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培育政策引路 紹興質監局大力實施品牌強市戰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 近日,紹興市質監局對全市省以上工業名牌產品生產企業的發展情況展開了一次專題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名牌企業和產品對拉動紹興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在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困難時期,紹興一批名牌企業不僅有效抵御了危機沖擊,而且還抓住時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上半年,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總數4%的204家省以上工業名牌產品企業,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35.62%、35.98%。全市名牌企業的平均銷售利潤率超過了7%,比其他企業高出2個百分點以上。
紹興市質監局局長童志敏認為,實現品牌強市,政府的積極引導是關鍵。通過政府政策導向,政企合力,多管齊下,能夠形成一套推進產業發展的具有前瞻性、系統化、集成化的名牌培育和機制。
近年來,紹興市委、市政府等主要領導多次視察并聽取質量、品牌建設等相關工作匯報。2006年,紹興市政府建立了由主要領導掛帥、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的紹興市品牌發展領導小組、紹興市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和全市質量提升工作領導小組,將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納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政府目標管理,并列入領導干部政績考核體系。市政府還定期召開質量工作會議和名牌表彰大會,表彰先進單位和企業,分析質量形勢和現狀,部署質量強市措施。
最近4年來,紹興市政府還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紹興市質量振興實施計劃》、《關于進一步加快品牌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產品質量工作的意見》、《紹興市市長質量獎評審管理辦法》、《關于加快推進標準化戰略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意見,市財政每年設立品牌發展專項資金2000萬元,專項用于對質量品牌的獎勵、品牌建設重點事項和品牌企業的貼息、補助等。
今年,紹興市委市政府又下發《關于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若干財稅扶持政策的意見》,明確規定對企業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家行業標準、實質性破解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企業,分別給予一次性5萬元到30萬元不等的獎勵;對獲得“紹興最具影響力品牌”稱號的市區企業的品牌廣告支出項目、獲得省質量趕超資金資助的項目給予財政扶持;對列入培育名牌、標準化實施工程的企業,在稅收、土地征用、金融、技術等方面給予積極扶持。
為了保障紹興總體產品質量水平的穩步提升,為培育名牌奠定扎實質量基礎,2005年起紹興市質監局率先落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財政預算經費,至2009年,市本級已投入3000余萬元加強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全市經費投入達到5000萬元。今年上半年,省、市、縣三級質監部門共抽查該市203種3562批次產品,合格3400批次,批次合格率為95.5%,比去年同期上升1.3個百分點。
目前紹興市擁有中國名牌產品61只,浙江名牌產品208只,浙江區域名牌3只,紹興名牌產品560只,全國質量獎2家,浙江省質量獎12家,形成一個以國家級品牌為龍頭、以省級名牌為骨干、以市級名牌為梯隊的品牌群體。紹興市也因而步入12個“中國經濟品牌城市”、中國6大“品牌之都”的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