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史錦順 于 2012-8-15 08:19 編輯
兩類評定的理論背景-評UA評定(1)
史錦順 - 《JCGM200-2012》即VIM第三版指出:當今世界測量計量界,存在哲學觀與方法論不同的兩個學派,即誤差論(Error Approach,
簡稱CA)與不確定度論(Uncertainty Approach簡稱UA)。 本系列評論的對象是不確定度論(UA)的兩類評定。簡稱UA評定。 本段論述UA評定的理論前提。 不確定度論的內容,大致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對誤差理論的指謫;第二部分是不確定度理論;第三部分是兩類評定。前兩部分是不確定度兩類評定(UA評定)的理論前提,本文概要評論如下。 - (一)點評UA對CA的指謫 【UA】 真值是不可知的。 - 【史評】 這個論斷,是誤差理論與不確定度論的根本分歧。 什么是量?量是物質、物體、現象的可定性區別并可定量確定的屬性(VIM第一版、第二版)。這個關于量的定義表明,量必定是可確定的,量必定是可知的。 真值就是量的客觀值、實際值。客觀值是可以認識的,真值是可知的。真值可知,人們才去測量它;如果真值不可知,還哪有可能去測量?又何必去測量? “真值不可知”是赤裸裸的不可知論。不可知論是一切科學的悖論。真值不可知的觀點,是錯誤的。 - 【UA】 誤差是不能計算的。 - 【史評】 不確定度論說:“誤差等于測得值減真值,不知真值,誤差不可求”。還振振有詞地說:真值你當然不知,知道了何必測量? 這是個測量佯謬。所發指難,根本不存在。 原來測量計量界,分工為兩大領域,一個是測量,一個是計量。建立標準,確定測量儀器的誤差,是計量的事。當人們進行測量時,第一步就是選擇測量儀器,測量的誤差由測量儀器的誤差決定,測量既得到了測得值,也同時知道了測得值的誤差范圍。根本就不需要進行“測得值減真值”的操作。計量法明文規定,計量合格的測量儀器才準使用。計量合格,就是誤差范圍合格。 至于測量儀器的計量,要以誤差可略的計量標準作為相對真值。VIM第三版已承認,同被檢儀器相比,誤差可略的標準值,可視為真值。這里的真值存在UA已承認,不再細說。UA不承認測量場合的真值可知,但測量場合測量儀器誤差范圍已知,故原指的問題不存在。 - 【UA】 真值、誤差都是理想概念,建立在真值概念基礎上的誤差理論是不能實用的。 - 【史評】 誤差理論已有三百年的歷史,是實用的。經典測量學的真值概念,有其理想含義,實踐中,巧妙地運用了如下三項原理,使真值與誤差的概念,既保持了明晰的物理意義,又可在一定規范下,靈活應用。 (接下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