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數據] 單次測量結果如何評定A類測量不確定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dan237 發表于 2010-5-10 09:39: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請問各位高手,實驗室的在進行編寫測量不確定評定程序時,A類不確定度是采用的多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的不確定度,但是實際工作中時,一般也就測量單次,這個時候如何來使用以前評定的A類不確定度。請高手能賜教!多謝!
2#
風吹石 發表于 2010-5-10 13:06:57 | 只看該作者
貝塞爾公式計算的結果就是單次測量的標準偏差,可以直接引用。如果使用的是平均值,則在這個值上再除以一個根號n。
3#
lhy118 發表于 2010-5-10 20:21:05 | 只看該作者
可以直接使用以前不確定度評定報告中的測量重復性的數據的,因為在評定報告中所用的被測器具就是一般的計量具,具有代表性,在以后的再評定中是可以直接用這個數據的。
4#
 樓主| dan237 發表于 2010-5-12 08:54:58 | 只看該作者
好的,多謝以上兩位的回復。
5#
valen1234 發表于 2010-5-25 08:13:39 | 只看該作者
同意上面的看法
6#
19621103xjl 發表于 2010-5-26 23:50:18 | 只看該作者
不能簡單地直接使用以前不確定度評定報告中的測量重復性的數據的。
7#
liubc 發表于 2010-6-5 08:03:09 | 只看該作者
沒搞懂,測量是單次,但是要評定不確定度的話,單次測量怎么可以?
8#
reflection 發表于 2010-6-5 09:31:2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lhy118


    同意3樓的觀點,事實上很多人就是這樣做的。
9#
小雨滴 發表于 2010-6-5 09:49:59 | 只看該作者
我也覺得應該是貝塞爾公式
10#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0-6-5 11:34:32 | 只看該作者
2樓和3樓的說法完全正確。
  通過重復性測量可以用貝塞爾公式求得試驗標準差S,這個S就是我們今后使用這個測量方法時,評價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依據。只要測量方法還是這個方法,一直到產品淘汰,企業倒閉,都是這個S,這個S不再另行試驗和改變。
  S是試驗標準差,實際測量工作中如何使用這個S來評定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呢?是不確定度等于S除以根號n。
  不過我們一定要搞清楚這個測量次數n是實際測量次數,和我們做實驗的時候重復測量次數n完全是兩碼事,我們最好把實際測量次數寫成N,來與實驗時的重復測量次數n相區別。重復試驗時我們的測量次數如果是10次,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那個10次是無法變更了,因此S也是無法變更了。因此我們稱S是實驗標準差,而不能簡稱為標準差。
  如果實際工作中時,測量人員對被測對象就測量一次,實際測量次數N=1,S除以根號1,所以單次測量的測量結果不確定度就是S。如果檢驗規范或者測量技術標準規定測量3次取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就是S除以根號3。
  在化學分析試驗中稱取試樣時空瓶和裝有試樣時各稱量一次以獲得試樣的凈重,為了獲得凈重這個測量結果,實施了兩次稱量(測量),因此試樣凈重的測量不確定度就必須等于用那個天平進行測量的實驗標準差S除以根號2。
11#
yyy112082 發表于 2010-6-7 23:05:40 | 只看該作者
真是獲益匪淺啊。那么我們建標評定不確定度。我看了很多例子里都是采用實驗標準差除以根號n的。不知道是為什么。難道他們平時校準的時候要測量10次?
12#
合金銑刀 發表于 2010-6-8 08:42:25 | 只看該作者
我也覺得應該是貝塞爾公式
13#
aux8180 發表于 2010-6-8 15:29: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規矩灣錦苑


    這個問題我算是搞明白了,通過你這么一說。非常感謝!不知能否帶我這個徒弟啊?以后有問題還可以向你多請教。
14#
冰楓雪宇 發表于 2010-6-22 22:47:10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了!~終于對這兩個概念看到區分性了
15#
隨風飄揚 發表于 2010-6-27 10:02:17 | 只看該作者
 請教10#“通過重復性測量可以用貝塞爾公式求得試驗標準差S,這個S就是我們今后使用這個測量方法時,評價測量結果不確定度的依據。只要測量方法還是這個方法,一直到產品淘汰,企業倒閉,都是這個S,這個S不再另行試驗和改變。”
    按照這樣的理解給客戶所發的成千上萬件測量器具,如果是同類,那校準證書中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應是一樣的了(如果其它分量未變的話),與證書中的校準結果就沒有任何聯系了。
16#
風吹石 發表于 2010-6-27 11:36: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5# 隨風飄揚


    如果測量條件(人員、設備、環境、方法等)沒有變化,同一類的計量器具,對其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完全可以一致的。這也是單次測量的必然導致的結果,所以實際工作中盡量不要單次測量。
17#
路云 發表于 2010-6-27 14:43:06 | 只看該作者
       我覺得標準裝置的重復性和用標準裝置對被校器具進行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重復性是有區別的。考核標準裝置的重復性時,是在重復性條件下,用標準裝置對一穩定的被測量進行多次重復測量。假如進行了10次測量,得到1組(10個)測量數據。用貝塞爾公式得到的實驗標準偏差S即為單次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如果將10個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的話,那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簡稱S10)就應該是用S除以根號10得到,自由度是9。如果在這10個數據中任取3個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的話,那這個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簡稱S3)就應該是用S除以根號3得到,自由度仍然是9。平時我們校準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對被校器具進行3次測量,我們不能用后面這個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S3來作為平時對同類被校器具進行校準時的所謂“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因為被校器具的重復性有可能相差很大,如果就引用這一個值,豈不都一樣了嗎?所以說,前面的那個10個數的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S10應該作為標準裝置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而后面那個3個數的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S3應該作為“最佳測量能力”評定分析時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
1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0-6-27 15:41: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0-6-27 15:52 編輯

對檢定方法的可靠性進行評定不能以“最佳測量能力”作為評定結論,恰恰是應該以“最差測量能力”作為評定結論,其目的是確保測量結果的可靠性。這也是在B類評定時,為什么必須使用檢定規程規定的計量標準裝置的最大允許示值誤差作為半寬計算,而不能用對計量標準的某一次檢定證書給出的示值誤差作為半寬的理由。
  因此,前面的那個10個數的平均值的實驗標準偏差S10不應該作為標準裝置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除非檢定規程規定對每一個受檢點作10次檢定,以10次檢定結果的平均值作為每個受檢點最終檢定結果。而實際上幾乎沒有一個檢定規程是這樣規定的。絕大多數檢定規程都對同一個受檢點的檢定次數未作規定,因此極端情況下,檢定員只做一次檢定就作為最終檢定結果了,現實中,這也是實際情況。
  我們再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只要組成該測量方法的各種因素(人機料法環等)保持不變,無論是作多少次試驗,只要實驗次數足夠大,例如6次以上,實驗標準差S的大小就會基本不變。那么平均值的標準偏差就只和測量次數n有關,隨著n的增加而減少,換句話說當n=∞時,平均值的標準偏差就會等于0,這就是把平均值作為“約定真值”的道理。如果要用“最佳測量能力”,我們是不是應該用標準器作20、50、100次試驗呢?如果作100次試驗,我們的標準器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豈不是比10次試驗大大地減少了嗎?這種與試驗次數有關的特性是測量過程的特性,或者說是測量結果的特性,不應該作為計量標準(測量設備)的特性。所以,只有這個基本不變的S才是計量標準的特性,是計量標準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具體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當然除了與計量標準有關外,還與測量方法的次數有關,因此除了與S有關外,還與n有關。至于測量次數n,完全看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和其他檢驗、試驗技術標準的具體規定。
1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0-6-27 19:50:5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0-6-27 20:03 編輯

   另外,我們沒有必要區分標準裝置的重復性和用標準裝置對被校器具進行校準所得到的校準結果的重復性,實際上在計量標準考核中,我們可以認為它們是一回事。因為做標準裝置的重復性試驗的前提條件是被測對象是相對穩定的,把一個不穩定的被測對象(不穩定的被檢器具)用來作重復性試驗是不可靠的,也是不允許的。
  只有在對具體的某一個檢定結果的可靠性進行評價和仲裁時,我們才去認真分析測量過程或者測量結果的重復性,此時的重復性已經不是計量標準的重復性了,而是包含了測量過程諸要素(人機料法環等)共同影響的重復性。如果給顧客的用于仲裁的測量結果是平均值,測量結果的標準偏差就應該是用實驗標準差S除以根號n得到。這種情況已經和計量標準考核要求的重復性考核,及評定用該測量標準執行預訂檢定項目是否可靠時的不確定度評定說的重復性,已經完全不是一回事。
  “任取3個測量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不一定僅僅指“在這10個數據中任取”,因為既然要給出平均值做測量結果,沒有哪個人已經做了10次試驗,不以10次數據的平均值而只以其中3次數據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的。“任取3個的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應該指今后按照本測量方法對同一被測對象作任意3次測量得到的3個測量數據的平均值,如此得到最終測量結果給顧客,那個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就是S除以根號3。如果僅僅測量一次就給出測量結果,那個測量結果因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仍然是S。
  在測量設備的計量檢定項目檢定先后順序中,也是要先檢定穩定性,被檢對象相對穩定了,才談得上繼續進行示值誤差的檢定,或者,至少穩定性和示值誤差同時檢定,穩定性不能超過允許的示值誤差。
  再有,對計量標準做重復性試驗也不一定非要用被檢計量器具,完全可以用其他穩定的替代物來做計量標準的重復性試驗。
20#
路云 發表于 2010-6-27 22:14: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0-6-27 22:22 編輯

如果用同一臺標準裝置,在相同的重復性條件下,對兩臺相同的被校器具的某個相同的測量點(即同一示值)進行校準。按照檢定規程的要求,對該點示值重復進行了3次測量,取其平均值作為校準結果。如果兩者的平均值相同,但兩臺被校器具的重復性相差很大。那么這兩個校準結果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是否相同呢?也就是說還是用對標準裝置進行重復性考核時的那個S除以根號3呢?如果是這樣,我個人覺得是不太合理。校準結果的不確定度理應包括被校器具的重復性,否則怎么能從各自的不確定度中看出兩者的重復性差異呢?
      “如果只僅僅測量一次就給出測量結果,那個測量結果因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仍然是S。”這句話我贊同,因為這個測量結果僅僅反映了標準裝置的重復性引入的不確定度,而沒有反映被校器具的重復性。
21#
路云 發表于 2010-6-27 22:54: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10-6-27 22:59 編輯
對檢定方法的可靠性進行評定不能以“最佳測量能力”作為評定結論,恰恰是應該以“最差測量能力”作為評定結 ...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0-6-27 15:41

眾所周知,申請國家級校準實驗室都要向CNAS提交所具備的校準能力表,其中的一項重要參數就是所開展的校準項目的“最佳測量能力”,而不是“最差測量能力”。如果是“最差測量能力”那全國都一樣了,只需提交所校項目的“國家檢定系統表”。


另外,您還說“絕大多數檢定規程都對同一個受檢點的檢定次數未作規定,因此極端情況下,檢定員只做一次檢定就作為最終檢定結果了,現實中,這也是實際情況。”可能是專業的不同,據我所接觸的《檢定規程》中,絕大多數的力值專業的《檢定規程》都規定了在被檢器具的量程范圍內的檢定點數不少于5點,且均勻分布,實施3次進程的檢定。硬度專業《檢定規程》中多數都是規定測5次。“示值誤差”和“示值重復性”是兩項主要的計量技術指標,光檢一遍怎么能得出“示值重復性”這一指標呢?

22#
劉彥剛 發表于 2010-6-28 05:31:20 | 只看該作者
請看我國不確定度的最高權威是怎么說的: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yjl200806015.aspx
23#
zhi-jian 發表于 2010-6-28 08:35:23 | 只看該作者
單次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恐怕難于評價。
24#
星空漫步 發表于 2010-6-28 08:36:56 | 只看該作者
比較認同20、21樓的分析。
22樓所推薦的文章也不錯,值得認真閱讀、理解。
2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0-6-28 16:11:21 | 只看該作者
  首先我們必須區分開“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和“測量設備的重復性”。
  測量結果的重復性是指在相同測量條件下,對同一被測量進行連續多次測量所得結果之間的一致性(見JJF1001的5.6條)。這就是前面不少量友一直在強調的“重復性”,對于這個重復性,“多次測量所得結果之間的一致性”是術語的核心,當然單次測量是沒有辦法談重復性的,也就是說單次測量的測量結果是沒有什么重復性可言的。而且在多次測量的測量結果出來之前,沒有任何人會知道這一組測量結果的重復性是多大。
  測量設備的重復性是指在相同測量條件下,重復測量同一個被測量,測量儀器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見JJF1001的7.27條)。對這個重復性“測量儀器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是術語的核心。測量儀器的能力是其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只要用它去測量,它的特性不可避免的就反映在每一個測量結果中,這個特性在測量之前就是已經知道的,而不在于你用它測量了多少次。哪怕是只測量了一次,該測量儀器的重復性同樣對這次測量結果產生了影響。
  我們還是看看樓主的問題吧。樓主的問題是:
  “A類不確定度是采用的多次測量的算術平均值的不確定度,但是實際工作中時,一般也就測量單次,這個時候如何來使用以前評定的A類不確定度”。
  顯然樓主的問題不是問測量結果的重復性如何計算,問的是多次測量時以算術平均值作為測量結果,和單次測量時的測量結果,測量設備的重復性對這兩種測量結果產生的影響,即對這兩種情況產生的測量結果引入的標準不確定度分量分別是多大。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 14: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色在线|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电影| 娇喘午夜啪啪五分钟娇喘| 狠狠综合亚洲综合亚洲色| 99精品无人区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免费电影|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色一情一乱一乱91av| www.色偷偷.com|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天天干天天综合| 欧美巨大xxxx做受中文字幕|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 |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免费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 欧美精品无需播放器在线观看 | 全彩无翼口工漫画大全3d|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 男人的j插入女人的p|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国产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日本高清一本视频| 欧美一欧美一区二三区性| 49289.com|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国产精品综合视频| 亚洲va欧美va天堂v国产综合| 东北大炕王婶小说| 福利视频你懂的| 国产麻豆天美果冻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日本xxxxx在线观看|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老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色噜噜亚洲男人的天堂| 夫妇交换性三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