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民生計量器具免費強檢
包括了公益型醫療機構醫用計量器具、集貿市場計量器具、出租車計價器等
儀器失準,誰來給它們“治病”?根據《計量法》規定,政府計量行政部門通過周期檢定來修正計量器具出現的誤差,從而保證量值的準確。不過,對于計量工作者來說,《計量法》這把“尚方寶劍”可沒有想象中那么好用。
用海南省質監局計量處處長王生躍的話來說:“對量大面廣、涉及民生的計量器具進行強制檢定,一直處于兩難境地:強檢工作力度小了,無法保障廣大消費者利益,受政府和社會指責;強檢工作力度大了,收費面對的是成千上萬收入不易的小攤小販,極易受到抵制,甚至釀成公共事件。”
如何化解王生躍口中的難題?海南省質監局想到了從政府財政“摳錢”。從2005年開始,在質監局的努力下,海南省政府開始給予計量工作大力支持,目前,集貿市場計量器具、出租車計價器、壓力表、公益型醫療單位醫用計量器具等均在全省范圍內全面實行免費強制檢定。這在全國都還沒有先例,但是經濟發展并不先進的海南卻做到了。
王生躍告訴記者,2007年,雖然省財政也十分困難,但是仍然頂住壓力,把全省集貿市場計量器具列入該省財政預算。
省的是小錢,辦的是大事。小攤小販收入不易,還要自掏腰包進行計量器具的強制檢定,抵觸情緒情有可原。如今,免去了這項花費,計量工作者再去推廣誠信經營,自然多了底氣。
2007年,全省出租車計價器強檢經費被列入省財政預算。
2010年,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縣以下)醫療計量器具強檢經費被列入省財政預算。2012年,壓力表等關系安全生產的計量器具強檢經費被列入省財政預算。
2014年,全省公益型醫療機構醫用計量器具的強檢全部由省財政買單。
8年多來,海南省對民生計量工作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取得的成績也越來越顯著。集貿市場因缺秤少量所引發的糾紛極為少見,出租車計價器實施免費強檢后“議價打的”的現象也逐漸消失,集貿市場謀生的小攤販在經濟上實實在在減輕了負擔,醫療衛生單位使用醫療計量器具在準確性上有了保證(受檢率從2009年的10%提升到2013年的98%)。 《中國質量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