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角度/平直度] 關于平板平面度,論壇的那個平板計算軟件節點為7的時候

 關閉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cxp 發表于 2014-1-13 11:20: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我怎么感覺好像多出來2條線,我看半天反正就是感覺有問題,假如一個2000X1500的平板,節點為7,檢定點就是49點,填寫軟件里的數據里的時候,再想自己是不是少檢了2條線,求名師指點,平板是廠內的,我拿來做實驗的
2#
cest01 發表于 2014-1-24 23:15:41 | 只看該作者
沒有關系 的 就是按照它的做法做就是了
3#
xqbljc 發表于 2014-1-25 10:06: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cxp


    你談到的平板49點測量問題,JJG117-2013相對于JJG117-2005實際上是多了一條中線(圖C),JJG117-2005圖C是11條線49點,其中有9個重復點;而JJG117-2013圖C是12條線49點,其中有14個重復點,這完全是沒必要的人為增加重復點,如果認為重復點越多越好,那JJG117-2013圖C完全可以畫成16條線49點,則重復點可達34個。這不是什么編輯性修改,而是絲毫不講任何道理的瞎改一氣(無任何說明與解釋)。

    平板9點的測量問題,JJG117-2013相對于JJG117-2005又多了一條中線(圖a)。實際上平板9點的測量只需6條線,JJG117-1978就是這樣,但后來在修訂規程時,考慮到6條線不會有重復點,而規程對重復點的變動量是有要求的,所以在JJG117-1991和JJG117-2005兩個規程中,對于9點6條線的測量均增加了一條中線(7線),就是為了使之出現1個重復點,來考核重復點的變動量,而現在的JJG117-2013圖a在上述基礎上,又增加了一條中線(8線),使重復點增加為2個,這樣不加說明和解釋的增加,真不知道起草人是如何考慮的?或許,這就是修訂?
4#
xqbljc 發表于 2014-1-25 22:54:27 | 只看該作者
JJG117-2005平板測量點分布(見下圖):

     

     JJG117-2013平板測量點分布(見下圖):

   
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1-31 22:31:46 | 只看該作者
為了不影響過年的年味氣氛,這個帖子我準備在年后講講我的看法。
6#
xqbljc 發表于 2014-2-1 22:26:09 | 只看該作者
寫帖子與年味關聯,不可思議?????
7#
yushiping 發表于 2014-2-2 11:36: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 xqbljc
    老師,即使是6條線,圖a的b2點也是重復點啊?多增加幾條線是不是為了數據評價結果更客觀,更全面。請詳解。
8#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2 14:55: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6# xqbljc

  眾所周知,在平直度檢測方面的觀點我與有的人觀點往往不一致,我不想因為不同意見的提出有可能給人帶來不快,為了開開心心共同度過新春佳節,不妨年后再將我的觀點和盤托出,敬請老師諒解。
9#
xqbljc 發表于 2014-2-2 21:43:29 | 只看該作者
專業的計量技術論壇寫帖子是談技術問題的。既然如此,“觀點往往不一致”以及“不同意見的提出有可能給人帶來不快”的說辭,不得不讓人聯想到某些人在談論技術問題時,歪理多多、胡攪蠻纏、指東打西等等惡劣的學風現象,也只有這些東西會給人“帶來不快”。

      不多說,盤子本來就不大,盡管“和盤托出”,至于別人是否愿意“復盤”,取決于“態度與學風是否端正。這與所謂的“年味”無關,不必故弄玄虛。
10#
xqbljc 發表于 2014-2-2 22:30: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xqbljc
    老師,即使是6條線,圖a的b2點也是重復點啊?多增加幾條線是不是為了數據評價結果更客觀 ...
yushiping 發表于 2014-2-2 11:36



    首先需要說明,6條線,則圖a的b2點不是我們通常講到的所謂重復點,也就是講此重復點非彼重復點,而是對角線的交點,為被測實際表面的一個點(同一個)。其測量結果的數值理論上必是同一個數值,不存在重復點的重復性問題。這與相鄰邊線的四角交點道理相同,它們也是被測實際表面的一個點(同一個),不屬于我們通常講到的所謂重復點。我個人感覺,問題應該說清楚了。

    我個人認為“多增加幾條線是不是為了數據評價結果更客觀,更全面”的說法不夠妥當,我堅持本人過去的觀點:在能夠反映被測表面真實狀態的情況下,測量截面及點數應該是越少越好。所以規程給出的測量點數是:點數≥9點、點數≥25點、點數≥49點......,這里的不等式符號“≥”數學含義為,不等式的右邊不少于左邊,那么,在考慮到“能夠反映被測表面真實狀態”這個前提下,根據規程的“四性”,應該是“越少越好”的原則。“越多越好”可多至許許多多甚至無窮,應該是沒有道理的。規程正是考慮到了這些,而做出的測量點數規定。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針對你談到的圖a,增加“幾條線”與實際測量結果數值上無關,僅是增加了重復點的重復性,當然也就與“數據評價結果更客觀、更全面”沒什么直接關系了。
11#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4 01:08:3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4-2-4 01:11 編輯

全世界的人,哪怕是小學生只要學習過不等式,都知道無論是什么“前提”條件下,符號“≥”的含意都是“不等式的左邊不少于右邊”。平板平面度檢測的布點數量規定為點數≥9點、點數≥25點、點數≥49點,明明說的是點數不得少于9、25、49,這個“越多越好”的不等式怎么就會變成了“越少越好”,真是怪哉!難道說≥這個符號到了有的人那里就變成了≤符號的含意“不等式的右邊不少于左邊” 了?
12#
xqbljc 發表于 2014-2-4 11:10:54 | 只看該作者
我的完整原話是“在考慮到“能夠反映被測表面真實狀態”這個前提下,根據規程的“四性”,應該是“越少越好”的原則”,此話中①“能夠反映被測表面真實狀態”為前提;②根據規程的“四性”為準則;③應該是“越少越好”的原則為結論。斷章取意為“不等式怎么就會變成了“越少越好””的質疑,是某個人惡劣學風的一貫做為,畢竟僅僅一個不等式不會完整的表達是“越少越好”還是“越多越好”的結論,發出“真是怪哉”以及什么“小學生”的驚詫,則是其一貫的故弄玄虛,本人表示鄙視。

     我談到的“不等式符號“≥”數學含義為,不等式的右邊不少于左邊”,此話應該是筆誤,左、右調整一下即可,沒什么文章可做。大家如果愿意了解“不等式符號“≥”數學含義”,可以看一下http://www.bkd208.com/thread-123700-1-1.html  ,5樓的說辭明顯對“不等式符號的數學含義”是模糊不清的。

     奉勸某些人干點正事,做沒意思的文章是自降人格。
1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4 18:5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2# xqbljc

  之所以我要在中國年傳統的“破五”之后回復帖子,說實在的就是怕影響老師過年的好心情,果不其然立即就驗證了,什么“鄙視”、“奉勸某些人干點正事”,“自降人格”的氣話或侮辱性話語也就發出來了,在此我誠心誠意地勸老師放平心態,我們討論純技術問題,過頭的氣話沒有必要講,生氣只會對身體不利,對技術討論也沒有任何好處,技術討論并不是通過罵架可以表明自己正確,真的,切忌,切記。
  我還是那句話。“不等式符號的數學含義”是再清楚不過的了,任何學過不等式的人都清楚。無論考慮什么“真實狀態”的前提下,符號“≥”的含意都是“不等式的左邊不少于右邊”,而不是“不等式的右邊不少于左邊” ,點數≥9點、點數≥25點、點數≥49點,是指受檢點的點數只能比9、25、49多,最少也只能等于9、25、49,是越多越好,而不是越少越好。
1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4 21:0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cxp

標準和規程、規范的修訂換版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根據科技發展的情況與時俱進式的修訂,例如名詞術語、新觀念的提出、更適用于實際操作等等。其二就是對舊版本錯誤的訂正。

JJG1172013(以下簡稱新版)對JJG1172005(以下簡稱舊版)與時俱進式的修訂比比皆是,在新版規程“引言”中做出了較為詳細地描述,本人不再重復。新版對舊版錯誤的訂正,“引言”沒有明說,但只要仔細對比就可以看出對舊版規程錯誤的訂正主要體現在兩點。其一就是將錯誤延續了十幾年的舊版公式6中的系數1000終于刪除了(見新版公式B.1)。其二就是對受檢點(規程稱為測量點)分布形式圖的錯誤訂正。

關于第二個訂正請見xqbljc老師在4樓提供的對比圖中的圖a)和圖c)。舊版的布點錯誤關鍵就是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給遺漏了,而并不是4樓所說的“絲毫不講任何道理的瞎改一氣”。因此,如果中間的一橫一豎兩個截面你沒有檢,你就的確是少檢了2條線。

15#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4 21:15:4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規矩灣錦苑 于 2014-2-4 21:31 編輯

關于為什么中間的一橫一豎兩條線必須檢的原因如下:
  一、4樓說:1991后的規程考慮到1978版“6條線(圖b)不會有重復點”而“對于9點6條線的測量均增加了一條中線”,這是對的。基于同一個理由,圖a)和圖c)也應該增加一條中線。“中線”不可缺少的原因是國家基礎標準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規定了平面度誤差檢測時的四種布點形式,平板檢定規程推薦了其中之一的“對角線布點形式”。國家標準規定的對角線布點形式定義是“呈封閉的米字形狀”,又稱米字布點形式。圖a)和圖c)怎么能夠缺少中線呢?
  二、關于中線的作用,目的是檢驗“重復點的變動量”,防止檢驗中因水平面調整不到位引起的過大測量誤差造成的測量結果誤判,這一點4樓是說對了的。但為什么一定要檢驗中間點的重復測量變動量,而不是像4樓所說的還有“可達34個”的其它點的重復測量變動量可供重復度的評判呢?
  節距法檢測平面度必須經歷三部曲,一是布點和數據采集,二是統一測量基準,三是按規定的評定基準進行平面度評定。我們只要從對角線布點或稱米字布點形式在統一測量基準時的計算原理來看就清楚了。只要仔細分析一下舊版規程的表A.1至表A.8的計算過程,就知道其計算過程就是進行第二部曲,其實也就是節距法測量平面度誤差的測量基準統一過程,同時也可清楚看到對角線布點的統一測量基準就是中心點。用語言描述表A.1至表A.8的統一測量基準的步驟如下:
  1.對每一個截面(測量線)按兩端點連線先自我統一測量基準;
  2.使兩對角線的中間測得值等高,即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統一兩對角線測得值;
  3.借助于已統一到中心點的四個角點值將四邊各受檢點測得值統一到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
  4.借助于已統一到中心點的左邊線和上邊線相關點的值,將所有受檢點測得值統一到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
  注意:讀數值應預先使用公式(6) ai=τ?L?ai′(再次提醒舊版規程那個系數1000應該刪除)轉化為高度值。
  各點測得值統一測量基準后,才能再轉入下一步(進行第三部曲)平面度誤差的評定,例如按“最小條件原則”評定等。
  既然對角線布點是以中間點統一測量基準的,那么兩條對角線、一橫一豎共四條線的中間交點各次測得值的重合度就是評判平板檢驗結果是否可被采信的關鍵,那么中間交點也就成了關鍵受檢點。因此,增加中間那一豎截面(測量線)的檢測并不是有人說的“絲毫不講任何道理的瞎改一氣”,而恰恰是對舊版規程存在錯誤的重要訂正。
16#
xqbljc 發表于 2014-2-5 10:45:1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xqbljc 于 2014-2-5 10:50 編輯

【“破五”之后回復帖子】“不影響過年的年味”,某氏經典言辭,論壇的量友們學有所獲吧!

     不等式的問題,本人不想重復,http://www.bkd208.com/thread-123700-1-1.html  版塊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究其一點,反復重復,某位一貫性的不講究。

     “越少越好”還是“越多越好”?過去我在許多帖子里已經講得非常清楚了,不想繼續重復。某位盡可堅持自己的“越多越好”,畢竟自稱表明了一切。
17#
xqbljc 發表于 2014-2-5 12:28:41 | 只看該作者
14樓的帖子對JJG1172013的“引言”做出了“較為詳細地描述”結論,并煞有其事的表示“不再重復”,實際上其什么也不了解,不知道,那當然也就談不出任何見解了,只是托詞有些太可笑,不揭短也罷。

    JJG1172005規程,換算公式中的系數1000被取消,這是錯誤的,講不出任何道理,就是對前人付出的勞動不尊重,當然也包括對某一位現在仍參與規程修訂的自己的不尊重,我在過去的帖子里已經講過,錯誤的東西遲早還會得到糾正的,大家拭目以待。

     受檢截面增加“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JJG117-2013圖C),由11條線變為12條線(圖C),重復點由9個增加為14個,別的先不談,我倒是想知道,當僅僅是橫線(或豎線)單獨與對角線上的點出現兩線重復點后,考慮到必然有重復點的變動量,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是取橫線(或豎線)測量結果數值?還是取對角線測量結果數值?增加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后,就新出現了橫線、豎線、對角線三線重復點的問題,那么此時仍然有重復點的變動量,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是取橫線還是豎線測量結果數值?還是取對角線測量結果數值?如果對新出現的僅是橫線、豎線兩線重復點的問題,那么此時仍然有重復點的變動量,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是取橫線還是豎線測量結果數值?上述問題估計樓上某位應該根本不會考慮到,也確沒有能力考慮到。所以,其不會有理由充分的見解,只會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繼續回避或不重復。那就由感興趣的大家去思考吧。

    樓上某位“舊版的布點錯誤關鍵就是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給遺漏了”的說辭,更是不懂裝懂了,提醒其將“布點錯誤關鍵”講出來,關鍵的東西也可以回避?從來沒談起過,應該也就無法使用“不重復”的托詞了吧?!還是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吧,起碼活的不累、真實。

    樓上某位針對LZ提出問題的回復,顯然存有不負責任的誤導,青島某企業平直度數據處理軟件,對49點的測量是標出了12個截面(每個截面7點),JJG117-2005圖C相對于12個截面。僅是少了一條豎直中線,某位是如何知道LZ是“ 中間的一橫一豎兩個截面你沒有檢”啊?虛構的想象就做出“你就的確是少檢了2條線”的回復,是不是如果還漏檢了某條非中線,就會少撿了3條線呢?不多講了,樓上某位繼續著以往的不靠譜。
18#
xqbljc 發表于 2014-2-5 14:58:02 | 只看該作者
15樓的帖子估計就是“和盤托出”的大作了吧?此大作可簡稱為“三部曲”。

     樓上某位既然承認JJG117-1991和JJG117-2005中的圖a,“對于9點6條線的測量均增加了一條中線,這是對的”,那么我提出的問題就是:對“對的”東西再做修訂,這是要干什么?是在“對的”基礎上修訂為“更對的”?那是所謂的“更對”嗎?如此畫蛇添足的修訂有必要嗎?何況還會出現我在17樓提到的重復點測量結果數值取值問題的困惑。“6條線(圖b)”的說辭,讓人看不懂,這圖bb在哪里?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對角線布點”是學名,“米字布點”是俗稱,JJG117-1978、JJG117-1991以及JJG117-2005和JJG117-2013中的圖a、圖b、圖c都是對角線布點,也可以都按俗稱為米字線布點,如果樓上某位非要摳“米”的筆畫,莫非JJG117-2013中的圖c僅是對角線布點,而不是米字線布點了?JJG117-2013增加一條豎直中線會產生的困惑,我在17樓已經提出來了,樓上某位先搞清楚這點,再來寫“和盤托出”的大作吧!

     樓上某位“關于中線的作用,目的是檢驗“重復點的變動量””的說辭,應該講,此話是有欠缺的,還有的作用就是布線布點的代表性和均勻性,但是在JJG117-2013中的圖c,多余的增加了一條豎直中線,則與布線布點的代表性和均勻性無關,僅是人為的增加了5個重復點,而且造成了測量結果數值取值的困惑,所以,談論技術問題要全面考慮,不可信口開河!至于樓上某位不承認把JJG117-2013中的圖c,再增畫4條豎直線(16線),則重復點“可達34個”的質疑,只好請某位自己去數手指頭吧,本人確實喊不醒裝睡的人。

    下面來談所謂的大作“三部曲”,首先需要講明:這里完全是重復,下不為例:

     1.對每一個截面(測量線)按兩端點連線先自我統一測量基準;
       請教一下,測量基準是不是測量過程中的參考線?兩端點連線是不是評定過程中的評定基準,如果樓上某位能夠認可這個基本的事實,那么莫須有的統一測量基準怎么會遠離測量過程,而跑到使用兩端點連線這個評定基準的過程中來呢?評定基準(兩端點連線)又怎么能夠去做莫須有統一測量基準工作呢?

     2.使兩對角線的中間測得值等高,即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統一兩對角線測得值;
       “
兩條對角線的中間測得值”,由于是兩線交點,同一個點,理論上相對評定基準(兩對角線確定的平面)其測得結果數值肯定相同,你說“等高”也行,說等低也可,此點怎么就會成為“中間點為測量基準”了呢?你無法自圓其說吧?何況,與你過去談到的前一個點是后一個點的測量基準,因而測量基準是大量的點的說辭明顯大相徑庭、自相矛盾,是否需要先將自己的思路“統一”一下呢?至于“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統一兩對角線測得值”的說辭,你本人能夠聽明白嗎?本人學識有限,確實無法聽懂,我就不明白了,統一了測量基準,還要再繼續對“兩對角線測得值”進行統一,你哪步曲才會對自己有一個“統一”呢?

     3.借助于已統一到中心點的四個角點值將四邊各受檢點測得值統一到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
       繼續做“統一”......................

     4.借助于已統一到中心點的左邊線和上邊線相關點的值,將所有受檢點測得值統一到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
        “借助于.....左邊線和上邊線相關點的值”,那么請問:右邊線和下邊線相關點的值就沒用了嗎?你的思維已經混亂到何種程度?莫非你的評定過程就是沒完沒了的莫須有的所謂“統一測量基準”?你應該調離工作崗位,去統戰部門工作。

     后面的“第三部曲”是在使用評定基準(兩端點連線)自我統一測量基準,加上2.、3.、4后又繼續開始的評定工作,這給我的感覺就是,你還不僅適合統戰部門工作,還可以兼職社評工作,真是多面手,一個不靠譜的多面手,你應該為給論壇中的量友們造成的誤導而自責。

     樓上某位后面談到的重復點問題,做出了“中間交點也就成了關鍵受檢點”的結論,那么請問:非中間交點的重復點是不是“關鍵受檢點”?其變動性要不要考慮?JJG117-2013中的圖c增加的豎直中線,其7個點的測量結果數值,哪一個與整個平面的測量結果有關?如果均無關的話,增加的這條豎直中線又有什么用?僅是為了把重復點由9個增加為14個嗎?如果1個、2個、9個.....重復點就可以考核其變動量了,有什么必要非要增加為2個、2個、14個,甚至34個呢?如此人為的增加重復點,考慮過我在17樓提出的測量結果數值的取值困惑嗎?

    不多談了,煞有其事的大作,拜讀后僅是感到可笑、可氣,不過也好理解,擅長胡攪蠻纏的樓上某位,從來沒有寫過有點質量、水平的技術帖子,就在論壇繼續混吧。
19#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5 18:42: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7# xqbljc

  對于某老師的惡言惡語本人不予理會,在此出于對老師的敬重和關心還是奉勸某老師心態放平和一點對身體有好處,再說了,惡言惡語并不代表自己的技術觀點就是正確的,有理還是以理服人好,惡言惡語傷人受傷害的還是自己。
  至今為止恐怕堅持舊版規程公式6那個錯誤的系數1000的也就只有老師一個人了,此外沒有人再認為那個莫名其妙的1000應該繼續存在下去,因此關于系數1000我也就不再多說了,老師你繼續堅持那是你的自由。
  某老師在17樓提出想知道當增加“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后,出現了橫線、豎線、對角線三線重復點的問題,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的問題,這的確是問到了點子上。
  在15樓我講述了對角線布點又稱米字布點,“米”字離不了一橫一豎,否則僅僅有對角線就成了“×”而形不成“米”字。也講到了“米”字布點的作用就是形成橫線、豎線、對角線三線相交在中心點,從而造成對同一個受檢點的重復測量,用不同結果檢查檢測中是否發生異常,評判檢測結果的可靠性。
  兩條對角線已經用中心點(以下以Z0)“等高”的數據處理使重復度誤差消失,但一橫一豎的中心點ZH、ZS與Z0必不可免仍存在著差值,那么“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呢?舊版規程公式2和新版規程公式1雖然符號不同,但含意并無絲毫差異。意思是重復點的重復變動量Δc(即ZH、ZS與Z0的差)應不大于被檢平板平面度最大允差Fm的1/6。滿足這個條件的,中心點的高度值就取Z0,不滿足這個條件的就應該廢棄這組測量結果重新測量。當然,必要時進行平差處理的情況也是允許的。
  某老師要我講出舊版規程的“布點錯誤關鍵”,其實我已經在14樓一針見血指出你在4樓提供的對比圖中的圖a)和圖c)中“舊版的布點錯誤關鍵就是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給遺漏了”,我并不是“從來沒談起過”,而是老師不愿意看見它,這和“做老實人、說老實話”,活的累與不累、真實與否毫無瓜葛。
  樓主自己說“自己是不是少檢了2條線”,樓主是否沒檢“中間的一橫一豎兩個截面”是我對樓主的善意提醒,談不上“虛構”與否,倒是老師的“少撿了3條線”才是真正莫名其妙的虛構和不靠譜。但JJG117-2005圖C少了一條豎直中線,這卻是板上釘釘的客觀事實,因此JJG117-2005圖C(注:還有圖a)就是犯了典型的疏漏錯誤,所以我一針見血地點出這是新版規程對舊版規程糾錯式的重要“修訂”之一。
20#
xqbljc 發表于 2014-2-5 22:26:01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某位除了嘴上尖酸刻薄了得外,其看帖識帖的能力真差,重新將17樓提出的問題粘貼如下,答非所問就不要不懂裝懂了吧。

       受檢截面增加“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JJG117-2013圖C),由11條線變為12條線(圖C),重復點由9個增加為14個,別的先不談,我倒是想知道,當僅僅是橫線(或豎線)單獨與對角線上的點出現兩線重復點后,考慮到必然有重復點的變動量,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是取橫線(或豎線)測量結果數值?還是取對角線測量結果數值?增加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后,就新出現了橫線、豎線、對角線三線重復點的問題,那么此時仍然有重復點的變動量,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是取橫線還是豎線測量結果數值?還是取對角線測量結果數值?如果對新出現的僅是橫線、豎線兩線重復點的問題,那么此時仍然有重復點的變動量,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是取橫線還是豎線測量結果數值

      提示:1.這里談到的取值是指重復點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與規程中的公式(1)和公式(2)無關;
          2.增加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后,出現了4個與對角線不相交的重復點,藍色問題中重復點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

    “必要時進行平差處理的情況也是允許的”,樓上某位的信口開河使問題進一步復雜化,平板數據處理中竟然出現了平差,還是什么“也是允許的”,某位就靠點譜吧。

     “舊版的布點錯誤關鍵就是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給遺漏了”,樓上某位什么都不懂,竟然“遺漏”就是關鍵,請問:如果不遺漏,增加中間那條豎直中線,所引起的一系列問題你考慮過嗎?還是在上面的紅色與藍色問題上下點功夫吧!
21#
xqbljc 發表于 2014-2-5 22:53:49 | 只看該作者
質疑19樓“兩條對角線已經用中心點(以下以Z0)“等高”的數據處理使重復度誤差消失”的說辭,請問:兩條對角線的中心點也存有重復點,并且有重復點的變動量(重復度)?同一個“強迫復合點”會重復嗎?你搞清楚對角線方法的定義了嗎?

     15樓談到的“兩條對角線、一橫一豎共四條線的中間交點”到了19樓就成了“橫線、豎線、對角線三線重復點”,提醒樓上某位,前后文字描述能否一致起來?
22#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5 23:23: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8# xqbljc

  “對于9點6條線的測量均增加了一條中線,這是對的”,之所以對它修改,也正是它增加的不徹底,雖然增加了水平的一條中線卻遺漏了豎直的一條中線。“6條線(圖b)”的說法是基于你“對于9點6條線的測量均增加了一條中線”,本人承認沒有仔細拜讀,誤認為你說的就是圖b,所以以括號就行了說明,表示不僅僅是“9點6線”,既然引起了老師誤解,現在可以收回。我所要強調的是舊版規程圖b既增加了水平中線也增加了豎直的中線,所以圖b是正確的,新版規程保留了舊版規程的圖b,未加修訂。同時我也要強調中心點是對角線布點形式統一的測量基準點,是關鍵重復測量點,那些所謂的“可達34個”的重復點到底是多少個沒有必要去數,也沒有必要去關注,有人愿意數就去數吧。
  1.對每一個截面(測量線)按兩端點連線先自我統一測量基準的本質是用累積法按起始點先統一測量基準,然后再使終點與起始點等高即可。舊版規程的表A.1至表A.8的計算過程無一不體現這一過程。
  2.當兩對角線以自己的兩端點連線各自統一基準后,再使兩對角線的中間測得值等高,也就實現了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統一兩對角線測得值。
  3.借助于已統一到中心點的四個角點值將四邊各受檢點測得值統一到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此時的測量基準統一與以對角線平面為統一的測量基準是等價的。
  4.借助于已統一到中心點的左邊線和上邊線相關點的值,將所有受檢點測得值統一到以中間點為測量基準,意味著所有的受檢點高度值均統一到了以對角線平面為測量基準的高度值,只有達到這個統一才能夠進入第三步“平面度誤差評定”。 “借助于.....左邊線和上邊線相關點的值”是指并不需要用右邊線和下邊線相關點來統一測量基準,其值是多少直接記錄在案參與第三步的平面度評定即可。這與組織機構“統戰部”毫無關系,如果你想去統戰部工作,建議向你們黨委提出申請,在技術討論中請不要涉及。
  我已經多次談到中間點是對角線布點時的測量基準統一點,因此“中間交點也就成了關鍵受檢點”,其他的各受檢點重要與否老師就自行理解吧,我認為根據那個“≥”符號必要時甚至可以增加。新版規程并不是“非要增加為2個、2個、14個,甚至34個”重復點,增加中心那一豎還是強調平板的中心受檢點是評判測量結果是否可以被采信的重中之重,強調中間的一橫一豎無論如何也不能不檢,舊版規程的錯誤就在于中間的一豎被忽視了。
  在此也順便誠心誠意勸老師在技術討論中沒有必要動怒,沒必要“可氣”,也沒有必要“可笑”,更沒有必要惡意誣蔑別人“擅長胡攪蠻纏”,“從來沒有寫過有點質量、水平的技術帖子”,“在論壇繼續混”,畢竟文明禮貌是中國人的基本道德,還是應該以平等、平和的心態參加討論,有理說理,再說了,氣壞了身子的確也是得不償失的事。
23#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6 00:05: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 xqbljc

  你說的JJG117-2013圖C的重復測量點有14個,其實只有13個,即b2、b4、b6;c3、c4、c5;e3、e4、e5;f2、f4、f6;d4。其中中心點d4是檢驗重復測量變動量的關鍵點,只有d4點在一橫一豎檢測值ZH、ZS與Z0的差值滿足大于被檢平板平面度最大允差的1/6,才能判定測量數據可采信而轉入進一步的數據處理。可以說只要d4點的重復測量變動量大于被檢平板平面度最大允差的1/6,其它的重復點也不會差到哪里去。老師非常關心的是這些交叉點出現了不同測得值如何取值,其實很簡單,既然它們相差不多,一般情況下那就隨便取哪個值都行,當然最佳方法是取兩個值的平均值。如果認為有必要,對其它有關測量點值進行平差處理也不是不可。
  另外,橫線、豎線、對角線其實共有四條線,由于兩條對角線已經強制以中心點等高統一測量基準變成了同一個測得值,因此也就只剩下一橫一豎的中心點測得值與對角線中心點測得值相減計算變動量大小了。
  提示的回復如下:
  1.新舊規程中的公式(1)和公式(2)就是評判重復測量變動量是否滿足要求的公式,它決定了測量數據被采信還是應該廢棄重測。滿足了這個公式,至于取哪個值一般情況下可以隨意,必要時可以取平均值或進行平差處理。
  2.新版規程增加了中心豎線,出現了橫、豎、對角線三個測量結果是否重復和變動量的問題,測量結果數值應該如何取?是取橫線還是豎線測量結果數值?答案是滿足新規程中的公式(1)可以就取對角線的中心點值,不滿足公式(1)就應該廢棄所有的數據重新檢測。
  之所以說“舊版的布點錯誤關鍵就是中間豎直的那個受檢截面給遺漏了”,我已經在樓上帖子多次談到,恕不重復。
24#
規矩灣錦苑 發表于 2014-2-6 00:17: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 xqbljc

  對角線不是測量方法而是平面度檢測時的一種布點形式,對角線布點的定義我在15樓已經說過,不妨再重復一下。GB/T11337《平面度誤差檢測》規定了平面度誤差檢測時的四種布點形式,平板檢定規程推薦了其中之一的“對角線布點形式”。國家標準規定的對角線布點形式定義是“呈封閉的米字形狀”,又稱米字布點形式。當然缺失了一橫一豎就不是“米”字而是“×”了。
  關于“兩條對角線、一橫一豎共四條線的中間交點”和“橫線、豎線、對角線三線重復點”的問題,我在樓上已經說明,應該說“兩條對角線、一橫一豎共四條線的中間交點”是準確的說法,“橫線、豎線、對角線三線重復點”有點問題,應該修改為“橫線、豎線、對角線中心點的三個重復測量值的變動量”。
25#
xqbljc 發表于 2014-2-6 11:52:40 | 只看該作者
由22樓的帖子,終于了解到樓上某位對規程修訂理由錯誤認識的原因了,其由于從未參與過法規性技術文件的制、修訂,所以對修訂與編輯性修改的區別是根本分不清的,雖然分不清,但是敢于想象,敢于信口開河,那出現錯誤多多甚至誤導多多也就順理成章了。

     由一個無知的,也不知道增、刪中線來龍去脈拍腦袋瓜想象出的理由“增加的不徹底”,得出“遺漏”的結論,進一步得出對規程修訂理由,那就是將“對的”東西,修訂為“更對的”,再將“更對的”東西修訂為“更更對的”......,以至于沒完沒了。更嚴重的則是將正確的東西修訂為不夠正確,甚至完全錯誤的所謂“越多越好”的東西。JJG117-2013中的圖C增加的豎直中線是錯誤的,錯誤的根源和理由,本人會在今后的帖子中陸續談到。

    (圖b)的事情,既然承認沒有仔細讀帖,就不要指責是別人誤解,你老是一貫正確,你自己都不應該相信。從上個世紀的1978年至今36年,(圖b)沒有發生任何改變,JJG117-2013中的圖b是對現行規程(非舊版)JJG117-2005中的圖b復制粘貼,使用前人付出勞動的規程電子版原文(別人逐字逐句敲出來、畫出來的),隨心所欲地的給以簡單的復制粘貼修改,而且將某些正確的東西修訂為錯誤的東西,這確實是對前人付出辛勤勞動的極不尊重。應該講,JJG117-2013相對于JJG117-2005的內容,絕大部分做編輯性修改就可以了,為了突出是修訂,把不該改的正確東西也給以改掉,甚至是“口是心非”的修改,這是一個不好的傾向。

     樓上某位后面繼續重唱其“三部曲”,而不敢正面面對別人的質疑,本人也不想去重復了,我可以下結論說,樓上某位在專業計量技術上不會有任何進步的,其豪邁的自稱說明了一切。樓上某位“中間點是對角線布點時的測量基準統一點”的說辭,與其本人的前一個點是后一個點的測量基準,因而測量基準是大量的點的一貫說辭明顯是大相徑庭、自相矛盾,其本人既不愿意正視,也無法或不敢做出解釋,就繼續回避吧!不過沒什么,大家都看清楚就行了。

     樓上某位“中間交點也就成了關鍵受檢點”的說辭,應該是其不懂裝懂的托詞,其講不出任何理由,反而奚落別人“其他的各受檢點重要與否老師就自行理解吧”,我倒是反問一句,樓上某位自己搞清楚了嗎?這就是我講其“繼續在論壇混吧”的主要原因。“中心受檢點是評判測量結果是否可以被采信的重中之重”,樓上某位繼續著故弄玄虛,其它受檢點難道不重要嗎?其它重復點的變動量可以忽略嗎?再次鄙視某位的不懂裝懂與惡劣的學風。

     針對JJG117-2005中的圖C,樓上某位毫無理由的的再次講出“中間的一橫一豎無論如何也不能不檢”,你倒是有理有據的講啊,起碼大家還可以信服你,你確實腹中空空如也,如此這般,就不要再講什么“和盤托出”了,那是個空盤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19 00:5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亚洲欧美另类国产|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成人免费看片又大又黄| 卡一卡二卡三免费专区2| 上原瑞穗最全番号|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人妻| 国产一区韩国女主播|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你懂的| 美女张开腿男人桶| 尤物193yw在线看| 人妻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99视频精品全国在线观看| 毛片无码免费无码播放| 国产青榴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337p人体欧洲人体亚| 樱花草在线社区www韩国| 国产成人AAAAA级毛片|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看|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成人免费在线视频网站| 免费在线公开视频| 91大神精品视频| 欧美www视频| 国产大片91精品免费观看男同|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免费播放动漫 | 成人韩免费网站| 制服美女视频一区| 99精品热这里只有精品| 欧美性猛交xxxx|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女人18毛片水最多| 亚洲熟女乱色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免费观看视频网站| 日出水了特别黄的视频| 兽皇videos极品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