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次聲學的發展歷史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csxfjsw123 發表于 2007-1-4 08:29: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次聲學的發展歷史

  次聲學是研究次聲波在媒質中的產生、傳播和接收及其效應和應用的科學。次聲是頻率低于可聽聲頻率范圍的聲,它的頻率范圍大致為1/10000Hz~20Hz。
  早在19世紀,人們就已記錄到了自然界中一些偶發事件(如大火山爆發或流星爆炸)所產生的次聲波。其中最著名是1883年8月27日,印度尼西亞的喀拉喀托火山突然爆發,它產生的次聲波傳播了十幾萬公里,當時用簡單微氣壓計都可以記錄到它。在理論方面,最早在1890年,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就開始了大氣振蕩現象的研究。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火炮和高能炸藥的出現,提供了較大的聲源,促進了對次聲在大氣中傳播現象的了解。在20世紀20年代還進行了高層大氣的溫度和風對次聲傳播影響的研究,并建立了探測高層大氣的簡單聲學方法,為此還研制了靈敏度更高的微氣壓計、熱線式次聲傳聲器。30年代發展了電容次聲傳聲器。40年代后,利用聲波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與溫度的均方根成正比關系的原理,提出了火箭-榴彈次聲法測定高層大氣溫度和風速的方法,發展了次聲接收和定位的新技術。
  核武器的發展對次聲學的建立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使得次聲接收、抗干擾方法、定位技術、信號處理和次聲傳播等方面部有了很大發展。核爆炸會形成強大的次聲源,它產生的次聲波在大氣中可以傳插得非常遠,次聲方法曾成為探測大氣中核爆炸的主要方法之一。為此建立了許多次聲觀察站,進行了長時期連續記錄和觀察。人們還發現了大氣中存在許多自然次聲源,對它們的發聲機制和特性進行了初步的了解。
  現在知道的次聲源有:火山爆發、流星、極光、電離層擾動、地震、晴空湍流、海嘯、臺風、雷暴、龍卷風、雷電等。認識并利用次聲方法來預測它們的活動規律,已成為近代次聲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長周期的次聲波在電離層中傳播,使電離層受到擾動,這種以聲重力波方式傳播的次聲波成為高空大氣研究中非常活躍的課題之一。
  次聲學的基本內容
  次聲在大氣中的傳播具有衰減小并受波導和重力影響等特點。
  聲在大氣中傳播的衰減主要是由分子吸收、熱傳導、和粘滯效應引起的,相應的吸收系數與頻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由于次聲的頻率很低,所以大氣對次聲波的吸收系數很小。此外,湍流的作用也會引起次聲波的衰減。但是它們的影響都很小,通常可略去不計。
  大氣溫度密度和風速隨高度具有不均勻分布的特性,使得次聲在大氣中傳播時出現“影區”、聚焦和波導等現象。當高度增加時,氣溫逐漸降低,在20公里左右出現一個極小值;之后,又開始隨高度的增加,氣溫上升,在50公里左右氣溫再次降低,在80公里左右形成第二個極小值;然后復又升高。
  大氣次聲波導現象與這種溫度分布有密切關系。聲波主要沿著溫度極小值所形成的通道(稱為聲道)傳播。通常將20公里高度極小值附近的大氣層稱為大氣下聲道,高度80公里附近的大氣層稱為大氣上聲道。次聲波在大氣中傳播時,可以同時受到兩個聲道作用的影響。
  在距離聲源100~200公里處,次聲信號很弱,通常將這樣的區域稱為影區。在某種大氣溫度分布條件下,經過聲道傳輸次聲波聚集在某一區域,這一區域稱它為聚焦區。
  風也會對次聲在大氣中的傳播產生很大的影響。次聲的傳播在順風和逆風時差別很大:順風時,聲線較集中于低層大氣;逆風時,產生較大的影區。
  不同頻率的次聲在大氣聲道中傳播速度不相同,產生頻散現象,這使得在不同地點測得次聲波的波形各不相同。
  大氣的密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如果次聲波的波長很大,例如有幾十公里長,這時,在一個波長的范圍內,大氣密度已經產生顯著的變化了。當大氣媒質在聲波的作用下受到壓縮時,它的重心較周圍媒質提高,這時除了彈性恢復力作用外,它還受重力的作用。反之,當它在聲波作用下膨脹時,也有附加重力作用使它恢復到平衡狀態。所以長周期的次聲波,除了彈性力作用外,還附加有重力的作用,這種情況下,次聲波通常稱為聲重力波。
  聲重力波在大氣中傳播時,在理論上可以看作是一些簡正波的疊加。基本上可分為聲分支和重力分支。它們在大氣中傳播都具有頻散現象。由于重力分支主要能量在地面附近傳播。相應地面附近溫度較高,因此傳播速度較大。
  次聲測量包括次聲接收、記錄、探測和分析等。
  次聲學的應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次聲方法已應用于探測火炮的位置,可是直到50年代,它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問題才開始被人們注意,它的應用前景是很廣闊的,大致可分為下列幾個方面:
  通過研究自然現象產生的次聲波的特性和產生機制,更深入地認識這些現象的特性和規律。例如人們利用測定極光產生次聲波的特性來研究極光恬動的規律等。
  利用接收到的被測聲源所輻射出的次聲波,探測它的位置、大小和其他特性,例如通過接收核爆炸、火箭發射火炮或臺風所產生的次聲波去探測這些次聲源的有關參量。
  預測自然災害性事件,許多災害性現象如火山噴發、龍卷風和雷暴等在發生前可能會輻射出次聲波,因此有可能利用這些前兆現象預測災害事件。
  次聲在大氣中傳播時,很容易受到大氣媒質的影響,它與大氣中風和溫度分布等有密切的聯系。因此可以通過測定自然或人工產生的次聲波在大氣中傳播特性的測定,可以探測某些大規模氣象的性質和規律。這種方法的優點在于可以對大范圍大氣進行連續不斷的探測和監視。
  通過測定次聲波與大氣中其他波動的相互作用的結果,探測這些活動特性。例如在電離層中次聲波的作用使電波傳播受到行進性干擾。可以通過測定次聲波的特性,更進一步揭示電離層擾動的規律。同樣,通過測定聲波與重力波或其他波動的作用,可以研究這些波動的活動規律。
  人和其他生物不僅能夠對次聲產生某種反應,而且他(它)們的某些器官也會發出微弱的次聲,因此可以利用測定這些次聲波的特性來了解人體或其他生物相應器官的活動情況。

評分

參與人數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Wellqi + 2

查看全部評分

2#
chaosy 發表于 2008-1-20 10:35:50 | 只看該作者

請教

請問,溫度對聲波的影響是怎么樣的?我們目前有接觸到通過聲音來檢測氣體管線泄漏的應用,但有幾個問題我們很迷惑:
1、雖然次聲波的衰減很小,可以長距離傳播(是采用5Hz的次聲波型來判斷泄漏),但是次聲波怎么就一定會沿著管道先前向后傳播呢?它應該是四散的啊?

2、聲波的傳播速度受介質的影響很大,尤其是介質的密度、溫度分布不均勻的情況下,如何能夠保證測量的精確呢?

3、所有的振動(包括不同形式的管線破裂)都會產生次聲波嗎?次聲波是否可以理解為振動源產生的諧波?而且一定就會出現5Hz的次聲波嗎?

4、歸根結底,管線泄漏的聲波是由于管線破裂那一刻出現的壓力瞬降產生的,是一個瞬時變量,采集這個變量是否會有難度?

請各位高人給予指點!謝謝!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8 18:1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污污动漫在线看| 2020欧美极品hd18| 漂亮人妻洗澡被公强| 天天色综合天天| 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一本大道香蕉大无线视频| 精品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牛牛|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区二区| 一本大道香蕉最新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帅哥我要补个胎小说| 免费看的黄色大片|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无码| 污污动漫在线看| 国产精品密蕾丝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免费下载| 高清中国一级毛片免费| 日本三级电电影在线看|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japanese日本护士xxxx18一19| 色哟哟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年人视频网址| 免费在线色视频|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欧美日韩在大午夜爽爽影院| 国产精品19p| 亚洲高清无在码在线无弹窗| 97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高清播放| 美女把腿扒开让男人桶免费| 天美麻豆蜜桃91制片厂|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探花在线视频| 扒开女同学下面粉粉嫩嫩|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