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英國、美國、加拿大、歐盟、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相繼成立知識管理標準化組織,歐盟設立“創新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英國、澳大利亞等國設立“知識管理標準委員會”,負責知識產權標準相關工作。美國、德國也成立相應組織,致力于知識管理方面的標準化工作。“我國的知識產權貫標工作是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和需求特征的模式。”馬鴻雅表示。
國家標準委主任田世宏認為,通過知識管理標準化,對知識產權的信息利用、風險預警分析、質押融資、知識產權交易、價值評估、專利許可等進行規范,建立知識創新的秩序,營造創新發展的良好環境。
創新全過程管理與以知識產權
為核心的知識管理密切相關
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13年5月成立了ISO/TC279創新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目前創新領域唯一的國際標準化組織,該組織的設立對在全球范圍整合優化創新過程管理意義深遠。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成立后,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標準委的相關部門將與其對接國內技術業務。
創新全過程管理與以知識產權為核心的知識管理密切相關。ISO/TC279的標準化范圍涉及創意管理、知識產權管理、專利評估、創新思維、戰略情報管理、研發創新管理等,與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修訂的標準領域高度吻合。
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修訂的標準領域包括:知識產權管理、傳統知識保護和管理、組織知識管理。“知識管理”是將知識產權、傳統知識、組織知識等知識資源作為戰略資源進行規劃和管理的理論方法體系。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國知識管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作為國際標準化委員會對口聯系單位,事實上是一個增強標準國際話語權的“突破口”,是標準輸入、輸出的關鍵通道。一方面可以積極跟進國際知識管理標準化動向、積極引進創新領域先進國際標準;另一方面,推進我國的知識管理標準制定、推行與國際互認,發揮知識管理標準在中國標準“走出去”戰略中的積極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