既然某專家承認了mm/m是“兩個計量單位毫米mm和米m相除”,就應該承認1/1000是兩個計量單位mm和m“相除的結果”。在演算中使用了1m=1000mm,約掉分子分母約掉相同的計量單位mm得到“商”或“比值”1/1000,那么橋板跨距的計量單位mm在其演算中又到哪里去了呢?該專家另行給出的“換算因子”或“換算系數”1000μm,且不說計量單位的換算系數居然會帶有計量單位有多令人驚詫,這個換算系數如果再與橋板跨距的計量單位mm相乘又會是什么呢?另外,1mm=1000μm的那個換算系數1000又到哪里去了?
  某專家仍然在對“兩個計量單位相除”和“兩個計量單位相除的值”分不清,將mm/m相除與mm/m相除的值1/1000畫等號,大可繼續畫等號好了,愿意堅持自己的觀點并沒有人干涉。
  另外,順便提一下罵人成習,每帖必罵的某專家,謾罵語言發明活動是不是可以休矣。需要說明的是本人乃山東省濟寧市人士,樓上在帖子中諷刺謾罵某個地方的人“大舌頭”,并歸因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是不是有點太過分了!即便本人在拼音輸入法中輸入“ZHAI"錯選了“載”,這也是本人個人的錯,本人更是真心懇請某專家不要繼續擴大罵人范圍,請不要把四川人、山東人等一起罵好嗎?
75#
xqbljc 發表于 2014-3-15 12:25: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4-3-15 12:34 編輯

不要臉編出的瞎話“0.005rad=0.005/1000rad”,到底是誰編出來的?真如樓上某位所言“其實并無人說過”嗎?莫非會憑空掉瞎話?大家去看一下69樓就一切都清楚了:這個不要臉的瞎話正是某位“擰種”式的“下里巴人”憑空捏造出來的。畢竟此瞎話是在69樓帖子中首次出現,原話粘貼如下:“且不要說其給出的換算過程0.005rad=0.005/1000rad如何荒謬”。瞎話的出處以及誰人所編?白紙黑字放在那里,樓上某位否認的了嗎?“扯”或“繞”無底線、“編瞎話”無底線,現在某位的無恥也無底線了!至于樓上某位所狡辯的“在72樓已做了分析,不再多說”,請問:那是什么“分析”嗎?那不就是靠揣摩、靠猜想、靠主觀想象來無事生非嗎?這些不靠譜的揣摩、猜想以及主觀想象是可以編瞎話的理由嗎?做人要懂“三老四嚴”,否則,還能算人嗎?!

     樓上某位“mm/m是兩個計量單位毫米mm和米m相除”的說辭,與JJF1001中3.26換算因子定義“兩個同類量的測量單位之比”應該是類同吧?!那不就清楚的表明了mm/m(1/1000)應該也只能是換算因子!而非莫須有什么角度計量單位了嗎!這還有什么好爭論的呢?!至于某位非要在“相除”與“之比”、“相除”與“相除的結果”、“之比”與“比值”相互之間“扯”或“繞”,某位換個馬甲就能否認mm/m=1/1000了嗎?如果依其mm/m是什么角度計量單位的說辭,莫非數字1/1000也是角度計量單位?某位換個馬甲或“匿名”去論壇參加什么掃盲“速成班”,大家仍然可以認得出你,畢竟“擰種”式的“下里巴人”是其獨有、唯一且明顯的標識!

     樓上某位“約掉分子分母約掉相同的計量單位mm得到“商”或“比值”1/1000”的說辭,還有必要駁斥嗎?畢竟JJF1001中沒有這些“脫褲子放屁”的多此一舉,某位為什么總要與眾不同呢?莫非確是“另類”?!至于某位裝癡賣傻提出的“橋板跨距的計量單位mm在其演算中又到哪里去了”,以及對換算系數1000單位μm等諸多疑問,本人不再屑于與其“扯”或“繞”了,我在http://www.bkd208.com/viewthread.php?tid=171376&highlight= 16樓引用國家強制性標準中已經論述的非常清楚了,那是國家強制性標準對單位換算的規定及舉例,樓上某位可以去對國家強制性標準提出質疑,只要其有那個學識、能力和膽量即可。否則,某位總是回避質問,不敢正面談問題,僅是在無休止的“扯”或“繞”,總是妄圖攪混水,毫無意思的!

     大家應該也都看到了,樓上某位只要發帖,必定要唧唧歪歪的抱怨他人罵人,但對說其“擰種”以及“下里巴人”從不唧唧歪歪的抱怨,畢竟“擰種”以及“下里巴人”是其引以自豪的自稱!自稱其為“擰種”以及“下里巴人”的某位,在論壇中是獨一份吧!大家可以聯想一下,敢于給自己搞如此低下自稱的人會是正經人嗎???現在又自稱是什么“山東省濟寧市人士”,這與大家、與爭論的問題又有什么相關呢?成百上千年來,某地出了個“擰種”以及“下里巴人”,不是什么值得驕傲的事吧?!樓上某位就不要丟人現眼了!

      “載樁”≠栽贓的爭論或事情,絕不是拼音錯選了那樣簡單,如果樓上某位不健忘的話,此“載樁”≠栽贓的爭論在過去的多個帖子中出現,某位的屢教不改反映的是“擰種”式“下里巴人”的極端固執、偏執和對語言文學及公眾認可的不尊重!所以某位不必急于去承認什么“本人個人的錯”,其“擰種”高尚,何錯之有呢?!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 10: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清永久免费观看|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 高清成人爽a毛片免费网站|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真实男女xx00动态图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青草久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群色|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视频7| 国产乱弄免费视频| 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91小视频|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亚洲日韩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各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久久精品久久久|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avai|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久久91精品国产91| 中国老师69xxxx高清hd|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中文字幕 |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伦理片中文字幕完整视频| 亚洲精品15p| 久久电影网午夜鲁丝片免费| 一二三四社区在线中文视频| JAPANESEHD熟女熟妇伦| 91在线品视觉盛宴免费| 窝窝女人体国产午夜视频| 激情黄+色+成+人| 香港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男女深夜爽爽无遮无挡我怕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 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福利| 久久伊人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