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大船舶集團——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在29日的媒體見面會上通報,今年前10個月,該集團公司完成經濟總量、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7%、12%和29%,預計全年完成經濟總量和營業收入將分別超過1300億元和1200億元。
面對金融危機影響,中船重工積極調整策略,在開發油船等傳統市場的同時,加強造船前期策劃和技術準備,大力開發海洋工程裝備、特種船舶市場,承接了32萬噸超大型油船(VLCC)、我國首艘300米深潛水工作母船、深水三用工作船和400英尺自升式鉆井平臺等一批大噸位、高科技含量的船舶和海洋工程產品,不斷提高高科技含量造船比例。同時,該集團公司優化結構提升發展能力,堅持軍民結合,統籌軍工、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船舶配套、非船產業能力建設,重點圍繞風電裝備、核電裝備、煤機裝備、機場物流、軌道交通、港口機械、節能環保等領域,強力發展重大工程裝備:中標的昆明新機場行李分揀系統、信息系統、弱電系統,全面實現替代進口;承接的我國首套年產千萬噸級礦井大采高綜采成套裝備,技術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均成為其持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 據介紹,中船重工一條重要經驗是靠科技創新增強發展后勁,按照國際造船新標準、新規范要求,深度推進油船、散貨船、集裝箱船三大主流船型優化設計,加快高新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和有市場潛力的非船舶產品開發。目前,新型32萬噸超大型油船已投向市場,新型深水鉆井平臺概念設計與關鍵技術研究取得突破,5兆瓦海上風電機組等一批重點科研項目的實施,為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前10個月,船舶產值和造船完工分別同比增長14.9%和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