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治促保護 以保護促增效 江西弋陽年糕駛入產業良性發展軌道 江西弋陽年糕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為了提升弋陽年糕的品牌效應,江西弋陽縣將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與小企業、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相結合,通過保護與整治促進了該產業良性發展。
2006年11月26日,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弋陽年糕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為弋陽年糕提供了發展契機。地理標志成功申報后,弋陽縣政府召開兩次縣長辦公會制定并頒布了《弋陽年糕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監督管理辦法》和《弋陽年糕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實施細則》,出臺了《弋陽年糕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同時,該縣還成立了由縣政府牽頭、弋陽縣質監局等職能部門參加、行業協會參與的弋陽年糕保護和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小組嚴格弋陽年糕生產企業的質量管理,對符合生產技術規范、形成規模的7家年糕企業許可使用地理標志產品。2008年在年初冰雪災害和年底金融危機的影響下,7家企業全年仍使用標志36萬枚。
為確保弋陽年糕的品質和市場聲譽,弋陽縣質監局對7家獲得專用標志使用權的年糕生產企業實行原材料投放定時、實地監督投放的措施,并隨時檢查其原材料采購臺賬、投放數量記錄等資料,以保證所生產的弋陽年糕品質純正。對標志的使用按照企業生產多少,監管部門就下發多少的原則,嚴格控制標志的使用。局分管領導還定期或不定期對7家獲準使用標志的年糕生產企業進行抽查、暗訪,一方面看其是否按照標準生產,另一方面看監管人員監督是否到位、巡查是否到位、履責是否到位。
為了從源頭加強監管,弋陽縣質監局還建立和完善從大禾谷的育苗、種植、田間管理到弋陽年糕生產技術規程的一整套標準體系,加大對弋陽大禾谷及弋陽年糕的質量監督。促使其在原料、工藝、產品質量等方面達到DB 36/T518-2007《地理標志產品 弋陽年糕》的要求,另外還建立了從品種選擇、生產基地、稻谷收購3個方面的全程標準化控制程序。2008年,全縣大禾谷種植面積達2000公頃,種植農戶達6.79萬戶,單位面積產達380公斤,銷售價格提升為4.4元/公斤,農民共計增收4000多萬元。
弋陽縣質監局在積極引導企業貫徹執行《弋陽年糕生產加工小企業、小作坊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同時,加強對100多家年糕小作坊的整治,取締無證照的黑窩點30余個;停產、整改一批食品質量衛生安全保證能力差的企業20余家;幫扶30余家生產條件較好、質量穩定合格的企業做大做強。30余家年糕加工廠(含個體加工)通過重組聯合為7家公司,其中已有6家年糕生產加工企業通過審查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
為了保證整治效果,弋陽縣成立了弋陽年糕集團,在原料購入、管理模式、產品質量上實行統一,而在銷售上實行靈活自主的機制。2008年年糕產量達到2500余噸,銷售價格由原來3元/公斤提高至6元/公斤,年總產值達1500多萬元,上繳稅金135萬元,新增就業崗位200余人。同時,弋陽縣政府還鼓勵企業爭創名牌,擴大產能和銷售網點。該縣大禾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龜峰牌弋陽年糕2007年獲得“江西省重點保護產品”稱號。弋陽江東食品有限公司通過股份合作,引進資金100余萬元,建設廠房、更新設備,其生產的年糕銷售區域由本縣拓展到全國,產品還通過伊斯蘭教協會認證,暢銷大西北。目前,弋陽年糕已在上海、廣州等31個省(市)設立了銷售網點。產品出口美國、加拿大、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600余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