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中原大地,瓜果飄香,秋色滿園。老子故里———豫東平原上河南鹿邑縣的企業,也迎來了累累碩果。在鹿邑縣質監局緊緊圍繞企業實際需求搞服務,千方百計把金融危機的影響降到最低的一系列努力下,這里的企業走出了困境,收獲了未來發展的希望。 去年年底,河南金日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杰愁眉不展:原料漲價、市場疲軟,公司不得不無期限放假。而到了2009年8月,朱杰的臉上已由“陰”轉“晴”了:公司新上項目自4月20日投產以來,每月平均創產值近1300萬元,實現了扭虧為盈。而這彰顯了鹿邑縣質監局立足企業需求搞服務所取得的明顯成效。
2009年年初,鹿邑縣質監局得知河南金日食用油有限公司停產的消息后,立即組織人員深入該公司調研,很快找到了制約發展的癥結。在該局的建議下,公司董事會反復論證后,決定上馬100臺小石磨,擴大李耳牌小磨香油生產規模,以此打開該公司戰勝危機的突破口。
在以后4個多月的時間里,質監局工作人員從車間布局設計,到設備安裝調試,從工藝流程對接,到關鍵技術環節都給予精心指導,并幫助撰寫作業指導書,搜集相關標準,起草綜合管理文件,并對原材料的采購驗證、產品包裝設計、成品的存放、出廠檢驗、產品運輸等環節做出具體指導。4月20日,該公司迎來了重新開業的慶典,并很快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朱杰告訴記者:“我們的這條生產線,是國內最大、而且是真正用紅石小磨磨制芝麻油的生產線。目前,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年底。說實話,沒有質監局的技術支撐和熱情幫扶,我們真不敢有這樣的‘大手筆’。”
要說辦了一個小小的代碼,就成功幫企業拿到了4500萬元的資金,似乎有些不可信。但這確實是在鹿邑縣質監局發生的事情。
6月5日下午12點20分,鹿邑縣人民醫院副院長李春聚打電話到該縣質監局,說縣政府為醫院爭取到一筆4500萬元的專項扶持資金。但因醫院更換法人代表后代碼證書沒有及時變更,省財政廳不予辦理,要求必須持有與法人代表相符的有效代碼證書才能辦理。不巧的是,離辦理時限僅剩最后一個工作日了。如果無法出示有效代碼證書,4500萬元專項扶持資金將被視為自動放棄。
鹿邑縣質監局工作人員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投入到緊張工作中。指導準備數據、審核材料,幫助填表、輸入數據……40分鐘,有關數據就傳輸到省代碼中心數據庫。按規定,3個工作日后,省局代碼中心才能把審核通過的信息返回。鹿邑縣質監局立即與省局代碼中心工作人員電話聯系說明情況,僅用半個多小時,李春聚就如愿地拿到了代碼證書,為醫院“搶回”了一筆大資金。
該縣棗集鎮味新食品廠原來只是一家加工炒貨的家庭小作坊。今年4月,有辦廠意向的楊國新試著給該局食品股打了個電話,咨詢廠房建設、設備購置、辦證程序、辦證費用等相關事項。讓他想不到的是,質監局工作人員在電話中對他提出的問題作了詳細的解答之后,第二天又派了兩名工作人員,到該廠進行現場指導。質監局的真誠服務贏得了楊國新的信賴。此后,只要遇到難題他就給該局打電話求助。很快,一個標準化的生產廠區就建起來了。隨后鹿邑縣質監局又駐廠幫助安裝設備、調試機器、培訓化驗員等,使該廠很快進入試生產階段,并一次性試驗成功。楊國新激動地說:“我只用一個電話,質監局就幫我建起了一個工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