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記者從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組織的、由200多家企業領導參加的《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分類管理辦法》宣貫會議獲悉,自今年8月1日起,我國開始對出口工業產品企業實施新的分類管理辦法。目前,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已經根據國家規定的分類評定標準和評定程序,著手制定相應的評定工作規范,組織開展企業分類評定和產品風險分級工作。此前按照老辦法實施分類管理的工業品出口企業,將在年底前完成新舊分類轉換,那些質量保證能力強、誠信度高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其出口放行速度將會大大加快。
新的分類管理辦法根據企業質量保證能力、誠信度和產品質量情況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定,實施“企業分類+產品風險分級”二維分類管理理念,按評定結果的優劣程度將企業類別由高到低分為一類、二類、三類、四類四種類別。對產品風險分級,是根據產品特性、質量數據、敏感因子將產品分為高風險、較高風險、一般風險三個等級。在此基礎上,按照不同的企業類別和產品風險等級的不同采取特別監管、嚴密監管、一般監管、驗證監管、信用監管五種不同檢驗監管方式。據了解,目前,河北省按照老辦法實施分類管理的工業品出口企業有1772家,其中一類企業60家、二類企業132家,三類企業1580家,年底前,這些企業將完成新舊分類轉換。
河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程方表示,他們將結合目前正在進行的進出口工業品檢驗監管集中整治和幫扶企業應對危機、促進出口等行動,按照新的分類管理辦法要求,加強和改進企業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力爭使更多的企業進入到一、二類企業當中去。
今后,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對一家出口企業采用何種檢驗監管方式,不是由企業一個因素決定,而是由企業類別和產品風險等級兩個要素決定的。同一企業或類別相同的企業,產品風險等級不同,或者風險等級相同的產品,企業類別不同,采取的檢驗監管方式就不同。“新辦法還引入了‘動態調整機制’。”程方局長說:“產品風險等級和企業類別并非一成不變,如果企業發生問題,有可能被降類,作為檢驗檢疫監管部門,將對企業類別及產品風險等級實行動態調整,確保企業出口產品得到恰當的檢驗監管方式,進一步確保檢驗監管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實現檢驗和監管的科學有效結合,真正實現既要管得住,又要放得快的管理目標。” |
|