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檢定員考試(計量基礎復習題)
1、
實驗標準(偏)差:對同一被測量作n次測量,表征測量結果分散性的量s計算公式
平均值標準(偏)差:
2、(測量)誤差:測量結果減去被測量的真值。相對誤差=誤差/真值
3、n個數相加減以小數點最少的數為準,多一位,計算結果同小數點最少的數的位數。
4、n個數相乘除以有效數字最少的數為準,多一位,計算結果同有效數字最少的數的位數。
π=3.145926
2π/0.160=3.142/0.160=19.6375≈19.6
5、量程:用計量器具標稱范圍兩極限之差的模來確定。
6、最大允許示值差=滿量程×精度%
7、有效數字修約
8、檢定員職責:①正確使用計量基準或計量標準并負責維護、保養,使其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況②執行計量技術法規,進行計量檢定工作③保證計量檢定的原始數據和相關技術資料的完整④承辦政府計量部門委托的有關任務。
9、構成違法的行為:①偽造檢定數據②出具錯誤數據造成損失③違反計量檢定規程進行計量檢定④使用未經考核合格的計量標準開展檢定⑤未取得計量檢定證件執行檢定
10、對計量器具檢定的規定:計量檢定必須①按照國家計量檢定系統進行②執行計量檢定規程③應當按照經濟合理的原則,就地就近進行。
11、計量標準使用的條件:①經計量檢定合格②具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環境條件③具有稱職保存、維護、使用人員④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
12、計量標準考核要求:①計量標準設備配套齊全,技術狀況良好,并經主持考核的有關人民政府計量行政部門指定的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②具有計量標準正常工作需要的溫度、濕度、防塵防震、防腐蝕、抗干擾等環境條件和工作場所③計量檢定人員應取得所從事的檢定項目的計量檢定證件④具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保存、維護、使用、周檢制度和技術規范。
13、計量檢定人員的條件:①具有中專(高中)或相當于其以上文化程度②熟悉計量法律法規③能熟練掌握所從事檢定項目的操作技能。
14、量值溯源:測量結果通過具有適當準確度的中間比較環節逐級往上溯源至國家基準或國家計量標準的過程。是量值傳遞的逆過程。 量值傳遞:是將計量基準所復現的單位量值,通過計量檢定(或其他傳遞方法),傳遞給下一等級的計量標準,并依次逐級傳遞到工作計量器具,以保證被測對象的量值準確一致。
15、法定計量單位:由國家以法令形式規定強制或允許使用的計量單位。①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米、千克、秒、安培、開爾文、摩爾、坎德拉cd)②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③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④國家選定的非國際單位制單位⑤有以上單位構成的組合形式的單位⑥有詞頭和以上單位所構成的十進倍數和分數單位。
16、(測量)不確定度:表征合理賦予被測量之值的分散性,與測量結果相聯系的參數。①A類是用對觀測列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實驗標準差表征;B類是用不同于對觀測列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估計標準差表征。②自由度與相對不確定度關系:A類--- ,B類---- 或
17、強制檢定的周期:是由執行強制檢定的計量檢定機構根據計量檢定規程確定的。 |
-
-
計量檢定員考試(計量基礎復習題).rar
2007-5-2 03:2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7.33 KB, 下載次數: 491, 下載積分: 金幣 -1
計量檢定員考試(計量基礎復習題)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