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關于測量不確定度的數學模型

[復制鏈接]
76#
njlyx 發表于 2021-5-27 10:06:2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27 09:52
謝謝理解。

跟不明白"測量不確定度"實際含義的人辯論"測量不確定度"是沒有意義的。

"示值"即便經過"修正",也不是"實際值"("實際值"的實質含義就是"真值"),還有"修正誤差"("修正量的測量不確定度"表明還存在一個"中心估值為0,實際大小不能確定的修正量誤差")。
77#
njlyx 發表于 2021-5-27 10:08:1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除非相應的"測量不確定度"甚小,實用可以忽略不計。
78#
路云 發表于 2021-5-27 22:03:07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27 10:06
"示值"即便經過"修正",也不是"實際值"("實際值"的實質含義就是"真值"),還有"修正誤差"("修正量的測量不 ...

由于真值的存在且不可獲得,個人認為,日常人們所稱的“實際值”,嚴格地說應該叫“實際值的估計值”,或叫“真值的最佳估計值”。

關于“修正誤差”的概念,我個人還是從“離散性”的思維角度去理解它,并不把它視為“偏移量(修正誤差)”,即把它視為“修正不完善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是以“示值誤差的估計值”為中心(即與“示值誤差的估計值”相關聯)的區間半寬度。

79#
njlyx 發表于 2021-5-27 22:12:2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27 22:03
由于真值的存在且不可獲得,個人認為,日常人們所稱的“實際值”,嚴格地說應該叫“實際值的估計值”,或 ...

任何所謂"不確定度分量",其實都對應一個"不確定量"………一個"(中心)估計值"為0、概率取值范圍由此"不確定度分量"表達的"量"。
80#
njlyx 發表于 2021-5-27 22:17:3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27 22:03
由于真值的存在且不可獲得,個人認為,日常人們所稱的“實際值”,嚴格地說應該叫“實際值的估計值”,或 ...

同意,實際能用的都是"估計值"……與"想"用的之間相差一個由"測量不確定度"表達的"不確定(誤差)量"。
81#
FQ871JL 發表于 2021-5-27 23:08:54 | 只看該作者
由于真值的存在且不可獲得,個人認為,日常人們所稱的“實際值”,嚴格地說應該叫“實際值的估計值”,或叫“真值的最佳估計值”。
82#
njlyx 發表于 2021-5-28 08:04:37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27 22:03
由于真值的存在且不可獲得,個人認為,日常人們所稱的“實際值”,嚴格地說應該叫“實際值的估計值”,或 ...

"誤差"、"偏移量"與"不確定度"不是平行的概念,"誤差"、"偏移量"都可能有"不確定度"。

我說的所謂"修正誤差"正是"修正量"中除了那個可修正的"確定成分"(即中心估計值)外剩余的"不確定成份"。

不宜將"誤差"概念固化為能確定的"偏差"。
83#
njlyx 發表于 2021-5-28 16:52:5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FQ871JL 發表于 2021-5-27 23:08
由于真值的存在且不可獲得,個人認為,日常人們所稱的“實際值”,嚴格地說應該叫“實際值的估計值”,或叫 ...

按"當前"的語境,在一般的表述或者定義中提到"xx 量值"、"xx的實際量值"、"輸入量的值"、"被測量值"之類,指的都應該是"該量的真值"--所謂"真"不必說(不"真"的才要另加說明)。但是,除了一些"人類"可以直接觀測、不會存在"觀測誤差"的"量"(譬如數顯儀表的"顯示量"之類),大部分量的"真值"是得不到,能用的都是"估計值",如您所言。兩者,相差一個由"不確定度"表征的"不確定(誤差)量"。

譬如"示值誤差"的"定義":  示值與輸入量值之差。……  "定義"中的"示值"、"輸入量值",都應是指"真"值。其中的"示值",可以直接判讀,沒有"誤差",讀到就是"真"值;而"輸入量值"則一般要由"標準器"提供---(=標準器的示值-標準器的示值誤差,此"標準器的示值誤差"是個"不確定量",由"標準器的測量不確定度"表征。)
84#
njlyx 發表于 2021-5-28 17:00:5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FQ871JL 發表于 2021-5-27 23:08
由于真值的存在且不可獲得,個人認為,日常人們所稱的“實際值”,嚴格地說應該叫“實際值的估計值”,或叫 ...

或許也有文獻中將"估計值"稱為"實際值"?但可能不大妥當,因為"實際"與"真",容易混淆,英譯似乎同名你?
85#
路云 發表于 2021-5-28 22:10:40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28 08:04
"誤差"、"偏移量"與"不確定度"不是平行的概念,"誤差"、"偏移量"都可能有"不確定度"。

我說的所謂"修正 ...

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相關聯的參數,是定量表征測量結果分散性的非負參數。例如:誤差的估計值E=-1.3,與該估計值相關聯的不確定度U0.3。我個人對此U0.3所表達的意義的理解就是:表示誤差的波動區間范圍以約95%的概率,落在寬度為0.6不確定區間范圍內,區間的中心位于-1.3。是基于區間的寬度(非負參數)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基于偏移誤差估計值(您所說的可修正的“確定成分”)多少(有方向性)的角度去理解。

86#
njlyx 發表于 2021-5-28 22:46:0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28 22:10
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相關聯的參數,是定量表征測量結果分散性的非負參數。例如:誤差的估計值E=-1.3, ...

我沒有認為"測量不確定度"表征的"東西"里面有可以"修正"的"確定成份"………只是說那"東西"也是個"量",一個不能確定其具體值的"量"(只知道它的"中心估計值"是0,它的實際值有xx.x%的概率落在0±xx的范圍內,可能是待在這范圍內某個位置不動,也可能在這范圍內"亂竄"……與您的理解沒多大差別吧?),這個"量"也是可以稱為"誤差"的。………不宜將"誤差"概念固化為"知道大小和方向"的"確定量","誤差"作為一個"量",有"量"的共性---則可以有"不確定度"。

補充內容 (2021-5-31 10:01):
更正:
  --則可以...  -->  -- 可以
87#
njlyx 發表于 2021-5-29 07:40:23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28 22:10
不確定度是與測量結果相關聯的參數,是定量表征測量結果分散性的非負參數。例如:誤差的估計值E=-1.3, ...

【 而不是基于偏移誤差估計值(您所說的可修正的“確定成分”)多少(有方向性)的角度 】?

      我沒有說過"測量不確定度"表征的"東西"與可修正的"確定成分"有關系。應該是誤會了。

      我要表達的意思有兩層:
      1.  "測家不確定度"表征的那個"東西"也是一個"量",一個具體值"以 xx.x%的概率落在0±uu范圍內"的"不確定量"。被測量值就等于"(中心)估計值"加上這個"不確定量"的"值"。
      2.  "測量不確定度"表征的那個"不確定量"也是可以稱之為"x誤差"的,不宜將"誤差"的概念固化為能給出具體值的確定量。
88#
njlyx 發表于 2021-5-29 09:09:1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29 07:40
【 而不是基于偏移誤差估計值(您所說的可修正的“確定成分”)多少(有方向性)的角度 】?

      我沒有說 ...

     對于測量結果【 x=3.26±0.08,k=2 】,完全可以如下解讀:
        x=  3.26   - (測量誤差)e
     其中,【 e=0±0.08,k=2 】。
  …………由此大致可見"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之間的關系。

     當人們說"某量 y有多個"不確定度"分量 u1、u2、… 、un"時,實質意味著:y有多個"不確定的成份"δ1、δ2、…、δn  ---
          y=y0+δ1+δ2+…+δn  
  其中,y0=E(y),E(δ1)=E(δ2)=…E(δn )=0, u1=u(δ1)、u2=u(δ2)、…、un=u(δn )。
89#
njlyx 發表于 2021-5-29 09:29:11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29 09:09
對于測量結果【 x=3.26±0.08,k=2 】,完全可以如下解讀:
        x=  3.26   - (測量誤差)e
   ...

當然,【 e=0±0.08,k=2 】只是"測量結果報告者"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實際的e只有"天"知道。…… "權威"核校結果:或許【 e=-0.02±0.04,k=2 】,或許【 e=0.01±0.05,k=2 】,……都"表明":"測量結果報告者"的"合理評估"靠譜。
90#
路云 發表于 2021-5-30 11:55:07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29 07:40
【 而不是基于偏移誤差估計值(您所說的可修正的“確定成分”)多少(有方向性)的角度 】?

      我沒有說 ...

我沒有說過"測量不確定度"表征的"東西"與可修正的"確定成分"有關系。應該是誤會了。

可能吧。我只是對您82樓的表述:我說的所謂"修正誤差"正是"修正量"中除了那個可修正的"確定成分"(即中心估計值)外剩余的"不確定成份"。這句話的理解。

本主題討論的“測量結果”,僅限于“示值(或測得值)Y”和“示值誤差E”。那么“示值(或測得值)”的完整表述應該是Y±U,“示值誤差”的完整表述應為E±U。對于同一測量過程的這兩個測量結果,我認為他們的U是相等的,我只是將它視為以YE為中心的不確定區間半寬度。而您的表述,我總感覺是將U理解為“誤差的誤差(不確定部分)”。

對于測量結果【x3.26±0.08k2】,完全可以如下解讀:

        x3.26-(測量誤差)e

     其中,【e0±0.08k2】。

  …………由此大致可見"測量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之間的關系。

我覺得這里可能混淆了人為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的概念。如果此處將“±0.08”視為人為規定的“最大允許誤差e”,那么就不應該有“k2”。它只是人為規定的,0誤差為中心的“誤差極限”技術要求,而不是實際測量所獲得的“實際誤差估計值”。如果此處的0.08是實際測量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那么它就是3.26為中心的不確定區間的半寬度。

當然,【e0±0.08k2】只是"測量結果報告者"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實際的e只有"天"知道。…… "權威"核校結果:或許【e=-0.02±0.04k2】,或許【e0.01±0.05k2】,……都"表明":"測量結果報告者"的"合理評估"靠譜。

不確定度是定量表征離散程度的參量,即便所得到的誤差的估計值是-3.00+5.00,如果與之關聯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0.040.05,這個誤差估計值(-3.00或+5.00)的“可信度”同樣也是靠譜的。只是“準確度”不靠譜。如果是進行修正測量,那么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準確度”與“可信度”都靠譜。

我覺得“測量不確定度”的功能,就相當于“示值重復性”或“示值變動性”。

91#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2:09:26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30 11:55
我沒有說過"測量不確定度"表征的"東西"與可修正的"確定成分"有關系。應該是誤會了。可能吧。我只是對您82 ...

看來,我們對"測量不確定度"的理解存在分歧。

各自的"理解"好像都表述清楚了?  ……
92#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2:25:24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2:09
看來,我們對"測量不確定度"的理解存在分歧。

各自的"理解"好像都表述清楚了?  …… ...

跟著的一貼已經說明:【 e=0±0.08,k=2 】只是"測量結果報告者"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根本不涉及從"應用要求"出發的所謂"最大允許誤差"之類的東西。但這"0.08"與"經典(測量)誤差理論"中的"極限誤差"、"最大誤差"之類(也是根據實驗數據、相關信息,分析、計算出來的,沒有"允許"之意)的"東西"是"類同"的,但現行"定義"顯然更嚴謹。
93#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4:16:04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30 11:55
我沒有說過"測量不確定度"表征的"東西"與可修正的"確定成分"有關系。應該是誤會了。可能吧。我只是對您82 ...

【 不確定度是定量表征離散程度的參量,即便所得到的誤差的估計值是-3.00或+5.00,如果與之關聯的“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0.04或0.05,這個誤差估計值(-3.00或+5.00)的“可信度”同樣也是靠譜的。只是“準確度”不靠譜。如果是進行修正測量,那么所獲得的測量結果的“準確度”與“可信度”都靠譜。】?

在"測量結果"中報告的"測量不確定度",不會(也不應該)"不包括"一個已知的"非0誤差估計值"(對于"已知",但"不想修正"(認為不必要)的"非0誤差估計值",其影響會"適當考慮在報告的測量不確定度中")。

【只是"準確度"不靠譜】的說法不好理解!

將"測量不確定度"與所謂"可信性"關聯好像有很大市場? 但似乎很難站住腳:(中心)估計值+測量不確定度,共同框定了一個"被測量值的概率范圍",這就是"報告者"所報告的一個"測量結果"。這個"測量結果"是否"可信"?應該是看這"測量結果"是否"正確"?應該不能由這"測量結果"的取值表明。( 所報告的"測量結果"是否"正確"可信的判定大概兩法:1. 在相信"報告者"誠信可靠的前提下,考察其"做法"是否"正確" ; 2.  基于可信"公正方"的能力"認證。)………測量結果中的測量不確定度本身是不能表明什么"可信性"的。只有在已確認這"測量結果"可信的前提下,可能可以根據"設計要求"和"測量不確定度"判定這"測量結果"是否適用于"要求"的場合。




補充內容 (2021-5-31 10:03):
說明: 第2段的表述修正為 94#
94#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7:37:4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4:16
【 不確定度是定量表征離散程度的參量,即便所得到的誤差的估計值是-3.00或+5.00,如果與之關聯的“測量 ...

在"測量結果"中報告的"測量不確定度",不會(也不應該)"不考慮"一個不修正的"非0誤差估計值"的影響………對于"已知",但"不想修正"(認為不必要)的"非0誤差估計值",其影響會"適當考慮在報告的測量不確定度中"。不然,應該在"被測量的(中心)估計值中予以修正"
95#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7:45:15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7:37
在"測量結果"中報告的"測量不確定度",不會(也不應該)"不考慮"一個不修正的"非0誤差估計值"的影響……… ...

按"正常"邏輯,"測量結果"中"剩下"的"測量誤差"都是"(中心)估計值為0"的"不確定成分"……譬如 【e=0±0.08,k=2】,這是與"測量結果" 【x=3.62±0.08,k=2】對應的"測量誤差"。

補充內容 (2021-5-31 13:36):
更正:   
       3.62  -->   3.26
96#
路云 發表于 2021-5-30 23:49: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路云 于 2021-5-30 23:51 編輯
njlyx 發表于 2021-5-30 12:25
跟著的一貼已經說明:【 e=0±0.08,k=2 】只是"測量結果報告者"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 ...

跟著的一貼已經說明:【e0±0.08k2】只是"測量結果報告者"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根本不涉及從"應用要求"出發的所謂"最大允許誤差"之類的東西。但這"0.08"與"經典(測量)誤差理論"中的"極限誤差"、"最大誤差"之類(也是根據實驗數據、相關信息,分析、計算出來的,沒有"允許"之意)的"東西"是"類同"的,但現行"定義"顯然更嚴謹。

您在88樓用x3.26-(測量誤差)e來解讀測量結果x3.26±0.08k2,然后用e0±0.08k2來說明式中的(測量誤差)e。但誤差e的實際估計值有可能不是0,可能是【e=-0.05±0.08k2】,也有可能是【e+1.25±0.08k2】。

這個"測量結果"是否"可信"?應該是看這"測量結果"是否"正確"?應該不能由這"測量結果"的取值表明。

我認為“正確”與“準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儀器A的“示值誤差”校準結果為E=-0.03U0.08;儀器B的“示值誤差”校準結果為E=+1.03U0.08。假設兩臺儀器的“示值誤差校準結果”都是由同一家校準機構在相同的人、機、法、環校準條件下測得的。很顯然,上級機構給出的這兩臺儀器的“校準結果”的“正確”程度是一致的,不能說“A儀器的校準結果比B儀器的校準結果更正確”,但這兩臺儀器示值的“準確”程度卻是不一樣的,因為兩者的“示值誤差”不同。導致分別用這兩臺儀器,對同一被測對象(料)進行下一級不修正測量的結果,其“準確度”是不同的(因為兩個測量結果的誤差不同,但“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是相同的)。如果是都進行修正測量,那兩者的“測量結果”完全一致。即測量結果的實際“誤差的估計值”都為0,“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也相同。這就是修正測量與不修正測量的區別所在。盡管不修正測量將誤差作為不確定度因素予以考慮,但無法保證最末一級的測量結果(所獲得的量值),與國家基準所復現的量值保持一致,其各級測量結果的“誤差”與“不確定度”自上而下逐級放大。

真正嚴格意義上的“校準”,每一級都是要進行修正測量的,所以它能保證最末一級的測量結果,與國家基準所復現的量值保持一致。所不同的是,各級“測量結果的不確定度”自上而下逐級擴大。

97#
njlyx 發表于 2021-5-31 06:34:58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30 23:49
跟著的一貼已經說明:【e=0±0.08,k=2】只是"測量結果報告者"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 ...

      【e=0±0.08,k=2】是"報告者"在報告測量結果【x=3.26±0.08,k=2】時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e的實際值(真值,很有可能也是有"散布"的)只有"天"知道。
       如果"可信"的結果表明【e=-0.05±0.08,k=2】……那么,"報告者"報告的測量結果還有點"可信"---兩者有點"相容";
       如果"可信"的結果表明【e=+1.25±0.08,k=2】……那么,"報告者"報告的測量結果便"極不可信"的---兩者"完全不相容"!

       "測量不確定度"是"測量結果"的組成部分,沒有說明"測量結果"的"可信性"的功能。
       "測量結果"暨"測量不確定度"是有認識主體的,"測量結果"的"可信性"通常與相應的認識主體有關。
98#
njlyx 發表于 2021-5-31 08:37:2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路云 發表于 2021-5-30 23:49
跟著的一貼已經說明:【e=0±0.08,k=2】只是"測量結果報告者"對"測量誤差"e的"合理評估"結果。………… ...

【這個"測量結果"是否"可信"?應該是看這"測量結果"是否"正確"?】……… 此處的"正確",從"通俗"含義,與"計量"中的"正確度"術語不相關。較真可替換為"準確"。

    測量結果中的"測量誤差"【 測得值(中心估計值) - 被測量值  】,與所用測量儀器的"示值誤差"不是一回事。…… 前者一般包含"被測量值自身散布(變化)的影響"。
99#
njlyx 發表于 2021-5-31 09:06:30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21-5-31 08:37
【這個"測量結果"是否"可信"?應該是看這"測量結果"是否"正確"?】……… 此處的"正確",從"通俗"含義, ...

89#中,所謂《 "權威"核校結果:或許【 e=-0.02±0.04,k=2 】,或許【 e=0.01±0.05,k=2 】》的含義:
    對同一被測量x,"權威"的核校測量結果為【 x=3.064±0.04,k=2】--- 表明"3.062"的那個"測量結果"的"測量誤差"為【 e=-0.02±0.04,k=2】。
    對同一被測量x,"權威"的核校測量結果為【 x=3.061±0.05,k=2】--- 表明"3.062"的那個"測量結果"的"測量誤差"為【 e=0.01±0.05,k=2】。

     與所用"儀器"的"示值誤差"的校準結果不搭噶。

補充內容 (2021-5-31 13:35):
更正:
  3.064 --> 3.28       3.061 --> 3.25  

補充內容 (2021-5-31 13:56):
更正:
  “3.062”  -->   "3.26"
100#
ydf86 發表于 2021-5-31 09:30:46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21-3-30 01:42
  24樓問“兩臺同型號同規格的測量設備,一臺重復性很好,另一臺重復性很差,但兩者的示值誤差的平均值都 ...

學習,謝謝分享!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3 11: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网站| 欧美添下面视频免费观看|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有限公司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 毛片a级毛片免费观看品善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 91福利精品老师国产自产在线| 欧美色图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区免费视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国产又污又爽又色的网站| 日本视频免费看|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一本色综合网久久| 用舌头去添高潮无码视频| 在线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07|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 日本高清va在线播放| 四虎永久免费影院| 免费在线看黄网站| a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国产波多野结衣中文在线播放|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干b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精品字幕| 一级试看120秒视频|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免费| silk131中字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级二级三级| 国产女人18毛片水真多18精品| 中文字幕.com| 波多野结衣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