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4-3-3 11:35 編輯
回復 1# 劉彥剛
劉彥剛網友,讀書仔細,認真思考,很好。 此貼針對葉先生文章,由推崇到最后的質疑,態度有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前邊似贊成,說把不確定度與真值聯系起來,是不對的,要按葉先生的講法思考問題。后邊卻是質疑——葉先生不說真值,實際還得用真值。隱義:理論與實踐不一致。 - 我主張,討論學術問題,要觀點明確、直來直往。不必繞彎子。我明確表明自己的觀點:葉先生回避真值的言論是錯誤的。發言如下。 - 1與真值無關的測量計量理論是無用的理論 真值的概念是相對于測得值而提出的。人們用測量儀器對某量進行測量,得到的是測得值。測得值與量的實際值有差別,這就是誤差。研究誤差,就是研究測得值與實際值的差別。在經典測量理論中,把量的實際值稱為真值,這是很簡單也是很明確的。真值就是量的客觀值,就是實際值。 人們測量的目的是求真值,而得到的是測得值,誤差理論說明測得值同真值的關系,因此誤差理論是有用的理論。 不確定度論聲稱不確定度與真值沒關系,這表明不確定度沒有用處,因為它不能回答人們所關心的測得值與真值的差距問題。 “與真值無關”使不確定度概念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不確定度論的理論大廈,竟建立在沙灘上。 - 2 不確定度與真值無關說在變化 葉先生強調的“不確定度與真值無關”的說法,在VIM第三版(2008版與2012版)已有根本變化。VIM3說:不確定度是以一定概率包含真值的區間的半寬。如果說與真值無關,還哪有包含真值的區間?既然說“包含真值”,那不確定度就不是與真值無關,而是強相關了。因此,葉德培先生的講法,是直接違反國際文件的規定的。葉先生應該明白,不確定度論是個不三不四的偽科學,你宣傳它,不能自圓其說,是自討苦吃。 - 3 葉先生的真知灼見 優酷網上,有葉先生的不確定度講課錄像片。我仔細看過兩遍。葉先生指出:按A類評定,用被檢測量儀器考核檢定裝置,把被檢儀器的性能算在檢定裝置上,是錯誤的。老史看到這里,十分佩服。贊曰:嚴正指錯,振聾發聵;鏗鏘議論,擲地有聲。 葉先生所指出的錯誤,是不確定度評定的致命傷。這一點,理應使葉先生走上否定不確定度論之路,讓人失望的是又看到了葉先生鼓吹不確定度論的連載文章。先生,自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