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6-4-30 12:26 編輯
-
-
測量結果的含義
—— 同規矩灣辯論(2)
-
史錦順
-
【規矩灣觀點】
測得值和不確定度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值,不確定度說明了測得值的可信性,不能與測得值相加減。與測得值能夠相加減的是誤差、最大誤差或誤差范圍的半寬,誤差范圍的半寬可以量化表述測得值的準確性,不確定度不表述測得值的準確性,而是量化表述測得值的可信性。
-
…… “極限誤差”、“誤差的極限”、“誤差范圍”等詞組構成的術語都使用了核心詞“誤差”,因此都是基于“誤差”概念下的延伸,擺脫不了“誤差”特性的影子,所以才會有人將不確定度與誤差范圍、誤差的極限等相聯系,乃至于畫等號。只要把等號畫在兩者之間,不難令人想到不確定度就是測得值的誤差范圍或測得值誤差范圍的半寬,認為a±U的測量結果表達形式表達了測量結果是在以測得值a為中心,不確定度U為半寬的區間內。如此,U自然而然也就變成了“最大誤差(絕對值)”的定義,而不再是不確定度的真正定義了。
-
【史評】
(一)《JJF1059.1-2012》的4.5.2條款
測量結果可用公式(41)表示:
Y= y± U (原41)
y是被測量Y的估計值,被測量Y的可能值以較高的包含概率落在[y-U,y+U]區間內,即y-U≤Y≤ y+U。被測量的值落在包含區間內包含概率取決于所取的包含因子k的值,k值一般取2或3。
-
(二)GUM的表達式中的±號
(A) GUM原文
6.2.1 ……The result of a measurement is then conveniently expressed as
Y = y ± U (原7)
which is interpreted to mean that the best estimate of the value attributable to the measurand Y is y, and that y - U to y + U is an interval that may be expected to encompass a large fraction of the distribution of values that could reasonably be attributed to Y. Such an interval is also expressed as
y-U ≤ Y ≤ y +U (原8)
(引自《JCGM 100:2008》p23)
(B) 葉德培譯文
……測量結果可方便地表示成
Y = y ± U (原7)
意思是被測量的最佳估計值為y,由 y-U 到 y+U 是一個區間,可期望該區間包含了能合理賦予的Y值的分布的大部分。這樣一個區間也可以表示成
y-U ≤ Y ≤ y +U (原8)
(引自葉德培:《測量不確定度》p53)
-
(三)兩大文件的解讀
1 “±”號就是加或減
由GUM的原文與葉德培的譯文,明確地說明,,由(7)式變成(8)式就是把±號拆開,y-U是下邊界,就是“測得值減U”;y +U是上邊界,就是“測得值加U”。如果“+”號不表示加、“-”號不表示減,怎能求得上下邊界?“±”可以拆開表示加或減,清楚地說明:±號就是加或減,是所連接項之間的運算關系。
-
2 小y就是測得值
VIM3定義測量結果用測得值與不確定度U來表示.
《JCGM 200-2012》2.9
NOTE 2 A measurement result is generally expressed as a single measured quantity value and a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JJF1001-2011》
5.1 測量結果
注2 測量結果通常表示為單個測得的量值和一個不確定度。
-
(四)規矩灣的誤解
1 “±”號的意義
規矩灣說:±號不是加減。這種違背基本知識的狡辯,要不得。不加怎知區間上限?不減怎知區間下限?
“±號”就表示加或減。否則無法理解不確定度區間的含義。當然也就沒法弄明白不確定度論的區間不過就是誤差理論的真值區間。
-
2 小y的含義
在GUM中把小y稱為“最佳估計值”,在JJF1059中把小y稱為“估計值”,其實,測量計量是不能“估計”的,必須是直接的測量所得的值、或根據直接測量進行的計算所得的值。因此,必須清楚:所謂“最佳估計值”“估計值”就是示值的平均值,就是測得值,就是間接測量的計算值。這在如上兩大文件的關于“測量結果”的條文中是說得很清楚的。
-
(五)測量結果的含義
關于測量結果的含義,《JJF1180-2007時間頻率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表達得很清楚。有下劃線的是原文。
3.22 頻率準確度
頻率偏差的最大范圍。表明頻率實際值靠近標稱值的程度。用數值定量表示時,不帶正負號。如一個頻標頻率標稱為5MHz,頻率準確度為2×10^-10,其含義是頻率實際值可能高,但不會高出2×10^-10,也可能低,但不會低出2×10^-10,即頻率實際值f滿足下式:5MHz(1-2×10^-10)≤f≤5MHz(1+2×10^-10)。
-
頻標的輸出值,是統計變量。“頻率準確度”的上述定義與含義,針對的是統計測量的情況。
-
對基礎測量(被測量是常數,誤差理論講的是這種測量)。測量結果是測得值加減誤差范圍。測得值為M,誤差范圍R(誤差元絕對值的一定概率意義上的最大可能值),被測量的真值Z為:
Z=M±R (1)
這是著眼于邊界點的簡化表達。著眼于全區間的完整表達是:
M-R ≤ Z ≤ M +R (2)
測量結果(1)(2)表達式的意義是
測量的誤差范圍是R,測得值是M。測量結果的含義是:被測量的真值以高概率存在于區間[M-R,M+R]中。被測量的真值Z的最佳估計值是測得值M;真值可能小些,但不會小于M-R;真值可能大些,但不會大于M+R.
-
(六)不確定度論的測量結果
GUM的表達
Y = y ± U (原7)
y-U ≤ Y ≤ y +U (原8)
Y表被測量的量值,就是真值Z。
y表測得值,就是M。
比較(原7)(原8)與公式(1)(2),可知不確定度U就是誤差范圍R。
-
怎樣說明不確定度論的測量結果的含義呢?也只能模仿誤差理論的說法:
測量的不確定度是U,測得值是y. 測量結果的含義是:被測量的量值Y以高可信性存在于區間[y-U,y+U]中。被測量量值的最佳估計值是測得值y;被測量可能小些,但不會小于y-U;被測量可能大些,但不會大于y+U.
-
請問那些不確定度論的擁護者們,你們能說出與此表達不同的測量結果的含義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