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定項目:
a、外觀及一般工作性能檢查。
b、輸出聲強檢定
c、患者漏電流檢定
d、探測深度檢定
e、側向分辨力的檢定
f、軸向分辨力的檢定
g、盲區的檢定
二、檢定方法
a、未通電時,檢查被檢儀器及探頭有無影響使用的機械損傷,開關鍵、按鈕應靈活可靠。通電后儀器應有超聲輸出和正常顯示,各開關鍵應起相應的作用。
b、將被檢儀器預熱30分鐘。調整好功率計,沿水槽壁注入除氣蒸餾水。將被檢儀器置于臨床所用聲功率狀態。將探頭置于聲功率測量靶心之上,進行3次測量,取其算術平均值為其被測探頭的輸出功率,按I=P/S計算出探頭的輸出聲強。
c、將漏電流測量儀的一只筆接于被檢儀器的外殼或接地端子,另一只筆接于銅板上,將被檢儀器的探頭輻射面置于銅板上有導電膏的部位,接通被檢儀器的電源,讀取漏電流測量儀的示值;改變電源極性,重新讀取示值,以兩次示值中的較大者作為被檢儀器的患者漏電流。
d、將探頭置于體模縱向線性靶群上方,保持聲束掃描平面與靶線垂直,調節被檢儀器的總增益、TGC、對比度、亮度適中,在屏幕上顯示出由TM材料背向散射光點組成的均勻聲圖像,且無光暈和散焦,對具有動態聚焦功能的機型,令其至遠場聚焦狀態,在屏幕上讀取縱向線性靶群圖像中可見的最大深度靶線所在深度,即為該被檢儀器的探測深度。
e、將探頭置于某一側向分辨力靶群上方,調節被檢儀器的總增益、TGC、對比度、亮度,將TM材料背向散射光點隱沒,對于所對靶群圖像清晰可見,對具有動態聚焦功能的機型,令其在所測深度或附近聚焦,在屏幕上讀取側向分辨力靶群圖像中可以分辨的最小靶線間距,即為該被檢儀器的所測深度的側向分辨力。
f、將探頭置于某一軸向分辨力靶群上方,調節被檢儀器的總增益、TGC、對比度、亮度,將TM材料背向散射光點隱沒,對于所對靶群圖像清晰可見,對具有動態聚焦功能的機型,令其在所測深度或附近聚焦,在屏幕上讀取軸向分辨力靶群圖像中可以分辨的最小靶線間距,即為該被檢儀器的所測深度的軸向分辨力。
g、將探頭置于體模的聲窗上,保持聲束掃描平面與靶線垂直。將探頭置于盲區靶群上方,調節被檢儀器的總增益、TGC、對比度、亮度,將TM材料背向散射光點隱沒,對于所對盲區靶群圖像清晰可見,在屏幕上讀取盲區靶群圖像中可見的最小靶線所在深度,即為該被檢儀器的所配探頭的盲區。
h、將探頭置于縱(橫)向靶群上方,調節被檢儀器的總增益、TGC、對比度、亮度,將TM材料背向散射光點隱沒或調弱,使縱橫靶群圖像清晰可見。凍結圖像,以每20mm為一段,用電子游標依次測量兩靶線圖像中心間距,按縱橫向幾何位置示值誤差=測量值減實際值的絕對值除以實際值乘以100%計算出測量值與實際值的相對誤差,取其中最大值作為被檢儀器配用該探頭時的縱橫向幾何位置示值誤差。
[ 本帖最后由 xueting36 于 2007-8-2 17:04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