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前我們的生產訂單都排滿了,現在全公司一星期7天上班,都還忙不過來呢”。日前,寧波保稅區豐盛食品有限公司經理帶著頗為興奮的神情向筆者“埋怨”道。他說,“去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公司訂單量不降反升,今年公司產值翻一番是肯定沒問題的。” “其實公司業務量的不斷擴大無非就是十個字:鞏固老客戶,開拓新業務。”經理頗為得意,“豐盛之所以能贏得客戶的信賴,并保持業務量的快速增長,關鍵還是靠兩個字:質量。而要說起我們如何保證產品的質量問題,檢驗檢疫功不可沒啊!”
為保證出口產品質量安全,寧波檢驗檢疫部門在得知豐盛公司準備上馬新生產線,擴大出口量的消息后,檢驗檢疫部門從初期的新工廠圖紙設計審核、HACCP體系建設指導到成品生產線考核、出口檢驗,每一個環節都留下了檢驗檢疫人員忙碌的身影。令人感到高興的是,目前該新生產線正在有條不紊地加緊生產,產品也早已遠銷到東南亞國家。據了解,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豐盛公司已取得了對歐盟、韓國、美國、俄羅斯出口注冊資格。
由于國際貿易技術措施的要求,產品出口普遍存在檢測時間長,費用高的難題。為解決這一難題,寧波檢驗檢疫部門精打細算,一點一滴為企業減輕負擔。
先是實現了原輔料“驗收備案+日常監督+成品檢驗”的全過程監管模式,檢驗檢疫人員與企業一起,梳理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原輔料,建立產品索證、進廠驗收、抽批送檢、使用核銷等一系列有效機制,同時,還對其產品實施了風險性評估管理,使企業產品出口時的檢測項目隨著產品使用原輔料的變化而更科學、合理,僅此一項每年就可為企業節省檢測費20多萬元,出口產品檢驗周期也由原來的10天左右減少到3~4天。這些機制,不僅加強了產品源頭質量安全,更提升了企業內部管理。
2008年發生的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使日本對我國出口食品加強了檢查,沒有三聚氰胺檢測報告的水產品一律在港口等待檢查,導致大量中國食品在日本通關時間增加。而豐盛公司卻因常年出口日本水產品質量穩定,且能及時向日方提供產品不含三聚氰胺的檢測報告,產品得以快速放行,日本客戶紛紛追加訂貨。
“幸虧去年你們仔細,發現我們的配料中有奶粉,讓我們馬上進行了三聚氰胺方面的檢測,憑著這份報告我們的產品在日本暢通無阻,還引來了大量的新訂單呢!”經理向保稅辦反饋。
據檢驗檢疫部門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豐盛公司就已出口水產品1300多噸,金額300多萬美元,同比分別增長約70%和1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