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西省渭南市質監局發揮管理部門和技術機構優勢,加強對食品企業日常監管和產品檢驗,初步形成了“行政監管、技術檢驗、企業自律”三方聯動的監管機制。 渭南是食品生產大市,現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830余家,其中小企業、小作坊占到66%。針對這些食品企業的現狀,渭南市質監局確定了幫扶思路:即通過細化監管措施,有效發揮質監部門在管理和技術方面的優勢,具體指出企業存在的問題,通過一對一分析,找到解決辦法,幫助企業逐步提高,從而形成企業自律的良好機制。
細化監管主要從細化現場監督檢查項目入手。該局深入企業,結合實際制定了《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現場監督檢查記錄》表,此表涵蓋企業資質、人員資格、產品標準、原輔材料控制、生產設備、成品質量、銷售記錄、原料和產品出廠檢驗臺賬、添加劑使用臺賬、工廠衛生10大類38項測評指標,巡查人員依據測評指標對企業進行檢查和記錄,表格一式四份分別送達市局、食品科、區縣局和企業備案管理。同時,對存在質量安全問題的產品,監管部門委托質檢機構通過技術手段進行檢驗,并向受檢企業出具《質檢機構發現重大問題報告》,報告中詳細分析引發產品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辦法。報告也一并送達受檢企業。
而對在監管和產品檢驗中出現問題的企業,則由渭南市質監局下達食品質量安全整改意見通知書,責令受檢企業限期改正,消除質量安全隱患。對在期限內完成整改的企業,監管人員復查合格后出具食品質量安全整改復查意見書;對沒有按期完成整改或違法的生產企業,在取得證據后將依法暫扣或吊銷食品生產許可證并下達《食品生產許可證暫扣決定書》。
此外,為了更好發揮食品生產企業的主體作用,提高企業人員素質,該局加大培訓力度,分批次對全市食品生產企業的管理人員和檢驗員進行培訓,規范原料進廠、產品出廠、添加劑使用等環節的檢驗,并將培訓結果與企業對人員崗位考評相掛鉤。
通過實施有效措施,提高了企業自律意識。陜西哈芙秦盛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監管使企業生產更規范,三個臺賬的建立、技術角度的分析、問題原因的查找等等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企業實實在在受益了,減少了損失,帶來了效益。”他說,以前工人調制食品時,隨意性比較大,導致產成品中存在一定量的殘次品,合格率一直提不上來。如今,按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現場監督檢查記錄》表的測評要求,規范了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確保各環節符合標準,使得產品合格率從原來的90%提高到95%。同時,在質監部門的幫助下,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開發出企業管理軟件,通過對產品各區域銷售情況的分析,便于決策者做出正確的銷售計劃,現在該企業產品已經成功打入省外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