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總結的,有關計量力學的常用術語,很基礎的,但作為一個計量人,應該要知道和懂得的,要不就太外行啦。
實際分度值(d):指相鄰兩個示值的差;
檢定分度值(e):用于劃分儀器級別并進行計量檢定,以質量單位表示的值;
示值誤差:測量儀器示值與對應輸入量的參考量值之差。一般可以用三種誤差方式表示:引用誤差、相對誤差、絕對誤差。
引用誤差:測量儀器或測量系統的誤差除以儀器的特定值(該特定值一般稱為引用值,例如,可以是測量儀器的量程或標稱范圍的上限)
相對誤差:測量所造成的絕對誤差與被測量〔約定〕真值之比。乘以100%所得的數值,以百分數表示
絕對誤差:即測量值與真實值之差,設某物理量的測量值為x,它的真值為a,則x-a=ε;由此式所表示的誤差ε和測量值x具有相同的單位,它反映測量值偏離真值的大小。
最大允許誤差(MPE):在規定的參考條件下,測量儀器在技術標準、計量檢定規程等技術規范上所規定的允許誤差的極限值。最大允許誤差可用絕對誤差、相對誤差或引用誤差等來表述。
測量不確定度:簡稱不確定度,是根據所用到的信息,表征賦予被測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負參數。
準確度等級:指測量儀器儀表符合一定的計量要求,使誤差保持在規定極限以內的測量儀器的等級、級別。
重復性: 是測量重復性的簡稱,是指在一組重復性測量條件下的測量精密度(重復性測量條件是指:相同的測量程序、相同的操作者、相同的測量系統、相同的操作條件和相同地點,并在段時間內對同一或相類似的被測對象重復測量的一組測量條件)
表壓:是以標準大氣壓力為基準,大于或小于大氣壓的壓力,即表壓包含:正壓和負壓
絕對壓力:直接作用于容器或物體表面的壓力,稱為“絕對壓力”,它是以絕對真空為零位,因此它標出來的都是正值。
相對壓力:是以標準大氣壓為零位,高于大氣壓為正壓,低于為負壓,表壓就是相對壓力。
絕對壓力(Pabs)=相對壓力(Pg)+當地標準大氣壓(B)
真空度:顧名思義就是真空的程度,是指低于大氣壓的力值。
真空度=標準大氣壓-絕對壓力
差壓:兩個壓力之間的差值,通常的微差壓表所測的即為兩個環境的差壓
標稱范圍:測量儀器的操縱器件調到特定位置時可得到的示值范圍稱為標稱范圍
測量范圍:測量范圍,也稱為工作范圍,是指測量儀器的誤差處于規定的極限范圍內的被測量的示值范圍,換言之,測量范圍就是在正常工作條件下,能確保測量儀器規定準確度的被測量值的范圍。
量程: 標稱范圍的上限與下限之差的絕對值,稱為量程
實物量具:具有所賦量值,使用時以固定形態復現或提供一個或多個量值的測量儀器
計量:實現單位統一、量值準確可靠的活動。
比對:在規定條件下,對相同準確度等級或指定不確定度范圍的同樣測量儀器復現的量值之間比較的過程
校準:在規定條件下的一組操作,是確定游測量標準提供的量值與相應示值之間的關系
檢定:是指查明和確認計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檢查、加標記和(或)出具檢定證書。
質量和重量:物體含有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不隨物體形狀、狀態、空間位置的改變而改變,是物質的基本屬性,通常用m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質量的單位是千克,即kg。它是一個標量,重量即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重量既然是力,因此它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地球引力的方向。它的單位和力的單位是一樣的,用牛頓和千克(力)來表示,物體的重量是隨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而改變。為了避免質量和重量的混淆,所以國際計量大會建議在科學用語中,取消重量概念。重量這一概念也應當從86年1月1日起停止使用。同一物體,用測力計測出的是物體的重量,用天平測出的是物體的質量。譬如,人們到市場上去買蔬菜、或買肉買魚,總是說買多少斤或多少公斤,習慣上就認為是重量,實質上是指的質量。
期間核查:是指對測量儀器在兩次校準或檢定的間隔期內進行的核查。期間核查的目的是在兩次校準(或檢定)之間的時間間隔期內保持測量儀器校準狀態的可信度。
計量確認:是對測量儀器是否滿足預期的使用要求所做的確認,進行計量確認時,首先要確定被測量的最大允差,然后與檢定/校準設備的最大示值誤差(來自檢定/校準證書)進行比較,一般要滿足檢定/校準設備的最大示值誤差<被測量的最大允差/3,確認結果滿足預期的使用要求,對測量設備粘貼計量確認標識,準予使用。計量確認情況要形成記錄
|
-
-
力學常用計量術語.rar
2013-2-22 14:3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金幣 -1
6.94 KB, 下載次數: 59, 下載積分: 金幣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