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云南省政府節能工作領導小組的要求,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對該省25家重點耗能企業開展了能源計量監督檢查工作,為確保監督檢查工作的有效性,制定了具體的檢查方案,并將檢查的內容進行全部細化,形成規范化程序。在重點耗能企業按照能源計量工作要求自查的基礎上,由局領導帶隊,特邀省經委人員參加,對25家省重點耗能企業進行了現場能源計量監督檢查工作。檢查組嚴格按照省局《關于做好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準備工作的通知》(云質監局發〔2008〕147號)明確的要求和程序,重點針對企業能源計量的目標和制度、規定的能源計量人員、能源計量器具和能源計量數據4大內容17大指標,采取“聽、查、看、訪、評”的工作程序,進行了認真細致的監督檢查。
監督檢查所發現的基本情況是:重點耗能企業的領導都比較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均成立了節能減排領導小組,指定專人負責,基本組織學習了《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通則》國家強制性標準。全省25家重點耗能企業中主要耗能是煤焦的有18家,主要耗能是電的6家,主要耗能是天然氣的1家;鋼鐵企業9家,有色金屬企業6家,化工企業9家,電力企業1家;大型企業14家,中型企業11家。通過管理體系認證的企業有17家,有8家企業未通過任何的管理體系認證。25家重點用能單位2007年總共消耗標煤13616279.6噸。25家重點耗能企業進出單位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達到100%;企業所屬的主要次級用能單位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僅達到80%;企業能源計量器具的受檢率達到95%。
監督檢查中也發現了存在的問題:一是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與管理工作狀況差別較大。從25家重點耗能企業的總體情況看,國有大型企業管理基礎比較扎實,能夠實行嚴格的量值溯源制度,建立了滿足企業需要的內部計量標準,計量管理體系健全,并通過體系認證,企業一、二級計量器具配備率達100%,三級計量器具配備率達95%。近年來,每家企業投資用于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的資金達500萬元以上,企業內部嚴格實行能耗定額考核制度,企業生產工藝先進,熱能回收利用率高,每噸產品能耗達國內先進水平。例如:云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弛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但是,部分民營企業管理粗放,對節能減排工作重視不夠,能源計量技術管理人員嚴重不足,缺乏健全的能源管理體系。只重視進出單位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檢測工作,缺乏內部嚴格的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沒有實行能耗分級分項的內部定額考核制度。企業所屬的主要次級用能單位的能源計量器具配備率還未達到60%,加之生產工藝落后、循環利用率低、熱能回收利用率不高等原因,導致每噸產品能耗為先進水平1倍。例如玉溪市劉總旗活發鐵廠、洛河鋼鐵有限公司。二是重點耗能企業對所消耗能源的計量、質量監控措施應進一步加強。25家重點耗能企業對所消耗的能源產品進廠的計量和質量都采取了一些監控措施,但檢查時還是發現不同程度的存在監控不嚴、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例如:25家企業基本上都對所消耗煤焦(煤焦的消耗量占總能耗的三分之二)進行了計量和質量分析,但普遍存在煤焦質量抽樣、制樣工作不嚴密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有的企業存在著能源計量器具配備不合理、在用計量器具未經檢定合格、分析方法不科學、質量檢驗人員技術能力不夠等情況,導致質量分析數據不準確、不可靠。近三分之二的企業只能進行煤焦常規質量分析,所檢驗的指標滿足不了節能減排工作需要。
針對監督檢查所發現的問題,檢查組分別對每家企業書面提出了改進的意見和建議,并要求限期整改,隨后跟蹤落實。值得欣慰的是,由于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政府各部門積極協同推進,并通過各部門持續不斷的宣傳、服務、扶持、監督、檢查等一系列工作,節能減排已逐步成為了各企業的自覺行動。受檢查的25家企業都表示將加大對節能減排工作投入力度,在各級政府部門的積極引導下進一步做好節能減排工作。
下一步,云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將有針對性地抽調有關技術專家,組織節能技術服務隊,充分發揮行業優勢,進一步全面加強對全省各類耗能企業的服務力度。目前,云南省省級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器具配備和管理的監督檢查工作,正在全省16個州(市)按照計劃有序開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