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質量管理體系——要求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為判斷依據,對以下各題目中的問題選擇一個最合適的選項
姓名: 得分:
1、用于對特定要求進行測量和監視的軟件 ( )
a)應從獲ISO9001認證的供方處采購;
b)應從A類供方或相當等級的供方處采購;
c)應由組織自行開發;
d)應在使用前進行確認。
2、組織應 ( )
a)確認質量管理體系所需的所有過程;
b)對那些其缺陷只能在產品交付使用后才會變得明顯的過程進行確認;
c)在生產和服務過程的輸出被后續的測量或監視驗證前對這些過程進行確認;
d)確認所有作為管理評審輸入的過程。
3、對與顧客溝通的安排應涉及到 ( )
a)訂單或合同的處理,顧客反饋;
b)訂單或合同的處理,包括對可用性、交付的要求在內的產品要求;
c)信息、問詢、訂單或合同處理;
d)產品信息、問詢、訂單或合同處理,顧客反饋。
4、組織為確定顧客需求而實施的過程包括識別( )
a) 關于產品的可用性、交付和支持的要求;
b) 包括可用性、交付和支持在內的產品要求;與產品有關的強制性的、法規性的要求;
c)與產品有關的人員,顧客規定的產品要求以及顧客未規定但預期或規定用途所必要的產品要求;
d)顧客規定的要求,強制性或法規要求,可用性、交付和支持的要求,顧客未規定但預期或規定用途所必要的產品要求,組織附加的要求。
5、為了實現產品的符合性,組織應識別、提供和維護設施,包括 ( )
a)車場、工作場所和相關設施;員工娛樂設施;
b)工作場所和相關設施、設備、硬件/軟件,支持性服務;
c)符合法規要求的相關的設施;
d)車場、娛樂設施(包括足夠的服裝)。
6、ISO 9001:2000 ( )
a)關于質量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和權限的要求與ISO 9001:1994標準有相同表述;
b)允許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
c)要求管理者代表應被賦予與質量管理體系所有過程有關的職責和權限;
d)要求管理者代表當然地成為最高管理層的一分子。
7、對于組織而言,關于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及其有效性,重要的在于 ( )
a)組織的員工可以接觸到普遍設置的電話和/或郵件系統;
b)與特定過程相適應的溝通系統在不同層次間被建立起來;
c)內審結果在內部得到溝通;
d)在不同的層次和職能間確保溝通。
8、以下哪個陳述是正確的? ( )
a)管理評審的輸入只包括內審的結果和糾正、預防措施;
b)管理評審應按計劃間隔開展,以確保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c)管理評審的輸出是質量方針及與之協調一致的質量目標;
d)管理評審包括對營銷戰略和競爭者表現的評價。
9、對職業健康和安全管理的要求 ( )
a)未被ISO 9001:2000所包含;
b)已經在ISO 9001: 1994中得到強調,例如在4.4和4.9;
c)質量管理體系范圍的定義中被一體化;
d)為強制性或法規性要求被包含在質量管理體系中。
10、質量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 ( )
a)通過糾正和預防措施過程得到確保;
b)通過質量方針、目標、審核結果、數據分析、糾正和預防措施及管理評審得到促進;
c)通過對在管理評審中被評價的過程特性(包括顧客滿意/不滿意)進行監視得到確保;
d)是賦予質量管理者代表的職責和權限的一部分。
11、“統計方法” ( )
a)不再是新版ISO 9001標準的組成部分;
b)僅被用于對產品和過程的測量和監視;
c)被用于評價質量管理體系的效率和有效性;
d)不再單獨地在標準中被規定,但作為測量策劃適用方法(包括統計技術)被強調。
12、以下關于質量手冊的內容的說法中,哪一種是錯誤的? ( )
a)確定過程的順序及其相互作用;
b)包含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包括任何刪減及其理由的細節;
c)不一定包含質量目標;
d)重新編寫,以使結構完全符合ISO 9001:2000標準的結構。
13、為實施質量管理體系,組織應 ( )
a)識別培訓、設備、軟硬件需求;
b)識別為確保過程和文件的有效運作和控制所必要的過程和文件;
c)讓員工知道并使他們成為過程和過程目標的一部分;
d)識別所需的過程,確定它們的順序和相互作用,運作控制、監測和分析它們,并實施驗證和改進措施。
14、ISO 9001:1994的4.19要素的要求 ( )
a)已被撤出,且無替代性內容;
b)在新標準中成為“顧客有關的過程”的要求的一部分,特別是有關顧客要求的確定(7.2.1);
c)與生產和服務運作(7.5.1)一起被定義;
d)成為設計和開發要求(7.3.1b)的組成部分。
15、對顧客滿意的測量和監視 ( )
a)應包括實施的方法及對顧客問詢的評價;
b)不一定是管理評審的輸入的一部分;
c)必須包括顧客的不滿意;
d)應作為對質量管理體系業績的一種測量。
16、對持續改進的承諾 ( )
a)已在ISO 9001:1994中提到;
b)對于已認證的所有組織而言,應該已得到實施;
c)是使體系具備持續適宜性的新要求;
d)比較難于審核。
17、在各相關職能和層次建立的可測量的質量目標 ( )
a)對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評價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b)不一定是必須的;
c)在ISO9001:1994中沒有強調;
d)與培訓部門無關。
18、對質量管理體系的刪減 ( )
a)不包括使用未知測量系統誤差的測量裝置;
b)適用于質量管理體系的所有部分;
c)使得ISO 9001:2000有可能適用于所有類別的組織;
d)允許組織定義其自身的質量水平。
19、決定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化程度的因素有 ( )
a)組織的規模和類型、質量管理者代表的經驗,質量管理體系中負有職責的人員的能力;
b)過程的復雜程度和相互作用;
c)組織的規模和類型,過程的復雜程度和相互作用,人員的能力;
d)在ISO 9001:2000中明確規定的要求,顧客和法規的要求。
20、對供應鏈組成的正確表述是 ( )
a) 供方 組織 顧客;
b) 供方 分承包方 顧客;
c) 分承包方 供方 顧客;
d) 供方 內部顧客 外部顧客。
21、對設計和開發的變更的控制 ( )
a)與ISO 9001:1994中規定的應用方式一樣;
b)應包含對這種變更對產品及其組成部分的影響的評價;
c)意味著變更應得到授權人的驗證和批準,以及適當的文件化;
d)只在當產品或服務特性發生變化時才需要對設計和開發的變更進行批準。
22、以下 項是采購文件的組成部分 ( )
a)對供方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必含內容);
b)描述產品的信息,對產品、過程、程序、設備、人員的批準或資格的要求;
c)除去合同評審中規定的要求外的其它內容;
d)與ISO 9001:1994中所闡述的要求相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