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量論壇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只需一步,快速開始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概念] 駁不確定度論一百六十篇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史錦順 發表于 2012-12-13 16:17: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2-12-13 16:29 編輯

                   不確定度論一百六十篇集

                                                   

                                                                                                  
史錦順


                                                                        

                                                                      2012年 12月

-

-

駁不確定度論一百六十篇集 Word 文檔.rar (620.08 KB, 下載次數: 387)

-

-

駁不確定度論一百六十篇集 目錄

第一部分  總論

[1.1]致質檢總局計量司的信(p5)                       [1.2]答計量論壇記者問(p7)

[1.3]不確定度理論置疑(p10)                          [1.4]不確定度理論的要害(p22)

[1.5]《新概念測量計量學》序言(p27)                  [1.6]測量計量術語與規則新釋(p32)

-

第二部分  單篇

[2.1]真值頌(p37)                                    [2.2]誤差辯(p39)

[2.3]準確度之歌(p40)                                [2.4]對NIST不確定度表征要點的異議(p43)

[2.5]評《國際通用計量學詞匯2004》(p52)              [2.6]評不確定度英文稿(1)(p65)

[2.7]評不確定度英文稿(2)(p68)                     [2.8] 評不確定度英文稿(3)(p70)

[2.9]對《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2009)的意見(p73)    [2.10]評VIM2008(1) (p77)
    [2.11]評VIM2008(2)(p79)                             
[2.12]評VIM2008(3) (p82)
    [2.13]真值表征法(p84)                              
[2.14]量值群的新概念 (p86)
    [2.15]逢五該進位(p91)                              
[2.16]關于分辨力(p92)
    [2.17]論工件尺寸檢測(p96)

-

第三部分 評不確定度論(18評)

第四部分 論不確定度論(18論)

第五部分 誤差與不確定度辨析(18 辨析)


第六部分 與網友討論(18討論)

第七部分 評不確定度評定(18評評定)

第八部分 VIM3版(18VIM

第九部分 三評樣板評定

第十部分 評錢宗泰文

第十一部分《新概念測量計量學》討論集

-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6 收起 理由
lhy118 + 6 原創內容

查看全部評分

2#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2-12-15 15:07: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2-12-15 15:14 編輯


    學習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正面學習。這是在校學習的基本方式。成熟的正確的知識才能上教科書,教師按教科書給學生講課,因而教師講的都是正確的道理,學生的任務是理解教師的講解,就是理解、學懂教科書的內容。從小學到中學直到大學,都是這個模式。久而久之,人們就形成一個固定的思維:但凡書本上講的,都是對的;凡是想不通的,只怪自己笨;于是就盡力去解除自己的懷疑。一些可能產生正確結論的思想火花,就這樣被泯滅了,這真是讀書人的悲哀。

另一種學習方式是置疑式的學習。一邊學習一邊思考,有不通的地方,就大膽懷疑,先假設它是錯的,再進一步思考,如果體會到書上是對的,而自己某個地方弄錯了,那就改變自己的看法。這樣的學習,盡管沒有新發現,但經過一番否定之否定的思維過程,對書上的知識,印象會深刻,理解可能會比較深入。

-

置疑式學習的優點是容易發現問題,進而有所創新。可以作個一般性的推測:大凡敢于置疑的人,都會有學術見解,在學術上有或大或小的成就;而拘泥于書本的人,難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

近二十年來,我國隨著國際潮流,推行測量不確定度理論。

許多計量人員盡管努力學習,奇怪的是老是學不通。

人們不禁要問:到底哪兒出了問題?

老史認為:不確定度論是一套亂七八糟的東西。學不通是正常的。

-

上面這個文集,是老史近十年來的思索的結果。其中的主要部分說的是不確定度的弊病與錯誤。也正面地講了一些誤差理論,但那主要是回擊不確定度論對誤差理論的誣陷。為說不確定度論壞,才說誤差理論好。測量計量行業的事,靠誤差理論全能辦;不確定度論只會添亂,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誤差理論是測量計量的真學問;不確定度論是科學史上少見的謊花、莠草,誰用誰上當。

-

抨擊不確定度論,揭穿其虛偽、誆騙的本質,是測量計量理論工作者的義務,是沒人阻擋得了的潮流。歷史總要前進,科學總要發展,不確定度論囂張不了多久!

-

這里提醒一下網友,看看老史是怎樣說的,想想書上是怎樣講的,比較一下誰有道理,不難作出自己的判斷。這樣,就是對自己思想方法的一次鍛煉。

如果哪一點不同意老史的說法,請講出來,老史將回復。咱們一起學習、討論,如果你說的對,老史一定接受。

本著對計量事業負責的精神,請講出你的看法。

-

3#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2-12-22 07:09:4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2-12-22 07:17 編輯

1# 史錦順  文   目錄(續)

第三部分 評不確定度論(18評)

[3.1]準確是計量的宗旨(p101)           [3.2]概念與定義(p102)

[3.3]劃分與分類(p103)                 [3.4]論A類評定(p104)

[3.5]論B類評定(p107)                  [3.6]怎樣確定測量儀器指標(p106)

[3.7]“包含區間”不能不提真值(p107)  [3.8]8狹小的視角(p108)

[3.9]關于自由度的思索(p109)           [3.10]故意錯譯(p110)

[3.11]笨拙的定義不確定度(p111)        [3.12]誤差方程給力(p112)

[3.13]指鹿為馬(p113)                  [3.14]邏輯問題(p114)

[3.15]濫用公式(p115)                  [3.16]為真值正名(p116)

[3.17]為誤差概念平反(p117)            [3.18]評價/比較/前進(p118)

-

第四部分 論不確定度論(18論)

[4.1]有必要討論(p120)                 [4.2]真值不存在嗎(p121)

[4.3]真值不可知嗎(p124)               [4.4]兩個準則(p125)

[4.5]誤差不可算嗎(p127)               [4.6]為什么不要溯源性(p129)

[4.7]判據是什么(p130)                 [4.8]標準是判據(p132)

[4.9]系統誤差最重要(p134)             [4.10]統計方法的前提(p135)

[4.11]不恰當的統計(p136)              [4.12]兩種分散性(p137)

[4.13]降低可靠性(p138)                [4.14]四不像(p141)

[4.15]四不清(p143)                    [4.16]16四混淆(p144)

[4.17]一筆混沌帳(p145)                [4.18] 回歸/進步/新概念(p148)

-

第五部分 誤差與不確定度辨析(18 辨析)

[5.1]1關于真值的定義(p150)            [5.2]關于誤差的定義(p153)

[5.3]關于測量的定義(p157)             [5.4]代換的功能(p158)

[5.5]不確定度定義剖析(p162)           [5.6]真值廢立之爭(p164)

[5.7]必要的區分(p166)                 [5.8]對象和手段(p169)

[5.9]兩種西格瑪(p170)                 [5.10]可靠性探索(p171)

[5.11]什么是可信性(p174)              [5.12]包含區間置疑(p176)

[5.13]分類的學問(p179)                [5.14]形形色色的不確定度(p183)

[5.15]功能比較(p187)                  [5.16]不實之詞(p190);

[5.17]擺設-障礙-隱患(p195)            [5.18]新動向/新任務/新概念(p197)

-

第六部分 與網友討論(18討論)        

[6.1]再論真值的定義(p200)             [6.2]誤差概念的廣義性(p205)

[6.3]誤差概念的整體性(p208)           [6.4]誤差概念的貫通性(p210)

[6.5]誤差概念的完美性(p212)           [6.6]再談誤差元與誤差范圍(p214)

[6.7]誤差范圍是測量性能(p217)         [6.8]答誤差概念質疑(p219)

[6.9]誤差范圍是測量儀器性能(p222)     [6.10]誤差范圍是計量的性能(p224)

[6.11]真值范圍說(p227)                [6.12]量值范圍的表達(p230)

[6.13]論準確度(p231)                  [6.14]基準的準確度(p234)

[6.15]區分的功效(p238)                [6.16]準確度是定量的(p240)

[6.17]誤差范圍是準確度(p244)          [6.18]儀器誤差與測得值誤差(p245)

-

4#
jjiiaa 發表于 2012-12-25 14:25:28 | 只看該作者
辯論中可以更好的學習,孰是孰非,越辯越明,感謝史老師分享,下載學習。
5#
星空漫步 發表于 2012-12-25 17:20: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史錦順


    史老辛苦了。

洋鬼子所推出的理論也不一定都對、都好使,所以盲從并不好。

向史老學習!向史老致敬!
6#
穿喉一劍 發表于 2012-12-28 09:29:12 | 只看該作者
學習,史老辛苦了。

洋鬼子所推出的理論也不一定都對、都好使,所以盲從并不好。

向史老學習!向史老致敬!
7#
青島李忠 發表于 2012-12-28 10:58:40 | 只看該作者
史老師辛苦 感謝您的辛苦勞動 向您致敬
8#
fengyanpu 發表于 2012-12-29 20:01:53 | 只看該作者
史老師辛苦 感謝您的辛苦勞動 向您致敬
9#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3-1-8 08:48: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3-1-8 08:55 編輯

3# 史錦順  文

              目錄(續)
      第七部分 評不確定度評定(18評評定)

[7.1]兩類評定的理論背景(p249)                 [7.2]錯用公式(p252)

[7.3]用錯場合(p254)                           [7.4]混淆角色(p255)

[7.5] B類評定空話連篇(p257)                   [7.6]實測與忽悠(p259)

[7.7]邏輯弊病(p262)                           [7.8] 所謂“人機料法環”(p264)

[7.9]如何建標(p265)                           [7.10]關于建模的思考(p268)

[7.11]夸張分辨力(p270)                        [7.12]分辨力與測量結果(p273)

[7.13]定性定量大辯論(p274)                    [7.14]設計的定量分析(p276)

[7.15]誤差的誤差的計算(p278)                  [7.16]計量的定量計算(p283)

[7.17]測量結果的定量計算(p286)                [7.18]真功夫與花架子 (p288)

-

第八部分 VIM3版(18VIM

[8.1]兩大學派之爭(p292)                       [8.2]測量的本質(p293)

[8.3]真值定義的邏輯錯誤(p295)                 [8.4]真值的現實性和可知性(p298)

[8.5]測量儀器的真值代換(p299)                 [8.6]6計量中的真值代換(p301)

[8.7]測量中的真值代換(p304)                   [8.8]破解真值謎團(p305)

[8.9]不同真值觀的不同結果(p308)               [8.10]答非所問的誤差定義(p309)

[8.11]莫衷一是的不確定度定義(p312)            [8.12]不可或缺的單元(p315)

[8.13]區間的中心(p317)                        [8.14]錯誤的減法(p321)

[8.15]準確度定量論(p322)                      [8.16]模棱兩可的是非觀(p326)

[8.17]比較/分歧/評論(p327)                    [8.18]創新始于置疑(p333)

第九部分  三評樣板評定

[9.1]頻率計的評定(p338)                       [9.2]晶振老化率的測量(p340)

[9.3]關于溫度測量的評定(p341)

10#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3-1-18 08:51:2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3-1-18 08:54 編輯

回復 9#   目錄(續)

   

第十部分 評錢宗泰文

[10.1]振聾發聵的質疑(p344)                  [10.2]幾個重要的學術思想(p346)

[10.3]要簡明確切(p347)

-

第十一部分《新概念測量計量學》討論集

[11.1]測量佯謬破解(p352)                    [11.2]兩類測量劃分的必然性(p353)

[11.3]兩類測量區分的四項功能(p354)          [11.4]兩類測量區分的大例(p356)

[11.5]兩類測量區分的舉例(p357)              [11.6]關于兩項操作的反思(p359)

[11.7]測量方程的由來(p360)                  [11.8]測量方程的一般形式(p361)

[11.9]兩種測量方程的比較(p362)              [11.10] 測量方程對桿秤的應用(p365)

[11.11]求得計時方程(p366)                   [11.12]求得測速誤差公式(p368)

[11.13]誤差方程的思想基礎(p369)             [11.14]誤差方程的推導(p371)

[11.15]誤差方程的意義(p374)                 [11.16]誤差方程同貝塞爾公式的比較(p376)

[11.17]貝塞爾的故事(網上文。略)             [11.18]貝塞爾公式第一種推導(p377)

[11.19]貝塞爾公式第二種推導(p379)           [11.20]殘差之和必為零(p380)

[11.21]自由度是N不是 N-1(p382)              [11.22]阿侖方差的介紹(p383)

[11.23]阿侖方差的問題(p384)               [11.24]自差統計的新概念(p386)

[11.25]自差統計的應用(p387)

-

11#
黎明 發表于 2013-1-19 14:16:51 | 只看該作者
史老師辛苦了, 感謝您的辛苦勞動,學習了。
12#
蓮花池 發表于 2013-1-19 14:22: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 史錦順


    史老師你講的太好了
13#
綠如藍 發表于 2013-2-17 14:48:47 | 只看該作者
總覺得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14#
 樓主| 史錦順 發表于 2013-2-19 11:50: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3-2-19 11:57 編輯

回復 13# 綠如藍


      對一件事,有不同看法,這很正常。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不可能眾口一詞。

學術討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更是一番燦爛景象。

-

當前,國際計量界,面臨兩大理論學派的爭論,一派是誤差理論派,以真值概念為基礎。另一派是不確定度理論派,其基本觀念是“真值不可知,誤差不可求,要評定不確定度”。

對這場爭論,大致有以下幾種看法:

1 認為誤差理論對常量測量是正確的。限于歷史條件,經典誤差理論不適應現代大量涌現的變量測量。1966年美國人阿侖提出頻率穩定度的表征方案,1972年被推薦,隨后“阿侖方差”在世界上推廣。我在1980年指出阿侖方差的問題,隨后,提出“自方差”的概念。本世紀初,筆者提出“兩類測量”、“測量方程”、“誤差方程”、“誤差元構成誤差范圍”、“測量結果是量值群”、“測量計量是等量代換”等新概念。對國際盛行的測量不確定度理論,史錦順的判詞是:否認真值,出發點錯誤;否定誤差,路線錯誤;混淆手段與對象關系,思維邏輯錯誤;于是一錯再錯,根本錯,全盤錯。

維護并發展誤差理論,堅決批駁不確定度論,這是我的態度。

-

2  NIM(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馬鳳鳴,對不確定度論取抵制的態度,在他主持編寫的檢定規范中,堅持用誤差理論的基本概念。NIM的錢鐘泰,在不確定度論剛提出時,就著文批評,并向國際計量局提出不同意見。NIM原院長潘必卿,代表我國向國際計量局強烈提出關于維護真值概念的主張,這導致VIM2008版的重大變革。

-

3  世界上,許多人顧及國際組織的規定,有時稱不確定度,實質是指那系統誤差與隨機誤差構成的誤差范圍。如美國的著名教科書(《機械量測量》第五版)、德國的著名教科書(《電測技術》第八版)、NIST的銫頻標,以及安捷倫公司、福祿克公司的儀器指標,到中國計量院的銫頻標,河南省計量院的對外檢定,都是把誤差范圍既叫做準確度,又叫做不確定度;除了換個名稱,與以往無異。

-

4  不少人,鑒于國際組織的推薦,相信并大力宣傳不確定度理論。其中代表人物有NIM出身的國家質檢局的李慎安。李先生在宣傳不確定度理論方面,著作甚豐。對洋人有說必從,竟不加思索,唯唯諾諾。反復的錯誤的說教,誤人誤事。

-

5  葉德培先生(《測量不確定度》一書的作者)盡管宣傳不確定度理論,卻尖銳指出不確定度論的重大弊病,她在錄像講課(優酷網)中,批評A類評定用被檢對象評定檢定裝置的錯誤作法。

-

6  本欄目版主規矩灣錦苑先生,口頭上認為誤差理論與不確定度理論是并行的描述不同性能的兩種理論,各盡其職,各行其事,兩種理論都正確。但在實際上,他只承認誤差是測得值減真值(誤差元),而不承認誤差范圍的功能。即不承認測量結果(測得值加減誤差范圍)包含真值。他的主張是必須有更高檔的測量儀器給出真值,才能算出誤差。而這最后一點,恰是不確定度理論攻擊誤差理論并要取而代之的理由。我和他還在辯論中。

-

你能看,是好的;看總比不看強。一時難以判斷是非,也很正常。不確定度理論的錯,是美國一些學者的錯,竟得到八個國際學術組織的認可,說明它的錯誤有極大的隱蔽性與欺騙性,認識清楚,并不容易。但要堅信,真理是可認識的,其實質也是簡單的。有信心,再認真想一想,便會看出門道來。

-

15#
zazazhu 發表于 2013-2-22 16:44:14 | 只看該作者
挺好,贊同。
16#
nextsun 發表于 2013-3-21 14:23:35 | 只看該作者
看看自己的耐力如何
17#
wangls 發表于 2013-3-24 17:55:08 | 只看該作者
這個要好好學習一下。以前都講誤差,現在開始用測量不確定度了,二者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相互包容、共存?還是水火不容?
18#
liangyub 發表于 2013-4-6 21:32:0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angyub 于 2013-4-6 21:38 編輯

是的,我也奇怪這個 不確定度搞了有些年了,怎么老不好使呢,寫作業指導書老是要去評,都瞎編,很沒譜的感覺,出報告給使用單位,使用單位只有一句話“到底合格不合格?”,把自己都套暈了。
這本書下了,好好學習!!
        個人感覺不確定度把一些簡單的事情搞的復雜化了,自然規律應該是追求簡單的才是。


    感謝史先生的貢獻!
19#
珍家嘎嘎 發表于 2013-4-8 09:54:56 | 只看該作者
已經下載好了
準備好好讀一下史老師的觀點。。
20#
jiangys 發表于 2013-4-8 14:07:5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一下,謝謝史老了
21#
mqc05 發表于 2013-4-16 16:09:27 | 只看該作者
支持史老師,一直認為不確定度理論沒什么問題,操作上不清晰,專家尺度不一,改來改去。
22#
青鳥 發表于 2013-4-17 21:31: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鳥 于 2013-4-17 21:35 編輯

不確定度的問題國內確實沒有統一的看法,實際評定不但分歧很多,也沒有多少實效。多看看科學技術發展史就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從來都是真理與謬誤并存,而更多的人卻是對權威的盲從。對這位史老先生提出的反對意見,很支持,個人也感謝他將個人的辛勤思考和工作的結果與人分享。
23#
qiuzhewei79 發表于 2013-4-23 10:57:26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中,。。。。
24#
fuzerg 發表于 2013-6-8 14:00:50 | 只看該作者
很佩服史老,下載學習中……
25#
Enalex 發表于 2013-12-2 10:26:10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中,謝謝史老師的精彩文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小黑屋|Archiver|計量論壇 ( 閩ICP備06005787號-1—304所 )
電話:0592-5613810 QQ:473647 微信:gfjlbbs閩公網安備 35020602000072號

GMT+8, 2025-7-24 0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香蕉大战欧美在线看黑人| 玛雅视频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情侣视频精品免费的国产| 国产ww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久99频这里只精品23热视频|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在线步兵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人人做人人玩人精品|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vr |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69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91| 欧美激情一级欧美精品| 国产精品自线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第一页| 国产91在线九色| 日本精品一二三区|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军人武警gay男同gvus69| xinjaguygurporn| 欧美黑人又粗又大久久久|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高清对白精彩国产国语| 扒开女人双腿猛进入爽爽视频|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宅男噜噜噜66| 日韩毛片高清在线看| 国产专区中文字幕| 一本大道无码人妻精品专区| 狠狠操.com| 国产真实伦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老司机午夜精品视频播放| 天天爱天天色天天干|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91华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