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集思廣益,同意這種說法嗎?

[復制鏈接]
2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3 18:24:10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6-11-13 17:33
有點扯了!這里說的是您對"標稱值"的"解讀"。

  沒關系,因為不是面對面交流,對對方的發言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很難避免。你問我是哪個"標準"("規范")這么規定的“標稱值”定義,我已經毫不隱諱地講出了規范名稱、編號和條款號。你說我對"標稱值"的"解讀"有點扯,我愿意洗耳恭聽你對“標稱值”的正確解讀。我對你的發言是針對什么,如果理解有錯誤,也歡迎直截了當指出我哪一點理解錯了,我可以重新審視我的發言。
27#
njlyx 發表于 2016-11-13 19:37:4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3 18:24
  沒關系,因為不是面對面交流,對對方的發言產生理解上的偏差很難避免。你問我是哪個"標準"("規范")這 ...

"標稱值"的含義在您17樓引用的JJF條款中已經說的非常明確了。沒有您在11樓說的【儀器標尺標定的值稱為“標稱值”】這種意思!
2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3 21:47:28 | 只看該作者
njlyx 發表于 2016-11-13 19:37
"標稱值"的含義在您17樓引用的JJF條款中已經說的非常明確了。沒有您在11樓說的【儀器標尺標定的值稱為“ ...

  好,既然我們都承認JJF1001關于“標稱值”的定義,標定在測量設備上的值就是該測量設備的標稱值,單值實物量具(例如量塊、砝碼)只有一個標稱值,多值實物量具(例如鋼直尺、鋼卷尺)有多個標稱值,那么根據標稱值的定義,對于“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來說,“測量儀器標尺標定的值”是不是“標定在”測量儀器上的值,是不是儀器的標稱值呢?
29#
njlyx 發表于 2016-11-14 07:26:22 來自手機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3 21:47
  好,既然我們都承認JJF1001關于“標稱值”的定義,標定在測量設備上的值就是該測量設備的標稱值,單 ...

大家能看到你在此說了些什么。
30#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4 12:02:44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3 16:56
  不確定度知識培訓時,老師一般都要講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的區別,其中關于修正值使用方面的不同點就是 ...

測得值使用修正值修正后比沒修正前誤差減小,而測得值的不確定度不僅不減小反而增大。這個情況所說的正是使用絕對測量法讀取測量設備的讀數再使用修正值修正的情況。

您的這句話,我確實好像在那本書中看到,確實又既引入了MPEV也引入不確定度U的。我找找
3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4 12:39: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1-14 12:49 編輯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4 12:02
測得值使用修正值修正后比沒修正前誤差減小,而測得值的不確定度不僅不減小反而增大。這個情況所說的正是 ...


  是的,幾乎所有的有關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宣貫資料和培訓教材均有與此類似的講解,你可以找一找這方面的書籍。修正值可以對測得值修正從而減小測得值的誤差,使測得值更加貼近被測量真值,提高了測量準確性,但這種修正不僅不能減小測得值的不確定度,反而會增加不確定度,使測得值的可信性減弱。修正值的使用提高了準確性的同時降低了可信性。其實這個說法僅適用于絕對測量法,不適用相對測量法(比較測量法),但日常的測量活動絕大多數是使用的絕對測量法,基于此,教材、書籍和相關資料才有了上述說法。
32#
csln 發表于 2016-11-14 15:14:57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4 12:39
  是的,幾乎所有的有關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宣貫資料和培訓教材均有與此類似的講解,你可以找一找這方面的 ...


是的,幾乎所有的有關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宣貫資料和培訓教材均有與此類似的講解,你可以找一找這方面的書籍。

我怎么就沒有看到有這樣的講解?你看到哪一本書?什么地方有這樣的講解?貼出來,讓大家看一下

修正值可以對測得值修正從而減小測得值的誤差,使測得值更加貼近被測量真值,提高了測量準確性,但這種修正不僅不能減小測得值的不確定度,反而會增加不確定度,使測得值的可信性減弱。

你說得象真的一樣,舉個例子出來看看
33#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4 15:18: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吳下阿蒙 于 2016-11-14 15:32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4 12:39
  是的,幾乎所有的有關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宣貫資料和培訓教材均有與此類似的講解,你可以找一找這方面的 ...


附件為倪育才先生編寫的《實測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第三版,是用多功能源校準萬用表電壓檔的,其中多功能源不僅引入了擴展不確定度,而且也引入了其MPEV。當然=。=!我沒看懂,因為這里并沒有提到是否使用了多功能源的修正值!?(我自己也寫過多功能源校準萬用表電壓檔,但我們的多功能是檢定的,沒有不確定度=。=!使用的就是標稱值,故沒有引用多功能源的不確定度)。。。。。求解,這是什么情況?是您說的那種?

PS:附件上傳反了,大家旋轉下,抱歉=。=!注意看(2)和(4)

scan0004.pdf

1.39 MB, 下載次數: 4, 下載積分: 金幣 -1

scan0005.pdf

1.27 MB, 下載次數: 5, 下載積分: 金幣 -1

34#
sxx413 發表于 2016-11-15 09:34:40 | 只看該作者
支持....................
3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10:08:0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6-11-15 10:12 編輯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4 15:18
附件為倪育才先生編寫的《實測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第三版,是用多功能源校準萬用表電壓檔的,其中多功能 ...


  你提供的是用多功能校準儀校準數字多用表的例子(以下簡稱資料),資料給出了測量模型(1-1)。測量模型的輸出量是待校準數字多用表的電壓示值誤差Ex,輸入量考慮了四個,分別是:數字多用表(被檢表)電壓讀數Vx,多功能校準儀(標準表)輸出電壓Vs,以及被檢表分辨力誤差δVx,檢測環境等其它影響量的誤差δVs。
  一、這個測量模型的不確定度評定
  不確定度分量必將來自四個輸入量。其中:
  1.計量標準多功能校準儀輸出電壓Vs引入的分量直接用多功能校準儀電壓Vs的示值允差的信息評估,這個分量應該是你提供的資料中的第(4)項0.011V/√3=0.0064V。
  2.被檢表數字多用表讀數Vx分散性引入的分量應該由被檢表的重復性和分辨力引入,這就是資料中的(1)和(3),其中重復性引入的分量為0,分辨力引入的分量為0.05V/√3=0.029V,兩者取大舍小取為0.029V。
  3.第三個輸入量被檢表分辨力誤差δVx引入的分量已經納入被檢表讀數Vx分散性引入的分量中,因此分辨力其實可以不必單列為一個輸入量。
  4.第四個輸入量環境條件等其他因素造成的誤差δVs引入的分量,資料錯誤地當成了標準表示值允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了,其實未進行評定,環境等其他因素造成的誤差δVs與標準表的示值允差是無關的,為了避免產生誤會,我建議不要使用與Vs應該的符號,例如可以使用符號δH。如果嚴格按檢定規程規定控制環境的波動,δH影響很小而忽略不計(設δH≈0)
  二、資料的第(2)項解讀
  第(2)項分析了標準表電壓值不確定度引入的分量,這是與本主題帖的問題緊密相關的,我要詳細說一下:
  1.如果說,檢定工作使用的是比較測量法,被檢表的示值Vx不是在標準表上直接讀出,而是使用標準表任一相應“標稱值”,加標稱值的修正值作為被檢表Vx的示值,此時使用的是標稱值不是讀數值(示值),因此不再有標準表示值允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0.0064V〔見第(1)項〕,這個(2)分析的0.001V就是標準表示值Vx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
  2.如果說,檢定工作使用的是絕對測量法,被檢表的示值Vx是在標準表上直接讀出的Vs,用Vx和Vs之差計算出被檢表示值誤差,此時使用的是標準表的讀數值(示值),未使用標準表某個標稱值的修正值,則標準表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不是也不存在修正值引入的分量0.001V,而是示值允差引入的分量0.0064V〔見第(1)項〕。
  3.如果說,檢定工作使用的是絕對測量法并同時使用了修正值(上級機構給出的測得值),則意味著本實驗室的檢定工作在實施絕對測量法,產生了本實驗室測量活動的不確定度0.0064V的基礎上,又引入了另一個測量工作(上級檢定活動)所給測量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0.001V,此時本實驗室檢定結果的不確定度由兩個測量活動的不確定度0.0064V和0.001V加以合成得0.0065V。
36#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10:26:43 | 只看該作者
csln 發表于 2016-11-14 15:14
是的,幾乎所有的有關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宣貫資料和培訓教材均有與此類似的講解,你可以找一找這方面的書籍 ...

  我現在在外地出差,無法提供“貼出來”的書籍章節給你看,你完全可以隨意找一本講解不確定度的書,每一本書都可在“測量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區別”相關章節里找到類似講解。如果你嫌翻書麻煩,你甚至可在網上搜索“測量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區別”,網上關于這個話題不計其數,幾乎每一條搜索到的兩者區別的內容在講到修正值的使用時都有我所說的相關內容。
37#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5 11:17:27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10:08
  你提供的是用多功能校準儀校準數字多用表的例子(以下簡稱資料),資料給出了測量模型(1-1)。測量 ...


對于資料中(4),資料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注意其中的說明1,自上次校準以來,校準儀器電壓值的漂移。也就是說,在使用修正值時,其引入的校準證書的不確定度分量只是表示校準時的,即(2)VS僅僅是修正值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而校準證書給出的此修正值沒有時效性,且不判定是否合格,故在后面(4)是中依然引入了MPEV,此MPEV即多功能源電壓值的影響。(雖然我還是感覺都引入有點大,但不確定度不是要求不低估各分量嘛=。=)

也就是說,在使用修正值時,只引入校準報告的不確定度,此不確定度分量不可能包括(4)中的如上次校準以來,校準儀器電壓值的漂移等分量,但(4)分量我們也無法完全得知,這樣只能再引入MPEV(即此源在合格的條件下生產者給出的最大可能誤差)。

比如僅考慮(4)中穩定性這一個影響,假設多功能源10V時,MPEV為0.01V,校準報告中給出修正值為0,U為0.003V。多功能表顯是否存在一年內飄出校準報告U的可能呢?這個應該是無法保證的,校準報告無法保證!那么是否存在一年內飄出MPEV的可能?這個可以保證,因為生產者給出了源1年內的最大允許誤差!即只要考慮到這個長期穩定性,那么無論是否使用修正值,這個MPEV就是必須要引入的分量呢?

如此推算,如果標準器為實物量具,有非常優異的穩定性時,才可以只引入不確定度U,而不考慮MPEV?(因為U必然是小于MPEV的,而且很多時候是遠小于的)。



3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13:26:27 | 只看該作者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5 11:17
對于資料中(4),資料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注意其中的說明1,自上次校準以來,校準儀器電壓值的漂移[/ ...

  哦,你是在問修正值的時效性。關于不確定度評定的方法我在35樓講了我的做法,重點回答了你讓我關注的資料的(2)和(4)。下面就修正值的時效性(有效性)講一下我的觀點:
  修正值實際上是檢定活動給出的測得值,是檢定工作的產品,檢定結果之一。一般而言檢定結果有效性由檢定周期規定,檢定結果在周期內有效,周期外失效。合格證書有效期(檢定周期期長)由被檢參數穩定性(包括你說的漂移)所決定,穩定性好周期較長,穩定性不好周期較短,因此修正值的有效性與其穩定性密切相關。但這個相關已在確定周期期長時考慮了,日常工作只需在合格證書有效期內使用就可以了,不必再考慮穩定性的影響。所以我說資料的(4)只是環境等其他因素的影響,而不應再把使用的計量標準或其修正值影響牽扯進去。
  關于不確定度評定中如何考慮修正值的影響問題,前提是測量中使用修正值,不使用修正值就沒必要考慮。以比較測量法為例,僅用儀器標稱值和修正值,標稱值是保持不變的量值或刻度“名稱”,無不確定度,只需考慮修正值引入的分量。這個分量由修正值的不確定度和修正值的穩定性兩個輸入量引入。修正值的不確定度由上級機構檢定方法所決定,并在檢定證書上給出,很容易評定。修正值穩定性引入的分量則可忽略不計視為0。你說“也就是說,在使用修正值時,只引入校準報告的不確定度,此不確定度分量不可能包括(4)中的如上次校準以來,校準儀器電壓值的漂移等分量”,這個說法我很贊同。因為測量(含檢定/校準)活動必須在測量設備檢定有效期內進行,超期的拒絕使用,在修正值檢定結果有效期內使用,其漂移是忽略不計的。
  另外,修正值的不確定度是根據上級機構檢定方法的有用信息評估的,由上級檢定方法所決定,其不確定度肯定不“存在一年內飄出校準報告U”。因為不確定度不是誤差。漂移致使修正值產生誤差而不準是可能的,這需要調整標準表的檢定周期期長。但修正值失準與修正值不可信了是不同概念。修正值可信性用上級機構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衡量,準確性用誤差包括漂移產生的誤差來衡量,修正值漂移只決定修正值的誤差或準確性,不能決定修正值的不確定度或可信性。
39#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5 14:33:3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吳下阿蒙 于 2016-11-15 15:02 編輯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13:26
  哦,你是在問修正值的時效性。關于不確定度評定的方法我在35樓講了我的做法,重點回答了你讓我關注的 ...


1.在使用標稱值時,僅引用MPEV,這是沒有爭議的。
2.在使用修正值時,我使用的是檢定報告,而檢定報告未給出不確定度,那么此時只引入MPEV,是否存在爭議?這時是因為MPEV>>U,是替代還是包含呢?
3.在使用修正值時,我使用了校準報告,首先要引入不確定度U,這也是沒有爭議的。現在問題是,在引入不確定度U的同時,是否還需要引入MPEV。      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考慮有沒有什么不確定度分量,U中沒有包含呢?比如(4)中的如上次校準以來,校準儀器電壓值的漂移等分量,如果有,就算其小到可以忽略不計,但你只能說這個分量很小,我們忽略它,不考慮,而按照不低估不確定度分量來說,我硬要考慮這個很小的分量,也不是不可以吧?而這些漂移啊等分量,我們無法實際得知,引入MPEV雖然可能大很多,但感覺也說得通。但問題是,我引入的MPEV,那么我是否可以像2那樣不引入U呢?


即無論我怎么感覺,都認為MEPV和U都引入有重復的嫌疑。
40#
史錦順 發表于 2016-11-15 16:16: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6-11-15 16:25 編輯

-
       規矩灣錦苑先生在38#帖中說:“
修正值失準與修正值不可信了是不同概念。修正值可信性用上級機構檢定方法的不確定度衡量,準確性用誤差包括漂移產生的誤差來衡量,修正值漂移只決定修正值的誤差或準確性,不能決定修正值的不確定度或可信性”。
       這是錯誤的說法。修正值變了,則修正值的不確定度或可信性一定是變化了,怎能說不變?
-
       修正值等于系統誤差的負值。
-
       設電壓表A的誤差范圍是1%(指標值是標稱值,不講究有效數字);校準時測得的系統誤差是+0.7%(被檢電壓表示值平均值-標準標稱值B),修正值是-0.7%,校準不確定度0.20%(包括計量標準誤差范圍、被校電壓表A的示值平均值的標準偏差、被校電壓表的分辨力誤差,三者的“方和根值”)。校準后的原來意義的系統誤差值是+0.7%+(-0.7%)=0,而新增加系統誤差的絕對值是0.20%。測量儀器A的性能指標得到改善(由1%變到0.20%)。前提是儀器A的系統誤差是恒定值(在校準周期內)。
-
       應用電壓表測量時,要求給出測得值的擴展不確定度(簡稱不確定度)。
       1 不修正,測得值的不確定度是儀器說明書給出的指標PEMV(以測得值為中心的包含被測量真值的區間的半寬)
       2 修正。修正的前提是,修正值是穩定的。修正值的不確定度必須包含系統誤差的變化量,否則,就是騙人的,沒有“可信性”可言。
-      
       如果系統誤差有較大的變化,這臺電壓表A的修正,就可能出問題。
       設應用時,系統誤差實際值已經變到-0.7%,應用者不知道有此變化(用戶沒有標準,通常不能發現),如果不修正,-0.7%的絕對值是+0.7%,仍小于儀器的指標MEPV (1%,指絕對值),測量有效,不超差。如果修正,這時的修正后的誤差等于(-0.7%)+(-0.7%)±0.2%,就超差了。測量超差就是錯誤了,還有什么可信性?
-

     不確定度本來講的是誤差,說成是不同于誤差的可信性,把人們的思想攪亂了。擴展不確定度就是誤差范圍,都是指包含真值區間的半寬,除了乘2還是乘3,包含概率略有區別外,物理意義相同,講的是一回事。奉勸你一句:不要拿你的“姊妹說”糊弄人了。











4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19:20:58 | 只看該作者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5 14:33
1.在使用標稱值時,僅引用MPEV,這是沒有爭議的。
2.在使用修正值時,我使用的是檢定報告,而檢定報告未 ...

  你的第2問,本實驗室檢定時要使用上級機構給出的計量標準修正值,上級不給出他們的不確定度是不可能的,修正值必須與其不確定度成對給出才能算給出了完整的測量結果,否則按JJF1001-2011的定義該上級機構就只給了一個“測得值”,而沒有給“測量結果”。如果他們真的沒有給出不確定度,一定會給出他們檢定時所用的計量標準型號規格準確度等級或不確定度信息,補救措施是從他們給的檢定證書上查到所用計量標準信息查和相關檢定規程得到他們所用計量標準的示值允差,通過這個允差粗略評估出他們所給修正值的不確定度。
  你的第3問,你的校準結果要使用上級機構給的修正值,在引入修正值不確定度U的同時,是否還需要引入你的計量標準的MPEV帶來的不確定度,這個問題歸根結底還是看你的測量方法。純比較測量法,計量標準的值當“標稱值”用,不當讀數值(示值)用,示值誤差就不起作用,示值允差MPEV也就不能給你的校準結果引入不確定度。如果是絕對測量法又使用了修正值,那么計量標準的MPEV和修正值的U都將給你的校準結果引入不確定度分量,兩個分量需要合成。當然如果不使用修正值修正你的校準結果,也就只有計量標準允差MPEV引入的分量了。
  關于MPEV和修正值的U哪個大,你的感覺MPEV>>U,這是完全正確的。因為JJF1094已經規定,檢定規程、校準規范及型式批準文件都必須遵守U≤MPEV/3。修正值的U就是檢定/校準/型式試驗方法的U,MPEV就是被測對象的最大允差絕對值,在校準中就是被校儀器(我們使用的送校計量標準)的MPEV。所以在絕對測量法并使用修正值時,考慮了MPEV引入的分量,像2那樣不考慮修正值的U引入的分量,也不影響大局,只是道理上讓客戶感覺你忽略了一個不確定度分量,感到不放心,你需要向客戶解釋忽略的原因。
4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19:43:10 | 只看該作者
  不確定度是不是誤差,本質區別是什么,我已多次講到過,我不想次次重復。我的建議是將JJF1001-2011的5.18條定義與5.3條定義并排擺在一起比較一下,就一清二白了。它們的關系是“因果關系”,誤差是不確定度產生的因,不確定度是誤差造成的一個果,因與果是兩個東西不能畫等號,它們的定義、來源、特性和用途沒有一項相同。唯一相似的地方,僅僅是因為存在著因果關系,所以在統計分析方法的使用方面相似。但即便統計分析方法相似,使用的術語也還是不同,一個使用置信概率、置信因子等,另一個則使用包含概率和包含因子等。“置信”與“包含”一詞的差,含義則大相徑庭。我們不能憑自己的意愿就斷定不確定度本來講的就是誤差,還是應該依據兩個術語各自的定義。
43#
zwr 發表于 2016-11-15 20:03:50 | 只看該作者
規矩先生的QQ是多少,可否告知
44#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1-15 21:17:58 | 只看該作者
        雖然不確定度的定義變來變去,讓人云里霧里,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就兩種:1.不確定度與校準值配套使用時,反應的是校準值的“可靠性”。2.不確定度單獨時使用可以看做該儀器進行修正后的MPEV。
4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22:53:45 | 只看該作者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1-15 21:17
雖然不確定度的定義變來變去,讓人云里霧里,實際應用中的作用就兩種:1.不確定度與校準值配套使用 ...

  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觀點,呵呵。我認為:
  1.不確定度與校準值配套使用時,反應的是校準值的“可靠性”。我認為有一定的道理,不確定度屬于校準值的特性,按現在“測量結果”的定義,測量結果包含了兩個方面的信息,只給校準值不給不確定度,或只給不確定度不給校準值都不能算給了“校準結果”。其中校準值用來確認測量設備的計量特性能不能滿足測量要求,能不能使用,而校準值的不確定度是用來判定該校準值用于評判該測量設備雙方可用,一個是評判測量設備能否使用,一個是評判校準值能否使用。只有判定校準值可用后,才能用該校準值判定測量設備是否可用。“能用”表示“可靠”,“不能用”表示“不可靠”。
  2.不確定度單獨時使用可以看做該儀器進行修正后的MPEV。我認為這個說法不對。
  首先原則上不確定度應跟測得值或測量方法、測量過程一起使用,不能單獨使用。好比不確定度是“毛”,必須說清楚是什么“皮”上的“毛”,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如果“皮”定為測量儀器,則儀器本身不長“毛”,儀器沒有不確定度,而是儀器的計量特性(如示值誤差)給測量結果引入了不確定度,不確定度這根“毛”仍然是測得值這張“皮”的,無法用來修正儀器的MPEV。MPEV翻譯成中文是“最大允許誤差絕對值”,沒有擺脫“誤差”的概念。修正值可以修正測得值,可以修正誤差,但不確定度不能用來修正測得值或修正誤差,這是在介紹不確定度與誤差的區別時就明確了的。
  但我又不能完全否定你的這個說法。因為MPEV是評判儀器合格與否的參數,評判的前提條件是,當U/MPEV≤1/3時,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可以忽略不計。當不滿足U/MPEV≤1/3時,嚴格意義上測得值不能使用,為了節約測量成本還要使用該測量結果,辦法是壓縮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壓縮量就是不確定度U。在這個意義上,不確定度可用來對該儀器的MPEV進行修正,修正后的MPEV是修正前的MPEV-U。因此U不能≥MPEV,當出現U≥MPEV時,說明測量方案嚴重不可靠,MPEV無法再壓縮,必須廢除測量結果,推翻測量方案,重換方法檢測。
46#
csln 發表于 2016-11-16 08:20:35 | 只看該作者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4 15:18
附件為倪育才先生編寫的《實測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第三版,是用多功能源校準萬用表電壓檔的,其中多功能 ...

這個例子有不少硬傷,不是一個好的不確定度評定范例

認真看一下史先生40#的帖子吧,會對你有所幫助。不要聽規矩灣胡說八道了,他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不確定度
47#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6 09:49:44 | 只看該作者
  在40樓,史老師說“修正值等于系統誤差的負值”完全正確,這一點已經得到計量界的共識,沒有問題,我也很贊成。
  史老師說“測得值的不確定度是儀器說明書給出的指標MPEV”,顯然這個說法違背了JJF1001-2011的5.18條關于測量不確定度的定義,也違背了7.27條關于最大允許誤差的定義,是把兩個不同術語搞混畫了等號。
  史老師說“修正的前提是,修正值是穩定的”,這也是對的。修正值相對于被測量必須穩定,自己不穩定如何修正被測量?保持穩定性的期限就是“有效期”,具體而言就是檢定合格證書給出的檢定周期內的合格有效期。超期的修正值就不能再使用,必須立即送檢,給出新的修正值。
  史老師說“修正值的不確定度必須包含系統誤差的變化量,否則,就是騙人的,沒有‘可信性’可言”,這句話有道理但不完全對。說“修正值必須包含系統誤差的變化量,否則,就是騙人的,沒有可信性可言”沒問題,但“修正值的不確定度”不包含“系統誤差的變化量”,而是包含“系統誤差的變化量給修正值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系統誤差的變化量影響著修正值大小和準確性,而系統誤差的變化量給修正值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只影響修正值的可信性,不影響修正值的大小和準確性。
  倪老師的例子是實際工作中常遇到的,是具有指導實際工作的好例子,評定方法也基本正確,只是講解時有個別輸入量引入的分量沒有講明白,例如阿蒙量友提到的(2)和(4),將其理順仍不失為一個不確定度評定的好例子。
48#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6 10:15:1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吳下阿蒙 于 2016-11-16 10:22 編輯
csln 發表于 2016-11-16 08:20
這個例子有不少硬傷,不是一個好的不確定度評定范例

認真看一下史先生40#的帖子吧,會對你有所幫助。不 ...


嗯,我對此不確定度評定也存懷疑態度的。

不確定度U和MPEV,在我看來性質是一樣的,都是一個可能存在的誤差范圍,只是一個是由計量單位給出的,一個是由生產商給出。我主要想討論的是,由于一般校準時給出的U<<MPEV,當我們只引入U,而不引入MPEV時,是否會低估了這個不確定度分量的影響。由于校準給出的U缺乏時效性(無穩定性考核),而我們也不可能對所有儀器做穩定性考核,在實際情況下中,兩個校準周期內儀器飄出U是完全可能的現象,只要下次校準依然在MPEV內,我們依然會正常使用。。。

即個人認為單引用U的情況必須非常的嚴謹,不僅僅是用了修正值就用U那么簡單,兩次校準之間的穩定性考核是否小于U等必須考慮。由于正常情況U<<MPEV,其實在使用修正值和U時,是對儀器的升級使用(即一個本0.1級的儀器,MPEV=0.1%,校準時U為0.02%,其實我們拿它當0.02級使用了),那么我們必須為此付出更多的精力,比如更頻繁的校準周期,更多的期間核查和穩定性測試等,如我們不愿意或不能夠這么做,那么需要選用MPEV。

4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6 13:19:25 | 只看該作者
吳下阿蒙 發表于 2016-11-16 10:15
嗯,我對此不確定度評定也存懷疑態度的。

不確定度U和MPEV,在我看來性質是一樣的,都是一個可能存在的 ...

  測量不確定度U是憑測量方法的有用信息評估得到的,測量方法不變,不確定度則不變,在這種情況下U是永遠“穩定”的。誤差是通過測量獲得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時間地點用相同的方法測量仍然可能不同。人們把標準、規范、規程、圖紙、工藝等規定的誤差最大允許值的絕對值用英文詞組每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表示為MPEV,實際的每一個誤差均在這個MPEV限定的范圍內,顯然U和MPEV相差甚遠。MPEV可認為是一個可能存在的誤差范圍,這個誤差范圍可以是“計量部門”給出的,也可以是“生產商”給出。MPEV一旦給出就不允許任何人改變,變化的僅僅是具體的誤差。不確定度U是測量方法所確定的,是構成測量方法的“人機料法環”諸要素所決定的,只要是按規定的測量方案測量,無論誰測,測得值的不確定度都是相同的,無論什么時間測,測得值的不確定度也是“穩定”而不變的。
  使用比較測量法,是使用的上級機構給出的修正值,上級修正值是上級機構測量的結果,這個結果的不確定度由上級機構的測量方法所決定,因為我們不使用測量設備讀取測得值,只用測量設備的標稱值與修正值相加得出測得值,我們的測得值可信性就僅受上級機構測得值(修正值)的不確定度影響,我們的測得值可信性也就與上級機構測得值的可信性等同。值得注意的是我們的測得值與修正值不確定度或可信性相同不等于說兩者的誤差相同,更不能說兩者的最大允差絕對值MPEV相同,還是那句話,千萬不要把不確定度與誤差和誤差范圍畫等號。
  一個標為0.1級的儀器,MPEV=0.1%,校準時U為0.02%,U/MPEV=1/5<1/3,滿足JJF1094對校準工作的要求,我們稱這個校準方案是有效的,但絕不能拿這個0.1級的儀器當0.02級使用,只能說校準結果是可信的,可以放心地用此測得值評判該儀器是否滿足0.1級要求,這個儀器判為0.1級不會存在誤判,我們可以大膽地把它當0.1級儀器使用。
  但有一個特例,我們不用這個儀器讀數,只用其某個標稱值,使用的是修正值,這就是“比較測量法”。此時儀器不讀數也就與示值誤差無關,與儀器是什么等級無關。被測量與上級的測得值(修正值)相比較,使用的是上級測量方法的不確定度,表面上似乎是用了0.02級的儀器,但這個0.02級代表上級機構的測量方法能夠產出的測量結果達到的級別,不代表我們的儀器可按0.02級使用,因為僅用其“標稱值”,我們的儀器哪怕是2級也無所謂,我們用的的儀器仍然只能判為0.1級。
  千萬不能把不確定度與測量誤差混為一談,用誤差解釋不確定度,只要一混淆,一切也就含糊不清了,只要清晰地將它們嚴格按JJF1001給出的定義區分開來,不確定度評定認識方面的霧霾也就自然消退,重新看到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50#
285166790 發表于 2016-11-16 17:37:23 | 只看該作者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6-11-15 22:53
  我不能完全同意你的觀點,呵呵。我認為:
  1.不確定度與校準值配套使用時,反應的是校準值的“可 ...

        第二個問題在我們和路云的討論中已經多次提到過,不確定度可以作為儀器修正后的技術指標,其作用類似與MPE。U和MPE本質上都是一個包含區間,在進行修正以后,儀器的固有系統誤差就已經被消除了,那這時它的MPE其實就是U了,我知道您一向想把MPE和U劃清界限,我反而認為它們有著緊密的關系,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3 19:0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三人同眠|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欧美人禽猛交乱配| 午夜第九达达兔鲁鲁| 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三级| 天海翼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18禁黄网站免费观看| 五月天综合视频| 天天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欧美性受xxxx喷水性欧洲| 免费v片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 国产精品原创巨作av女教师| 一本大道香焦在线视频| 97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日本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青春草在线视频观看| 美女扒了内裤让男人桶爽视频| 韩国三级女电影完整版| 成全影视免费观看大全二|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污视频在线网站| 免费观看黄a一级视频日本|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资源|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a级片免费在线|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三级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精品伊人久久大线蕉色首页| 国产主播福利在线| 成+人+黄+色+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免费精品自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