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33# 規矩灣錦苑
您談到“增值”,我贊同。因為前面我說過,規程規定“各受檢點的示值誤差中選取最大值減去最小值”,這是為了使數據處理方便,以利于判定合格與否,何樂而不為呢。但我們不應僅限于接受這種方便,理應去探究問題的實質,而且這是有意義的工作。 第一,指示表這一類將示值誤差用各受檢點的示值誤差中最大值減去最小值進行處理的計量器具(即使用相對零位的計量器具,如投影儀、讀數顯微鏡等),認識到其示值允差實則是帶有“±”的,是有意義的。這一類計量器具,我們使用的是其某一段行程,對于某一段行程來說,該段行程誤差可正也可負,這有什么疑問么?當您拿到一(0~10)mm百分表檢定證書上寫示值誤差20μm(為說明問題,僅以全量程為例),您知道其最大行程誤差是20μm還是-20μm么?兩種情況都有可能,但按規程規定處理及體現在證書上都是20μm。只有弄清楚這個問題,在用百分表作為標準器校準其他儀器時(如用百分表校準水平尺的分度值誤差)、用百分表進行測量時(如用百分表以比較法測量試件尺寸),在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時,才能清楚百分表的示值誤差引入的不確定度分量的區間半寬是多少。這應該是有意義的工作,不是形式主義的工作。 第二,“百分表使用時的對零和檢定時的對零可能完全不一樣”,這有什么關系呢?您使用中無論在哪里對零,都脫離不了使用的其任意段。比如您在3mm處對零,您使用的(2~3)mm段、(3~4)mm段依然不會超過檢定證書給您的任意1mm段示值誤差。即檢定時任意1mm段示值誤差是這些,使用時無論您在哪里對零,任意1mm段示值誤差還是這些。我要表達的指示表示值誤差實則是可正可負的,并不是說要追究到某段是正多少,負多少,而是為了讓大家除了知道規程是這樣規定外,還要看清它示值誤差的本質。 第三,把問題弄明白,不局限在表面。像指示表MPE:20μm這樣的問題,還有平面度、直線度等。(這兩個都是最高點減最低點,跟指示表的最大值減最小值還真有點相似)比如某平板的平面度MPE:9μm,用其檢定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等的示值誤差時,平面度引入不確定度分量的區間半寬是多少。很多人認為9μm是全寬,半寬應為4.5μm。實際不是這樣的,平板平面度是9μm,它對高度卡尺、深度卡尺示值的影響量實則是±9μm,因此平面度分量的半寬還是9μ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