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重慶市忠縣康莊門業加工廠負責人秦文和飽含著感激的眼淚,將一面錦旗和一封感謝信送到忠縣質監局局長楊大歲手上,他緊緊握住楊大歲的手,久久說不出話來…… 原來,下崗多年的秦文和,前幾年開始從事建筑外窗的生產加工。由于那幾年是小作坊式簡單加工生產,他并沒有辦理生產許可證。隨著企業的逐步發展,秦文和意識到:只有促進產品質量標準化、規模化,企業才能做大做強。
“要不是楊科長給我強調辦理生產許可證的重要性,到現在我還是小作坊式生產呢。”秦文和告訴記者,今年4月20日,他到忠縣質監局進行咨詢,質量科副科長楊琴熱情地接待了他,并耐心地向他介紹了有關辦理建筑外窗生產許可證的程序和取證后的好處,還當場發給他有關辦理生產許可證的資料和申請書。秦文和這下明白:沒有生產許可證,其他多少努力都是“白搭”,更不用說做大做強了。于是,他趕緊回到辦公室,認真學習資料,填寫申請書。
5月10日,經過20天準備的秦文和向忠縣質監局遞交了辦理生產許可證的申請。
為幫助秦文和順利拿到生產許可證,該局負責人及質量科的工作人員及時到康莊門業加工廠,對生產車間的布局和硬件設施的擺放,以及上墻的各項制度進行了規范化的指導。
5月15日,重慶市質監局受理了該廠提交的申請,并決定6月2日去該廠進行實地審查。
實地審查?秦文和驚出了一身冷汗。“我當時沒底啊。”時至今日,秦文和仍對當時在軟件資料沒有完善、焊角強度測試儀檢測設備未得到萬州質量計量檢測中心的檢驗的情況下,能否通過檢查的擔憂記憶猶新。秦文和顧不上周末大家都在休息的情況,撥通了楊琴的電話。當得知楊琴剛動完大手術后,秦文和覺得辦理生產許可證的事懸了。“如果核查組來核查過不了關,不僅要重新完善材料再進行二次核查,而且我簽訂的幾個工程訂單就會因為未取得生產許可證而泡湯,那將損失慘重啊。”
但讓他意外和感動的是,第二天一大早,楊琴與她的同事趕到了廠里。她還請來了萬州質量計量檢驗中心的專家。他們檢驗了設備,并按照《建筑外窗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實地核查辦法》對所有軟件資料進行逐項核查,幫助完善了學習記錄、培訓記錄,以及檢驗原始記錄、塑料窗出廠驗報告等,對全廠員工進行現場手把手的指導。6月2日早上,楊琴又提前跑到工廠,對所有的硬件和軟件資料再次進行了核查。
通過忠縣質監局上下努力,重慶市質監局審查組對該廠整個工藝流程、關鍵控制點合理的布局,軟件資料的完整以及化驗人員的考核非常滿意,認為該廠質量管理、生產資源、人力資源、技術文件、過程質量管理、產品質量檢驗、安全防護7大類符合國家規定。
6月28日,該廠順利獲得了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成為忠縣首家具有生產加工建筑外窗資質的生產企業。有了生產許可證,秦文和工廠的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預計今年收入比去年翻兩番。直到現在,該局工作人員還定期到該廠指導工作。
其實,像這樣助推企業發展的事,在該局屢見不鮮。2006~2008年,該局幫助重慶天運生物液體燃料有限責任公司接管、整活因三峽移民淹沒搬遷而停產的忠縣大曲酒廠;選定云河水輪機、金龍電子微特電機、一勝特模具鋼等13家品牌聲譽好、生產規模大的企業進行產業名牌培育;對海螺水泥、烏楊船舶、柑橘建設等重點項目積極開展質監幫扶工程……
“只有充分發揮職能作用,當好服務發展的重要助推器,營造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環境,我們質監才能促進當地打造出最優的政務環境。”重慶市質監局局長張宗清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