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的準確理解
【標準條款】
監視和測量設備的控制
1組織應確定需實施的監視和測最以及所需的監視和測》設備,為產品符合確定 的要求提供證據。
2組織應建立過程,以確保監視和測量活動可行并以與監視和測母的要求相一致 的方式實施。
3為確保結果有效,必要時,測量設備應:
a對照能溯源到國際或國家標準的測量標準,按照規定的時間間隔或在使用前 進行校準和(或) 檢定(驗證)。當不存在上述標準時,應記錄校準或檢定(驗 證)的依據(見4. 2.4);
b必要時進行調整或再調幣;
c具有標識,以確定其校準狀態;
d防止可能使測量結果失效的調整;
e在搬運、維護和貯存期間防止損壞或失效。
此外,當發現設備不符合要求時,組織應對以往測量結果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和記 錄。組織應對該設備和任何受影響的產品采取適當的措施。校準和檢定(驗證)結果 的記錄應予保持(見4. 2. 4)。
當計算機軟件用于規定要求的監視和測量時,應確認其滿足預期用途的能力。 確認應在初次使用前進行,并在必要時予以重新確認。
注:確認計箅機軟件滿足預期用途能力的典型方法包括驗證和保持其適用性的配罝管理。
【理解要點】
1.條款中有關術語和定義:
監視——觀察、監督、隨時評審;按時間間隔進行測最或檢測,特別是為法規或控制的 目的。
測量——通過應用某種已知大小或容量的物體或通過與某固定單位進行比較來確定 或決定某事物的空間大小或數量。
溯源性——通過一條具有規定不確定度的不間斷的比較鏈,使測厥結果或測量標準 的值能夠與規定的參考標準,通常是與國家測迸標準或國際標準聯系起來的特性。
校準——在規定條件下,為確定儀器或測量系統的示值或實物最具所體現的值與被 測量相對應的已知值之間的關系的一組操作。(宏勢管理:沒有我們做不好的項目QQ1744970647)
檢定——國家法制計量部門(或其他授權的組織)為確定或證實測量器具完全滿足檢定規 程要求而做的全部工作。為了獲得可信的數據,測量和監視過程應當包括對設備是否適用的 確認,對設備是否保持適宜的準確度并符合驗收標準的確認,以及識別設備狀態的手段。
驗正——通過提供客觀證據對規定要求已得到滿足的認定。
測量設備——為實現測量過程所必需的計量儀器、軟件、測黽標準、你準物質或輔助 器械或它們的組合。
2監視和測量設備是指為判定產品及其實現過程符合性提供依據的計量器具、設 備、裝置等的統稱,是判定產品符合性的重要手段。監視和測量設備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直 接影響產品或其實現過稃的測憤和監視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因此,組織應對監視和 測量設備迸行控制,以為產品符合確定的要求提供證據。本條款控制的點是測量設備?。對監視設備而言無明確的控制要求。如壓力表在有些場合下用作測量設備,以確定產品 或其實現過程的特性的符合性,而在另外的場合用作產品實現過程的監視(如為產品實現 過程中供應氣管路上的壓力表,只起到監視供氣狀態的作用),兩種情況的控制要求不同。
3對監視和測設備控制的要求是:
3.1在對產品和產品實現過程識別和分忻的基礎上.根據其特性,確定需要開展的監 視和測活動,以及針對這些活動需要的監視和測量設備。即組織應首先確定有 哪些質a特性(如:K度、體積、電學特性、溫度、光度、力值、硬度、壓力、振 動、聲學等)需要進行監視和測景;其次確定與這些特性相對應的監視和測域設 備,如溫度儀表、衡器、酸度、經緯儀、分光光度計、色譜儀等,對這些設備.也可 稱為計貨器具;而對丁有些行業來說,使用的一些設備也可看作是監視和測量設 備,如賓館、物業服務屮使用的安全監控系統也屬于監視和測量設備,也應該按本 條款進行控制??刂频姆秶舶ńM織自制的、借用的監視和測最設備。
3.2組織應建立過程,以確保監視和測量活動吋行并以與監視和測量的要求相一致的 方式實施。即確定產品和產品實現過程中所需的監視和測量的項s和裝置,并使 這些設備的精度與被監測對象的要求相匹配,以便保證能按規定的監視和測量要 求實施。例如:為滿足測最長度的梢度要求,測量設備的精度應至少髙出1/3級, 否則,不可行,不一致。
3.3對測量設備而言,應對照能溯源到國際標準或同家標準的測量標準,按規定的時間 間隔或在使用前進行校準和(或)檢定(驗證)。驗證:是指通過檢定、比對或其他活動 提供客觀證據?證實監視和測埴設備提供的測崖:結果有效。一般來說,檢定具有法制 性,常有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實施;而校準通常由企業自己或委托經認可的機構實施。
有些測量設備不存在國家或國際測遺標準,在這種情況下,組織應規定并記錄校準和 (或)檢定(驗證)的依據。如衛生潔具沖洗功能試驗臺,用于測域產品沖洗性能特性,這種 裝置的校準無國家或國際標準,因此,紺織應規定該裝置的校準方法、步驟、條件及周期, 并予以實施和記錄校準可由組織己,也可以委托外部組織完成,是確定測歐示值與被測 量的已知值之間關系的技術操作。檢定是法定行為。由國家計量部門或其授權組織依法規要 求進行是確定或證實測量裝置完全滿足檢定規程要求的執法活動。無論是校準還是檢 定,;量值都應能溯源到同際或國家標準進行。應該指出的是,對監視和測測量設備的校準和 檢定。應符合鬧家計量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屮華人民共和國計童法》的規定,用于貿易 結算、安全防護、醫療衛生、環境監測方面的列人強制檢定目錄的工作計量器具,實行強制 檢定。如用于產品出廠檢驗項目檢驗的計量器具,涉及鍋爐、壓力容器等裝置上的壓力表,用于測量環境噪聲監測、煙塵監測等監視和測量裝置,且列人國家強制檢定目錄的工 作計量器具屈于計量法規定的強制檢定的計址器具,在未經計域行政主管部門授權的情 況下,應送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計規行政主管部門指定的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或授權的計攝 檢定機構檢定。
根據使用要求,在實施測量過程中對測設備進行調整,或者在必要時進行再調 整,并防止可能使測結果失效的調整。應有防止因不當的調整造成測量結果失 效的措施,如規定測量設備的操作規程、指導調幣操作,使用鉛封等防止出現誤調 整,由具有資格的操作人員進行凋整等。
應有識別測最設備的校準狀態的措施?如使用計傲器具標簽標識的已校準、未校 準、在用、停用等校準狀態。
在測墩設備搬運、維護和貯存期間應有防護措施,以防止測tt設備的損壞或失效, 如使用專用的搬運測《設備的裝置/工具;規定對測量設備的維護要求,定期對測 量設備進行維護;規定對測量設備的貯存條件,提供相應的貯存設施等。
當發現經校準或檢定的測最設備偏離校準狀態或不符合要求時,組織應對用該測璜 設備的測量結果(如產品的檢驗結果數據)進行評價,并采取必要措施,對偏離校準 狀態的測量設備及用該測量設備測量過的產品進行適當處理。如對偏離校準狀態 的測量設備重新送交校準,對已用該測量設備驗過的產品撤回重新進行檢驗。
H)應保持測墩設備的校準和驗證(檢定)結果的記錄,如檢定證書、校準證書、測最設 備校準/比對記錄等。
當計算機軟件用于規定要求的監視和測饋時,初次使用前應確認其能力滿足預期 的用途,必要時應重新確認。軟件也是測量設備的組成部分,包括計算機軟件和其 他類型的軟件。對軟件的驗證和配置管理,也是監視和測量設備控制的內容,其目 的是保持其適用性。如對用于測試掃描儀的掃描分辨率軟件,在使用前應對其數 據輸出的準確性進行驗證,在正常使用情況下定期進行重新驗證,以保證其輸出數 據的可靠性。再比如對服務過程進行測量所使用的調查問卷、培訓機構所使用的 培訓試卷等,也可看作測最軟件進行控制,在使用前對其適宜性進行確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