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敏度
IUPAC推薦為:分析信號隨分析物濃度變化的速度。
?特征濃度( Characteristic Concentration)
?為被分析元素產生 0.0044 (1 % )吸光度所需濃度。不同的儀器,特征濃度不一 樣。 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Char. Conc. = (標樣濃度 * 0.0044) / 平均吸光度
(通常在校正曲線線性范圍內測,如<0.2ABS)
?特征質量( Characteristic Mass )
?在石墨爐分析中,按峰高計算,被分析元素產生0.0044吸光度所需質量(以皮克為單位 )。可按下公式計算:?Char. Mass = (標樣濃度 ×0.0044× 進樣體積) / 標樣吸光度
特征質量 (1)
定義:
? 靈敏度? 當產生1% 吸收時,分析物的濃度
檢出限(Detection Limit)
?相對于99%的置信度元素,在溶液中可被檢出的最低濃度。具體是對空白或接近空白的溶液進行多次測量,3倍的標準偏差即是檢出限。這是儀器所能檢出的高于背景噪聲的最低限。
?檢出限(Detection Limit)和測量下限(Determination Limit):英文檢寫都是D.L..測定下限是指有一定準確度要求,可進行定量測定的分析元素的最小濃度(或質量)。而檢出限帶有可定性檢出的最小濃度(或質量)的含義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多次測定結果的重復性
?精密度常以標準偏差(SD)和相對標準偏差(RSD)來量度:
?標準偏差(Standard Deviation )
????其中: n = 測量次數,Abs=吸光度
?由于濃度不同,更多地用相對標準偏差來表示結果的精度,也稱變異系數,即RSD
? %RSD=標準偏差(SD)×100%÷平均吸光度
?而對于標準偏差這個概念,在表示對從儀器中所的結果的置信度方面是非常用用的。例如:如果某人的分析結果是5ppm,計算出的SD是0.1ppm,那么對于95%的置信度,(即2s)結果應該是:5.0±0.2ppm,即4.8~5.2ppm.因此為了提供更精確的范圍,就必須改善精密度。
準確度
?準確度:是指測定值和真值的差別
?好的精度不等于準確度好,而準確度好必須有好的精度
?判斷準確度好壞的三種實驗:
??(1)標樣對照實驗
?(2)方法對照實驗
?(3)標準回收實驗:在樣品的前處理前,先在試樣中加入已知量的標準分析元素(其狀態也應與試樣中待分析的元素相近)。在進行完整分析過程后,復核回收百分數。,根據回收率接近100%的程度,檢驗方法的可靠性。
?在原子吸收分析法進行試樣分析后,實驗結果的表示應包括:濃度(或質量)數據,精密度和誤差范圍三項內容。
?實驗結果應表示為:
?平均值±3s,99%的置信度
影響特征質量和檢出限的因素
分析物
? 波長
? 光路中的長度
? 狹縫寬度
? 光源的類型
? 基體 (包括基體改進劑)
?背景校正
? 檢測器的類型
?方法參數
影響檢出限的因素
原子化速率的波動
? 石墨管壁的發射
? 大氣、惰性氣體和分析物的吸收
? 光源的噪音
? 檢測器的噪音
? 光路系統不干凈
特征質量和檢出限
特征質量
?在低吸收(0.100-0.200 abs)時進行測量
?決定最佳的工作范圍 (20-200x)
?儀器性能的檢查
?數值越低,表明:
?靈敏度越好
?越好的精確度
?更好的準確度
?低的檢出限
檢出限
?測量總的噪音
?最小的可檢出量
MDQ= 10x DL
?并不保證好的精度
?與特征質量相比,更多取決與基體和分析方法 |
-
-
靈敏度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的概念區別.rar
2007-6-2 00:3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3.13 KB, 下載次數: 21, 下載積分: 金幣 -1
靈敏度檢出限精密度準確度的概念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